古代石头如何切割的
1. 古代怎样切割红宝石
用钻石粉末打磨。
人类同金刚石打交道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1世纪,当时罗马的文献中就有了关于金刚石的记载。那时,罗马人还没有把金刚石当做装饰用的宝石,只是利用它们无比的硬度,当做雕琢工具使用。 金刚石矿体历经艰辛开采后,还需经过多道处理遴选,才可从中获得毛坯金刚石。毛坯金刚石中仅有20%左右可作首饰用途的钻坯,而大部分只能用于切割、研磨及抛光等工业用途上。随着技术的进步,金刚石才被当作宝石用于饰品,而且价格越来越昂贵。到了15世纪,在欧洲的一些城市,如巴黎、伦敦和安特卫普(比利时北部城市)等,已经能够看到一些匠人利用金刚石的粉末来研磨大块金刚石,对金刚石进行加工。
金刚石是碳的同素异形体,其特有的晶体结构,使它成为一切已知物质中最硬的一种。金刚石指的是未经加工的原石,经琢磨而成装饰物的叫做钻石。火钻颜色淡蓝,像煤油,在粤方言里煤油叫做“火水”,旧时的广州人便把该种抵得上一座东山小洋楼的钻石戏称为“火水钻”,简称“火钻”。
西晋著名方士郭璞在其志怪笔记《玄中记》中写道:“金刚出天竺(即印度)、大秦国(即罗马),一名削玉刀,削玉如铁刀削木,大者长尺许,小者如稻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金刚石,出西番天竺诸国;金刚钻,其砂可以钻玉补瓷,故谓之钻。”
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这在宝石中是唯一由单一元素组成的。属等轴晶系。晶体形态多呈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四面体及它们的聚形。纯净的钻石无色透明,由于微量元素的混入而呈现不同颜色。强金刚光泽。折光率2.417,色散中等,为0.044。均质体。热导率为0.35卡/厘米•秒•度。用热导仪测试,反应最为灵敏。硬度为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矿物,绝对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刚玉的150倍,怕重击,重击后会顺其解理破碎。一组解理完全。密度3.52克/立方厘米。钻石具有发光性,日光照射后 ,夜晚能发出淡青色磷光。X射线照射,发出天蓝色荧光。钻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不容易溶于酸和碱,酸碱不会对其产生作用。
2. 玉石这么硬中国古代是怎么加工切割玉石
玉石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它可以被制作成一些精美的首饰。我们现在切开玉石,以现在的科技可以用一些切割机或者其他比较高级的设备,那么有人问,那么古代的玉是怎么切开的呢?
并且那个时候也会用到一个东西叫铁砂石,它是比玉石硬度更高的一种石头。这个砂石比玉石的硬度更高,所以说只有他才能真正的破解玉石那么坚硬的外壳,古代的人非常的有技术,博大精深,他们所需要打磨一块玉石的步骤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太多了,面对这些非常复杂的技术,我们应该传承和保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才是我们现在现代人该做的一些事情,我们更应该怀着一颗学习的心去学习他们那些让人叹为观止的技术。
3. 古代是怎么切割石头的
用大锯就能割石头。
要不断往切割口浇水。
4. 古代没有炸药时,是如何采石的,如何把石片分条的
先用铁钻跟斧锤凿一条浅缝,再隔一定间隔用二锤把铁楔子打入,利用横竖两版排铁楔子把石头裂成长条状的石权坯,然后用铁钻修凿成较为规则的长方体。
不要说古代,就是十年前都在用这种方式开采石场。
炸药只能把石头炸坏成碎石,要修葺石方房子一般都是用原始方法,直到石锯的出现才逐渐淘汰。
5. 古代没有现代先进的切割工具,玉石雕刻是怎么完成的呢
回顾中国历史,精彩万分,不仅有四大名著,诸子百家,还有青铜器,玉器,瓷器举世闻名。你会惊叹古人的巧夺天空。古代没有现代先进的切割工具,玉石雕刻是怎么完成的呢?
在古代,既没有雕刻机,也没有打磨抛光机,如此精美玉器到底怎么做出来的。家父从事玉器行业几十载,那天我突然问了这个问题,他似乎也说不出一二三,查阅资料,才发现自己完全低估古人的智慧。
请看上图,“捣沙研浆”。过去制玉的砣,本身的硬度不足以琢磨掉玉的一部分。它是靠着在砣与玉之间的沙,一点一点地磨掉玉石的某部分。琢玉用的沙是从天然沙中淘出的,分红沙、黑沙、黄沙、黑沙硬度最高,可以达到8-9度,而玉的硬度一般在6.0—6.5。捣沙、研浆是把琢磨用的沙加工到要求的精细程度。把捣制研好的沙,放到器皿中沉淀,沉淀过程中,精细自然分层。
“开玉图”。把大块的玉石分解,要用类似于锯的工具。过去多用竹板弯成弓形,又称弓子。图中画的更象锯。开玉的弓弦是铁丝制成的,几根铁丝拧成麻花股。开玉时在弦上加解玉沙,并不断加水,慢慢把玉材“磨”开。
“扎砣图”。琢磨玉的轮子叫“砣”,扎砣的主要作用相当于“切”。把玉材切开,或切掉部分,大材要用大弓,小材用小弓,更小的或部分的就用扎砣。
“冲砣图”,冲砣是粗磨,相当于做胚。
“磨砣图”。相对冲砣来说是进一步加工,在胚的基础上磨出细节。
“掏堂图”。掏堂即掏膛儿。如鼻烟壶、瓶、碗、笔筒、杯等玉器,都要掏膛儿。要在玉器上先钻出一个眼,然后用特别的砣一点一点地把内部的玉磨掉。
“上花图”。在磨好的器物上,琢磨出各种花纹。从图中可发看到,上花用的砣,更小,型号也更多。
“打钻图”。打钻是用一个管状磨具,在玉器上钻出圆圈状的沟槽。钻到一定深度,把中心的圆住打掉,即可掏膛儿。图中还有个细节,即在横杆上挂了一个重物,以增加向下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透花图”。即做浮雕、镂空。
“打眼图”。在玉器上磨出一个眼儿。
“木砣图”。木砣是磨光的砣,一般是用葫芦瓤作的。
“皮砣图”。皮砣是牛皮制成的,是玉器的最后工序抛光上亮用的。到这一步完成了。悠久的历史文化,智慧无限的古人。以上内容参考《天工开物》全文完【如果你捡到感觉有缘分的石头,可以让我帮你看看】
6. 古代切割石块的方法
皮绳加金刚砂、简易车床,用比要切割的石块硬、或硬度相同的石块或青铜器具、铁器具、敲击錾刻,随后磨制。
7. 古代钻石如何打磨切割
我是学珠宝专业的。钻石的物理硬度是所有物质之首,硬度为10。钻回石其实并不是答打磨出来的,是用专业的切割刀具切割的,世界著名的钻石切割工艺中心在比利时,大师们所用的工具的刀头也都是用钻石做的,只有精良的切割工艺才能成功地用钻石切割钻石。
楼主请更正:钻石不是打磨的!是切割的!
8. 钻石那么硬,古代的人是怎样切割的那么小,那么精致
切磨过程:
一颗钻坯看起来并不起眼,必须经过仔细的切磨、加工,才会成为我们所惯见的闪烁生辉的钻石。因此,钻石的车工,直接影响钻石的价值,详见后述。最理想的切割效果当然是保持钻石的最大重量、尽量减少瑕疵,并充分展示钻石的美,以使钻石光彩照人。一般的切割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标记(划线):这是钻石切割的第一步,先检验钻坯、并在钻石表面做标记,做这项工作的人有着丰富的经验并精通加工技术。最终目的是制造出最大、最干净、最完美的钻石,以尽可能高地体现钻石的价值。划线员必须留意两点:即既要尽量保持最大的重量,又要尽量减少内含物。划线员利用放大镜研究钻坯的结构,如果是大颗粒钻石,这项工作可能要历时数月,对普通钻坯则需要几分钟。不过,不论钻坯如何细小,每一颗钻石都要经过详细的检查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划线员用印第安墨水在钻坯上划下标记,显示该钻坯要沿此线分割。通常尽可能沿钻石的天然纹理方向划线。
分割原石:包括劈割和锯切。
劈割:劈割师将划好的线的钻坯安放在套架上,然后以另一颗钻石沿分割线削一个凹痕,再把方边刀放在凹痕上,以手捶在劈刀上以合适的力敲击,钻石会沿纹理方向被劈成两半或多块。
锯切:大多数钻石并不适宜劈开,这时需要用锯切开,由于只有钻石才能切割钻石,因此锯片是一张在边缘涂有钻石粉及润滑剂的磷青铜圆片。钻石固定在夹子上,锯盘以高速旋转,即可将钻石锯开。现代激光技术引入钻石切割,大大提高了钻坯的加工效率。
成型:锯开或劈开的钻石再送到打圆部门去打圆、成型,即按照设计要求将钻石做成圆形、心形、椭圆形、揽尖形、祖母绿形等常见的切割花形,或其它特殊的形状。由于钻石是目前为止人类所认识到的最硬的天然物质,所以只有钻石才能打磨钻石,而且因钻石各个方向的硬度略有不同。所以研磨时要凭借经验,把握住钻石的基本形态:三方体、八面体、十二面体及晶体特性。一般方法是将钻坯高速旋转的车床上,然后用另一臂杆上的钻石把转动中的钻坯打圆。
起瓣、抛光:在一个涂有钻石粉和润滑油的铸铁圆盘上,车磨出所有瓣面(刻面),使钻石发出诱人的光彩。研磨的过程通常是,首先在底层做出8个大面,然后做16个刻面。加尖底,共25个刻面,正确改错了,并由此延伸出三角小面,风筝面及腰上刻面,一共33个刻面,这样一颗圆形钻石一共58个刻面,如果没有底尖的小刻面则共有57个刻面。并不是每颗钻坯都必须经过全部五道工序,这须视钻坯的本身特点、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定,如对前述的“扁平状”钻坯可能就不用劈割这道工序,又如加工祖母绿钻石就不须经“打圆”的工序。然而,任何钻石毛坯,有两道工序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划线”、“起瓣、抛光”。一颗精工切割的钻石所产生的瓣面,其位置和角度都是经精确计算的,使钻石发出最大的光彩。由此可见,切割世界上最坚硬的宝石——钻石,不仅需要先进的设备,更需要切割师由丰富的经验、高度责任心和全神贯注,才能释放钻石全部的灵彩。首饰柜台里一颗钻石,可能遗穿越过许多国家,经过若干人之手,通过加工、镶嵌、制作后才成为一件钻石首饰。
9. 古代切青石是怎么切的
古代抄全是手工切割:
首先选石材袭较好的山,然后用錾子(凿、刻、旋、削加工材料的工具,具有短金属杆,在一端有锐刃. 一般可分为扁錾、窄錾、油槽錾。)开一个小小口,里面插上塞子,然后用二锤(一端为铁质锤子,一端为很长的木柄,很重)轮流使劲把塞子往石缝里塞,直到把山上的石头分开,然后再用墨斗(墨斗在中国传统木工行业中极为常见,主要是用来画长直线(在泥、石、瓦等行业中也是不可缺少的)拉直线,把石头用墨线画成需要的方块,然后用錾子敲掉多余的直到毛石变成方石或者块状,需要精细的就用扁錾把纹理找平,就成石板等~
10. 原石怎么切割
宝石加工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