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激光切割 » Ecorl切割位点是什么

Ecorl切割位点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2-27 23:49:51

Ⅰ 为什么环状DNA被一个限制酶酶切只得到

Kpnl单独酶切得到1000by的DNA分子,要推测DNA分子为环状,同时也可知,DNA分子中只有一个回Kpnl切割位点.AB选项是链状结构答,排除,D中有两个Kpnl切割位点,排除,C只有一个切割位点,且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 RI酶切后得到的DNA分子是200by和800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用EcoRⅠ,Kpnl同时酶切后得到200by和400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符合题意.故选:C.

Ⅱ 我想知道用ecorl霉切出后不是差不多把dna切成了两段吗,它是如何与运载体结合的啊

运载体呗同样的酶进行切割,形成相同的粘性末端,再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就可以粘上了

Ⅲ 限制性内切酶有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限制酶的结构,辅因子的需求切位与作用方式,可将限制酶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第一型(Type I)、第二型(Type Ⅱ)及第三型(Type Ⅲ)。

第一型限制酶

同时具有修饰(modification)及识别切割(restriction)的作用;另有识别(recognize)DNA上特定碱基序列的能力,通常其切割位(cleavage site)距离识别位(recognition site)可达数千个碱基之远。例如:EcoB、EcoK。

第二型限制酶

只具有识别切割的作用,修饰作用由其他酶进行。所识别的位置多为短的回文序列(palindrome sequence);所剪切的碱基序列通常即为所识别的序列。是遗传工程上,实用性较高的限制酶种类。例如:EcoRI、HindⅢ。

第三型限制酶

与第一型限制酶类似,同时具有修饰及识别切割的作用。可识别短的不对称序列,切割位与识别序列约距24-26个碱基对。例如:HinfⅢ。

(3)Ecorl切割位点是什么扩展阅读

限制性内切酶分类性质

根据酶的功能特性、大小及反应时所需的辅助因子,限制性内切酶可分为两大类,即I类酶和Ⅱ酶。最早从大肠杆菌中发现的EcoK、EcoB就属于I类酶。其分子量较大;反应过程中除需Mg2+外,还需要S-腺苷-L甲硫氨酸、ATP;在DNA分子上没有特异性的酶解片断,这是I、Ⅱ类酶之间最明显的差异。

因此,I类酶作为DNA的分析工具价值不大。Ⅱ类酶有EcoR I、BamH I、Hind Ⅱ、Hind Ⅲ等。其分子量小于105道尔顿;反应只需Mg2+;最重要的是在所识别的特定碱基顺序上有特异性的切点,因而DNA分子经过Ⅱ类酶作用后,可产生特异性的酶解片断,这些片断可用凝胶电泳法进行分离、鉴别。

限制性内切酶识别DNA序列中的回文序列。有些酶的切割位点在回文的一侧(如EcoR I、BamH I、Hind等),因而可形成粘性末端,另一些Ⅱ类酶如Alu I、BsuR I、Bal I、Hal Ⅲ、HPa I、Sma I等,切割位点在回文序列中间,形成平整末端。

Ⅳ 现有一长度为1000碱基对的DNA分子,用限制内切核酸内切酶ECORL酶切后得到的DNA分子仍是1000bp

1-200-ECOR1-200-400-KPN1-400-1000-KPN1-1
不知道你能不能看懂。。。这个DNA分子是环状的

Ⅳ EcoRL是什么

我估计应该是 ECOR I 这是一种常见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够识别并切割特定的DNA序列。

Ⅵ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切割位点和识别位点的区别

1、位置:

一条单链DNA上可能有多个识别位点,但一个识别位点只有一个酶切位点。

2、对称性:

限制酶的识别位点大多数为回文对称结构,切割位点在 DNA 两条链一定是相对称的位置。

3、识别碱基个数:

限制酶识别位点的长度一般为 4-8 个碱基,切割位点只是识别两个碱基

(6)Ecorl切割位点是什么扩展阅读: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三种类型:

(1)第一型限制酶:

同时具有修饰及识别切割的作用;另有识别DNA上特定碱基序列的能力,通常其切割位距离识别位可达数千个碱基之远。例如:EcoB、EcoK。

(2)第二型限制酶:

只具有识别切割的作用,修饰作用由其他酶进行。所识别的位置多为短的回文序列;所剪切的碱基序列通常即为所识别的序列。是遗传工程上,实用性较高的限制酶种类。例如:EcoRI、HindⅢ。

(3)第三型限制酶:

与第一型限制酶类似,同时具有修饰及识别切割的作用。可识别短的不对称序列,切割位与识别序列约距24-26个碱基对。例如:HinfⅢ。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生理意义:

(1)实际就是限制酶降解外源DNA,维护宿主遗传稳定的保护机制。

(2)甲基化是常见的修饰作用,可使腺嘌呤A和胞嘧啶C甲基化而受到保护。通过甲基化作用达到识别自身遗传物质和外来遗传物质的目的。

(3)能产生防御病毒侵染的限制酶的细菌,其自身的基因组中可能有该酶识别的序列,只是该识别序列或酶切位点被甲基化了。

(4)不是说一旦甲基化了,所有限制酶都不能切割。大多数限制酶对DNA甲基化敏感,因此当限制酶目标序列与甲基化位点重叠时,对酶切的影响有3种可能,即不影响、部分影响、完全阻止。

(5)对甲基化DNA的切割能力是限制酶内在和不可预测的特性,因此,为有效的切割DNA,必须同时考虑DNA甲基化和限制酶对该类型甲基化的敏感性。

(6)另外,大部分商业限制酶如今专门用于切割甲基化DNA。

Ⅶ 实验设计:消除环状DNA载体上的酶切位点

环状DNA载体,那就是质粒,或者粘粒什么的了。。

如果购买的是商业用载体的话,如果是多酶切位点那段的酶切位点去掉是不会不会使目的基因所表达的蛋白质失活的,但是如果是不在多酶切位点的话,就可能使其它的“框架”受到影响,比如amp抗性或者clo抗性的失效(致命影响后期筛选)等。

如果是多酶切位点的话,此区域的酶切位点不可能通过双酶切去掉,所以建议设计合理的pcr引物进行此敲基因操作,这个跟进行定点突变的原理差不多,所以只要设计一个引物就可以了,但是该试剂盒价格比较贵,在两万左右(20次反应),外加引物设计及后期测序要¥2500左右。

原理:
其实就是PCR反应原理:
DNA的半保留复制是生物进化和传代的重要途径。双链DNA在多种酶的作用下可以变性解链成单链,在D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参与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成同样的两分子挎贝。在实验中发现,DNA在高温时也可以发生变性解链,当温度降低后又可以复性成为双链。因此,通过温度变化控制DNA的变性和复性,并设计引物做启动子,加入DNA聚合酶、dNTP就可以完成特定基因的体外复制。通过设计特定的引物来达到改变基因的效果。

http://ke..com/lemma-php/dispose/view.php/2764.htm
http://ke..com/lemma-php/dispose/view.php/274624.htm

具体的说明电邮本人邮箱给你一份说明书吧。

实验器材:
PCR仪(用于pcr反应)、水浴锅(消化未突变质粒DNA)、菌种培养系列设备及实验耗材、试剂。

步骤:

设计引物——》交于生化公司合成引物——》PCR——》消化未突变DNA——》选择宿主菌——》高效感受态制备或购买——》转化——》amp或其它抗性平板涂布——》培养——》单菌落质粒提取——》筛选——》测序确认——》得到目的DNA。

==========================

如果楼主想进一步了解的话可以通过邮箱跟我进行交流。

Ⅷ 核酸内切酶与外切酶具体有那些区别

它们都是核酸酶,但是它们切核酸的方式不同。具体不同的地方在于:

1、水解位置不同;

2、切点要求不同;

3、分类不同。

从多核苷酸链末端水解核酸的酶称为核酸外核酶,而从多核苷酸链中部水解核酸的酶称为核酸内核酶,两者都是核酸酶,但它们切割核酸的方式不同。

核酸内切酶:

核酸内切酶是在核酸水解酶中,水解DNA分子链内部磷酸二酯键生成寡/寡聚核苷酸的酶。从对底物的特异性来看,可分为DNaseⅠ、DNaseⅡ等仅分解DNA的酶。

脾脏RNase、RNaseT1等仅分解RNA的酶;还有就是如链孢霉(Neurospora)核酸酶这类既分解DNA又分解RNA的酶。

一般来说,大都不具碱基特异性,但也有诸如HindⅢ、EcoRⅠ等具有限制性的,能够识别并切断特定的碱基或碱基序列的酶。

核酸外切酶:

核酸外切酶是一类能从多核苷酸链的一端开始按序催化水解3、5-磷酸二酯键,降解核苷酸的酶。其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单个的核苷酸(DNA为dNTP,RNA为NTP)。按作用的特性差异可以将其分为单链的核酸外切酶和双链的核酸外切酶。

单链的核酸外切酶包括大肠杆菌核酸外切酶Ⅰ(exoⅠ)和核酸外切酶Ⅶ(exoⅦ)。核酸外切酶Ⅶ(exoⅦ)能够从5′-末端或3′-末端呈单链状态的DNA分子上降解DNA,产生出寡核苷酸短片段,而且是唯一不需要Mg2+离子的活性酶,是一种耐受性很强的核酸酶。

核酸外切酶Ⅶ(exoⅦ)可以用来测定基因组DNA中一些特殊的间隔序列和编码序列的位置。它只切割末端有单链突出的DNA分子。



(8)Ecorl切割位点是什么扩展阅读:

核酸内切酶(endonuclease)在核酸水解酶中,为可水解分子链内部磷酸二酯键生成寡核苷酸的酶,与核酸外切酶相对应。

从对底物的特异性来看,可分为DNaseⅠ、DNaseⅡ等分解DNA的酶;RNase、RNaseT1等分解RNA的酶。一般来说,大都不具碱基特异性,但也有诸如脾脏RNase、RNaseT1等或限制性内切酶那种能够识别并切断特定的碱基或碱基序列的酶。

参考资料:网络-外切酶

网络-核酸内切酶

Ⅸ 限制性内切酶有哪些特点

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就注意到DNA在感染宿主后会被降解的现象,从而提出限制性内切酶的概念。

1968年,首次从emphasis:role=italicE.coli:emphasisK中分离到限制性内切酶,它有特定的识别位点但没有特定的切割位点,其中切割位点离识别位点达1000bp以上。1970年,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的Smith偶然发现,流感嗜血杆菌(emphasis:role=italicHaemophilus:influenzaeemphasis)能迅速降解外源的噬菌体DNA,其细胞提取液可降解emphasis:role=italicE.coli:emphasisDNA,但不能降解自身DNA,从而找到emphasis:role=italicHinemphasisdⅡ限制性内切酶。

emphasis:role=italicHinemphasisdⅡ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和切割位点如下::role=center5′-GTTC↓AGAC-3′:role=center3′-CAAG↑TCTG-5′从此以后,发现的限制性内切酶越来越多,并且许多已经在实践中得到应用。emphasis:role=italicEcoemphasisRI是应用最广泛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位点如下::role=center5′G↓AATTC3′:role=center3′CTTAA↑G5′限制性内切酶的命名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依据来源而定,涉及宿主的种名、菌株号或生物型。

命名时,依次取宿主属名第一字母,种名头两个字母,菌株号,然后再加上序号(罗马数字)。如emphasis:role=italicHinemphasisd:Ⅲ限制性内切酶,emphasis:role=italicHinemphasis指来源于流感嗜血杆菌,d表示来自菌株Rd,Ⅲ表示序号。以前在限制性内切酶和修饰酶前加R或M,且菌株号和序号小写,但现在限制性内切酶名称中的R省略不写。1986年下半年发现615种限制酶和98种甲基化酶;1998年发现10000种细菌或古细菌中存在3000种酶,且有200多种特异性。到2005年1月,共发现4342种限制酶和甲基化酶,其中限制酶有3681种,包括I型、Ⅱ型、Ⅲ型限制酶各有59、3612、10种。I类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由3种不同亚基构成,兼具有修饰酶活性和依赖于ATP的限制性内切酶活性,它能识别和结合于特定的DNA序列位点,随机切断在识别位点以外的DNA序列,这类酶的作用需要Mgsuperscript2+superscript、S腺苷甲硫氨酸及ATP等的参与。

Ⅲ型限制与修饰系统的酶种类更少,所占比例不到1%,如emphasis:role=italicEcoemphasisP1和emphasis:role=italicEcoemphasisP15,它们的识别位点分别是AGACC和CAGCAG,切割位点则在下游2426bp处。在基因操作中,一般所说的限制酶或修饰酶,除非特指,均指Ⅱ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类。与I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相比,Ⅱ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特点是其切割位点靠近识别序列,切割产生具有黏性末端或平末端的DNA片段。其基本特性为:在DNA分子双链的特异性识别部位,切割DNA分子产生链的断裂;2个单链断裂部位在DNA分子上的分布通常不是彼此相对的;断裂形成的DNA片段往往具有互补的单链延伸末端。

热点内容
线切割怎么导图 发布:2021-03-15 14:26:06 浏览:709
1台皮秒机器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5:49 浏览:623
焊接法兰如何根据口径配螺栓 发布:2021-03-15 14:24:39 浏览:883
印章雕刻机小型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3 浏览:395
切割机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0 浏览:432
加工盗砖片什么榉好 发布:2021-03-15 14:16:57 浏览:320
北洋机器局制造的银元什么样 发布:2021-03-15 14:16:52 浏览:662
未来小七机器人怎么更新 发布:2021-03-15 14:16:33 浏览:622
rexroth加工中心乱刀怎么自动调整 发布:2021-03-15 14:15:05 浏览:450
机械键盘的键帽怎么选 发布:2021-03-15 14:15:02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