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额叶切割手术
『壹』 什么是额叶切除术
以下是额叶切除术的详细概述及被摒弃的原因
额叶切除术切断额叶皮层与脑其他部位专之间的联系,打断了额属叶丘脑轴相关的冲动,阻断了抑制性反馈回路。双侧额叶内侧白质切断术局限性地切断了内侧白质通路,也就切断了额叶丘脑间的联系,特别是额叶眶内皮层至丘脑内侧核群间的联系。边缘系白质切断术是对眶内丘脑通路和双侧扣带回前部的毁损,下丘脑毁损影响丘脑腹侧核群的传入和传出冲动。小脑齿状核毁损术阻断了肌肉运动的神经传导,故能消除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某些异常运动
联想到上世纪50年代前后流行的“脑白质切除术”,这种手术以切除脑部额叶白质来治疗精神病,在全盛期,人们都认为它不会产生副作用,随着时间流逝和接受手术的人数增多,人们又发现它有相当严重的副作用,那些接受手术的人虽然都安静下来了,但有的悄然死去,有的留下了不可逆转的器质性精神障碍,如智力、记忆力下降等。50年代初,脑白质切除术几乎完全被废弃,不过,它已经留下了一个时代的伤痛
脑白质切除术被废弃还有一个原因,当时出现了新合成的有效抗精神病的药物。
『贰』 脑前额叶切除手术现代医学还有吗
现在已经被抛弃,但是类似的手术还有。在上世纪30-50年代之前被用来治疗严重的精神版分裂、抑权郁症、躁郁症等神经疾病。成熟版本的手术在手术时将锥子经由眼球上部从眼眶中凿入脑内,破坏掉相应的神经。这一过程十分迅速,而且某些情况甚至不需要手术室就可以施行。但是人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知道目前人类对其的了解都很粗浅。前额叶是生物进化最后发展的一个脑部区域,越是高级的生物,其所占的体积比例越大,功能更是复杂。一般认为它跟人的记忆、判断、分析、思考、操作、性格都有关系。
『叁』 如何判断自己的额叶被切除
额叶是用来复控制人类情绪制的部分,而脑白质将这个部分与大脑连接起来。
将额前叶的脑白质切断,可令病人永远失去产生情绪的能力。
在上个世纪中期,此手术常被用来治疗精神病人,但危害性和后遗症非常高,术后患者会失去很多功能,包括性格和思维能力。
『肆』 叶切断术什么意思
额叶切除手术 英文为lobotomy。大脑每个半球分为四个叶,额叶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大约占1/3体积,切除以后人会失去很多功能,包括很大一部分的性格(personality)。这在现在看来绝对是极端不人道的手术,可是当年手术的创始人Moniz却因此获得了194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并且次手术被广泛用于治疗不听从管理的精神病患者。
GOOGLE2:
葡萄牙精神病学家,Fulton 1930年开始动物研究,对凶恶猩猩行双侧额叶切除术,术后猩猩行为发生改变,变得温驯,根据动物实验结果,1935年11月他开始采用额叶切除术,治疗精神病人36例,手术取得了较明显效果。在当时精神病的治疗尚缺乏有效药物与治疗方法,因此,这种手术治疗很快在各地推广。他本人于1949年荣获医学与生理学方面的诺贝尔奖金。1945-1952年间,在美国进行5000余例精神病外科手术。同时英国也做了1000余例精神外科手术,其中2/3的病例为精神分裂症。手术的总有效率根据病例不同,约为50-80%,然而,精神外科发展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此手术不是之处是可以产生一些严重副作用。因为双额叶切除,创伤大 ,逐渐这一手术方法被废弃。
另外将军还提到了对MC用一种pentothal 的药。没GOOGLE到详细的东东。但好象是种全身麻醉剂。难道MC被切除了后。一用这种pentothal就变成听话的孩子了?期待医生大人出现。。。
UID29544 帖子249 积分414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0 小时 注册时间2008-11-30 最后登录2008-12-24 查看详细资料
TOP
『伍』 额叶切除手术的兴起
如今,额叶切除术已经不再用于精神疾病的治疗。像盐酸氯丙嗪这种药物的兴起使得化学切除额叶更加可行——麻烦的冰锥法不再有了。尽管许多医生抗议称这些精神科药物和以前的额叶切除术如出一辙,但使用药物的理由和70年前使用额叶切除术还是一样的。患者经常看起来更加开心也更镇定。何况他们也给家庭和看护者带来更少麻烦。
然而,一种类似于额叶切除术的“脑叶切除术”正在兴起。这是因为该手术的确是治疗极端癫痫或其他疾病发作的有效方式。癫痫发作可能引起不可逆的大脑损害,所以一般认为切断两个脑半球的联系让癫痫不再发生是个更好的办法。
这就是脑叶切除术的原本面貌,有一篇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的文章指出,研究者在一批因诉讼而公开的患者手术资料中随机抽取并控制案例,发现这些治疗难度大的案例中,手术的确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和Freeman的“穿眼窝”方法不同,这些手术是以一种非常精确的方式完成的。手术可能使患者的性格发生些许改变,但他们能够重返正常生活,也更可能因为没有引致大脑损伤的癫痫而存活下来.
到此,从一个恐怖的医学实践中,我们起码得到了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这也提醒了我们,一代人的诺贝尔奖疗法可能是另一代人最恐怖的噩梦。
『陆』 前额叶切除的人是不是死路一条
额叶切除术,在额骨后方的大脑前端部分有一个叫额前叶的地方,是用来专控制人类情绪的部分,而脑属白质将这个部分与大脑连接起来次手术就是将额前叶的脑白质切断,令病人永远失去产生情绪的能力在上个世纪中期,此手术常被用来治疗精神病人,但危害性和后遗症非常高,术后患者会失去很多功能,包括性格和思维能力。70年代后它的负面评价越来越多,被认为是极不人道的手术,医学界也逐渐弃用。
『柒』 额叶切除手术的介绍
额叶切除手术英文为Lobectomy。大脑每个半球分为四个叶,额叶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大约占1/3体积,切除专以后人会失去属很多功能,包括很大一部分的性格。几乎就是一个行尸走肉,和正常人相比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还可以呼吸。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在现在看来绝对是极端不人道的手术,可是当年手术的创始人莫尼兹却因此获得了194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并且此手术被广泛用于治疗不听从管理的精神病患者。在《飞越疯人院》一书问世以后,美国和欧洲掀起了一系列反对滥用电击治疗及虐待精神病人的运动,通过了限制精神病院权力的法律条文,精神病人的生存状况才得到很大改善。在以精神病为题材的影视作品《飞越疯人院》,《禁闭岛》,《美国恐怖故事第二季》以及扎克施耐德的视觉系电影《美少女特攻队》中均提到了这种手术。
『捌』 前额叶切除手术是不很可怕
对于家人来说,他比以前更容易照看了,是高兴的。对于患者来说,再也不会有专任何的精神活动了属,是悲哀的。说实话中国是以心脏跳动来判定生死,而一些西方国家以脑部活动来判定生死,如果按西方国家的判定,切除脑前叶后的人等于死人,是没有灵魂的尸体
『玖』 作了额叶切除手术的人会怎样会变傻吗
你可以看一下电影飞越疯人院,非常经典的一部电影
『拾』 什么是叶切断术
“脑手术戒毒不应该是吸毒者求治的最后一个选择,继美沙酮之后,丁丙诺啡是一个新的更有前景的治疗药物;今年十月美国也推出了包括采用中医“针刺戒毒”在内的“非侵入”、代价小比较成熟的戒毒方法。如果用这些方法戒毒都失败,再对大脑进行比较剧烈的干预手段也不晚”。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韩济生对戒毒者的忠告。作为神经科学专家,他对卫生部宣布“暂停颅脑手术戒毒”十分赞同。他说,人脑的深部有与愉快和奖赏有关的脑区,因为有这些原始的脑功能存在,使摄食、性活动等基本需求与愉快的感觉相连,以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目前神经生物学研究已经找到一些被称为“奖赏系统”的关键部位,对其进行刺激,动物会呈现愉快表现;用特定的化学物质也可引起类似的效果。而烟、酒、吗啡、海洛因、可卡因、摇头丸等等都可直接、间接兴奋这个系统,从而这类易于成瘾的物质成了激活“奖赏系统”的捷径,或打开“欣快”之颠的钥匙。这就是毒品引起欣快感关键。韩教授认为,脑内并不存在毒品专用的神经通路,而很可能是毒品是利用了人的正常“奖赏系统”使之高效发挥,到达极点。以此推论:彻底毁损这个生理系统,很可能会影响到生理上应有的食欲、性欲等正常功能,但这只是一个推论,目前并没有明确答案。 他说,由于脑细胞破坏后极难修复或再生,对颅脑手术更应慎重。他自己就有国这样的教训:一九五一年,他的一位患者因癌症转移发生严重疼痛而做了“前额叶切断术”。手术后患者的性格发生剧烈变化,从焦虑抑郁转为对任何事包括癌痛都采取“无所谓”态度,甚至谈笑风生。此后不久,卫生部发文明令禁止此项手术。该手术也曾应用于严重的躁狂型精神病的治疗,术后患者由躁狂转为冷漠事实已经证明,脑手术确有可能引起人的精神、心理、性格发生改变。现代的微创手术对脑损伤较小,可能使不良反应减轻。但如果对手术的范围不加严格界定,各医院各行其是,在“保守商业秘密”的盾牌下,将活人的脑作为试验场,不受任何制约,甚至企求由此获得“诺贝尔奖”,为追求高额收入而盲目加以推广,其后果不堪设想。此外,在临床开展一种带有潜在危险性的新疗法,应该提出开展此疗法的科学依据,包括文献资料、动物实验数据等,由本单位和上级部门审查批准,立项执行。 韩教授强调,手术暂停并不是不再开展研究。有关戒毒效果和不良反应的评定、药物依赖、戒断症状、与环境的关系等都需要长期的临床实验和观察,只用几周或几月,就宣称“戒毒成功”是没有意义的。找出戒毒效果和不良反应与手术部位和破坏范围的关系的研究更具有学术价值,对今后进行手术治疗有重大参考意义。 为此,他建议卫生部组织独立的专家组,从现有全国范围已做过该手术的医院中,选择资料较完整的二到三家医院,收集手术后一至二年的病例三百例,按统一标准进行调查研究;明确该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脑手术戒毒为何引起如此关注?一是因吸毒导致家破人亡,危害太大;二是求医无门,迄今仍无明确有效的解决办法。所以有的吸毒者家长明知手术价格高、风险大,也甘愿去做。有甚至抱者“宁可领回一个白痴儿子也比守着一个吸毒儿子强”态度去手术。 韩教授把这些作为对医务人员最强烈的鞭策:“科学研究应力戒浮躁和急于求成,只有踏踏实实的工作,坚持把科研思维与宽厚的人文关怀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人民期待的、高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