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零件切割后变形
⑴ 怎样防止零件的变形
薄壁件加工,尤其需要注意应力平衡问题,包括装夹方式、进刀量、加工内前零件的应力状态等。容回火可以消除应力,是可以考虑的。其实有残余应力不可怕,最怕的是残余应力分布不均匀、无规律。如果机加各种因素都考虑到了,仍然无法解决,应考虑零件的材料组织是否均匀。 查看原帖>>
满意请采纳
⑵ 零件怎么加工能防止变形
这么细的零件变形是很正常的,在加工时刀具要快,进刀量要小,多留点余量在磨床加工是消除变形。
⑶ 钢板内应力未消除,切割如何防止变形
采用间断打点方式,在一定距离内停留,比如十米的板材,可以在二米五处停留一小段不切割,依此类推,结尾处不要切开,在切割完成后,可放置十分钟左右,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变形。
⑷ 如何减少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产生的变形
在模具加工中,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线切割加工过程中,模具易产生变形和产生裂纹,造成零件的报废,使得成本增加等问题屡屡发生。所以,线切割加工中模具的变形和开裂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多年来,人们对线切割加工的变形和开裂熟悉不够,往往造成线切割加工部门与来料加工者之间相互推脱责任,产生矛盾。 其实,变形和开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材料问题、热处理问题、结构设计问题、工艺安排问题及线切割时工件的装夹和切割线路选择的问题等等。在这诸多因素中,能否找到线切割加工变形和开裂规律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以下防止变形和开裂的措施。 1、产生变形及裂纹的主要因素 在生产实践中,作者经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发现线切割加工产生变形和裂纹与下列因素有关。 1.1与零件的结构有关 1)凡窄长外形的凹模、凸模易产生变形,其变形量的大小与外形复杂程度、长宽比、型腔与边框的宽度比有关。外形越复杂,长宽比及型腔与边框宽度比越大,其模具变形量越大。变形的规律是型腔中部瘪入,凸模通常是翘曲; 2)凡是外形复杂清角的淬火型腔,在尖角处极易产生裂纹,甚至易出现炸裂现象。其出现的频率与材料的成分、热处理工艺等有关; 3)圆筒形壁厚较簿零件,若在内壁进行切割,易产生变形,一般由圆形变为椭圆形。若将其切割缺口,在即将切透时易产生炸裂现象; 4)由零件外部切入的较深槽口,易产生变形,变形的规律为口部内收,变形量的大小与槽口的深度及材料性质有关。 1.2与热加工工艺有关 1)模具毛坯在锻造时始锻温度过高或过低,终锻温度偏低的零件; 2)终锻温度过高,晶粒长大,终锻后冷却速度过慢,有网状碳化物析出的模坯; 3)锻坯退火没有按照球化退火工艺进行,球化珠光体超过5级的零件; 4)淬火加热温度过高,奥氏体晶粒粗大,降低材料强韧性,增加脆性; 5)淬火工件未及时回火和回火不充分的零件。 1.3与机械加工工艺有关 1)面积较大的凹模,中间大面积切除而又事先未挖空,因切去框内较大的体积,框形尺寸将产生一定的变形; 2)凡坯料中无外形起点穿丝孔,不得不从坯料外切入的,不论其凸模回火和外形如何,一般轻易产生变形,尤其是淬火件变形严重,甚至在切割中产生裂纹; 3)对热处理后的磨削零件,无砂轮粒度、进刀量、冷却方式等工艺要求,磨削后表面有烧伤及微裂纹等疵病的零件。 1.4与材料有关 1)原材料存在严重的碳化物偏析; 2)淬透性差、易变形的材料,如T10A、T8A等。 1.5与线切割工艺有关 1)线切割路径选择不当,易产生变形; 2)工件的夹压方式不可靠、夹压点的选择不当,均易产生变形; 3)电规准选择不当,易产生裂纹。 2防止变形和开裂的措施 找到了变形和开裂的原因,即可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避免,防止变形、开裂。具体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选择变形量较小的材料,采用正确的热处理工艺 为了防止和减少变形、开裂,对需要线切割加工的模具,应对材料的选择、热加工、热处理直到制成成品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关注和重视; 1)严格检查原材料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探伤,对于不合格原材料和粗晶粒钢材及有害杂质含量超标钢材不宜选用; 2)尽量选用真空冶炼、炉外精炼或电渣重熔钢材; 3)避免选用淬透性差、易变形材料; 4)坯料应合理锻造,遵守镦粗、拔长、锻压比等锻造守则,原材料长度与直径之比即锻造比最好选在2-3之间; 5)改进热处理工艺,采用真空加热、保护气氛加热和充分脱氧盐浴炉加热及分级淬火、等温淬火; 6)选择理想的冷却速度和冷却介质; 7)淬火钢应及时回火,尽量消除淬火内应力,降低脆性; 8)用较长时间回火,提高模具抗断裂韧性值; 9)充分回火,得到稳定组织性能; 10)多次回火使残余奥氏体转变充分和消除新的应力; 11)对于有第二类回火脆性模具钢高温回火后应快冷(水冷或油冷),可消除二类回火脆性; 12)模具钢化学处理之前进行扩散退火、球化退火、调质处理,充分细化原始组织。 2.2合理安排机械加工工艺 1)线切割工件坯料的大小,要根据零件的大小确定,不宜太小。一般情况下,图形应位于坯料中部或离毛坯边缘较远而不易产生变形的位置上,通常应取图形到坯料边距大于10mm; 2)凡较大的型腔或窄长而复杂的凸模,配制坯料时要改变传统的实心板料习惯。大框型腔、窄长型腔等易变形零件,其中间部位应镂空。这样淬火时表里状况得以改善,温差小,产生的应力小,同时切割时切除的体积也就小,应力达到平衡也就不至受破坏; 3)在模具使用答应的情况下,大框形型腔零件的清角处,应适当增加工艺圆角R,或在线切割之前将清角处钻空,以缓解应力集中的现象; 4)对凸模零件,在淬火之前应在凸块坯料中钻外形起点的穿丝孔,使工件在切割时保持内应力平衡且不被破坏,以免从材料外切入引起开裂变形。 2.3优化线切割加工的工艺方案,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 2.3.1该进切割方法 1)改变一次切割到位的传统习惯为粗、精二次切割,以便第一次粗切割后的变形量在精切割时及时地被修正。一般精切割时的切割量应根据第一次切割后的变形量大小而定,一般取0.5mm左右即可。这种办法常应用于外形复杂而势必产生变形的零件或要求精度较高、配合间隙较小的模具; 2)改变两点夹压的习惯为单点夹压,以便切割过程中的变形能自由伸张,防止两点夹压对变形的干涉,但要注重,单点夹压的合理部位通常在末尾程序处。这样所产生的变形只影响废料部分,避免了对成型部分的影响; 3)对易变形的切割零件,要根据零件外形特征统筹安排切割的起始点、程序走向及夹压位置,以减少变形量。一般应选择较平坦、已精加工或对工件性能影响不大的部位设置线切割的起始点。 2.3.2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 1)采用高峰值窄脉冲电参数,使工件材料以气相抛出,气化温度大大高于融化温度,以带走大部分热量,避免工件表面过热而产生变形; 2)有效地进行逐个脉冲检测,控制好集中放电脉冲串的长度,也可解决局部过热问题,消除裂纹的产生; 3)脉冲能量对裂纹的影响极其明显,能量越大,裂纹则越宽越深;脉冲能量很小时,例如采用精加工电规准,表面粗糙度值。
⑸ 数控激光切割机切割零件后,零件零件变形怎么办
很正抄常!
激光切割属于袭热切割。热切割肯定会变形。
只是相对于火焰切割机和等离子切割机而言变形相对小。但还是有变形。
变形的大小,跟切割的材质、零件的形状、切割厚度、以及激光加工工艺有很大关系。
零件的形状很大程度上决定变形的大小。
比如切一个正方形,热变形不会太大。但要是切割一个狭长的长方形(10*2000mm)变形肯定会很大。
变形的原因是因为受热不均匀,引起的热胀冷缩的以致于引起开关的改变。
如下图是一个典型的上下受热不均匀的零件,切割过程中会产生变形。
⑹ 在20毫米钢板上切割零件如何防止变形
cnc高速切割
问题详细点
⑺ 防止工件变形的工艺措施
变形是不可避免的,抄我们可以从下列四袭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防止和减少机械零件变形。
1)设计:设计时不仅要考虑零件的强度,还要重视零件的刚度和制造、装配、使用、拆卸、修理等问题;
2)加工:在加工中采取一系列工艺措施来防止和减少变形,对毛坯要进行时效以消除其残余内应力;时效有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两种,自然时效,可以将生产出来的毛坯在露天存放1~2年,这是因为毛坯材料的内应力在12~20个月逐渐消失的特点,其时效效果最佳;缺点是时效周期太差。人工时效可使毛坯通过高温退火、保温缓冷而消除内应力。也可以利用振动作用来进行人工时效。高精度零件在精加工过程中必须安排人工时效。
3)修理:在修理中,既要满足恢复零件的尺寸、配合精度、表面质量等技术要求,还要检查和修复主要零件的形状、位置公差。为了尽量减少零件在修理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和变形,应当制定出与变形有关的标准和修理规范,设计简单可靠、好用的专用量具和工夹具。
4)使用:加强设备管理,制定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机械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不超负荷运行,避免局部超载或过热等。
⑻ 在线切割加工中怎么解决材料变形的问题
因为材料本身会有应力,切割肯定是打破了原有应力平衡变形后达成了新的平衡,只是应力有大有小,变形也会大小不一,这如同一根竹片中间劈开,两半都弯,大半弯得少,小半弯得多。线切割加工是同一道理,只是变形小到最终的精度范围以内,加工也就算完成了。
应力是材料内固有的,随强度和硬度的提高而在加大的,暂时达成平衡的一种弹性力。所以越是淬火硬的好材料变形越大。这类材料要求淬火前的反复锻造,均匀组织。并把大量的加工余量和大块的废料在淬火前就去掉,即在淬火时已把暂时维持平衡的那部分应力基本去掉了。淬火后所切掉的是达成应力平衡的那一小部分。这样因线切割造成的变形就会小得多。
淬火前没做处理也没去除余量的时候,也就是拿到的是一个具有强大且完整应力的一块实心料怎么办?
那就只好靠我们线切割自己消除应力,去除余量了。那就是粗切,算记好留量,设置好夹头,把大部分的余量先去掉。拿到一个形状已很接近最终工件,已不具有很大变形能力的新的毛坏,如果再附以高低温的时效处理,材料变形就可算是彻底解决了。
材料变形还会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切割入口处不能闭合,这大多是因为压板压的位置不对,没把出入口处压死,在切割过程中,入口处已随着形变发生了位移,尽管座标回到了原位,但入口早已跑了,造成入口处台阶错口,费了很长时间,得到的是一个废品。这就靠对材料变形有充分认识,前期采取相应措施,切割也采取相应方法,所谓切割经验也在于此。
上述主要是材料变形,因特殊细长形状的零件也会变形,如钟表秒针冲模的冲头,弹簧卡圈冲模的凹模和冲头,它们都会因在大块毛坏上切下一个小窄条而使取下的工件面目全非,更谈不上几μ最多只允许十几个μ的配合间隙了。这类因形状而容易变形的零件,就只有把毛坏料做好预处理,淬火前加工成余量极小的半成品,在淬火工序中工件得到充分的形变,切割时选择好切割路线和夹头的位置,得到合格的零件就有把握了。
⑼ 为什么存在焊接残余应力的工件在经过切削加工后往往会变形如何避免
机加工未经消除应力处理的构件时,破坏了构件内应力的平衡,因而导致工件产生新的变形,影响其加工精度。所以一切需要进行机加工的重要焊接构件,都需要预先进行消除应力的热处理或时效处理
⑽ 工件再焊接之后如何处理才能防止后期加工时变形
要是不能改变焊接的接头方式的话,你想办法把螺纹 放在水里.会有一定效果.但也要看你对螺纹精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