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切割强弱怎么划分
A. (二)查明古地形的起伏特征
古地形的起伏与大地构造的性质、剥蚀强度、沉积作用强度等因素有关。在构造稳专定区,构造属运动缓慢,风化作用强,古陆地形较平坦;在构造活动区,升降运动的速度和幅度均较大,因此,具有切割强度大的地形。
从剥蚀区沉积物分析,侵蚀区的切割地形边缘常堆积粗碎屑沉积物,分选及磨圆均较差的粗碎屑堆积可以作为侵蚀区地形切割强烈的标志;而细粒碎屑物及古风化壳的存在,以及碳酸盐岩的滨线沉积,可反映剥蚀区较平坦的地形特征;碳酸盐岩及陆源碎屑混合沉积的海岸,反映古地形稍有起伏。
从沉积相分析,作为正地形特征的是残积相与坡积相,而湖泊相、沼泽相和河流相都属于负地形,但冲积扇沉积无疑是分布在地形起伏显著、坡降急剧减缓的山麓。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的存在可以推断古地形是低的较平坦的地形;而海相沉积无疑指示海盆的存在。
B. 什么叫地形切割破碎严重
地形切割破碎严重意思是地表面河流多,河流的侵蚀作用使地表面形成千沟万壑,完整的地表面变得破碎。
C. (二)地形地貌
胶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该地区具有典型的山地基岩港湾式海岸,海岸线曲折,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为主,分为五个地貌亚区。
1.中切割剥蚀构造低山丘陵亚区
该区位于胶东半岛隆起区核心部位。区内主要是以低山为主,以大泽山、罗山、艾山、牙山、昆嵛山等山体为主体,一般海拔在400~800m。由于地处隆起构造强烈活动区,地形切割强烈,切割深度可达到200~300m。而变质岩区山顶平缓,为古老的剥蚀面;侵入岩区山势挺拔,奇峰突起,坡陡谷深。
2.弱切割剥蚀构造丘陵亚区
该区广泛分布于低山区外围,由强烈风化的变质岩、侵入岩组成,海拔200~400m,地形连绵起伏,山势低缓,多呈馒头状、平顶状等,上游谷深呈“V”字形,下游谷宽呈“U”字形。切割深度一般小于200m。
3.强切割构造侵蚀中山亚区
该地貌亚区位于崂山,是由中生代侵入岩组成的中山地形,山势挺拔,主峰崂顶海拔1133m。
图1-1 胶东半岛地理位置图
4.剥蚀堆积山间平原亚区
该区主要分布于胶莱盆地边缘,剥蚀基面岩性以碎屑岩为主,表面有极薄堆积物,地面海拔20~100m,呈孤立残丘零星分布。
5.堆积山间平原、滨海平原亚区
该区主要分布于开阔的胶莱盆地及狭窄的滨海山前地带,为流水搬运堆积形成,堆积物自河谷上游至下游、自山前至滨海。由薄变厚,一般厚10~30m,地面海拔20~50m。
D. 地质中的地形切割是什么意思
地质中的地形切割是指地表受外力作用(流水、风力等)或内力作用(地震、大陆漂移等),使地面形态发生的垂直变化(如沟壑、坑穴、陡崖、滑坡等微地貌形态)。
E. 地质中的地形切割是什么意思
地表受外力作用或其他影响,使地面形态发生的垂直变化(如沟壑、专坑穴、陡崖、滑坡等微地貌属形态),叫切割形态。
从军事上,单位距离(以公里计)内,出现阻碍部队行动的次数,叫地形切割度。目前,陆军高性能越野汽车可越过宽度为0.5~0.8米的沟壑;自行火炮可通过高度为0.85米以下的坚壁,越过宽度为2.4米以下的沟渠。
F. 请教,如何将一幅DWG格式的地形图切割成几个任意大小的矩形分幅。
我的目的是将一幅地形图分成几个分幅,各自另存成一个DWG格式的文件。
G. 地形的形态
上面谈过,地形是地球岩石圈表面的起伏,但给地形这一术语的确切定义却是困难的。这是因为:第一,岩石圈表面是连续的、地形之间的界限常常是不易划分的;第二,岩石圈表面的形态和规模是多种多样的,在大规模的起伏中,叠置着较小的和更小的起伏,以致在一些场合下认为是一种地形的岩石圈表面起伏,在另一些场合下却认为只是一种地形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一个要素。例如,常见的河谷斜坡与分水岭斜坡之间的界限常常不易划分。又如在谷坡上叠置着一些冲沟和洪和扇,在一些场合下,它们可以划分出来作为一些单独的地形;在另一些场合下,它们被认为是谷坡的一些从属要素而不当做一种单独的地形。所以,地形是一种人为地确定的分析单位。这种单位可以是一个单一形态的岩石圈表面,也可以是各种岩石圈表面形态或形态组合,从整体观察,具有某一形态的特性和有规律的连续性。所以说,地形是一种被当做整体观察的具有一定特性的连续的岩石圈表面。
地形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按地形的形态特征对其进行描述和分类的学科,叫做形态描述学(Morphography)。按照形态特征,可以把地形分为如下一些常见的基本地形形态,如高原、平原、斜坡、悬崖、丘、冈、阜、山(巅)峰、脊、桌地、盆地、垭、谷、阶地、穹、洞等等。
研究地形形态的定量标志以及各种定量标志之间的关系,据以对地形进行描述和分类的学科,叫形态测量学(morphometry)。地形形态的定量标志包括高度、深度、长度、宽度、面积、体积、坡度等等;说明各种标志之间定量关系有平均切割密度、单位面积内的河谷长度等。可以按照地形的一项或几项定量标志对地形进行分类和描述。例如,可以按照地形的规模、高度、坡度进行分类和描述。地球最大规模的地形是地球整体的表面形态,称行星体地形。在行星体地形之下,再分为如下几级地形。
第一级地形是大陆和洋盆。它主要是由于岩圈结构和岩圈运动的差异所造成的地形。
第二级地形是在大陆和洋盆内,由于(新)构造运动类型和强度不同所形成的山岳、高原、平原等大规模的构造地形。
第三级地形是由于外力作用对构造地形的改造所形成的各种剥蚀地形和堆积地形;由各种地质构造形态(褶皱、断层等)所形成的地形。
虽然这种划分的根据是地形形态,但必须指出:地形的等级与成因是有一定联系的。所以,地形等级的划分,是地形成因分析的前奏和基础。
H. 问下:一幅大影像,用1:5万的地形分幅shp数据 ,分割成 分幅大小,怎么做啊
ARCgis里面的toolbox 分析,overlay功能,下面分割合并什么的全有,
I. 请问:“地形切割度”的准确定义
地表受外力作用或其他影响,使地面形态发生的垂直变化(如沟壑版、坑穴、陡崖、滑坡等微地权貌形态),叫切割形态。单位距离(以公里计)内,出现阻碍部队行动的次数,叫地形切割度。目前,陆军高性能越野汽车可越过宽度为0.5~0.8米的沟壑;自行火炮可通过高度为0.85米以下的坚壁,越过宽度为2.4米以下的沟渠。
J. 矿区地形切割较深,如何开展地质工作
你轻意的放弃了相守的努力
计算机的大号字体帮了我
更壮丽
就跑去赞美了上帝、教士和国王,
艺术家爱每只听到他的话的大理石耳朵。
在的砺中的长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