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6切割轨迹怎么调
Ⅰ 线切割怎么轨迹跳步
在每个孔程序后加暂停指令。割完一个孔后,机床会暂停,断开钼丝,按继续切割指令,程序会自动控制机床走到下一个孔的切割起点位置,穿上钼丝,继续切割。这样可以完成N个孔的切割。
Ⅱ AD中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切断圆环的轨迹
这个好像没有,我用ad13都没这功能,只有切直线的
Ⅲ 数控切割机切割割缝补偿值如何设置
对于数控切割机切割轨迹的编程方面,轨迹的行走方向、起点位置都会对于最终的切割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一般优秀的切割轨迹要能保证良好的切割质量,又能尽量减少切割时间和燃气用量。比如等离子切割时最大限度减少抬枪空行的距离节省时间,火焰切割时,由于火焰空行时不熄火,减少距离也意味着减少燃气用量。
一:首先对数控切割机切割轨迹的顺序及方向的安排。原则上存在内外轮廓的图形要先切割内轮廓然后外轮廓,外轮廓的切割方向上要先将预留部分少的部分先切割。如果一个板面存在多种零件的切割下料,切割的先后顺序要尽量减少热变形,按照先小后大、先里后外的顺序统一安排。
二:其次是切割引入、引出线的设置。为了达到良好的切割效果,建议用户在编辑切割轨迹时都要设置引入线和引出线,如果对工件的要求不是太高或者有后期的加工处理可以不设引线直接切割。引线设置的原则是将一条轨迹断开并延伸至预留区或废料内,引线的长度至少要大于一个割缝的宽度。
三:最后是割缝补偿,对于补偿量的大小需要综合考虑数控切割机切割方式、切割厚度以及切割速度,补偿量为割缝宽度的一般。一般来说,火焰切割10mm以上和等离子切割6mm以内的板材,在其他工艺参数合适的情况下,其割缝宽约在2mm左右,其补偿量可以在1-1.2mm较为合适,如果要特别精准还是建议用户去试切割,实际测量割缝的宽度。
Ⅳ 在FASTCAM切割程序中,CAD图中一件料排好,可是切割过程中,轨迹总是不合理,请问如何设置轨迹急用
是不是没有设置间隙啊
Ⅳ 线切割的参数怎么设定
一、线切割的参数设定:
1、一般加工厚度100以下的,可以用脉宽30us,脉间150us。这个参数比较常用,但具体要看自己的情况。
2、脉宽越大,电流越大,加工越快,不过光洁度越差。脉间越大,电流越小,加工速度慢,光洁度好。
3、机床由床身、储丝机构、线架、XY工作台、油箱等部件组成。绕在储丝筒上的钼丝经过线架作高速往复运动。
4、加工工件固定在XY工作台上。X、Y两方向的运动各由一台步进电机控制。数控系统每发出一个信号,步进电机就走一步,并通过中间传动机构带动两方向的丝杠旋转,分别使得X、Y工作台进给。
(5)AD6切割轨迹怎么调扩展阅读:
一、技术参数:
最大切割厚度(mm): 250;最大切割锥度: TA:20o TB:30o
加工工件重量(kg): 500;电极丝速度(m/sec): 1.7-11.8
脉冲当量(mm): 0.001;加工精度(mm): ≤0.01
最佳表面粗糙度(μm):Ra≤0.8;最大切割速度/h=60mm(mm2/min): ≥140
多次切割平均加工速度(mm2/min):40~50;
二、为保证实践教学质量,规范实验设备使用,避免出现机床及人身事故,特制定本规程:
开机前应充分了解机床性能、结构、正确的操作步骤。
检查机床的行程开关和换向开关是否安全可靠,不允许带故障工作。
应在机床的允许规格范围内进行加工,不要超重或超行程工作。(工作台最大承载重量120kg)
应按规定在润滑部位定时注入规定的润滑油或润滑脂。以保证机构运转灵活,特别是倒向器和轴承,要定期检查更换(暂定半年)。
Ⅵ 数控切割机的火焰如何调节割缝的大小是有什么引起的
数控切割机火焰的调整方法:
根据燃气与氧的混合比不同, 切割火焰分为碳化焰、中性焰和氧化焰。
在运用乙炔的场合,氧气与乙炔的体积比为1.1~1.15时,形成的火焰为中性焰,由焰芯、内焰和外焰组成。焰芯为乙炔与氧气的混合气。
内焰为乙炔与氧气发生一次燃烧的反映区,其反映式为C2H2 +O2→2CO+ H2 ,在内焰中距离焰芯2~3mm处,温度最高,约3100°C。外焰是一次燃烧生成的CO和H2、空气中氧化合成而燃烧的区域,其反映式为2CO +H2 +1.5O2→2CO2 H2O,火焰温度约2500°C。外焰越长,保护切割氧流的效果越好。
在设置数控切割机割缝补偿方面还有以下几点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1、如果事先设置了软件补偿,那么以后一般不需要在数控系统上补偿,否则容易造成补偿重复尺寸,结果就又会出现偏差了。但如果出现了软件补偿在切割下来后尺寸还差一点的情况,你就可以通过数控系统实现再补偿。
2、在软件中把补偿量设为零之后,才能实现通过数控系统补偿。
3、在废料上割一个矩形,测量实际尺寸和编程尺寸计算出需要的补偿量,这样即使不能确定应该补偿多少尺寸也不需要担心了。
4、数控系统也有难以处理的问题,比如,其在处理小圆弧的补偿时就比较困难,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想起他办法,当圆弧比补偿半径还小的时候,数控系统是切割不出来的,更不能实现正确补偿(理论上半径变成负数),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考虑修改零件图,或者考虑采用软件补偿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6)AD6切割轨迹怎么调扩展阅读:
对于数控切割机切割轨迹的编程方面,轨迹的行走方向、起点位置都会对于最终的切割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一般优秀的切割轨迹要能保证良好的切割质量,又能尽量减少切割时间和燃气用量。比如等离子切割时最大限度减少抬枪空行的距离节省时间,火焰切割时,由于火焰空行时不熄火,减少距离也意味着减少燃气用量。
一:首先对数控切割机切割轨迹的顺序及方向的安排。原则上存在内外轮廓的图形要先切割内轮廓然后外轮廓,外轮廓的切割方向上要先将预留部分少的部分先切割。如果一个板面存在多种零件的切割下料,切割的先后顺序要尽量减少热变形,按照先小后大、先里后外的顺序统一安排。
二:其次是切割引入、引出线的设置。为了达到良好的切割效果,建议用户在编辑切割轨迹时都要设置引入线和引出线,如果对工件的要求不是太高或者有后期的加工处理可以不设引线直接切割。引线设置的原则是将一条轨迹断开并延伸至预留区或废料内,引线的长度至少要大于一个割缝的宽度。
三:最后是割缝补偿,对于补偿量的大小需要综合考虑数控切割机切割方式、切割厚度以及切割速度,补偿量为割缝宽度的一般。一般来说,火焰切割10mm以上和等离子切割6mm以内的板材,在其他工艺参数合适的情况下,其割缝宽约在2mm左右,其补偿量可以在1-1.2mm较为合适,如果要特别精准还是建议用户去试切割,实际测量割缝的宽度。
Ⅶ 线切割速度怎么设置
第一次切割任务是高速稳定切割
⑴脉冲参数:选用高峰值电流,较长脉宽的规准进行大电流切割,以获得较高的切割速度。
⑵电极丝中心轨迹的补偿量小:
f = 1/2φd +δ+ △ + S式中,f为补偿量(mm);δ为第一次切割时的放电间隙(mm);φd为电极丝直径(mm);△为留给第二次切割的加工余量(mm); S为精修余量(mm)。在高峰值电流粗规准切割时,单边放电间隙大约为 0.02mm;精修余量甚微,一般只有0.003mm。而加工余量△则取决于第一次切割后的加工表面粗糙度及机床精度,大约在0.03~0.04mm范围内。这样,第一次切割的补偿量应在0.05~0.06mm之间,选大了会影响第二次切割的速度,选小了又难于消除第一次切割的痕迹。
⑶走丝方式:采用高速走丝,走丝速度为8~12m/s,达到最大加工效率。
第二次切割的任务是精修,保证加工尺寸精度
⑴脉冲参数:选用中等规准,使第二次切割后的粗糙度Ra在1.4~1.7μm之间。
⑵补偿量f:由于第二次切割是精修,此时放电间隙较小,δ不到0.01mm,而第三次切割所需的加工质量甚微,只有几微米,二者加起来约为0.01mm。所以,第二次切割的补偿量f约为1/2d+0.01mm即可。
⑶走丝方式:为了达到精修的目的,通常采用低速走丝方式,走丝速度为1~3m/s,并对跟踪进给速度限止在一定范围内,以消除往返切割条纹,并获得所需的加工尺寸精度。
凯光第三次切割的任务是抛磨修光
⑴脉冲参数:用最小脉宽进行修光,而峰值电流随加工表面质量要求而异。
⑵补偿量f:理论上是电极丝的半径加上0.003mm的放电间隙,实际上精修过程是一种电火花磨削,加工量甚微,不会改变工件的尺寸大小。所以,仅用电极的半径作补偿量也能获得理想效果。
⑶走丝方式:像第二次切割那样采用低速走丝限速进给即可。
Ⅷ 我用Altium Designer 6画线不显示轨迹怎么设置
按TP键,在PCB Editor _Display_Option中设置
(这是AD09的)
Ⅸ 怎样改变数控切割的引入线轨迹,也就是怎样设置切割的顺时针和逆时针
如果是电脑编程会有方向提示的,主要是看你加工工艺了,有些活只有一个方向是正确的。不然会变形的。激光,线切割,数冲,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