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人员如何确定编制
『壹』 人员编制的编制方法
1、正向定编
即先确定企业的定编人数,再分解为部门定编,然后落实各专小组定编人员具体数量。
2、逆向属定编
先进行小组人员定编,再进行部门人员汇总,最后得到企业人员定编总数。
3、综合定编
一般先确定生产人员定编数量,再确定管理人员及非生产人员与生产人员的比例,最后确定非生产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定编数量。
『贰』 如何进行岗位编制管理
首先把本企业岗位分为:特殊、关键、一般岗位,然后根据企业发展、人才状态、人才使用等情况,分别按岗、按人才进行管理。
『叁』 在做小区物业管理方案时,如何确定人员编制
根据小区的实际收费面积先做成本核算,然后根据企业资质,总户数确定,同时,要看当地物业管理办公室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没有
『肆』 如何制定部门人员编制
编制定员的方法
定员工作要求做到先进合理,要符合高效率、满负荷、充分利用工时的原则。如果是一个新建企业,在一开始就要做好这项工作。在现代社会中,哪怕辞退一名多余的员工也不是一件得人心的事情,还会影响员工的情绪,这样会使企业陷入两难境地。所以选择科学的定员方法是很重要的。
定员计算的基本原理是按生产工作量确定人数,劳动定额作为计算工作量的标准,在定员计算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只要有劳动定额的岗位都应该考虑使用劳动定额资料来定编。下面介绍的几种方法都是以劳动定额为基础的。
一、按时间定额定员
由于不同工种不同加工对象之间不能直接比较,而时间定额是最通用的劳动消耗标准,一旦不同工种和对象的劳动量换算成时间量就能比较了。用时间定额可以计算企业所有的基本生产工人的定员数。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中,生产任务是指计划期内以时间定额表示的生产任务总量,工人的定额任务指一位工人在计划期内应该完成的以时间定额表示的工作量。应用时要考虑工人的超额因素,如果定额非常准确,工人一天的定额任务为480分钟,但通常工人实际完成的定额任务都超过480分钟,在定员时要考虑这一现象。
这个方法适用于许多场合,当用来计算全厂的基本生产工人定额人数时,只要取全厂的生产任务总量;计算车间的基本生产工人定额人数时,生产任务取车间总量;同样地,如果计算某一工种的定员人数,生产任务取该工种的总计值就可以了。其余情况可以类推。
二、按产量定额定员
这种方法的计算公式与时间定额法基本相同,只是公式中的生产任务和工人的定额任务用产量定额表示。此方法有较大的局限性,只适用于劳动对象单一的场合。如生产量大并且稳定的零件制造厂,可以按零件的加工任务量计算定员,总加后得到全厂的基本生产工人定员人数。
三、按看管定额定员
根据机器数量、开动的班次和工人看管定额计算定员人数。
公式中的机器台数指参与生产的设备台数,工人看管定额是一个轮班内的数值。这种方法比较简单,适合于实施多机床看管的企业。对于实行一人一机的劳动组织方式的企业,采用这种方法不一定合理。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生产任务必须饱满,机器没有停工时间,否则得出的定额人数会偏大。
四、按岗位定员
根据工作岗位的数量、岗位的工作量、操作人员的劳动效率、劳动班次和出勤率等因素计算定员人数。按岗定员的方法与生产量无直接关系,与生产类型有关,它适合大型联动装置的企业。如发电厂、炼油厂、炼钢厂等。也适合于无法计算劳动定额的工种和人员。例如,辅助工、机修工、后勤服务人员等。用这种方法定员很难找到计算公式,工作抽样是比较适合的一种方法。通过对操作人员实际的工作情况抽样,分析工作量是否饱满,如果工作量不足,可减少人员或者增加看管岗位。
五、按比例定员
就是按企业职工总人数或某一类人员的总人数的某个比例计算出其他人员的定员人数。企业中的卫生保健人员、炊事人员、某些辅助工人可以采用此法定员,使用的比例数是个经验数据,可以用工作抽样方法分析比例数的准确性。
六、按业务分工定员
即根据组织机构、职务岗位的工作种类和工作量来确定人数。这种方法定性成分很大,又主要适用于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定员。这些人员的工作内容广泛,工作量不容易计算,工作效率又与每人的能力、工作态度和劳动热情有关,具体操作时有一定的难度。工作抽样也适用于处理这个问题。
企业的编制定员是企业人员数量及其构成的基本标准,是个相对稳定的劳动人事资料,企业不可能经常进行定编工作,有个较长的稳定期。但是,企业的生产量在不同季节不同月份往往变动很大,为了保证任务和人力相匹配,在每个计划期(年计划和月计划)都需要做人员需求计划,以指导劳动力的余缺调整和补充。这里指的主要是基本生产工人。如果生产任务减少,基本生产工人就应该等比例减少,减下来的人员可以临时安排一些其他工作,甚至可以参与产品推销,这比窝工要好得多。
『伍』 人员编制的分类
1、按横向行业结构分,例如部队人员编制标准、学院(师生)人员标准、企业管理人员编内制标准等。容2、按综合程度分,单项人员编制标准(以单台设备、单个岗位、单项工作群体为对象制定的定员标准)和综合定员标准(选择某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能够综合反映一单位劳动效率的综合指标来制定人员定员标准,如1979年交通部规定,每辆营业汽车配3.86~4.81人)。
3、按微观组织结构分,企业人员编制、部门人员编制和小组人员编制三级。
『陆』 公司要求每个部门提供人员定编的数量,请问一下如何确定设备维护部门的人员数量每个岗位人员定编的依据是
设备维护部门人员定编常用方法有:设备定编法
定义:根据机器设备专的数量、设备开动班次属和工人看管设备的定额来计算定编人数;
适用范围:以机器设备操作为主的工种,特别是有大量同类型设备的岗位;
分类:
(一)单机设备定编
定编人数=(台班定编*设备开动台数*班制数)/ 出勤率
如机器制造企业的各类机床,冶金企业的高炉、平炉
(二)多机台设备定编
定编人数=(设备开动台数*每台设备开动班次)/ (工人看管定额*出勤率)
如纺织企业的织布机等
当然实际操作中可与多种方法相结合,如劳动效率定额法、岗位定编法,本次只做简要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祝工作顺利!
『柒』 设备专职点检人员编制检修计划的依据是什么
设备点检:为了提高、维持生产设备的原有性能。通过人的五感(视、听、嗅、味、触)或者借助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上的规定部位(点)进...
『捌』 如何规划企业的人员编制
人员编来制方法:
1、正向定源编:即先确定企业的定编人数,再分解为部门定编,然后落实各小组定编人员具体数量。
2、逆向定编:先进行小组人员定编,再进行部门人员汇总,最后得到企业人员定编总数。
3、综合定编:一般先确定生产人员定编数量,再确定管理人员及非生产人员与生产人员的比例,最后确定非生产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定编数量。
对人员编制的管理办法有:
1、控制人员编制总额;
2、实行人员编制单列;
3、制定定员标准;
4、严格人员编制使用范围;
5、制定人员比例标准。
(8)设备人员如何确定编制扩展阅读:
人员编制与人力资源预算相结合,其目的在于:
1、避免组织机构过度膨胀
将人员数量、人力成本控制的责任分解给每个部门,从源头上控制员工数量过快增长。
3、强化部门负责人职责
部门负责人不但要对工作任务目标负责,也要对本部门精简机构、提高人员效率负责。
3、避免部门间工作量不均造成的不公平
鼓励人员冗余部门通过缩减编制的方式使人员工作量饱和,实现各部门员工工作量动态调整逐步消除部门间忙闲不均的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人员编制
『玖』 设备管理制度怎样表编制
我公司的,仅供参考:
设备管理制度
1 目的
加强设备管理,确保生产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和正常运行,以满足生产需要。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设备的管理。
3 职责
3.1 生产部负责生产设备的归口管理。
3.2 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正确使用和日常维护、保养。
4 工作程序
4.1 设备的购置
增添设备由使用部门或生产部提出申请,经总经理组织有关人员论证后批准,采购部负责购置。
4.2 设备的安装、调试
设备采购到货,经点验无误后,由生产部组织安装、调试。
4.3 设备的验收、移交和管理
4.3.1 设备安装、调试后,由生产部组织使用部门与安装人员一起进行验收。
4.3.2 验收按制造厂出厂检验项目进行,如设备的外观、空运转、负荷运转、操纵传动部分的灵活性、电器控制部分状况、液压装置、安全装置、附件、专用工具、随机配件、技术文件和装箱清单等。
4.3.3 验收合格后,由生产部办理设备移交手续,编写设备验收移交报告,经参加验收人员会签后,正式移交使用部门,验收文件由生产部归档保存。
4.3.4 生产部负责设备的归口管理,进行统一编号,建立台帐、档案,并健全管理制度。
4.3.5 专用工具移交操作人员保管使用;备品备件由生产部负责保管。
4.4 设备的编号规定
4.4.1 编号的规则
□ □ □ □ □
类别代号 顺序号
4.4.2设备类别的规定
类 别 类别代号
金加工 J
压力 Y
焊接 H
搬运 C
生产线 Z
其它 Q
4.5 设备的使用
4.5.1 由生产部组织编写设备操作规程,发相关部门遵照执行。
4.5.2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关键设备应指定专人使用 ,经生产部组织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操作时应做好设备的运行。
4.5.3 设备的附件和专用工夹具应有专用柜架搁置,标识清楚,保持整洁,防止碰伤,并不得外借作其他用途。
4.5.4 设备的专用工装、模具应建立台帐,进行管理。
4.6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4.6.1 设备的维护保养指:“日常维护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三种:
1) 日常维护保养
每个工作日班前班后由操作人员认真检查,擦拭各部位,视设备要求,按规定加润滑油,使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重要设备作好“设备日检点”记录。
2) 一级保养
每年一次,以操作人员为主,维修人员配合。按计划对设备进行局部拆卸和检查、清洗规定部位、疏通油路、管道、更换或清洗润滑油、滤油器、调整设备配合间隙、紧固设备各部位、检查各处安全装置是否完好等。一级保养后由维修人员进行确认,并填写《设备保养记录》。
3) 二级保养
以维修人员为主,操作人员配合。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维修,更换和修复磨损件、清洗换油、检查修理电器部分和安全防护装置,二级保养后维修人员填写《设备保养记录》并由生产部部长进行确认。
4.6.2 每年年终由生产部编制“年度设备保养计划表”,并组织实施。
4.6.3 每台设备必须有明显的状态标识,只有标识“设备完好证”的设备才能投入使用。
4.7 设备的检修
设备的二级保养、大修,无,周期规定,根据设备的实际需要,由生产部临时提出申请,经总经理批准后安排。
4.8 设备的报废
因生产工艺变化、设备陈旧或其他原因,达不到使用要求或无修理价值的设备,可申请报废,由生产部提出申请报告,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报废设备挂“报废”牌。
4.9 各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正确使用和日常维护、保养,生产部组织定期检查,作好检查记录。
5 质量记录
5.1 设备登记台帐
5.2 年度设备保养计划表
5.3 设备保养记录
5.4 年度设备维修记录
5.5 设备报废申请单
5.6 设备日检点卡
拟制: 日期:
审批: 日期:
『拾』 如何确定事业单位在编制内人员
党政机关、公检法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国企都有人事档案权,你到档案存放的部门查询,就可以自己是否是事业单位的在编工人,很容易的。 事业单位分为四种,即参公(参照公务员待遇)、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等。上述四种待遇的单位都属于国家承认的正规的事业单位。至于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编制,你可以到单位存放档案的部门(大的单位有人事部门,小单位办公室负责人事管理)去查询自己的岗位级别,即是工勤人员,还是职员,还是专业技术人员。如果有,那就说明你有正式的编制,如果没有,那肯定就是编外人员,即临聘人员。还有一个就是现在凡进必考,即如果你没经过任何的正规考试,那也说明你没有正式编制。 本回答由社会民生分类达人 魏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