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设备 » 养鹅需要什么样的场地和设备

养鹅需要什么样的场地和设备

发布时间: 2021-02-27 23:53:36

A. 圈养鹅应该如何建设场地

第一来,养鹅场地的交通要便利
自第二,电力系统要供应稳定
养鹅必须要用到电,在照明、孵化、饲料加工、供水等都是离不开电的,要保证正常的电力供应。但是也要注意安全。
第三,不要建在养鹅场很多的地方
如果建造在养鹅场多的地方水质很容易被污染,最重要的就是疾病的传播。
第四,要靠近水质良好的地方
在饲养种鹅的过程中,鹅要在水中交配,所以对水质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如果水质被污染就很难保证鹅的健康。
第五,要靠近水草资源丰富的地方
鹅是以食草为主的水禽,能很好的利用天然牧草,进行放牧饲养。因此,在选择场地时一定要选择有广阔的草地。

B. 养鹅要具备的条件

前期的资金投入,以及你个人对养鹅的养殖技术掌握,场地以及饲料的流动资金。关键是得有信心和不怕吃苦的决心。

C. 养鹅须什么样的场地

首先,要有水源,水源要好,最好是靠近水草资源丰富的地方
其次交通要便利,

D. 养鹅须什么样的 场地

肉鹅舍在选择场址时要选择符合当地发展和土地规划的地点,选择地势高燥、阳光充足的地方,并且附近的交通要便利,水电充足。

鹅场周围要有水质良好的水源,便于鹅群放水,鹅场的附近还要有充足的草源,要求草质良好,鹅场要远离化工厂等污染源,还要远离交通要道,距离主要干线和城镇主要居民1000 m以上,这样利于防疫。

(4)养鹅需要什么样的场地和设备扩展阅读

1、扬州鹅的特点

扬州鹅是我国首次利用国内鹅种资源育成的新品种,是理想的中型鹅种。经国家家禽生产性能测定站测定,扬州鹅体型适中,整齐度好,遗传性能稳定。

肉用仔鹅早期生长快,耐粗饲,适应性强、肉质鲜美、肌肉蛋白含量高,肌纤维细密,肌间脂肪丰富,含水量低,加工成品率高,适口性好;仔鹅在放牧补饲条件下,70日龄平均活重3.49公斤,舍饲条件下,70日龄平均活重4.02公斤。

种鹅繁殖性能好,种鹅产蛋期平均产蛋71.39枚,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均在90%以上。测定的结论是“扬州鹅仔鹅生长速度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种鹅达世界先进水平”。

2、合群性

鹅具有很强的合群性,行走时排列整齐,觅食时也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扩散,当离群独处会发出高声鸣叫,以求同伴回应后寻声归群,这种合群性有利于鹅群的管理。

3、草食性

鹅是草食性家禽,饲料主要以植物性饲料为主,觅食活动强,可以大量的觅食天然的植物性饲料,每天可消耗约2kg的青草。雏鹅在1日龄起就可食用青草,如果条件允许应尽量放牧,舍内圈养要以优质的牧草进行饲喂。

可用精料与草料相结合的方式饲喂,但也要适当放牧,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成本,最主要的是可以促进鹅的生长发育及育肥。

E. 养鹅 需要什么样的养殖环境

一、技术简介
种草养鹅技术是通过草鹅配套、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各环节组装配套,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我省自然条件优越,湖滩,草洲众多,水草丰美,为全国重点产鹅区。结合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避洪农业的发展,种草养鹅已成为许多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
二、技术操作规程
(一)牧草品种选择
鹅喜食的饲牧草有“赣选一号”黑麦草、齿缘苦荬菜、毛苕子、豌豆、甘蓝、籽粒苋、白三时等,以及一些菜叶、藤叶和野生牧草,其中“赣选一号”黑麦草、齿缘苦荬菜是养鹅最好的牧草品种。但为了保证鹅的青饲料均衡、充足供应,必须搭配种植多种牧草,饲养种鹅更要注意牧草周年均衡供应。种植牧草应选择水肥条件好的地块或充分利用秋冬闲田,根据牧草的不同播期,交排牧草的种植,如秋冬闲田种植黑麦草、毛苕子、豌豆等冬性牧草,春季利用空闲田种植苦荬菜、籽粒苋等春性牧草。
(二)鹅的饲养管理
1、雏鹅阶段:雏鹅阶段是指从出雏到30日龄之前的时期。
⑴ 管理:雏鹅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抵抗力弱,因此雏鹅管理在整个饲养过程中至关重要。雏鹅管理要点是:防潮保暖,防止“打堆”、注意栏舍清洁卫生,尽早开食。鹅舍内气温应在25左右,并分群隔离(10-15只/群)防止“打堆”;加强看护,定时巡栏;适当驱动鹅群,使之活动,达到调节体温、蒸发水气,确保健康成长;勤换垫草,注意消毒。冬鹅10-30日龄、春鹅7-10日龄可选择无风的晴暖天气在鹅舍旁圈地运动或适当放牧。放牧时将雏鹅喂饱后缓慢赶放到附近草地上运动,采食半小时后放水,但不宜让雏鹅下水;放牧时间应定在9-11时或15-16时,切忌时间过长或露水未干、中午日光强烈时放牧。
⑵ 饲喂:雏鹅开食越早越好。当雏鹅毛干后已能站立时便可调教采食。应先饮水后开食。开食时把切碎的黑麦草或青菜嫩叶放在手上晃动,并均匀撒在塑料布上,也可将少许撒在雏鹅身上诱使采食。2-3日后逐步改用饲槽喂给,并补充部分精料。可用淘洗泡透的碎米或洗去粘性的半熟米饭与洗净切碎的黑麦草、苦荬菜等混在一起饲喂,也可用小鸡料饲喂,青精料比为8-10:1,每天喂4-5次。4-10日龄雏鹅每天可喂6-8次,日粮配合比例为青精料比6-7:1:2,可以开始适度放牧、运动。21-23日龄可适当延长时间。圈养雏鹅日粮青精料比为9-10:1,每天喂3-5次。雏鹅饲喂还应注意,青料要青嫩洁净,喂料时先青后精,定时定量,少放勤添。圈养应补给粗砂粒。
2、仔鹅阶段:是指4周龄以上到育肥前的这段时期。这个阶段鹅的增长最快,能大量利用青饲料,这段时期应多喂青料或进行放牧。
⑴ 管理:可全天放牧。如草地牧草生长茂盛,应将鹅群赶拢些,使其充分采食;草地大或牧草生长差,鹅群应赶散些,以防草地污染和影响牧草再生。中午前在牧地补料,傍晚收牧后回舍补料。放牧时切忌让鹅群曝晒雨淋。炎热天气放牧宜早出晚归。每天要清洗饲槽和饮水盆,更换垫草,搞好环境卫生,保持鹅舍干爽清洁。每天放牧应在9小时左右,力争鹅每天能吃饱4-5次。每次吃饱后应行放水,放小时间每次掌握在半小时左右。水源要清洁,水源受污染或污浊不能放水。不宜长途放牧。
⑵ 饲喂:仔鹅以采食牧草为主,补料为辅。选择良好的牧地以赶牧方式整天放牧,把最好的草地和茬地留在傍晚时放牧采食。现牧草质量、采食情况和增重速度酌情补料。补料以谷物、糠麸为主,另补给1-1.5%骨粉、2%贝粉和0.3%-0.4%食盐。圈养的仔鹅日粮青粗料比为5-6:5-4,注意供给充分的清洁饮水和矿物质、维生素。
3、圈养育肥阶段
仔鹅在主翼长出后(45日龄左右)转入育肥期,经短期育肥,肉质得到改善,肥度增加,产肉量提高。
⑴ 管理 :注意清洁卫生,场地与食槽必须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经常注意查看粪便,防止食欲减退和发生传染病,严格剔除与及时处理病鹅,严禁使用残效期长的药品。注意鹅体卫生,隔日下半20分钟以清洁鹅体。
⑵ 饲喂:育肥鹅的日粮组成以高蛋白高能量为主。育肥期的日粮组成为:前期青料20%,精料50%,粗料(糠麸类)30%,后期青料10%,精料80%,粗料10%。要少量勤添,让鹅吃饱,日夜供足饮水。
三、注意事项
种草养鹅特别要注意搞好疫病防治。主要疫病如下:
(一)小鹅瘟
小鹅瘟是由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常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雏鹅群,10日龄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100%,3-5天内很快发病,波及全群,造成大批死亡。雏鹅的发病与死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鹅有无免疫力。主要采取对种鹅进行免疫来进行预防,对雏鹅注射注鹅瘟免疫血清也是防治小鹅瘟的一项好措施。
(二)禽霍乱
是鹅感染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范围广、持续时间与死亡率高,即使康复仍然带菌。预防除加强饲养管理和增强抵抗力外,还要做好杜绝病原体传入,严禁从疫区和市场买禽、买蛋,不得利用屠宰场下脚料喂鹅。谢绝参观。鹅舍应定期消毒,每月一次;饮水器和饲槽等用具要经常刷洗、日晒。一旦发病,应隔离饲养,投药治疗;对拒食的重病鹅应用药物注射治疗。禽霍乱流行区应事先进行预防接种并结合药物预防可有效控制流行。
(三)鹅流行性感冒
一种急性、渗出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因饲养管理不当,天气剧变,常发生在半月龄后的雏鹅。加强科学饲养管理,采取综合措施,作好预防接种。做好防寒保温、饲料优质营养,保持舍内外清洁卫生、干燥、勤起勤垫,饮水器和饲槽每天用清水洗刷、消毒。

F. 现代化养鹅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1、要因地制宜发展养鹅生产。
鹅是草食性水禽,能充分消化和利用青绿饲料中的营养物质;鹅非常喜欢干净,喜欢在水中嬉戏,且只有在水中才有利于其交配活动的顺利进行,没有水面供其洗浴或水质污染严重都会影响其健康、生产和繁殖。因此养鹅生产必须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在水源充足、青草资源丰富的条件下适度发展。有些地区水源缺乏,却盲目大量养鹅,这样很难满足鹅的生理需要,也就很难获得理想的生产效果。有的养殖户在院内修建一个小的水池作为鹅的水上运动场所,这对于小规模生产仔鹅来说是可行的,但对于种鹅或大规模的仔鹅生产则不一定适合。如果不经常换水或消毒次数少,出现水质恶化,势必会影响鹅洗浴的积极性,也容易使鹅相互传播疾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2、引种和种质问题。
一个地区饲养什么样的品种合适以及种质的优劣是关系到养鹅生产成败的关键。目前,我国养鹅主要利用产品是肉用仔鹅,另外是毛绒。我国鹅的品种类型比较多,不仅在体型、外貌方面有差异,在生长速度、产蛋性能、毛绒质量和产量方面也有明显差别。一般而言,体型大的鹅种其繁殖性能多数比较低,生长速度较快,而产蛋多的鹅种其体重则较小,生长速度较慢。
根据目前养鹅的产品主要利用方向,四川白鹅、扬州白鹅、皖西白鹅是比较适合我省饲养的鹅种,他们都属于中型鹅,产蛋性能比较好,仔鹅早期生长速度比较快,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10周龄前后其体重可以超过3千克。在生产中也有采用杂交模式进行的,不仅能够降低鹅苗的成本,而且表现了杂交优势。不足之处在于有时由于种鹅的体重差别较大,配种的成功率相对较低,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调整。
3、育雏是关键。
雏鹅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力较差,抗病力较弱,必须加以精心的饲养管理和采取必要的措施使鹅群健康生长。首先要提供适宜的育雏环境。适宜的温、湿度和饲养密度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高温高湿容易引起病菌大量繁殖,造成雏鹅发病率上升;大群饲养时要分割成小群,以免打堆时压死、压伤;同时注意通风换气,以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并注意防止贼风。其次要精心合理地饲养管理。雏鹅开食前要先饮水,最好加适量的多维或葡萄糖等,增强抵抗力;饲喂要根据多餐少食的原则,先喂精料后喂青饲料,既避免挑食又满足雏鹅对营养的需要。
4、卫生防疫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
鹅的抗病力强是相对的,在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饲养过程中,其疾病很少发生。在规模化生产条件下由于饲养密度增大,造成其生活环境恶化,加之鹅群相互争斗次数增加、饮水和采食的不自由,导致鹅群抗病力严重降低。所以我们要做好鹅病的防治工作,坚持消毒和防疫相结合的原则,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建立现代化大型养鹅场,在场地选择上十分重要,首要条件要有利于卫生防疫,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电源方便。通常场地应远离铁路和旅游胜地,火车和旅客来往频繁,容易传播病原,同时场地的地势要有利于防涝排水、污水处理及排放,以利环境保护,场地的周围及空间应无有毒有害物质及空气污染,确保安全生产。场内建筑物协布局要周密策划,生产区和生活区要严格划分,而且要有相当距离,彼此间应用围墙隔离,严防闲杂人员随意进出,传播病原。

G. 如何建造合适的养鹅场

建舍原则为鹅群提供良好的环境:鹅舍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冬暖夏凉,换气良好,光线充足,消毒方便,经济实用。不同的地区,建造鹅舍的功能侧重点不同。南方以防暑降温和通风换气为主,北方地区则以防寒保暖为主。注重科学实用:鹅耐粗放饲养,鹅舍建筑可就地取材,讲求实用,尽量降低造价,减少固定资产投入。有利于防疫卫生:对外相对隔离,消毒方便,有一定的周转鹅舍。有围墙、林、河、山等人工或天然屏障。地面硬化,利于冲洗消毒。鹅群转出后,在进下一批鹅群前,应彻底冲洗消毒和空置2周左右。

有利于生产的组织管理:鹅群分类分区相对隔离有利于全进全出制度的执行;鹅舍留有余地,便于空置制度的执行;设置兽医室,执行防疫检测制度;合理设计单位鹅舍面积(以1个劳动力饲养1000羽左右成年鹅计算),便于劳动定额制度的执行等。育雏舍建设:通常鹅舍梁高2.2?2.5 m,窗户面积与地面之比为1:10?15,后檐高1.6?1.8 m,前屋檐高1.8?2.0 m,内设平顶,这样可增强舍内的采光和空气流通。育雏室的建设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空闲的房舍。育雏室选在向阳背风,地势高燥的地方。育雏室应保温良好,利于通风换气。雏鹅保暖期需要21 d左右,所以育雏鹅舍的要求是保温、干燥,通风而无贼风,便于安装保温设备。

育雏舍内可分成若干个单独的育雏问,也可用活动隔离栏栅分隔成若干单问,每小问的面积为25?30 m2,可容纳30日龄以下的雏鹅100羽左右。舍内地面应比舍外高出20?30cm,地面可用粘土或沙土铺平压实,或用水泥地面。鹅舍正前面应设喂料糟和戏水池。每栋育雏舍的面积以每个生产单元饲养800?1000羽雏鹅为宜。舍内设置烟道或地炕或其他电器保温设施和照明设备。仔鹅和育肥鹅舍在南方气候温暖地区可采用简易的棚架式鹅舍。单列式的四面可用竹竿围成栏栅,围高70 an左右,每根竹竿间距5?6 cm,以利鹅伸出头来采食和饮水。双列棚架鹅舍,可在鹅舍中间留出通道,两旁各设料槽和水槽。棚架离地面约70 cm,棚底用竹条编成,竹条间孔隙约3锄,以利于漏粪。育肥棚内分成若干小栏,每小栏15 m2左右,可养中型育肥鹅80?90羽。

砖木结构的育肥鹅舍特别要考虑夏季散热问题。在设置窗户时就要考虑到散热的需要。简单的办法是,前后墙可设置上下两排窗户。下排窗户的下缘距地面30锄左右。为防止敌害,可安装一层金属网。种鹅舍,种鹅舍建筑视地区气候而定。一般也有固定鹅舍和简易鹅舍之分。每栋种鹅舍以养800?1000羽种鹅为宜。产蛋期用种鹅棚一般由棚舍内、陆上运动场和水上运动场三部分组成,舍内面积的计算办法为:大型种鹅养2?2.5羽/m2、中型种鹅养3羽/m2、小型种鹅养4羽/m2。陆上运动场一般应为舍内面积的1.5?2倍,不能低于一倍;水上运动场为舍内面积的1/3?1/2,水深40?60 cm左右为宜。鹅舍檐高1.8?2.0 m,窗与地面比例为1:10?12。舍内地面比舍外高10?20 cm。鹅舍的内侧墙下安置产蛋箱,产蛋箱规格见图2。种鹅舍正面(一般为南面)设陆地和水面运动场。

草场,鹅是非常喜欢食草的家禽,鹅场应建在草场广阔、草质柔嫩、生长茂盛和有相应的土地能人工种草的地方。鹅场建在离种牧草较近的地方,方便牧草的刈剖和田间管理。常言道,青草育肥鹅,牧草的好坏与养鹅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牧草充足,既可以节省精料,提高出栏率,还可以提高种鹅的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一般每种1亩优质牧草可养100羽种鹅或150羽商品鹅。良好的鹅场建设还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建设,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总体上,规模化鹅场环境建设要求:干燥、清洁、无噪声、空气状况良好;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对鼠、蚊蝇等控制良好;牧草、绿化与鹅场建筑相间排列;水源充足、清洁;鹅舍能有效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有利于清洗消毒;鹅舍有一定的空余可供周转和控制。

鹅舍建设误区,水池过大过深,鹅舍水池,面积为舍内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即可,深度在40锄左右。即使利用天然河道、水库等,也需设置拦网,水面不超过舍内面积。水池过大过深,如果经常换水,则用水量大大增加,并至排污大大加剧;如果不经常换水,则水质恶化,病菌在水内繁生,可导致各种疾病发生。水浅池小,可以经常换水,保持水不重视粪污处理,粪污,不仅是周围环境的污染源,也是鹅场内部病菌的主要来源。规模化的鹅场,粪污量大,更应高度重视。一般应建设三级粪污处理池进行发酵处理。鹅粪可以用于牧草种植,粪水也可以用于浇地。这就是鹅场要配套牧草、蔬菜地、林果地的好处。

鹅舍紧密型建设:笔者在各地看到不少鹅场,鹅舍之间间隔很少,甚至没有,这是不科学的。鹅舍与鹅舍之间,必需有防疫、防火间距,特别是不同用途和不同年龄的鹅舍之间,间距还应该更大。鹅舍过于紧凑,增大鹅群的干扰、不同鹅群工作人员接触增加,必增加防疫、防火的风险。实际上,鹅是非常喜欢吃青草的家禽,鹅舍间隔、鹅场的任何边角、空地都可用于种植牧草,既美化环境,又便于防疫和提供饲料。

H. 养鹅需要什么场地



靠近水源:鹅场附近要靠近自然水源如江河、池塘或沟溪等,也可以自己造一个池塘。远离城镇:防止影响到其他住户。地势要偏高:鹅舍场地应略高并稍向南或东南倾斜,利于排水、防热、防寒与防潮。

I. 散养鹅都需要什么

无论是舍饲或放牧,养鹅都必须备有生产用具:如各种饲具:饲桶、饲料槽、水槽、水桶、水缸;育雏用的各种保育器;母鹅用的产蛋巢或产蛋箱;运输用的一种盛蛋盆、雏盒和笼;日常清洁卫生用的清扫用具等。13.如何消毒鹅舍?

鹅舍的基本消毒分为室内和室外两个部分。

(1)室内部分

地面打扫干净,用2%热碱水或20%热草木灰水均匀洒一遍。墙壁用20%鲜石灰乳兑3%的来苏儿溶液粉刷一遍。进雏前5~7天,对育雏室整个空间包括垫料、网床、水盆、料盆和室内所有使用的器具进行消毒,用1∶2000~5000倍稀释百毒杀对鹅舍内外及饲槽、饮水器、饲养工具等喷雾或泼、浸消毒,接着按每立方米的空间用福尔马林25毫升、高锰酸钾12.5克混合熏蒸12小时,关闭门窗,封闭待用,曾被疾病污染过的育雏室要反复消毒2~3次之后才能进雏。

(2)室外部分

鹅舍应选地势稍高、干燥,既能通风又能保温,周围环境清洁的房屋。鹅舍外部地面仔细清扫(切勿留下上批鹅的鹅毛、粪便等生活痕迹),建设完善的排水系统并认真消毒。工作服、帽、胶鞋等也要选用高效消毒剂消毒备用。鹅场和鹅舍门口设置消毒池,盛入规定浓度的消毒液。饲饮器具先用净水洗刷干净,再用常规消毒剂按说明规定的浓度浸泡消毒。

热点内容
线切割怎么导图 发布:2021-03-15 14:26:06 浏览:709
1台皮秒机器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5:49 浏览:623
焊接法兰如何根据口径配螺栓 发布:2021-03-15 14:24:39 浏览:883
印章雕刻机小型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3 浏览:395
切割机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0 浏览:432
加工盗砖片什么榉好 发布:2021-03-15 14:16:57 浏览:320
北洋机器局制造的银元什么样 发布:2021-03-15 14:16:52 浏览:662
未来小七机器人怎么更新 发布:2021-03-15 14:16:33 浏览:622
rexroth加工中心乱刀怎么自动调整 发布:2021-03-15 14:15:05 浏览:450
机械键盘的键帽怎么选 发布:2021-03-15 14:15:02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