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设备管理
『壹』 怎么做好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竞争力起到决定性作用。设备管理要根据企业现有条件,立足实际,通过采取多种综合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达到加强设备管理的目的,以促进整个企业的整体快速发展。
一、必须与现场生产紧密相结合
设备管理服务于现场生产,才能创造效益,体现价值。抓好设备管理必须随时关注日常现场生产情况,积极协调生产的供需平衡和效能发挥。设备日常管理中必须根据生产任务不平衡的特点,建立重点设备故障汇报制度,及时合理安排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要以服务生产为目的,积极开展预防性检查和设备状态跟踪,掌握设备的故障征兆及发展趋势,及时采取维修对策,减少和消灭故障隐患和意外停机损失,满足生产优质高效的需要。
二、必须把成本管理贯穿于设备管理的全过程
通过正确使用、规范操作,减少设备的空转、空耗和不正常损坏,控制运行成本;通过加强设备维护保修,强化润滑管理,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设备的维修费用;控制配件的不合理消耗,杜绝浪费,尽可能做到节能降耗。
要严格对备品、备件、材料管理和维护保养、检修质量管理。在设备采购方面择优选购可靠性、维修性强,节能降耗的设备,合理降低各环节的支出费用。俗话说“质量好,事故少;品质差,损失大”。改进和强化设备的质量管理对于发挥设备良好的性能,提高使用寿命,消除设备故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设备质量管理要立足高标准、严要求,认真执行质量标准,确保设备管理全过程都能符合质量体系的要求,有效运行。
要积极推动部分配件进行自制加工,大力开展修旧利废,变废为宝,节约成本。通过加强可换性研究,尽量统一配件规格型号,解决配件供应难题,便于进行配件储备,统一管理。
三、科技创新是设备管理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针对设备存在的许多问题,要加大技术攻关和技改革新的管理力度,以管理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要积极鼓励职工勤于思考,大胆创新,并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奖励。通过营造鼓励创新、容许失败的科技创新氛围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完善设备管理中存在的疑难杂症,充分发挥设备的利用率,并且造就一批高素质员工和尖端技术人才,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四、人才培养和储备是设备管理的最为根本的支点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未来企业的兴衰成败,员工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因素,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完善人才管理体系,构建较为完备的人才制度体系,营造人才创新创业和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劳动者、数量充足的专门人才队伍成为企业科学发展的关键。要不断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以人为本,建设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才是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积极加强设备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加速设备管理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特别是注重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设备专业人才,通过加强绩效考核,切实提高设备管理的有效性和经济效益。
总之,设备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与企业“高效、安全、优质、低耗”的总体目标保持一致,结合企业自身实际,不断推行设备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逐步完善设备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加强设备的综合管理,切实提高设备的综合效能,为企业生产提供优良技术装备,不断适应生产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
『贰』 如何做好设备管理
网上找来的不知道是否符合你
一、在设备选择上要注意“三个原则”。 企业在选择设备时要根据企业生产技术的实际需要和未来发展的要求,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的原则来选择设备,充分考虑设备的质保性、低耗性、安全性、耐用性、维修性、成套性、灵活性、环保性和经济性等,才能确保设备投入生产后的经济运行,为企业带来较好的回报。
二、在设备管理机构上要构建“三级网络”。
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起以法人为核心的企业、车间、班组三级企业设备管理网络,健全设备管理机构、明确职责、理顺关系。 三、在设备管理方式上要实行“三全管理”。
现代的设备管理不同于传统的设备管理,它是综合性的,可以概括为设备的全面管理、全员管理和全程管理,有效保证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正常工作,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利用率。
四、在设备检修维护上要实行“三严”。
一是严格执行检修计划和检修规程,有计划、有准备地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二是严格把好备品备件质量关。力求既保证质量,又经济节约。三是严格抓好检修质量和技改检修完工验收关。对设备检修和技改检修实行定人、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确保检修质量和技改质量。
五、在设备安全运行上要力求“三个坚持”。
一是要坚持干部值班跟班制度。做好交接班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把设备隐患移交下一班,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人为的操作和设备事故的发生。二是坚持持证上岗制度。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使操作者熟悉和掌握所有设备的性能,结构以及操作维护保养技术,达到三好(用好、管好、保养好设备)、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对于精密、复杂和关键设备要指定专人掌握、实行持证上岗。三是坚持抓好“三纪”。安全、工艺、劳动纪律与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紧密相联。因此,必须坚持以狠抓三纪(安全、工艺、劳动纪律)和节能降耗、文明卫生等现场管理为主要环节,做到沟见底(排污、排水沟)、现场地面无杂物、设备见本色,并持之以恒形成制度、形成习惯、形成一种风尚,使设备现场管理工作更加扎实。
六、在设备的保养上要实行“三级保养”。
三级保养是指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日保)、一级保养(月保)和二级保养(年保)。日常维护保养是操作工人每天的例行保养,内容主要包括班前后操作工人认真检查、擦试设备各个部位和注油保养,使设备经常保持润滑清洁,班中设备发生故障,及时给予排除,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一级保养是以操作工人为主、维修工人为辅,对设备进行局部解体和检查,一般可每月进行一次。二级保养是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参加,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修理,一般每年进行一次。各企业在搞好三级保养的同时,还要积极做好预防维修保养工作。
七、在设备事故处理上要做到“三不放过”。
企业要逐步健全各种设备管理制度,做到从制度实施、检查到考核日清月结,把执行制度的好坏作为奖惩的重要条件。坚持对一般设备事故按“三不放过”的原则处理,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者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
八、在设备改造和更新上要注意“三个问题”。
设备更新改造是TPM设备管理http://www.chinatpm.net/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设备更新改造中,一是要注意从关键和薄弱环节人手量力而行。对设备更新改造应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进行统筹规划、分清轻重缓急,从关键和薄弱环节人手才能取得显着的成效。二是注意设备更新与设备改造相结合。虽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生产的设备同过去的同类设备相比,在技术上更加先进合理,但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具有投资小、时间短、收效快,对生产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强等独特优点,因此,必须把设备更新与设备改造结合起来,才能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三是注意设备改造与设备修理相结合。在设备修理特别是大修理时,往往要对设备进行拆卸,如果能在设备进行修理的同时,根据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生产的实际对设备作必要的改进,即进行改善性修理,则不仅可以恢复设备的性能和精度等,而且可以提高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大大节省工作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对设备进行改造时,应坚持科学的态度,尽可能地把设备修理与改造结合起来进行。
『叁』 如何做好设备管理工作
1.设备的信息建档;如设计、制造、安装、材料、调试、验收、供货商等档案。2.调试试运行中的故障处理。3.检修、维护记录、备件更换记录。4.状态报告制度、设备定期趋势分析、振动监测、最低库存量。
『肆』 浅谈如何加强设备管理
强化“人本”管理。人是所有管理中最关键的要素,要始终把更新员工思想观念和提内高技术素质做为重容要工作来抓。
强化制度管理。开展全员设备管理,通过建立一个全系统员工参与的生产维修活动,使设备性能达到最优。
强化维护管理。降低设备事故率与做好设备定期和平时维修保养工作密切相关,随时改善设备的技术状况,有利于降低和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强化费用管理。要密切关注设备维修费用支出,设备的折旧、改造、更新的资金筹措、累积、支出,力求实现设备消耗的费用最少,设备的综合效率最高。
『伍』 如何抓好设备管理工作
1、做好设备台账
2、每小时检查设备运行一次
3、注意设备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
4、发现设备安全问题及时上报解决
5、根据设备说明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
6、提高专业技能
做到看听就可发现设备安全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