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设备 » 自组网设备如何分辨好坏

自组网设备如何分辨好坏

发布时间: 2021-02-12 07:32:38

㈠ 远距离无线通信自组网采用什么设备

如果是小数据量远距离无线传输可以参考433M无线自组网模块,目前我们单位用的433M无线版模块是用厦门*为那*通信权的WBee 1002,通信距离可视12KM,最大通信带宽400Kbps,支持自动路由组网,可网管后台,方便维护和调试。稳定性不错,用了2-3年了。

㈡ 有无线自组网设备穿透力强

各品牌都有大功率路由器,只要功率足够大,穿墙能力就强。 比如4根、6根天回线的路由器,覆盖范答围极强,穿4、5个实心墙没有问题。 不过功率大带来的副作用就是辐射大,大功率路由器的辐射是小功率的十几倍几十倍。 所以家用的话,不如买两个小功率路由器,通过网线连接,分别放到两个房间,即有了信号覆盖,又不会由于辐射影响健康。

㈢ 怎么从电脑硬件参数分辨好坏

你这100分可真不好拿啊!
外频:系统时钟频率
INTEL和AMD主流型号外频都是200MHz,INTEL低端(如赛扬和低端的P4)的为100MHz,而少数高端的为266MHz(EE系列),AMD现在大都是200MHz

前端总线(FSB):
前端总线是处理器与主板北桥芯片或内存控制集线器之间的数据通道,其频率高低直接影响CPU访问内存的速度。

INTEL平台CPU的前端总线的频率一般成为外频的4倍。
FSB=外频X4
即200MHZ*4=800MHZ FSB 333MHZx4=1333 FSB

AMD平台和intel的前端总线不一样,它采用了HT技术(HyperTransport)类似于Intel平台中的前端总线(FSB)
HT总线频率=外频xHT倍频,现在一般AMD的HT倍频为5倍!
HT总线= 外频X5
即200MHZ*5=1000MHZ的HT总线
现在高端产品羿龙系列用的是HyperTransport3.0总线技术!

CPU缓存(Cache Memory):
CPU缓存是位于CPU与内存之间的临时存储器,它的容量
比内存小但交换速度快。在缓存中的数据是内存中的一小部分,但这一小部分是
短时间内CPU即将访问的,当CPU调用大量数据时,就可避开内存直接从缓存中调用,从而加快读取速度.
最初缓存只有一级,后来处理器速度又提升了,一级缓存不够用了,于是就添加了二级缓存。现在部分高端产品有3级缓存。二级缓存是比一级缓存速度更慢,容量更大的内存,主要就是做一 级缓存和内存之间数据临时交换的地方用。
大量使用二级缓存带来的结果是处理器运行效率的提升和成本价格的大幅度不等比提升。
举个例子,服务器上用的至强处理器和普通的P4处理器其内核基本上是一样的,就是二级缓存不同。至强的二级缓存是2MB~16MB,P4的二级缓存是512KB,于是最便宜的至强也比最贵的P4贵,原因就在二级缓存不同。
常见二级缓存512K-4M ,平时的赛扬处理器一般比同等P4的二级缓存小一半。所以1.5G的P4不一定比1.8G的赛扬性能差.区分inter的双核处理器
http://www.91kb.cn/htm_data/13/0806/40062.html
现市场上interCPU 主要是酷睿2系列的产品了。发展P4--PD--酷睿--PE

PD开始后面为双核产品了。PD为最初开发双核,虽然普遍频率高得吓人,但性能高能低效。现在是买不到了!有也不要买!购机请注意。酷睿当然是非常优秀的产品,目前市场上最优秀的产品。只是价格都有点贵。E7200 10月最低都800左右!因为这个价格问题 inter推出了PE处理器。奔腾E也是酷睿构架。只是FSB和二级缓存要相对于酷睿处理器要小!也就是酷睿的低极版本,进攻低端市场而出来的。所以市场上的E2180 E2160等等所谓的奔腾双核就是指这个!当然在银子不足的情况下还是不错的选择!

倍频系数:
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倍频=主频/外频

主频:
CPU的主频,即CPU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CPU Clock Speed)
CPU主频计算方式为:主频 = 外频 x 倍频
主频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内存

工作频率:
个人理解和CPU外频差不多,是内存的时钟频率。

DDR:
DDR=Double Data Rate双倍速内存,严格的说DDR应该叫DDR SDRAM,人们习惯称为DDR,DDR SDRAM是Double Data Rate SDRAM的缩写,是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的意思,SDRAM是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只传输一次数据,它是在时钟的上升期进行数据传输;而DDR内存则是一个时钟周
期内传输两次次数据,它能够在时钟的上升期和下降期各传输一次数据,因此称为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
可算为:DDR等效频率=工作频率*2,当然平时看到的DDR266或DDR400都是乘以过2的,工作频率应为133MHZ和200MHZ。

DDRII:
DDRII是DDR的下一代产品,内存拥有两倍于上一代DDR内存预读取能力(即:4bit数据读预取)。换句话说,DDR2内存每个时钟能够以4倍外部
总线的速度读/写数据,并且能够以内部控制总线4倍的速度运行。
DDR2 800内存的工作频率也是由CPU外频及主板的设置确定的(比如,外频200,BIOS设置1:2,则内存工作频率是400,等效800),那么此时内存的数据频率就是工作频率x2,而内存颗粒(存储单元)频率就是工作频率400÷2=200了。

DDRIII:
DDR3是在DDR2基础上采用的新型设计,就不详细介绍了,这玩意儿现在不流行,也贵得要死,支持的板子也不是很多,以后慢慢研究,
DDR3-800的核心工作频率只有100MHz。工作频率的8倍 !

双通道:
就是在北桥(又称之为MCH)芯片级里设计两个内存控制器,这两个内存控制器可相互独立工作,每个控制器控制一个内存通道。在这两个内存通CPU可分别寻址、读取数据,从而使内存的带宽增加一倍,数据存取速度也相应增加一倍(理论上)。
即DDRII667组双通可得到1333的内存等效频率。

ECC是“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ng”的简写,中文名称是“错误检查和纠正”。ECC是一种能够实现“错误检查和纠正”的技术,ECC内存就是应用了这种技术的内存,一般多应用在服务器及图形工作站上,这将使整个电脑系统在工作时更趋于安全稳定。
http://www.91kb.cn/htm_data/13/0805/37122.html

CL(CAS Latency):为CAS的延迟时间,这是纵向地址脉冲的反应时间,也是在一定频率下衡量支持不同规范的内存的重要标志之一。
内存负责向CPU提供运算所需的原始数据,而目前CPU运行速度超过内存数据传输速度很多,因此很多情况下CPU都需要等待内存提供数据,这就是常说的“CPU等待时间”。内存传输速度越慢,CPU等待时间就会越长,系统整体性能受到的影响就越大。因此,快速的内存是有效提升CPU效率和整机性能的关键之一。
在实际工作时,无论什么类型的内存,在数据被传输之前,传送方必须花费一定时间去等待传输请求的响应,通俗点说就是传输前传输双方必须要进行必要的通信,而这种就会造成传输的一定延迟时间。CL设置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该内存在CPU接到读取内存数据的指令后,到正式开始读取数据所需的等待时间。不难看出同频率的内存,CL设置参数低的更具有速度优势。
http://www.91kb.cn/htm_data/13/0805/37134.html

现在ATX主板上一般有4根内存插槽,1234,1条:此时插哪个都行。两条:时就要选择一下了。选择主板说明书上的双通道插上!当然条子要是配套的。不要搞牌子 频率容量都不一样的。不然不稳! 3条内存:本人没插过,听说是会出问题的!所以有3条都不要插。4条:可全插!
主板
芯片组(Chipset)是主板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主板而言,芯片组几乎决定了这块主板的功能,进而影响到整个电脑系统性能的发挥,芯片组是主板的灵魂。芯片组性能的优劣,决定了主板性能的好坏与级别的高低。

主板芯片组几乎决定着主板的全部功能,其中CPU的类型、主板的系统总线频率,内存类型、容量和性能,显卡插槽规格是由芯片组中的北桥芯片决定的;
而扩展槽的种类与数量、扩展接口的类型和数量(如USB2.0/1.1,EE1394,串口,并口,笔记本的VGA输出接口)等,是由芯片组的南桥决定的。还有些芯片组由于纳入了3D加速显示(集成显示芯片)、AC’97声音解码等功能,还决定着计算机系统的显示性能和音频播放性能等。
北桥芯片
北桥芯片(North Bridge)是主板芯片组中起主导作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称为主桥(Host Bridge)。一般来说,芯片组的名称就是以北桥芯片的名称来命名的,例如英特尔 845E芯片组的北桥芯片是82845E,875P芯片组的北桥芯片是82875P等等。北桥芯片负责与CPU的联系并控制内存、AGP、PCI数据在北桥内部传输,提供对CPU的类型和主频、系统的前端总线频率、内存的类型(SDRAM,DDR SDRAM以及RDRAM等等)和
最大容量、ISA/PCI/AGP插槽、ECC纠错等支持,整合型芯片组的北桥芯片还集成了显示核心。北桥芯片就是主板上离CPU最近的芯片,这主要是
考虑到北桥芯片与处理器之间的通信最密切,为了提高通信性能而缩短传输距离。因为北桥芯片的数据处理量非常大,发热量也越来越大,所以现在的北桥芯片都覆盖着散热片用来加强北桥芯片的散热,有些主板的北桥芯片还会配合风扇进行散热。因为北桥芯片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内存,而内存标准与处理器一样变化比较频繁,所以不同芯片组中北桥芯片是肯定不同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所采用的内存技术就完全不一样,而是不同的芯片组北桥芯片间肯定在一些地方有差别。

一般来说,南北桥芯片组的性能数主要体现主板的整体性能参数!
选板子参数这些不好说,没有死的标准,主要是根据CPU和内存来选择的,当然也可以确定了中意的板子后再配相应和CPU和内存。三者相辅相
成!主要是看对CPU和内存的支持如何。参数尽量等于或大于CPU和内存的参数!当然板子参数和CPU内存参数完全匹配就充分发挥了硬件的最佳性能,想要超频的或要为以后升级硬件想的,可以选择参数高一点的硬件!
例如:
Intel酷睿2双核这个cpu的前端总线是1333.那么他需要内存也能达到和他相同频率的.DDR2 667×2 插成双通道正好1333.如果你不超频这样就行了,配板子就要选FSB达到1333的(不超频刚好)或更高的。这样CPU内存和板子都为1333MHZ,跑起来不会存在浪费了。如果板子FSB为800,
那么CPU和内存就浪费了,成了个瓶颈!
显卡
这个每人要求应用不一样,主要注意的参数有:

显存位宽:
是显存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所能传送数据的位数,位数越大则瞬间所能传输的数据量越大。
这是显存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市场上的显存位宽有64位、128位和256位三种!目前主流128 bit 和256bit

显示芯片位宽:
显示芯片位宽是指显示芯片内部数据总线的位宽,也就是显示芯片内部所采用的数据传输位数,目前主流的显示芯片基本都采用了256位的位宽
,采用更大的位宽意味着在数据传输速度不变的情况,瞬间所能传输的数据量越大。就好比是不同口径的阀门,在水流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口
径大的能提供更大的出水量。显示芯片位宽就是显示芯片内部总线的带宽,带宽越大,可以提供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吞吐能力也越快,是决定显
示芯片级别的重要数据之一。目前主流256 bit

显存的速度:
一般以ns为单位。常见的显存有7ns、6ns、5.5ns、5ns、4ns甚至3.8ns的显存高端还有更小的。其对应的额定工作频率分别是143MHz、166MHz、183MHz、

200MHz和250MHz。额定工作频率=1/显存速度。这个当然越小越好!
目前主流1.4ns 1.2ns 1.0ns! 高端还有0.8这些的!

显存容量和类型:
这个不用说了,主打参数,很多奸商都只拿这一个参数出来蒙人,容量当然越大越好,但够用即可,多则浪费,显存类型和内存一样 SDR(
单倍数据率)或 DDR(双倍数据率)DDR2,DDR3等形式。标准一些应该叫GDDR2,GDDR3!
现在多为GD3 , GD2就不要买了!

显示卡槽:
早期PC主板的ISA、PCI插槽,现在已基本淘汰
AGP是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图形加速端口)的缩写插槽通常都是棕色,AGP标准分为AGP1.0(AGP 1X和AGP 2X),AGP2.0(AGP 4X),AGP3.0(AGP 8X)。
目前常用的AGP接口为AGP4X、AGP PRO、AGP通用及AGP8X接口。需要说明的是由于AGP3.0显卡的额定电压为0.8—1.5V,因此不能把AGP8X的显卡插接到AGP1.0规格的插槽中。这就是说AGP8X规格与旧有的AGP1X/2X模式不兼容。而对于AGP4X系统,AGP8X显卡仍旧在其上工作,但仅会以AGP4X模式工作,无法发挥AGP8X的优势。
显卡和主板的AGP插槽同样和CPU与主板一样要匹配。不然就是浪费!现在的AGP显卡琢步走向淘汰了,而且现在还贵得要死!取而代之的是PCI Express!
PCI Express 简称(PCI—E)X1是代表双向250MB/S速度,X4是1000MB,以此类推,现在在主流显卡是PCI—EX16,双向数据传输带宽有8GB/s之多。相比AGP 8X数据传输只提供2.1GB/s的数据传输带宽来说,如此之大的性能优势显而易见。PCI—E有1.0和2.0之分,PCI-E1.0还是PCI-E2.0都是工作在相同频率的,说白了,PCI-E1.0就是16辆使用独立的16条高速公 路载重10吨的卡车每小时100公里的时速运送货物!PCI-E2.0就是32辆使用独立的32条高速公路载 重10吨的卡车每小时100公里的时速运送货物!
PCI Express 2.0 标准核心的特性是速度的提升,它是1.0的升级版本,就像上面说的内存DDR与DDRII的关系一样!
现在主流为此接口类型显卡!便宜又实惠!PCI-E1.0和2.0相互兼容。但显卡与主板插槽还是要匹配才能发挥最大功效。不浪费嘛!
晶体管数目与SP单元与渲染管线:越高越好,也是非常重要的参数之一!前面二者定义太模糊我也不是很明白
渲染管线也称为渲染流水线,是显示芯片内部处理图形信号相互独立的的并行处理单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渲染管线比喻为工厂里面常见的各种生产流水线,工厂里的生产流水线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效率,而渲染管线则是提高显卡的工作能力和效率。

参数看完了要看一下显卡的用料和做工,主要是电容原件的选料,现在好卡都上全固态电容,相对于电解电容来说。固态电容更能长期保证显卡能有效运行,不会出现电解电容的爆浆现像!当然这个成本比电解更贵!做工方面,现在显卡有公版和非公版之分。生产显卡厂家众多,各显卡生产厂按到芯片厂商的要求布线生产的版叫公版!此类版相对布线更合理,更稳定!非公版也就是各显卡生产厂,用芯片厂商的芯片,自己设计一套显卡布线生产方案,而生产的显卡。不一定所有的非公版都是不好的。相对来说,厂家第一批出来的非公版都是非常优秀的。相对于后面改良的版。如果是改良的还好。要是缩水的就不怎么样了。只有少一部份非公版缩水太多。用料太抠那些才不值得购买!
顺便提一下,电源尽量买额定功率大一些的,额定功率大不代表更耗电,但能保证其他部件能在正常的状态下工作。(最直观的比方就如玩红
警时这功率只是代表是量上限不代表实际用电量)耗电量与操作和硬件参数等才有直接关系!
AMD与Intel的区别
CPU的处理性能不应该去看主频,而INTEL正是基于相当相当一部分人对CPU的不了解,采用了加长管线的做法来提高频率,从而误导了相当一部
分的人盲目购买。
CPU的处理能力简单地说可以看成:实际处理能力=主频*执行效率,
就拿P4E来说他的主频块是建立在使用了更长的管线基础
之上的,而主频只与每级管线的执行速度有关与执行效率无关,加长管线的好处在与每级管线的执行速度较快,但是管线越长(级数越多)执
行效率越低下,AMD的PR值可能会搞得大家一头雾水,但是却客观划分了与其对手想对应的处理器的能力。为什么实际频率只有1.8G的AMD
2500+处理器运行速度比实际频率2.4G的P4-2.4B还快?为什么采用0.13微米制程的Tulatin核心的处理器最高只能做到1.4G,反而采用0.18微米
制程的Willamette核心的处理器却能轻松做到2G?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以上两种“怪圈”的存在。
每块CPU中都有“执行管道流水线”的存在(以下简称“管线”),管线对于CPU的关系就类似汽车组装线与汽车之间的关系。CPU的管线并不是
物理意义上供数据输入输出的的管路或通道,它是为了执行指令而归纳出的“下一步需要做的事情”。每一个指令的执行都必须经过相同的步
骤,我们把这样的步骤称作“级”。管线中的“级”的任务包括分支下一步要执行的指令、分支数据的运算结果、分支结果的存储位置、执行
运算等等…… 最基础的CPU管线可以被分为5级: 1、取指令 2、译解指令 3、演算出操作数 4、执行指令 5、存储到高速缓存 你可能会发现
以上所说的5级的每一级的描述都非常的概括,同时如果增加一些特殊的级的话,管线将会有所延长: 1、取指令1 2、取指令2 3、译解指令1
4、译解指令2 5、演算出操作数 6、分派操作 7、确定时 8、执行指令 9、存储到高速缓存1 10、存储到高速缓存2 无论是最基本的管线还是
延长后的管线都是必须完成同样的任务:接受指令,输出运算结果。两者之间的不同是:前者只有5级,其每一级要比后者10级中的每一级处理
更多的工作。如果除此以外的其它细节都完全相同的话,那么你一定希望采用第一种情况的“5级”管线,原因很简单:数据填充5级要比填充
10级容易的多。而且如果处理器的管线不是始终充满数据的话,那么将会损失宝贵的执行效率——这将意味着CPU的执行效率会在某种程度上大
打折扣。
那么CPU管线的长短有什么不同呢?——其关键在于管线长度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可以说它把原来的每一级的工作细化,从而让每一级的工作更
加简单,因此在“10级”模式下完成每一级工作的时间要明显的快于“5级”模式。最慢的(也是最复杂)的“级”结构决定了整个管线中的每
个“级”的速度——请牢牢记住这一点! 我们假设上述第一种管线模式每一级需要1个时钟周期来执行,最慢可以在1ns内完成的话,那么基于
这种管线结构的处理器的主频可以达到1GHz(1/1ns = 1GHz)。现在的情况是CPU内的管线级数越来越多,为此必须明显的缩短时钟周期来提供
等于或者高于较短管线处理器的性能。好在,较长管线中每个时钟周期内所做的工作减少了,因此即使处理器频率提升了,但每个时钟周期缩
短了,每个“级”所用的时间也就相应的减少了,从而可以让CPU运行在更高的频率上了。
如果采用上述的第二种管线模式,可以把处理器主频提升到2GHz,那么我们应该可以得到相当于原来的处理器2倍的性能——如果管线一直保持
满载的话。但事实并非如此,任何CPU内部的管线在预读取的时候总会有出错的情况存在,一旦出错了就必须把这条指令从第一级管线开始重新
执行,稍微计算一下就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一块拥有5级管线的CPU在执行一条指令的时候,当执行到第4级时出错,那么从第一级管线开始重新
执行这条指令的速度,要比一块拥有10级管线的CPU在第8级管线出错时重新执行要快的多,也就是说我们根本无法充分的利用CPU的全部资源,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需要更高主频的CPU呢??
回溯到几年以前,让我们看看当时1.4GHz和1.5GHz的奔腾四处理器刚刚问世之初的情况:当时Intel公司将原奔腾三处理器的10级管线增加到了
奔腾四的20级,管线长度一下提升了100%。最初上市的1.5GHz奔腾四处理器曾经举步维艰,超长的管线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由于预读取指令的出
错从而造成的执行效率严重低下,甚至根本无法同1GHz主频的奔腾三处理器相对垒,但明显的优势就是大幅度的提升了主频,因为20级管线同
10级管线相比,每级管线的执行时间缩短了,虽然执行效率降低了,但处理器的主频是根据每级管线的执行时间而定的,跟执行效率没有关系
,这也就是为什么采用0.18微米制程的Willamette核心的奔腾四处理器能把主频轻松做到2G的奥秘! 固然,更精湛的制造工艺也能对提升处理
器的主频起到作用,当奔腾四换用0.13微米制造工艺的Northwood 核心后,主频的优势才大幅度体现出来,一直冲到了3.4G,长管线的CPU只有
在高主频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优势——用很高的频率、很短的时钟周期来弥补它在预读取指令出错时重新执行指令所浪费的时间。 但是,拥
有20级管线、采用0.13微米制程的Northwood核心的奔腾四处理器的理论频率极限是3.5G,那怎么办呢?Intel总是会采用“加长管线”这种屡
试不爽的主频提升办法——新出来的采用Prescott核心的奔腾四处理器(俗称P4-E),居然采用了31级管线,通过上述介绍,很明显我们能得
出Prescott核心的奔四处理器在一个时钟周期的处理效率上会比采用Northwood核心的奔四处理器慢上一大截,也就是说起初的P4-E并不比P4-C
的快,虽然P4-E拥有了更大的二级缓存,但在同频率下,P4-E绝对不是P4-C的对手,只有当P4-E的主频提升到了5G以上,才有可能跟P4-3.4C的
CPU对垒,著名的CPU效能测试软件SuperPi就能反应出这一差距来:P4-3.4E的处理器,运算Pi值小数点后100万位需要47秒,这仅相当于P4-
2.4C的成绩,而P4-3.4C运算只需要31秒,把同频率下的P4-3.4E远远的甩在了后面!! AMD 2500+处理器,采用了10级管线,只有1.8G的主频
却能匹敌2.4G的P4;苹果电脑的G4处理器,更是采用了7级管线,只有1.2G的主频却能匹敌2.8C的P4,这些都要归功于更短的管线所带来的更高
的执行效率,跟它们相比,执行效率方面Intel输在了管线长度上,但主频提升方面Intel又赢在了管线长度上,因为相对于“管线”这个较专
业的问题,大多数消费者还是陌生的,人们只知道“处理器的主频越高速度就越快”这个片面的、错误的、荒谬的理论!!这就是Intel的精明
之处!!!
顺便说一下,这是复制的,本来想自己写,但是确实太多了,而且楼主问得太多太笼统了,希望这个能帮到你。

㈣ 怎么判断无线路由器的好坏,

1.品牌。最简单来的也是最基本源的一个方法就是先看品牌,其实也就是大家的口碑。比如排名很靠前的路由器厂家有TP-LINK,华为,D-LINK等等,基本排名前几位的路由器都不错。
2.价格。如果买的是正品,那么价格基本就是很好的衡量标准。随着现在技术的发展,路由器技术越来越成熟,在这些知名的路由器生成商中,价位相同的路由器性能不会相差太大,也可以说是一分钱一分货吧!
3.带机数量。也就是这台路由器所能承受的负载,这项其实是考察一个路由器的处理器和内存的性能,好的路由器自然负载能力强。
4.稳定性。看看你的路由器能否保证你长时间运行而不掉线,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如果经常掉线,那么这款路由器可能在硬件上存在问题或者软件设计中有bug
5.转发速度。这个转发速度一般是指在NAT开启时测试的转发速度。推荐硬件仪器:smartbit 和 upstream。这个方法比较客观,很多人都在使用。主要是看路由器在处理64Byte小包数据时的速度。

㈤ 光纤跳线如何分辨好坏,不用机器,还是必须使用仪器才可以

我知道一个比控牌光纤光功率器可以分辨光纤跳线的好坏。还是必须使用仪器才可以。

㈥ 网站建设的CMS系统 如何分辨好坏

随着网络应用的丰富和发展,很多网站往往不能迅速跟进大量信息衍生及业务模式变革的脚步,常常需要花费许多时间、人力和物力来处理信息更新和维护工作;遇到网站扩充的时候,整合内外网及分支网站的工作就变得更加复杂,甚至还需重新建设网站;如此下去,用户始终在一个高成本、低效率的循环中升级、整合…… 于是,我们听到许多用户这样的反馈: 页面制作无序,网站风格不统一,大量信息堆积,发布显得异常沉重; 内容繁杂,手工管理效率低下,手工链接视音频信息经常无法实现; 应用难度较高,许多工作需要技术人员配合才能完成,角色分工不明确; 改版工作量大,系统扩展能力差,集成其它应用时更是降低了灵活性。 对于网站建设和信息发布人员来说,他们最关注的系统的易用性和的功能的完善性,因此,这对网站建设和信息发布工具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 内容管理系统(CMS)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内容发布了,变得越来越灵活可帮助用户管理工作流程。利用CMS,你可以轻松地策划、编辑、索引、发布内容,同时设计师和程序员可以更加灵活地定制网站的外观和功能。今天将为大家介绍CMS系统,希望能帮助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管理系统。 内容管理系统评估 要评价内容管理系统的优劣本来是挺难的,倒不是因为技术多么高端,而是因为可选择的内容管理系统实在是太多了。不过,要是有一整套固定的方法,评估起来就会容易许多。在决定该用哪一个内容管理系统之前,让我们来谈谈该注意些什么。一个出色的内容管理系统应该具有以下八个特征:1. 易于理解和使用 一套内容管理系统应该拥有一个很好的图像用户界面(GUI),看起来很舒服没有任何多余的复杂选项,管理界面也要非常简单。一个好的用户界面意味着创建和管理内容会更加快捷,省时又高效。 你也可以从一个终端用户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如果你在为一个不精通技术的客户制作一个内容管理系统,而你选择的却是一个需要计算机博士才能搞定的解决方案, 他们就不太可能去用这个系统(这也破坏了内容管理系统要给用户提供帮助的初衷。)2. 灵活、易于自定义 考虑内容管理系统时,务必弄清楚他们没有要求你使用他们设计的模板。有很多优秀的CMS方案都可以让你自定义网站设计,没有特别的限制。如果你选择的CMS强迫你选择一个固定不可更改的模板,他们剥夺了你的创造性,你的网站就会跟别人的一模一样。 提供自定义模板的CMS也有很多,如:Expression Engine、WordPress、Joomla 等。这些内容管理系统在自定义方面都是非常出色的。3. 可通过插件和模块进行扩展 一个好的CMS可以让你通过插件扩展默认配置,集合有用的站点功能于你的网站中。通过插件/扩展/模块,可以提高你的网站为用户提供实用选项的能力。 以防你需要自己写一个扩展,你应该寻找一个有非常强大应用程序接口(API)的内容管理系统。同时,确认该系统已经有大量的插件列表。虽然你现在也许不需要插件,不过以后说不定会用上,有插件总是比没有好。4. 无需编程知识 如果你更关注设计,记得选一个不需要太多编程知识就可以发布和维护你的网站的内容管理系统。 有很多CMS都有所见即所得编辑器,这样你可以不用代码就可以编辑内容。一定要通过HTML标记语言来编辑文本的话会很费时,这样你就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处理网站其它方面的建设。 如果想要做一个复杂一点的网站的话,那么可以选一个可以写写代码的CMS,这样就可以编辑.php, .css, .html文件,而不需要借助第三方源代码编辑器来修改。5. 性能和速度优化 考虑到浏览器下载网页的速度以及网站与服务器连接的速度非常重要,选择CMS的时候要避开结构庞大的系统,否则游客只会望而却步。你可以通过访问站点实例来衡量网站下载速度是否够快。 记住,你可以通过选一个好的主机、添加缓存/压缩feed的插件、CSS、JS以及缓存数据库对象等来加快网站下载速度。 你可以通过一款简单的免费工具YSlow来检测网站速度。把它安装之后,到CMS提供的演示站点瞧瞧,看看它的前端执行到底如何。6.安全性 为了保护你的内容,必需要保证站点足够安全。有的CMS可以让你安装专门的插件、编辑文件/权限以提高安全级别。请确保你的CMS提供模块来保护你网站的完整性。你也可以通过选择一个可以让给每个用户注册一个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的CMS,这样你可以查看和控制每一个访问用户。7.文献和社区支持 想做件事情可在网上根本就找不到参考,相信没有比这个更让人郁闷的了。想要确保这种事情不会在你身上发生,你得先浏览一遍CMS站点的文档。快速谷歌搜索一下,你也找出一些非常受欢迎、文档充分的内容管理系统。 是否有使用该系统用户的支持直接关系到你此次交易的成败。如果用户都非常活跃并以成为该社区中的一员而自豪,你不仅可以跟熟悉此系统的个人直接交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你可以确认这个系统将会继续发展完善。否则把你的精力和资源浪费在一个没有前途的系统上会让你崩溃的。8. 注重网络标准和最佳实践 只有遵循网络标准和最佳实践下开发的内容管理系统才能保证以后不会引火烧身。只有遵循最佳实践而设计的应用程序才能保证兼容跨浏览器、精益和均值代码、易于维护。 因此,要寻找注重网络标准并将之视为开发和设计理念中最为重要部分的内容管理系统。 以上这八点为我们提供了很大部分的信息。一直以来,我们对CMS系统没有去过多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也没有满足我们的需求。今天这篇文章刚好能为我们补上一课,希望还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㈦ 如何判断网卡的好坏

第一,要看网卡的芯片,当购买网卡时,卖家应该会告诉网卡的主芯片是什么品专牌,网卡的主芯片相当于电属脑的CPU,它往往决定了网卡性能的优劣。

第二,网卡芯片上配有散热片,能有效降低网卡的工作温度,提高工作稳定性和网卡使用寿命;
第三,看网卡主板上的电容电阻等元器件,一般来说贴片式元器件,更加可靠和稳定;

第四,看网卡的金手指,金手指选用镀钛金制作,既增大了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又减少对其他设备的干扰,同时金手指的节点处为圆弧设计,若直接设计则直接会影响到数据传输性能;

第五,网卡接口处,不固焊模块,随时可插拔模块

第六,网卡接口处,采用全屏蔽镀金,能有效防干扰,使数据传输更流畅;

㈧ 如何分辨服务器的好坏

你好来,如果要测速的话先自查询服务器的IP,然后拿到ip,按下你自己电脑的Win+R键,打开运行菜单,输入“cmd”,会打开一个窗口,在窗口里面输入ping 你拿到的ip 比如我的ip是0.0.0.0我就输入ping 0.0.0.0就可以了
如果你想看服务器的配置的话,就看他的CPU和内存,服务器是没有显卡的,所以只要看两个就可以了。
CPU要大于2.0Ghz 不然会不流畅
内存就4GB最好
系统最好win2003 server
望采纳。

㈨ 怎样分辨wifi好坏

看一下你的接受信号强度,在看一下丢包质量等。需要软件测试的才为准确,windows显示的结果不一定有价值。最好用无线网卡自带的驱动程序安装后才能显示。

㈩ 路由器的好坏要怎么分辨

路由器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路由器一定要看是不是正规厂商出产的回。再就是拿到路由答器后要检查一下包装和各种证明正品的标志。认真检查一下路由器的做工和各接口是否标准。通电看路由器是否能够正常启动。进入菜单看一下路由器所支持的功能,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当然,看一下说明书的配件是否齐全。路由器的数据是否准确等

热点内容
线切割怎么导图 发布:2021-03-15 14:26:06 浏览:709
1台皮秒机器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5:49 浏览:623
焊接法兰如何根据口径配螺栓 发布:2021-03-15 14:24:39 浏览:883
印章雕刻机小型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3 浏览:395
切割机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0 浏览:432
加工盗砖片什么榉好 发布:2021-03-15 14:16:57 浏览:320
北洋机器局制造的银元什么样 发布:2021-03-15 14:16:52 浏览:662
未来小七机器人怎么更新 发布:2021-03-15 14:16:33 浏览:622
rexroth加工中心乱刀怎么自动调整 发布:2021-03-15 14:15:05 浏览:450
机械键盘的键帽怎么选 发布:2021-03-15 14:15:02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