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质量保证措施怎么写
⑴ 医疗器械质量保证书怎么写
一、 我司产品严抄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和销售。
二、 我司产品都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产品绝不出厂。
三、 我司产品医疗器械产品及其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都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四、 我司主动接受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消费者的监督,积极配合有关不部门的监督检查。
五、 我司保证对上市后的产品进行跟踪及维护,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或不良事件,立即按规定及时上报并采取召回措施。
⑵ 设计质量保证措施怎么写
1.公司质量保证体系2.项目负责人介绍3.主要质量控制内容4.执行标准5.主要生产、工艺装备和检测手段。简易网上搜索【质量保证手册】第50页看
⑶ 工程质量措施怎么写
可以这样写:(节选,可以选择整理,这是我的手写版,正式报审的方案使用)
2.2、技术措施
项目经理部收到工程设计图纸后,及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仔细阅读,了解和熟悉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工程设计图纸与工程有关的各种施工及验收规范。然后会同业主、设计人员、监理工程师一起会审,透彻了解建设、设计和监理对本工程施工质量的原则要求和特殊要求,接受设计交底,明确设计意图、技术和质量检验标准。
坚持技术交底制度,各工序开工前,由质检工程师负责向有关施工人员交待质量控制措施,提出质量控制要求。坚持质量评定与总结制度,定期对本工程施工质量进行评定和总结,对工程质量评定优良的项目进行经验总结并及时推广,对质量未能评为优良的项目进行分析和改进,找出原因,并具体指导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在评定与总结中提高。
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专人负责测量放样,不得随意换人,贯彻导线控制网点及水准点定期复核制度。
认真填写各类质量控制报表,报审签字齐全后收集装订成册,作为竣工资料归档。
2.3、质量控制措施
为确保工程质量优良,所有用于本工程有关的材料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具有材质证明或试验证明材料,并于材料使用前报监理工程师同意并备案。
本工程在现场设置试验室,对工程所用石灰、砂、碎石、水泥等各类建筑材料及施工过程进行现场跟踪检查,保证材料符合施工过程受控要求。
工程用的石灰、石屑、水泥等须经过质检站检验后方可进场施工。
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按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检查,经合格的材料才能使用,认真对混合料集料级配、压实度、砂的细度模数、碎石料粒径情况及砂石料含水量进行检查控制,保证供给合格材料。
2.4、质量管理制度
1、技术交底制度:
每个作业面开工前,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对作业的负责人进行书面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施工的操作要求、技术规范、质量标准等;作业段的负责人在每道工序施工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与该工序施工班组质量员对上道工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在自检单上签字。
2、取样制度:
施工现场设专职取样员和专职试验检测员,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包括单层随机抽样法,整体随机抽样法。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客观取样,使样品更具代表性,更能反映客观事实。
3、自检制度:
每个作业班组在每道工序完成后,由作业班组的质量员进行检查,合格后交与下道工序施工班组的质量员,下道工序施工班组质量员对上道工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在自检单上签字。
4、专检制度:
每道工序完成后由作业段的质量负责人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由现场监理工程师对该道工序进行验收,在隐蔽工程验收单上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抽检制度:由项目部质量员、本单位工程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对工程的关键工序进行不定期、不定点的抽查,对特别重要部位的工程质量,由单位工程施工负责人及技术负责人进行旁站检查,确保每道工序尤其是重要隐蔽部位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
6、材料管理制度:
进入工地的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由项目部专职质检员监督,专职材料员具体实施操作,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必须合格,应有出厂质量格证或试验单,水泥必须有28天补强报告单,钢材实行双控,在有出厂质量证明书的基础上,进行外观检查并分批取样复验,各种规格,批量至少有一张试验报告单。砂、石等地方材料必须预先经监理取样后,回公司试验室,做出试验报告书并征得现场监理工程师的认可方可进入工地,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一律不得进入工地。
6、内业资料制度:
每道工序完成后,每个作业班组的质量员应及时填写工序自检单交到项目经理部质量员,项目经理部的质量员即及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并按每个分部工程汇集自检单、隐蔽工程检验单、原材料质保单、复试单、土工试验报告等,整个单位工程完成后,项目经理的质量员将齐全的资料交到项目管理部的质量员进行归档、保管。
7、质量事故的处理制度: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若发生质量事故或质量事故隐患,必须上报项目管理部,并配合项目管理部进行事故或隐患的处理,事故应按三不放过的原则(事故原因不放过,当事人受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不放过)进行处理。项目管理部经理召开全体项目成员及各作业班组成员对事故的发生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8、质量数据收集制度
根据需要分类收集,数据要有针对性、代表性、客观性,要真实、准确、可靠,一般应从原始记录或实测、实量获得。
对进场的原材料要按不同厂家、型号、规格、批量采用随机取样检验而获得数据;对进场的成品、半成品采用随机抽样进行检验而获得数据;对抗压混凝土试块、砂浆试块等采取试验而获得数据;对中线位置、标高应全面检测而获得数据。
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描绘施工中的质量变化曲线图,从而找出容易发生质量隐患的工序部位的时间、空间因素,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质量控制措施。
9、质量责任制度
开工前,公司与项目经理、项目经理与施工队签订工程质量责任状,明确质量目标、管理职责及奖罚原则。
施工队在进场前应与公司签订劳务合同,明确应承担的责任,同时缴纳一定数量的质保金。
10、工序交接、隐检制度
施工过程的每道工序及隐蔽项目都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及操作规程施工,按施工员→项目质检员→监理程序报验,按相关标准评定质量等级,达到预期目标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不属于同一班组的,除按正常程序进行工序验收外,还应由上道工序施工班组向下道工序施工班组办理交接手续。
对关键工序和部位,建立质量控制点,施工时,现场质检员必须旁站监理,防止质量隐患的发生。
对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必须责任落实到人,出现问题追究现场管理和操作人员的责任。
对工程施工中各结构层密实度、强度试验等必须经公司中心试验室试验或查验,由试验室出具试验报告。
重大或复杂隐蔽工程,应在隐蔽前24小时以书面形式通知监理和建设单位驻地代表、设计人员到现场检查,经检查合格,办理隐蔽工程验收、签证手续后方可隐蔽。
11、计量管理制度
计量、测量仪器定期送技术监督局验证,并设标识卡,无标识不准使用。施工计量严格按配比称量。工程试验由公司中心试验室负责,按技术规范要求负责工程所有检测、试验工作。
12、质量报告制度
建立质量月报制度。质检员应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各工程质量情况,产品质量情况填写质量月报表,经项目经理签字后报工程管理科。
施工和生产中发生质量事故,项目部必须及时(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工程管理科写出事故报告。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元以下为一般事故,由工程管理科会同项目部处理:如在1000元以上或造成较大社会影响者为重大质量事故,由公司主管领导会同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因质量所造成的返工、停工所需的一切费用由项目部承担,对单位负责人和事故直接责任人给予经济损失10%的罚款。情节严重者给予降级或调离工作岗位的处罚。
发生质量事故隐瞒不报者,视情节轻重处以通报批评、罚款、降级、调离工作岗位的处罚。
13、验收移交制度
1)具备下列条件时可以报请竣工验收。
1全部完成合同内图纸及有关变更意见的工程内容;
2工程竣工资料齐全、符合归档要求;
3施工现场工完、料净、场地清;
4工程完成后,已作过预验,存在问题已处理完毕。
2)已具备竣工条件的工程,由项目部在完工后5日内填报竣工报告报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等级作出初评。
3)工程质量等级检查评定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排水工程按《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及《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50268-2008)、混凝土结构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4-2002)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执行。
14、回访保修制度
工程验收移交后在保修期限内由项目部负责质量保修。保修做到及时、保质,达到用户和有关部门的满意。避免质量缺陷加剧或造成其它不良影响,否则追究项目部责任。
对项目部预留工程总造价5%作为质保金,用作工程竣工验收一年内的质量缺陷修复。余额在保修期满后退还项目部,超额部分由项目部自理。
工程交付使用后,技术质检科应组织有关人员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实地回访,并征求建设单位或管养单位对工程质量方面的意见,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提出修补及改进措施,作为今后施工同类工程时保证和提高质量的经验。
⑷ 安防监控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怎么写
3.1 系统总体设计概述
现代化的保卫管理,需要人防与技防科学地结合.随着现代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安全自动化已成为安全保卫、综合管理、防灾、防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安全管理,防止各种偷盗和暴力事件的发生,保安系统的设计除应具备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外还应具有先进的智能功能,故称为智能保安系统.
智能保安系统应在罪犯有侵入意图和动作时及时发现,以便于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当罪犯侵入防范区域时,我们应当通过保安系统了解该活动,当罪犯侵犯防护目标时,保安系统的最后防线应马上启动.除此之外保安系统还应保存事件发生前后的信息记录,帮助有关人员对事件实施过程进行分析.
此外,通过对大厦内的各重点部位的动态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使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大厦各方面的工作秩序、工作场景、人员情况,为管理者提供实时现场图像.
6. 工程的质量保证
对于实现一个良好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应具备至少三个必要条件:首先,按规范要求和行业标准,设计一个良好的技术方案;第二,在实施工程中把握施工质量和产品质量关,按设计方案的要求,组织规范施工和熟练的工程技术开发人员进行实施;第三,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
对于设计方案,我公司组织有丰富经验和较强专业技术能力的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多方面调查研究、听取用户意见、满意规范的要求,并考虑设计的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实用性和可维持性,满足系统对于智能化建筑管理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主动、积极地配合业主进行方案的评审工作,和对规范及行业要求的解释工作,提供评审组织和程序要求,并就评审后的专家意见落实方案的完善工作.
在实施全过程中,将按五个阶段——方案设计、开工准备、工程实施、工程收尾、工程竣工,按阶段配合其他工程承包单位、其它设备安装单位完成现场的管线敷设和设备安装工作.设立公司的现场管理机构,按进度要求完成施工和调试任务,充分听取业主的意见,实现本方案描述的各种系统功能.
6.1 产品质量保证
本所选用设备全部为国内、外最先进的原厂正牌产品,严格与报价表中一致.均有产品质量保证书,随机产品使用说明书.
6.2 施工质量保证
1.为了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施工队伍进入现场前,由乙方的工程技术人员针对本工程做一次培训,讲清工程特点及要注意的问题并与施工人员讨论图纸的细节.
2.在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前,须具备所有的施工图纸,设备平面布置图、系统图、接线端子图、安装图等.
3.每天施工完毕后,施工人员须向技术负责人汇报当天的施工情况(包括所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4.施工人员须严格按图纸施工,严禁私自更改图纸,确需更改的须经技术负责人同意后方可进行更改,并备案作为竣工图的依据.
5.施工人员按照相应技术规范和要求施工.施工技术人员每天按施工规范对当天所干工程进行严格的检查,如遇不按规范和要求施工的地方必须返工.
6.施工技术人中须作好每日的施工记录,尤其对隐蔽工程应作详细的记录.
7.施工人员应与现场各专业施工人员作好协调工作,保证整个工程的进度及质量,施工人员在施工完毕后须打扫施工现场,以保持建筑内的清洁.
8.施工人员应该尊重工程监理人员的意见,凡监理人中提出要修改或返工的地方,须进行返工或按修改程序进行.
9.在施工进入尾期时,公司负责人应到现场开始对调试工作进行合理安排.
10.在调试过程中,调试人员与施工人员应密切配合,对每一个摄像机等相关设备进行测试,使每个元件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在逐点测试完成的基础上,对整个系统进行联调,对各种逻辑关系、联动关系及手动功能做逐一检测,确保各种功能的正确实现.
11. 整个系统调试结束,系统通电运行72小时后,进行保安监控验收,在此期间乙方调试人员在现场进行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