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dss可使用什么设备报警是
⑴ 海上遇险时哪种求救方或不可用的
1.全球海上遇难与安全系统(Global Marit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
全球海上遇难与安全系统,简称“GMDSS”。是国际海事组织(IMO)於1991年9月22日决定的国际呼救信号,代替已使用长达一个世纪之久“SOS”。并从1992年2月1日开始实施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这是国际海事组织依靠现代无线电通信技术建立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搜寻救助通信系统,一种现代化的救灾应急通信系统,它是依赖使用陆地MF、HF、VHF无线通信以及卫星通信技术传递遇险信号、实施搜救的通信,它能使遇险报警信号在远距离范围内实现发送和接收,提供救援服务,适用於全球所有海区的各种船舶及海上设施的海难救助。GMDSS系统要求船舶必须装备相关设备,不同海区相应的设备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当船舶在海上遇险时,可通过船上装备的甚高频、中频或高频数字选呼设备及国际海事通信卫星,向附近船只或岸站发出求救信号,此时地球上所有地方都可以听到并与之迅速进行通讯、联络,进行紧急救援工作,即使是突然遇到事故,只要一按电钮,所有关於事故发生及位置数据将自动地通报救援机关。这比过去采用SOS一分钟显示八十个文字的莫尔斯电信设备要快速、准确、方便得多。海事通信卫星还可精确地标注海难船只的方位,引导救援船只前往营救。
海上或荒岛探险者最好配备能够呼叫GMDSS系统的专门设备。
2.利用手机求救。
利用手机来求救,效果视手机的装备情况。普通手机只能拨打求救电话(通常无信号的时候也可以呼叫紧急电话)。一些专门设计的手机除了拨打求救电话以外,也可以发求救信号,如发GMDSS信号等。
3.利用物件发求救信号。
在没有无线电通讯设备的时候,求救者可以利用物件发求救信号。
(1)在面向大海的沙滩或山坡上用石头、贝壳和植物等堆砌成SOS字样,字母越大越好。
(2)准备火种和足够的木柴等,当发现过往船舶或飞机时,及时发出易被察觉的求救信号。在白天,可用潮湿的植物燃烧,形成浓烟,最为有效。在夜间,燃烧干柴,发出火燄,最为有效。
⑵ GMDSS系统有哪些作用
1988年4月,国际海事组织通过决定,从1992年2月1日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内》容GMDSS,即由上述时间起在遇险和安全通信方面将以现代化通信手段和方式取代传统的莫尔斯电报通信。
该系统的目的是,保障海洋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并尽快获得船舶、飞机遇险消息,测出它们的精确位置,及时通告有关搜救部门,使岸上搜寻和救助部门以及遇险船舶附近的航行船舶迅速获得遇险事故的报警,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帮助协调搜救工作,并能提供包括气象预报在内的紧急和安全通信并传播海上安全信息。根据有关规定,凡在国际航线上航行的300总吨以上,且为SOLAS公约缔约国的船舶,从1992年2月1日起都要逐步实施GMDSS系统。
⑶ 船舶遇险报警方式是什么
施放红光火焰信号,火箭降落伞火焰信号,漂浮烟雾信号等
⑷ ssas报警与gmdss报警有什么区别
您学习的是什么专业呀?
⑸ 一套完整的gmdss系统包含哪些设备
包含::电波传播与GMDSS、单边带通信原理及发信设备组成方案、单边带发信机专电路、单边带接收机组成与属电路、VHF通信设备、地面系统数字终端之NBDP、DSC、搜救雷达应答器、卫星通信技术概论、国际海事(移动)卫星通信系统、INMARSAT船站终端技术、EPIRB及搜救卫星系统、船用电源与天线。
⑹ 飞通通讯设备gmdss的自检是怎么操作的
第一章 GMDSS概述
第一节 GMDSS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第二节 GMDSS的各分系统作用及使用的设备
第三节 GMDSS船载设备配备要求
第四节 GMDSS设备的可用性和维修方案
第五节 GMDSS无线电人员配备要求
第二章 电波传播与天线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各波段电波传播特点
第三节 常用船舶天线介绍
第三章 MF/HF船用通信设备
第一节 MF/HF单边带通信概述
第二节 船用单边带通信的工作种类
第三节 单边带发射机的组成
第四节 单边带接收机组成
第四章 VHF船用电台
第一节 VHF船台的组成与要求
第二节 VHF收发机组成
第三节 双值守原理与要求
第五章 DSC终端设备
第一节 DSC概述
第二节 DSC终端的一般组成和主要性能要求
第三节 DSC编码和检纠错措施
第四节 DSC呼叫序列的组成
第六章 NAVTEX系统和NAVTFEX接收机
第一节 NAVTEX系统
第二节 NAVTEX报文
第三节 NAVTEX接收机
第七章紧急无线电示位标
第一节 COSPASSARSAT系统及其406Mhz EPIRB
第二节 INMARSA-E系统及其1.6Ghz EPIRE
第三节 VHF EPIRB
第八章 搜救雷达应答器
笫一节 SART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二节 SART的主要特性和维护保养
第九章 INMARSAT—C通信系统
第一节 INMARSAT—C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INMARSAT—C系统的业务
第三节 INMARSAT—C系统的通信网及其信道
第四节 船至岸的电传工作程序
第五节 岸至船的电传工作程序
第六节 增强性群呼(EGC)业务
第十章 电台管理
第一节 电台的分类与标识
第二节 通信人员守则
第三节 GMDSS船台/站的值班与值守
第四节 船舶电台行政管理
第五节 船舶电台技术管理
第六节 通信资费与结算
第十一章 搜寻与救助
第一节 船舶遇险报警和通信的处理步骤
第二节 陆基搜救通信网及其工作
第三节 搜救工作程序及搜救通信
第四节 误报警的处理程序
第五节 船位报告系统
第六节 VTS系统及其报告程序
第十二章 备用电源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GMDSS设备对电源的要求
⑺ 船舶遇险时有哪些报警方式
施放红光火焰信号,火箭降落伞火焰信号,漂浮烟雾信号等;
EPIRB在遇险时可手动开启,若来不及启动投放,静水压力释放器会在船舶下沉到一定水深时自动释放并开启,将详细位置信息和船舶信息通过卫星发出求救信号,搜救船舶到达附近,SART在收到雷达的触发信号时会起示位作用。卫通电话在有卫星信号时可像手机一样通讯,向岸台报告险情。
⑻ GMDSS系统的目的是什么
1988年4月,国际海事组织通过决定,从1992年2月1日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全球海上遇版险和安全系统》GMDSS,即由上述时权间起在遇险和安全通信方面将以现代化通信手段和方式取代传统的莫尔斯电报通信。
该系统的目的是,保障海洋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并尽快获得船舶、飞机遇险消息,测出它们的精确位置,及时通告有关搜救部门,使岸上搜寻和救助部门以及遇险船舶附近的航行船舶迅速获得遇险事故的报警,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帮助协调搜救工作,并能提供包括气象预报在内的紧急和安全通信并传播海上安全信息。根据有关规定,凡在国际航线上航行的300总吨以上,且为SOLAS公约缔约国的船舶,从1992年2月1日起都要逐步实施GMDSS系统。
⑼ 海上通信系统
本书是为鲜销船驾驶人员的过渡期适任考试而编写的教材。全书共分12章,从系统、设备操作及相关业务规定的角度介绍了海上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与设备的基本原理与正确使用方法。内容包括:GMDSS系统组成与功能及相关规定、电波传播与船舶常用天线的常识、GMDSS设备对应急电源的要求和应急电源保养知识、电台的管理、误报警的处理及搜寻与救助方面的规定与相关知识等。本书为鲜销船GMDSS操作员的适任考试培训教材,还可作为船舶驾驶员、航运企业管理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的技术与业务学习的参考书。
目录 :
第一章 GMDSS概述
第一节 GMDSS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第二节 GMDSS的各分系统作用及使用的设备
第三节 GMDSS船载设备配备要求
第四节 GMDSS设备的可用性和维修方案
第五节 GMDSS无线电人员配备要求
第二章 电波传播与天线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各波段电波传播特点
第三节 常用船舶天线介绍
第三章 MF/HF船用通信设备
第一节 MF/HF单边带通信概述
第二节 船用单边带通信的工作种类
第三节 单边带发射机的组成
第四节 单边带接收机组成
第四章 VHF船用电台
第一节 VHF船台的组成与要求
第二节 VHF收发机组成
第三节 双值守原理与要求
第五章 DSC终端设备
第一节 DSC概述
第二节 DSC终端的一般组成和主要性能要求
第三节 DSC编码和检纠错措施
第四节 DSC呼叫序列的组成
第六章 NAVTEX系统和NAVTFEX接收机
第一节 NAVTEX系统
第二节 NAVTEX报文
第三节 NAVTEX接收机
第七章紧急无线电示位标
第一节 COSPASSARSAT系统及其406Mhz EPIRB
第二节 INMARSA-E系统及其1.6Ghz EPIRE
第三节 VHF EPIRB
第八章 搜救雷达应答器
笫一节 SART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二节 SART的主要特性和维护保养
第九章 INMARSAT—C通信系统
第一节 INMARSAT—C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INMARSAT—C系统的业务
第三节 INMARSAT—C系统的通信网及其信道
第四节 船至岸的电传工作程序
第五节 岸至船的电传工作程序
第六节 增强性群呼(EGC)业务
第十章 电台管理
第一节 电台的分类与标识
第二节 通信人员守则
第三节 GMDSS船台/站的值班与值守
第四节 船舶电台行政管理
第五节 船舶电台技术管理
第六节 通信资费与结算
第十一章 搜寻与救助
第一节 船舶遇险报警和通信的处理步骤
第二节 陆基搜救通信网及其工作
第三节 搜救工作程序及搜救通信
第四节 误报警的处理程序
第五节 船位报告系统
第六节 VTS系统及其报告程序
第十二章 备用电源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GMDSS设备对电源的要求
第二节 备用电源的种类和结构
第三节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第四节 配制电解液
第五节 蓄电池的充放电和日常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