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中断源是如何产生的
㈠ 单片机的中断源是什么来的
有两种,一种是内部的中断,一种是外部的中断。内部的中断是时钟回信号带来的中断,换言之,晶答振产生的时钟是中断源;外部中断是外部信号带来的中断,以51举例来说,P3.4口就是外部中断,你可以设置触发方式(负跳变触发或者低电平触发),这时外部的信号就能控制单片机中断了
㈡ 什么叫中断,什么又叫中断源
中断是指由于某种事件的发生(硬件或者软件的),计算机暂停执行当前的程序,转而执行另一程序,以处理发生的事件,处理完毕后又返回原程序继续作业的过程。中断是处理器一种工作状态的描述。我们把引起中断的原因,或者能够发出中断请求信号的来源统称为中断源。
中断源
一般来说,外部中断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I/O设备:如显示器、键盘、打印机等。
二、数据通道:软盘、硬盘、光盘等。
三、实时时钟:如外部的定时电路等。
四、用户故障源:如掉电、奇偶校验错误等。
产生于CPU内部的中断源有几种:
一、由CPU得运行结果产生:如除数为0、结果溢出、单步执行等。
二、执行中断指令INT:INT3
三、非法操作或指令引起异常处理。
通常中断源有以下几种:
(1)外部设备请求中断。一般的外部设备(如键盘、打印机和A / D转换器等)在完成自身的操作后,向CPU发出中断请求,要求CPU为他服务。
(2)故障强迫中断。计算机在一些关键部位都设有故障自动检测装置。如运算溢出、存储器读出出错、外部设备故障、电源掉电以及其他报警信号等,这些装置的报警信号都能使CPU中断,进行相应的中断处理。由计算机硬件异常或故障引起的中断,也称为内部异常中断。
(3)实时时钟请求中断。在控制中遇到定时检测和控制,为此常采用一个外部时钟电路(可编程)控制其时间间隔。需要定时时,CPU发出命令使时钟电路开始工作,一旦到达规定时间,时钟电路发出中断请求,由CPU转去完成检测和控制工作。
(4)数据通道中断。数据通道中断也称直接存储器存取(DMA)操作中断,如磁盘、磁带机或CRT等直接与存储器交换数据所要求的中断。
(5)程序自愿中断。CPU执行了特殊指令(自陷指令)或由硬件电路引起的中断是程序自愿中断,是指当用户调试程序时,程序自愿中断检查中间结果或寻找错误所在而采用的检查手段,如断点中断和单步中断等。
㈢ 80C51有几个中断源各中断标志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复位的CPU响应各中断时,其中断入口地址是多少
80C51有5个中断源,80C52有六个中断源,各入口地址
0003H-000AH 外部中断0中断地专址区
000BH-0012H 定时器属/计数器0中断中断地址区
0013H--001AH外部中断1中断地址区
001BH-0022H定时器/计数器1中断地址区
0023H-002AH串行中断地址区
复位RST使单片机进入某种确定的初始状态,PC值归零(0000H)
各个SFR被赋予初始值,如:P0-P3=OFFH
ACC=0 THO=0 TLO=0 TH1=0 SP=7 PSW=0····
㈣ MCS-51系统单片机有几个中断源,各中断标志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清0的
51是一个系列的单片机,不同公司生产的、或者是同一公司生产的51单片机也可以有不同数量的中断源。
中断标志清除有2种,一是响应中断后,硬件清楚;二是响应中断后,软件清除。
㈤ 89C51单片机有几个中断源它们的中断标志位分别是什么这些中断标志位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清“0”的
标准51有5个中断向量(不算复位),分别是外部中断0,定时器,外部中断1,定时器1,串行口;总共有6个中断标志,串行口的发送和接受共享一个中断向量。
各个终端标志产生情况如下:
外部中断可以设置边沿触发或者电平触发,边沿触发进入中断程序后硬件自动清中断标志,电平触发需要软件清标志位;
定时器T0,T1计数溢出产生中断,进入中断程序硬件自动清标志位;
串行口发送完成或者接收到数据就触发中断,由于是两个中断标志共享一个中断向量,所以需要在中断程序里由软件判断是发送中断还是接受中断,并且只能由软件清标志位;
以上是标准51的中断系统,52由于多了一个T2定时器(T2定时器跟T0,T1功能相差很大,T2要强大很多),因此多了一个中断向量2个中断标志(溢出中断和T2外部中断),T2中断标志必须由软件清除标志位
中断使能位于IE寄存器
各中断标志位于相应的模块控制寄存器里面
模块 位地位 位名称 说明
T1 TCON.7 TF1 T1溢出标志
T0 TCON.5 TF0 T0溢出标志
T2 T2CON.7 TF2 T2溢出中断标志
T2CON.6 EXF2 T2外部中断标志
外部中断1 TCON.3 IE1 外部中断1标志
外部中断0 TCON.1 IE0 外部中断0标志
串行口 SCON.1 TI 发送中断标志
SCON.0 RI 接受中断标志
㈥ MCS-51系列单片机的有几个中断源各中断标志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清除各中断标志
标准51有5个中断向量(不算复位),分别是外部中断0,定时器0,外部中断1,定时器1,串行口;总共有6个中断标志,串行口的发送和接受共享一个中断向量。
各个终端标志产生情况如下:
外部中断可以设置边沿触发或者电平触发,边沿触发进入中断程序后硬件自动清中断标志,电平触发需要软件清标志位;
定时器T0,T1计数溢出产生中断,进入中断程序硬件自动清标志位;
串行口发送完成或者接收到数据就触发中断,由于是两个中断标志共享一个中断向量,所以需要在中断程序里由软件判断是发送中断还是接受中断,并且只能由软件清标志位;
以上是标准51的中断系统,52由于多了一个T2定时器(T2定时器跟T0,T1功能相差很大,T2要强大很多),因此多了一个中断向量2个中断标志(溢出中断和T2外部中断),T2中断标志必须由软件清除标志位
中断使能位于IE寄存器
各中断标志位于相应的模块控制寄存器里面
模块
位地位
位名称
说明
T1
TCON.7
TF1
T1溢出标志
T0
TCON.5
TF0
T0溢出标志
T2
T2CON.7
TF2
T2溢出中断标志
T2CON.6
EXF2
T2外部中断标志
外部中断1
TCON.3
IE1
外部中断1标志
外部中断0
TCON.1
IE0
外部中断0标志
串行口
SCON.1
TI
发送中断标志
SCON.0
RI
接受中断标志
㈦ 什么叫做中断源,中断源有哪些
中断源,中断是指由于某种事件的发生(硬件或者软件的),计算机暂停执行当前的程序,转而执行另一程序,以处理发生的事件,处理完毕后又返回原程序继续作业的过程。
中断是处理器一种工作状态的描述。我们把引起中断的原因,或者能够发出中断请求信号的来源统称为中断源。
通常中断源有以下几种:
(1)外部设备请求中断。一般的外部设备(如键盘、打印机和A / D转换器等)在完成自身的操作后,向CPU发出中断请求,要求CPU为他服务。
(2)故障强迫中断。计算机在一些关键部位都设有故障自动检测装置。如运算溢出、存储器读出出错、外部设备故障、电源掉电以及其他报警信号等,这些装置的报警信号都能使CPU中断,进行相应的中断处理。由计算机硬件异常或故障引起的中断,也称为内部异常中断。
(3)实时时钟请求中断。在控制中遇到定时检测和控制,为此常采用一个外部时钟电路(可编程)控制其时间间隔。需要定时时,CPU发出命令使时钟电路开始工作,一旦到达规定时间,时钟电路发出中断请求,由CPU转去完成检测和控制工作。
(4)数据通道中断。数据通道中断也称直接存储器存取(DMA)操作中断,如磁盘、磁带机或CRT等直接与存储器交换数据所要求的中断。
(5)程序自愿中断。CPU执行了特殊指令(自陷指令)或由硬件电路引起的中断是程序自愿中断,是指当用户调试程序时,程序自愿中断检查中间结果或寻找错误所在而采用的检查手段,如断点中断和单步中断等。
(7)设备中断源是如何产生的扩展阅读:
外部中断源由CPU的外部事件引发的中断。主要包括:一般中、慢速外设,如键盘、打印机、鼠标等;数据通道,如磁盘、数据采集装置、网络等;实时时钟,如定时器定时已到,发中断申请;故障源,如电源掉电、外设故障、存储器读出出错以及越限报警等事件。
内部中断源由CPU的内部事件(异常)引发的中断,主要包括:由CPU执行中断指令INT n引起的中断;由CPU的某些运算错误引起的中断,如除数为0或商数超过了寄存器所能表达的范围、溢出等;为调试程序设置的中断,如单步中断、断点中断;由特殊操作引起的异常,如存储器越限、缺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