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设备 » 铁路闭锁设备的分类有空间间隔法还有什么

铁路闭锁设备的分类有空间间隔法还有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2-17 05:27:43

㈠ 铁路中常用的闭塞方式有哪些

一共有三种方法,具体如下:

1、半自动闭塞

就是人工办理闭塞手续,列车凭信号显示发车后,出站信号机自动关闭的闭塞方法。其特征为:站间或所间只准走行一列车;人工办理闭塞手续;人工确认列车完整到达和人工恢复闭塞。

2、自动站间闭塞

就是在有区间占用检查的条件下,自动办理闭塞手续,列车凭信号显示发车后,出站信号机自动关闭的闭塞方法。其特征为:有区间占用检查设备;站间或所间区间只准走行一列车;办理发车进路时自动办理闭塞手续;自动确认列车到达和自动恢复闭塞。

3、自动闭塞

自动闭塞就是根据列车运行及有关闭塞分区状态,自动变换通过信号机显示而司机凭信号行车的闭塞方法。其特征为:把站间划分为若干闭塞分区,有分区占用检查设备,一般设有通过信号机;站间能实现列车追踪;办理发车进路时自动办理闭塞手续,自动变换通过信号机的显示。

闭塞就是用信号或者凭证,保证列车按照前行列车和追踪列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距离运行的技术方法。

(1)铁路闭锁设备的分类有空间间隔法还有什么扩展阅读:

半自动闭塞概述:

区间两端车站各装设一台具有相互电气锁闭关系的半自动闭塞机,并以出站信号机开放显示为行车凭证的闭塞方法。此时,在车站进站信号机内侧设有一小段专用轨道电路,它和闭塞机、出站信号机间也具有电气锁闭关系。

其特点是:出站信号机不能任意开放,它受闭塞机控制,只有区间空间时,双方办理闭塞手续后(双线半自动闭塞为前次列车的到达复原信号)才能开放。列车出发离开车站时,出站信号机自动关闭,并使双方闭塞机处于“区间闭塞”状态,直到列车到达接车站办理到达复原时止。

半自动闭塞法办理手续简便,效率高,可比路签闭塞法提高区段通过能力,改善劳动条件。但区间轨道是否完整,到达列车是否完整,目前仍须通过人工检查才能确定。半自动闭塞现在是中国单线铁路区间闭塞的主要类型。

㈡ 闭塞的概念

“闭塞”一般是指与外界隔绝的意思。这里说的闭塞是铁路信号的专用名词,是指列车进入区间后,使之与外界隔离起来,区间两端车站都不再向这一区间发车,以防止列车相撞和追尾。闭塞设备即为实现“一个区间(闭塞分区)内,同一时间只允许一列车占用”而设置的铁路区间信号设备。1铁路应用的区间闭塞类型有人工闭塞、半自动闭塞和自动闭塞三类。
19世纪40年代以前,列车运行是采用时间间隔法。即先行列车发出后,隔一定时间再发出同方向的后续列车。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不能确保安全。当先行列车运行不正常时(晚点或中途停车等),有可能发生后续列车撞上前行列车的追尾事故。1842年英国人库克提出了空间间隔法,即先行列车与后续列车间隔开一定空间的运行方法。因为它能较好地保证行车安全而被广泛采用,逐步形成铁路区间闭塞制度。1876年电话发明后,不久就有了电话闭塞。电话(电报)闭塞靠人工保证行车安全,两站间没有设备上的锁闭关系。1878年英国人泰尔研制成功电气路牌机。1889年发明了电气路签机,
中国铁路早期实行单路签行车方式。例如京奉(今京沈)铁路1903年以前,沪宁铁路1913年以前均采用单路签行车制。从1903年起,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相继装设电气路签和电气路牌机,在相当长的岁月里,它们一直是铁路行车闭塞的主要方式。1925年,秦皇岛—南大寺间开通了半自动闭塞,随后扩展到唐山—山海关间。1924年,大连—金州、苏家屯—沈阳间开始采用自动闭塞,1933年大连—沈阳间全线开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铁路区间闭塞设备发展迅速,即由人工闭塞逐步更新为半自动闭塞和自动闭塞;自行研制的继电半自动闭塞设备性能稳定、操作方便,在中国铁路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截止到2002年底,中国国家铁路有近4万公里的半自动闭塞线路。从1955年中国开始新建自动闭塞,到2002年底累计建成20682公里。国家铁路使用电气集中控制的车站已有5278个,占营业车站的91.8%。
人工闭塞包括电报闭塞和电话闭塞、电气路签和电气路牌闭塞。①电话闭塞和电报闭塞。区间两端车站值班员用电话或电报办理行车联络手续,由发车站填制路票,发给司机作为列车占用区间凭证的行车闭塞法。目前,中国铁路只在基本闭塞设备停用或发生故障时,将电话闭塞作为代用闭塞法使用。②电气路签(牌)闭塞。只在单线铁路早期使用,以路签或路牌作为列车占用区间凭证的行车闭塞法。区间两端车站装设同一型闭塞机各一台(称为一组),彼此有电气锁闭关系。当一组闭塞机中存放路签(牌)总数为偶数时,经双方协同操作,发车站可取出一枚路签(脾),递交司机作为行车凭证。在列车到达前(即路签、路牌未放入闭塞机以前),这一组闭塞机中不能再取出第二枚路签(牌)。电气路签(牌)闭塞的缺点为:办理手续繁琐,向司机递送签(牌)费时费事,签(牌)还有可能丢失和损坏;区间通过能力低。中国铁路上电气路签(牌)闭塞已处于逐步淘汰之中。
半自动闭塞区间两端车站各装设一台具有相互电气锁闭关系的半自动闭塞机,并以出站信号机开放显示为行车凭证的闭塞方法。此时,在车站进站信号机内侧设有一小段专用轨道电路,它和闭塞机、出站信号机间也具有电气锁闭关系。其特点是:出站信号机不能任意开放,它受闭塞机控制,只有区间空间时,双方办理闭塞手续后(双线半自动闭塞为前次列车的到达复原信号)才能开放。列车出发离开车站时,出站信号机自动关闭,并使双方闭塞机处于“区间闭塞”状态,直到列车到达接车站办理到达复原时止。半自动闭塞法办理手续简便,效率高,可比路签(牌)闭塞法提高区段通过能力,改善劳动条件。但区间轨道是否完整,到达列车是否完整,目前仍须通过人工检查才能确定。半自动闭塞现在是中国单线铁路区间闭塞的主要类型。
自动闭塞利用通过信号机把区间划分为若干个装设轨道电路的的闭塞分区,通过轨道电路将列车和通过信号机的显示联系起来,使信号机的显示随着列车运行位置而自动变换的一种闭塞方式。图2是双线单方向自动闭塞示意图。从图2中可知,在每个闭塞分区始端都设置一架防护该分区的通过色灯信号机,这些信号机平时显示绿灯,称为“定位开放式”;只有当列车占用该闭塞分区(或发生断轨故障)时,才自动显示红灯,要求后续列车停车。自动闭塞的优点:由于划分成闭塞分区,可用最小运行间隔时间开行追踪列车,从而大大提高区间通过能力;整个区间装设了连续的轨道电路,可以自动检查轨道的完整性,提高了行车安全的程度。
准移动闭塞在控制列车的安全间隔上比固定闭塞进了一步。它通过采用报文式轨道电路辅之环线或应答器(信标)来判断分区占用并传输信息,信息量大;可以告知后续列车继续前行的距离,后续列车可根据这一距离合理地采取减速或制动,列车制动的起点可延伸至保证其安全制动的地点,从而可改善列车速度控制,缩小列车安全间隔,提高线路利用效率。但准移动闭塞中后续列车的最大目标制动点仍必须在先行列车占用分区的外方,因此它并没有完全突破轨道电路的限制。
移动闭塞则在对列车的安全间隔控制上更进了一步。通过车载设备和轨旁设备不间断的双向通信,控制中心可以根据列车实时的速度和位置动态计算列车的最大制动距离。保证列车前后的安全距离,两个相邻的移动闭塞分区就能以很小的间隔同时前进,这使列车能以较高的速度和较小的间隔运行,从而提高运营效率。移动闭塞的线路取消了物理层次上的分区划分,而是将线路分成了若干个通过数据库预先定义的线路单元,每个单元长度为几米到十几米之间,移动闭塞分区即由一定数量的单元组成,单元的数目可随着列车的速度和位置而变化,分区的长度也是动态变化的。移动闭塞系统中列车和轨旁设备必须保持连续的双向通信。列车不间断向轨旁控制器传输其标识、位置、方向和速度,轨旁控制器根据来自列车的信息计算、确定列车的安全行车间隔,并将相关信息(如先行列车位置,移动授权等) 传递给列车,控制列车运行。

㈢ 闭塞的分类

《技规》是《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简称,截至2010-05-03最新班为第十版。规定的闭塞法为:“ 第244条 各站均须装设基本闭塞设备。行车基本闭塞法采用下列三种: 1.自动闭塞;
2.自动站间闭塞;
3.半自动闭塞。
电话闭塞法是当基本闭塞设备不能使用时所采用的代用闭塞法。
原则上不使用隔时续行办法,如必须使用时,由铁路局规定。”
以上电气路签和电气路牌闭塞是铁路以前的旧的闭塞方法,现已没有采用,为了了解以前的闭塞方法,故没有删除或更改上面的内容。
闭塞就是用信号或凭证,保证列车按照空间间隔制运行的技术方法。空间间隔制就是前行列车和追踪列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距离的行车方法。
半自动闭塞就是人工办理闭塞手续,列车凭信号显示发车后,出站信号机自动关闭的闭塞方法。其特征为:站间或所间只准走行一列车;人工办理闭塞手续;人工确认列车完整到达和人工恢复闭塞。
自动站间闭塞:自动站间闭塞就是在有区间占用检查的条件下,自动办理闭塞手续,列车凭信号显示发车后,出站信号机自动关闭的闭塞方法。其特征为:有区间占用检查设备;站间或所间区间只准走行一列车;办理发车进路时自动办理闭塞手续;自动确认列车到达和自动恢复闭塞。
自动闭塞:自动闭塞就是根据列车运行及有关闭塞分区状态,自动变换通过信号机显示而司机凭信号行车的闭塞方法。其特征为:把站间划分为若干闭塞分区,有分区占用检查设备,一般设有通过信号机;站间能实现列车追踪;办理发车进路时自动办理闭塞手续,自动变换通过信号机的显示。

㈣ 铁道概论,什么叫联锁什么叫闭塞

《铁道概论》中的联锁和闭塞分别是:

  1. 联锁是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通过技术方法,使进路、进路道岔和信号机之间按一定程序、一定条件建立起的既相互联系而又制约的关系。

  2. “闭塞”一般是指与外界隔绝的意思。这里说的闭塞是铁路信号的专用名词,是指列车进入区间后,使之与外界隔离起来,区间两端车站都不再向这一区间发车,以防止列车相撞和追尾。闭塞设备即为实现“一个区间(闭塞分区)内,同一时间只允许一列车占用”而设置的铁路区间信号设备。

  3. 铁路应用的区间闭塞类型有人工闭塞、半自动闭塞和自动闭塞三类。

  4. 19世纪40年代以前,列车运行是采用时间间隔法。即先行列车发出后,隔一定时间再发出同方向的后续列车。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不能确保安全。当先行列车运行不正常时(晚点或中途停车等),有可能发生后续列车撞上前行列车的追尾事故。

  5. 1842年英国人库克提出了空间间隔法,即先行列车与后续列车间隔开一定空间的运行方法。因为它能较好地保证行车安全而被广泛采用,逐步形成铁路区间闭塞制度。

  6. 1876年电话发明后,不久就有了电话闭塞。电话(电报)闭塞靠人工保证行车安全,两站间没有设备上的锁闭关系。

  7. 1878年英国人泰尔研制成功电气路牌机。1889年发明了电气路签机,

  8. 中国铁路早期实行单路签行车方式。例如京奉(今京沈)铁路1903年以前,沪宁铁路1913年以前均采用单路签行车制。从1903年起,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相继装设电气路签和电气路牌机,在相当长的岁月里,它们一直是铁路行车闭塞的主要方式。1925年,秦皇岛—南大寺间开通了半自动闭塞,随后扩展到唐山—山海关间。

  9. 1924年,大连—金州、苏家屯—沈阳间开始采用自动闭塞,1933年大连—沈阳间全线开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铁路区间闭塞设备发展迅速,即由人工闭塞逐步更新为半自动闭塞和自动闭塞;自行研制的继电半自动闭塞设备性能稳定、操作方便,在中国铁路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10. 截止到2002年底,中国国家铁路有近4万公里的半自动闭塞线路。从1955年中国开始新建自动闭塞,到2002年底累计建成20682公里。国家铁路使用电气集中控制的车站已有5278个,占营业车站的91.8%。

  11. 人工闭塞包括电报闭塞和电话闭塞、电气路签和电气路牌闭塞。

  12. 电话闭塞和电报闭塞。区间两端车站值班员用电话或电报办理行车联络手续,由发车站填制路票,发给司机作为列车占用区间凭证的行车闭塞法。目前,中国铁路只在基本闭塞设备停用或发生故障时,将电话闭塞作为代用闭塞法使用。

  13. 电气路签(牌)闭塞。只在单线铁路早期使用,以路签或路牌作为列车占用区间凭证的行车闭塞法。区间两端车站装设同一型闭塞机各一台(称为一组),彼此有电气锁闭关系。当一组闭塞机中存放路签(牌)总数为偶数时,经双方协同操作,发车站可取出一枚路签(脾),递交司机作为行车凭证。在列车到达前(即路签、路牌未放入闭塞机以前),这一组闭塞机中不能再取出第二枚路签(牌)。电气路签(牌)闭塞的缺点为:办理手续繁琐,向司机递送签(牌)费时费事,签(牌)还有可能丢失和损坏;区间通过能力低。中国铁路上电气路签(牌)闭塞已处于逐步淘汰之中。

  14. 半自动闭塞区间两端车站各装设一台具有相互电气锁闭关系的半自动闭塞机,并以出站信号机开放显示为行车凭证的闭塞方法。

  15. 此时,在车站进站信号机内侧设有一小段专用轨道电路,它和闭塞机、出站信号机间也具有电气锁闭关系。

  16. 特点是:出站信号机不能任意开放,它受闭塞机控制,只有区间空间时,双方办理闭塞手续后(双线半自动闭塞为前次列车的到达复原信号)才能开放。列车出发离开车站时,出站信号机自动关闭,并使双方闭塞机处于“区间闭塞”状态,直到列车到达接车站办理到达复原时止。

  17. 半自动闭塞法办理手续简便,效率高,可比路签(牌)闭塞法提高区段通过能力,改善劳动条件。但区间轨道是否完整,到达列车是否完整,目前仍须通过人工检查才能确定。半自动闭塞现在是中国单线铁路区间闭塞的主要类型。

  18. 自动闭塞利用通过信号机把区间划分为若干个装设轨道电路的的闭塞分区,通过轨道电路将列车和通过信号机的显示联系起来,使信号机的显示随着列车运行位置而自动变换的一种闭塞方式。

㈤ 铁路上高铁区段和普铁区段的闭塞制式有哪些

作为铁路专用名词的“闭塞”的含义:闭塞就是用信号或凭证,保证列车按照空间间隔制运行的技术方法。空间间隔制就是前行列车和追踪列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距离的行车方法。

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看,闭塞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分类。

1 传统的闭塞分类

从列车能否追踪的角度,可分站间闭塞和自动闭塞两大类:站间闭塞两站间只能运行一列列车,列车的空间间隔为一个站间;自动闭塞两站间能运行若干列列车,其列车的空间间隔满足列车制动的距离。

1.1 站间闭塞

站间闭塞就是两站间只能运行一列列车,其列车的空间间隔为一个站间。其按技术手段和闭塞方法又可分为电话闭塞、路签闭塞,路牌闭塞、半自动闭塞、自动站间闭塞等。

《技规》把电话闭塞作为一种最终的备用闭塞。路签和路牌闭塞是一种以路签或路牌为凭证的闭塞制度,在我国已经淘汰。

半自动闭塞就是人工办理闭塞手续,列车凭信号显示发车后,出站信号机自动关闭的闭塞方法。其特征:站间或所间只准走行一列列车;人工办理闭塞手续;人工确认列车完整到达和人工恢复闭塞。

自动站间闭塞就是在有区间占用检查的条件下,自动办理闭塞手续,列车凭信号显示发车后,出站信号机自动关闭的闭塞方法。其特征:有区间占用

检查设备;站间或所间区间只准走行一列列车;办理发车进路时自动办理闭塞手续;自动确认列车到达和自动恢复闭塞。

㈥ 空间间隔法什么玩意

只要是一种高科技的东西,挺好的

㈦ 铁路技术术语

1.国有铁路:指铁道部投资建设和管理的铁路,包括组建有内部综合性支线管理机构的铁路。
2.合资铁路:指铁道部与其他部委、地方政府、企业或其他投资者合资建设和经营的铁路,包括规范改制的铁路支线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规范改制公司)。
3.地方铁路:指地方人民政府投资建设和管理的铁路。
4.特别繁忙干线:在国家重要的交通运输大通道担当客货运主力,在路网中起极重要的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到或超过100对的线路。
5.繁忙干线:连接经济发达地区或经济大区,在路网中起重要的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到或超过60对的线路。
6.干线:连接大中城市,在路网中起骨干作用且客、货行车量达到或超过15对的线路。
7.支线:连接中小城市,在路网中起联络作用或为地区交通运输服务,或客、货行车量不超过15对的线路。
8.新线:指未交付运营部门的工程临管线路。
9.高速铁路: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大于200km/h的铁路。
10.快速铁路: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超过120km/h但不超过200km/h的铁路,其中以客运为主的线路不低于160km/h。
11.城际铁路:指长度在500km以下,客货运输繁忙、相邻两大城市间的铁路。
12.铁路行车组织:是铁路运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路综合运用各种技术设备合理组织列车运行以实现旅客和货物运输过程的组织工作。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车站技术作业组织、车流组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铁路运输工作技术计划和调度工作。
13.《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简称《技规》,是铁路进行技术管理和从事运输生产的基本法规。它的主要内容包括:铁路技术设备的基本要求和标准、行车组织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工作方法和作业程序、信号显示的要求和方法以及铁路运输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4.《行车组织规则》:简称《行规》,它是各铁路局根据《技规》规定的原则,结合铁路局管内设备的具体条件所制定的行车组织的补充规则,是铁路局行车组织工作的基本法规。
15.《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简称《站细》,它是根据《技规》和《行规》的有关规定,结合车站技术设备和作业条件等具体情况所制定的车站技术管理和作业组织的基本制度,凡参与车站作业的车务、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给水等部门所有人员必须遵照执行。
16.列车:指编成的车列,挂有机车及规定的列车标志。
17.车组、车列:若干车辆连挂在一起称为车组。若干车组连在一起称为车列,分为调车车列和列车车列。
18.旅客列车:以客车(包括代用客车)编组的运送旅客及行李、包裹、邮件的列车。
19.国际旅客列车:只有两个或以上国家联合开行的旅客列车。
20.特快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h以上至200km/h并冠以“T”字的旅客列车。
21.快速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不超过120km/h并冠以“K”“N”字的旅客列车。
22.普通旅客列车:特快、快速以下等级的旅客列车,包括普通旅客快车和普通旅客慢车。
23.混合列车(包括货物列车编挂乘坐旅客车辆10辆及以上):是以运送旅客的车辆为基本车组,与运送货物的车辆混合组成的列车,或是货物列车中编挂乘坐旅客车辆10辆及以上的列车。
24.军用列车:专门为运输军事人员或军用物资而开行的列车。
25.行包快运专列:固定车辆编组及发、到站的专门运送旅客行李包裹的列车。
26.“五定”班列:即定点、定线路、定车次、定时、定价的货物列车。即在货运量较大的货运站间开行、发到直达、运行线路全程贯通、车次全程不变、发到时刻固定、以车或箱为单位报价的货物列车。
27.快运货物列车:是指以快速客运系统的线路条件为基础,采用运行速度120km/h的专用车辆,按旅客列车的形式,以高附加值货物为重要运输对象的快速列车,快速货物列车的列车重量不大于1500t。
28.直达列车:在装(卸)车站或技术站编组,通过一个及以上的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其中包括始发直达列车、阶段直达列车、空车直达列车、循环直达列车、技术直达列车。
29.直通列车:在技术站编组并通过一个及以上的区段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
30.区段列车:在技术站编组并到达相邻技术站,在区段内不进行摘挂作业的列车。
31.重载列车:在货运量到发集中的运输线路上采用大型专用货车编组,采用双机或多机牵引开行的一种超长、超重的货物列车,其特点是:车辆载重力大;列车编挂辆数多。根据专用现有的铁路主要技术政策规定,开行5000t的重载货物列车,车站的到发线有效长度为1050m,在运煤专线上开行10000t的重载货物列车,其部分车站的到发线有效长度为1700m。
32.冷藏列车:利用机械冷藏车专门运送鲜活、易腐败等需要保持特定温度的货物的货物列车。
33.摘挂列车:在技术站编组并在邻接区段内的中间站进行摘挂作业的列车。
34.自备车列车:为运输大宗、固定的货物往返运行于特定区段内,全部以企业自备车编组而成的货物列车。
35.小运转列车:在技术站和邻接区段规定范围内的几个车站间开行的列车。在枢纽内各站间开行的列车称为枢纽小运转列车。
36.路用列车:是专为运送铁路自用物资或设备的列车。
37.换算长度:以机车车辆前后两钩舌内侧距离按11m为一换算单位,计算得出的比值表示其长度。
38.车站:办理列车接发、会让及办理客货运输业务的有配线的分界点。
39.分界站:指由铁道部批准承认的铁路局间分界站及国境分界站(包括设在国家铁路、合资、地方铁路线路上的分界站),不包括各种交接站。
40.编组站:担当大量中转车流改编作业,编组技术直达、直通和其他列车的车站。在编组站还进行更换货运机车和乘务人员,对货物列车中的车辆进行技术检修和货运检查整理工作。编组站一般设有专用的到达场、出发场和调车场,驼峰调车设备以及机车整备和车辆检修等设备。编组站按照其在铁路干线上和枢纽内的位置,所担当的作业任务,可分为路网性编组站、区域性编组站和地方性编组站。
41.区段站:设于划分货物列车牵引区段的地点或区段车流集散地点,一般只改编区段到发的车流,解体与编组区段、摘挂列车的车站。区段站一般还进行更换货运机车或乘务员,对货物列车中的车辆进行技术检修和货运检查整理作业,设有接发列车、调车、机车整备和车辆检修等设备。
42.技术站:编组站和区段站的总称。
43.中间站:办理列车接发、会让、通过、列车摘挂的和装卸作业的车站。一般设在技术站之间区段内,有些中间站还进行机车给水、加煤等整备作业,补机摘挂,列车技术检查和凉闸作业,列车始发和终到作业。
只办理接发列车的车站,单线区段称为会让站,双线区段称为越行站。
44.站界:车站与区间的分界点。单线区间以进站信号机柱中心线为界;双线或多线区段以各该线的进站信号机柱或站界标的中心线为界。
45.中转车: 在车站不进行装卸作业的运用货车。中转车按作业性质分为无调中转车和有调中转车两种。
无调中转车:在技术站中转列车中未摘下的运用货车以及停运列车上的运用货车。
有调中转车:不属于无调中转车的中转车。
46.货物作业车:在站线(或区间)、岔线及段管线内进行装卸、倒装的运用货车。
一次货物作业车:在车站只进行一次装车或卸车作业的货物作业车。
双重货物作业车:指在本站卸空后,在进行装车的货物作业车。
47.行车闭塞法:指通过相邻车站(线路所、闭塞分区)的设备或人为控制,保证在同一时间内、同一区间(闭塞分区)、只有一个列车运行的行车方法。
48.时间间隔法:车站一切电话中断时,双线区间正方向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连续发出列车的一种特定的行车方法。
49.空间间隔法:两列车以车站、线路所划分的区间,以及自动闭塞的通过信号机所划分的闭塞分区作为运行间隔的方法。空间间隔法分为基本闭塞法和代用闭塞法。基本闭塞法采用自动闭塞、半自动闭塞两种,代用闭塞法采用电话闭塞法。
50.站间区间:指两相邻车站之间的区间。
单线站间区间:相邻两站间两架进站信号机柱中心线间的线路空间。
双线站间区间:相邻两站间隔改线进展信号机柱(或站界标)中心线至站界标(或进站信号机柱中心线)间的线路空间。
51.所间区间:两线路所间或线路所与车站间的线路空间。它是两通过信号机柱中心线间的一段线路空间,或是进站信号机柱(站界标)中心线至站界标中心线(或进站信号机柱中心线)间的线路空间。
52.闭塞分区:自动闭塞区间,同方向相邻两通过色灯信号机柱的中心线间,或通过色灯信号机柱中心线与进站信号机柱中心线间,或出站信号机柱中心线与通过色灯信号机柱中心线间的一段线路空间。
53.区间空闲:区间未被列车、机车车辆占用,或相邻两站未办妥接发列车闭塞及出站调车手续时称为区间空闲。
54.区间占用:区间被列车、机车车辆占用,或相邻两站已办妥闭塞及出站(跟踪)调车手续时称为区间占用。
55.区间封锁:由于施工或区间发生事故等原因,根据调度命令,除指定列车外,禁止其他列车进入区间。
56.书面联络法:车站一切电话中断时,为安全不间断地行车,单线区间两端站按有关书面形式确定列车运行次序的一种特定的行车方法。
57.行车凭证:列车进入区间(闭塞分区)的凭据。
58.接发列车作业程序:车站在办理接发列车过程中所进行的办理闭塞、布置进路、开闭信号、交接凭证、接送列车、指示发车等一系列作业过程。
59.办理闭塞:车站值班员通过闭塞设备和电话联络,得到邻站对占用区间承认的过程,包括请求、承认、取消闭塞及填写行车日志等。
60.发车预告:在自动闭塞和双线半自动闭塞区间,发车站无须接车站同意就可开放信号向区间发出列车,车站值班员在列车出发前将列车车次通知接车站称为发车预告。
61.列车进路:列车在车站接入、发出、通过所经由的一段线路称为列车进路。
62.准备进路:车站值班员亲自或命令信号员或扳道员将列车进路上所有道岔开通并锁闭的过程。
63.接车进路:由进站信号机起至接车线末端警冲标或出站信号机止的一段线路。
64.发车进路:由列车前端起至相对方向的进站信号机或站界标止的一段线路。
65.通过进路:该列车通过线两端进站信号机或站界标间的一段线路。
66.布置进路:车站值班员向助理值班员、信号员(长)、扳道员(长)发布准备接、发车
67.开闭信号:开放或关闭有车站操纵的固定信号机的全过程。
68.引导接车:在进站、接车进路信号机不能使用,以及无双向闭塞设备的双线区间由反方向行车时,使用引导信号或引导手信号接车。
69.交付行车凭证:向列车(或出站调车)司机交付占用区间的凭据。
70.接送列车:接发列车有关人员将列车接入和送出车站(线路所)的作业过程。
71.列车接近:列车即将到达进站信号机(站界标)处时称为列车接近。一般自动闭塞区间为列车压上第二接近轨道电路,半自动闭塞区间集中联锁车站为列车压上预告信号机或预告标处的轨道电路,非集中联锁车站为列车头部到达预告信号机或预告标处为列车接近。
72.列车到达:列车整列进站按规定进入接车线停妥,车站值班员办理开通区间的作业过程。
73.列车出发:自车站发车人员向运转车长显示发车指示信号(包括直接发车的出站信号机的进行显示和发车信号)起,至列车司机确认发车条件具备后,鸣笛一长声起动列车,车站值班员向邻站报点的整个作业过程。
74.列车通过:列车不停车经过车站通过进路的整个作业过程。
75.指示发车: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向运转车长显示准许发车的发车指示或开放发车表示器的过程。
76.直接发车: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按有关规定直接向司机显示发车信号。
77.优先发车站:单线区段,车站一切电话中断,使用书面联络法行车,根据有关规定确定具有第一个列车发车权的车站。
78.调车:除列车在车站的到达、出发、通过及在区间内运行外,凡机车车辆进行一切有目的的移动统称为调车。
79.解体调车:将到达的车列按车组分解到指定的线路上。
80.编组调车:根据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和有关规章制度和特殊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
81.摘挂调车:列车进行补轴、减轴、换挂车组及车辆甩挂等作业。
82.取送调车:为装卸货物、检修、洗刷消毒车辆等目的,向指定地点送车或取回车辆的作业。
83.推送调车法:凡使用机车将车辆由一股道调送到另一股道,须停车后进行摘车的调车方法。
84.溜放调车法:使用机车推送车列达到一定的速度,在行进中提钩,使摘离的车组利用获得的动能,溜向指定地点的调车方法。
85.单钩溜放法:当调车车列每加速、减速一次即溜出一个车组,调车车列进行回拉,再进行下一车组的溜放作业方式。
86.连续溜放法:当调车车列每加速、减速一次,溜出一组后,调车车列不进行回拉,继续进行不变更运行方向的加速减速。每一次加速减速即溜出一个车组,连续溜放几个车组才向牵出线回拉一次的作业方法。
87.驼峰调车作业组织方式:根据驼峰设备条件和配属的机车台数确定的技术作业组织方法。
88.单推单溜:在驼峰上只用一台机车担当分解作业。
89.双推单溜:使用两台及其以上机车担当驼峰分解作业时,一台机车进行分解作业,一台机车可进行预推作业的组织方法。
90.双推双溜:有两条推送线的驼峰,两台驼峰机车可同时在自己的调车系统内进行推峰、分解及整场的作业组织方法。
91.中间站调车:在中间站进行车辆摘挂、取送、对货位的调车。
92.越出站界调车:越过进站信号机或站界标进行的调车作业。
93.跟踪出站调车:在单线区间和双线正方向线路上,按有关规定,跟随在出发列车后面越过进站信号机或站界标进行的调车作业。
94.手推调车:按有关规定,用人力推动车辆达到调移目的的调车作业。
95.调车作业通知单:调车作业通知单是布置调车作业计划的书面计划。调车作业通知单的内容应有班次、月、日、计划编号、担当机车、作业项目、计划起讫时分、作业程序、场别、股道、摘挂车数、作业方法、残存车数、记事等。中间站利用本务机车调车时,应使用附有示意图的调车作业通知单。
96.要道还道:参加调车作业的有关人员之间,联系准备和确认调车进路所使用的一种规定的联络方法。
97.编组隔离限制:为了列车运行和运输旅客货物的安全,对各种机车、车辆编入列车的位置、数量所规定的特殊要求称为编组隔离限制。
98.关门车:为保证车内货物的运输安全或因车辆制动系统故障而关闭截断塞门的车辆。
99.闸瓦压力:机车车辆施行制动时,闸瓦抱住车轮,起制动作用的压力称为闸瓦压力,以千牛(kN)为单位,用以表示列车制动力。
100.换算闸瓦压力:为了便于计算编成列车的自动制动机闸瓦压力是否满足客、货列车每百吨重量不少于规定闸瓦压力的要求,通常采用计算摩擦系数,并将实际算出的车辆(机车)每辆(台)闸瓦压力,按规定的公式换算成每辆(台)计算闸瓦压力。

㈧ 谁知道闭塞的发展史

闭塞发展史

一、闭塞的起源

1825年由煤矿工人史蒂芬孙亲自指挥修建的全球第一条铁路在英国启用,标志着世界铁路时代的来临。随后在欧洲及北美兴起了修建铁路的高潮。正当人们享受着铁路这种交通便利时,世界上第一起火车相撞事故劈裂般的发生了。1837年8月11日,美国维吉尼亚州苏福克市一列载运木材的火车高速往东行驶,迎面撞上另一列来自维吉尼亚州兹茅斯市的早班客运列车。客运车厢的前三节遭到猛烈撞击,知名的伊利家族有三个女儿在这次事故中丧生,火车上超过200位乘客受伤。事故发生时,他们正要从汽船旅行回程, 1840年出版的雕刻作品“汽船灾难和铁路车祸”描绘出撞击当时的瞬间。这件事在世界很快传播开,人们纷纷议论、关注火车这种高速交通工具的安全性,如何能保证火车行车安全,是摆在全世界铁路人面前的一大课题。
英国人首先应用了“时间间隔”加“闭塞”的行车方法,防止出现火车相撞情况。“闭塞”,即指与外界隔绝的意思,是指列车进入区间后,使之与外界隔离起来,区间两端车站都不再向这一区间发车,以防止列车相撞。所谓“时间间隔”是闭塞行车的一种手段,一辆列车出发后由站内工作人员计时,间隔相应的时间后,才可再次发车,保证每辆列车的行车安全。这便是最早的闭塞方式。

二、人工闭塞

1844年11月21日在英格兰诺丁罕比斯顿,浓雾中二列火车在“英格兰中部铁路”上对撞,2人伤重不治,约15~20人受伤。此时人们发现时间间隔发巨大的缺陷:先行列车未能按预定时间到达下一站或中途停车时,后续列车就有可能追撞先行列车,无法保证列车行运的安全。1858年,英国开始推行使用由库克提出的空间间隔法,即先行列车和后续列车间隔开一定空间距离的运行方法。这种空间间隔行车方法形成铁路区间的真正闭塞,由于这种闭塞方式能较好的保证行车安全,因而被世界各国所采用。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改良这种方法很快便发展为成熟的人工闭塞。
人工闭塞分为电报、电话闭塞,电气路签、路牌闭塞两大闭塞方式:
电报闭塞和电话闭塞 :是指在两站间用电报或电话联络办理行车手续,是铁路初期使用过的闭塞方式,区间两端车站值班员用电话或电报办理行车联络手续,由发车站填制路票,发给司机作为列车占用区间凭证。1876年~1878年英国大范围采用这种闭塞方式,得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我国铁路仍保留这一闭塞方式作为应急的闭塞方法。
1889年电气路签(牌)闭塞方式诞生,这种方式是以路签或路牌作为列车占用区间的凭证。这种方式只用在单线上,闭塞区间的两端车站各装设一台电器路签塞机。这两台闭塞机间具有电气锁闭关系,由两端车站人员相互协同操作。当从任一方车站的闭塞机内取出一枚属于这一区间的路签做为占用区间的凭证后,若这一列车不把路签放回双方任一个闭塞机内,就不能再从其它闭塞机内取出路签。这就保证了区间内,同一时刻只有一台列车行驶。这种闭塞方式的缺点是接受路签或路牌和办理闭塞时间较长,限制了列车效率。此外,当上、下行列车次数不等时,一方车站闭塞机的路签(牌),会大量聚集,还需要重新分配路签,使办理接发车的手续更为繁琐。中国铁路早期实行单路签行车方式,所以相当长时间内,它是我国铁路行车闭塞的主要方式。

三、半自动闭塞

1884年9月10日,在英国诺威奇,一列邮车和一列快车因为通信故障在一条单轨铁路上迎头相撞,25人死亡。这场事故使英国下定了,将人工闭塞自动化的决心。我国于1925年开通了由秦皇岛到南大寺的第一条半自动闭塞区段。由于当时的技术设备有限,闭塞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方面并不成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铁路区间闭塞设备发展迅速,由人工闭塞逐步更新为半自动闭塞和自动闭塞;我国自行研制的半自动闭塞设备性能稳定、操作方便,在中国铁路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运行这种闭塞方式需要在区间的两端车站设置半自动闭塞机,使它们相互间具有锁闭关系,并用轨道电路、计轴装置等,对列车在区间内的情况进行监控。区间两端车站的闭塞机由两端车站共同操作,只有双方都办理好闭塞的条件下,出站信号机才能显示信号,进行接发车。半自动闭塞法办理手续简便,相对人工闭塞运行的效率有了大大的提高。但这种闭塞方法站间只准走行一列车,到达列车是否完整、闭塞的开放、恢复,仍须通过人工检查和办理。对于实现客运高速化的目标来说这种闭塞方式的效率并不是很理想。不过半自动闭塞目前仍是中国单线铁路区间闭塞的主要应用类型。

四、自动闭塞

早在1866年,美国就首先采用自动闭塞设备,最先应用列车车轮的动作或踏板来接通电磁铁。1872年,轨道电路发明后,自动闭塞的电路改用轨道电路控制。这种闭塞方法,用通过信号机把区间划分为若干个装设轨道电路的的闭塞分区,通过轨道电路将列车和通过信号机的显示联系起来,使信号机的显示随着列车运行位置而自动变换,大大提高了列车运行效率。并且由于整个区间内都装设了轨道电路,设备可以自动检查轨道的完整性,也大大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被称为“急速子弹”的日本“新干线”, 贯穿英法两国的“欧洲之星”, 法国高速“TGV”,等世界著名高铁都普遍采用这种闭塞方式。我国早在1924年,在大连—金州、苏家屯—沈阳间就已经开始尝试采用自动闭塞方式。1955年中国开始大规模新建自动闭塞线路,到2002年底累计建成20682公里。国家铁路使用电气集中控制的车站已有5278个,占营业车站的91.8%,我国自动闭塞水平已趋于先进。

五、发展趋势

为了配合铁路高速度、大密度的发展趋势,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和实验更为先进的闭塞方式。人们想利用现代无线通信技术配合机车信号的使用,来代替连续的轨道电路和固定不动的闭塞区间,一旦实验成功,闭塞区间可根据列车的前行向前移动,有利与运行间隔小、密度大的连续运输,这种闭塞方式被称为移动闭塞。其实这种基于通信的移动闭塞技术,早已应用在地铁上,它是全球铁路及轨道交通信号界公认的最先进的信号产品。以Sel2 Trac 为代表,该技术已经被应用将近20 年,并且给运营商们带来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要将这种闭塞技术应用在铁路运行上,还需要一定技术和实践。

热点内容
线切割怎么导图 发布:2021-03-15 14:26:06 浏览:709
1台皮秒机器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5:49 浏览:623
焊接法兰如何根据口径配螺栓 发布:2021-03-15 14:24:39 浏览:883
印章雕刻机小型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3 浏览:395
切割机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0 浏览:432
加工盗砖片什么榉好 发布:2021-03-15 14:16:57 浏览:320
北洋机器局制造的银元什么样 发布:2021-03-15 14:16:52 浏览:662
未来小七机器人怎么更新 发布:2021-03-15 14:16:33 浏览:622
rexroth加工中心乱刀怎么自动调整 发布:2021-03-15 14:15:05 浏览:450
机械键盘的键帽怎么选 发布:2021-03-15 14:15:02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