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可用性如何评估
❶ 可用性测试的评估方法
(User Test)就是让用户真正地使用软件系统,由实验人员对实验过程进行观察、记回录和测量。这种方法答可以准确地反馈用户的使用表现、反映用户的需求,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用户测试可分为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测试。实验室测试是在可用性测试实验室里进行的,而现场测试是由可用性测试人员到用户的实际使用现场进行观察和测试。
用户测试之后评估人员需要汇编和总结测试中获得的数据,例如完成时间的平均值、中间值、范围和标准偏差,用户成功完成任务的百分比,对于单个交互,用户做出各种不同倾向性悬着的直方图表示等。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排序撰写最终测试报告。
❷ 医疗器械可用性工程评估报告怎么写
能力评估、兴趣评估、性格评估、价值观评估4面写范文: 热情、性格泼朗我理素质待、工作乐专观向、真诚、坦率善于际属关系能吃苦耐劳较强适应能力自能力易受外界环境干扰 习我绩良获奖励习专业课知识同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工作利用课余间习食品行业相关其内容使所知识能够与社发展相适应 校期间我直担任干部工作责任强较强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及较团队合作精神 我兴趣广泛喜欢读书、听音乐、体育运参加各种文体并各种校院取良绩
❸ 什么叫可用性评价
可用性 是衡复量使用者制体验质量的尺度。“可用性”也表示产品开发期间改进易用性的各种方法。它整合了多种元素,如设计、功能、结构、信息体系等。他的定义是模糊的,相对的。 我们常说:”××比××好(坏)使”.这就是一种可用性评价,针对人也行。
11月3日是世界可用性日(World Usability Day),该纪念日的意义在于在全球范围内宣传和推动可用性工程和用户中心设计,世界各地的很多城市都会同时举行一系列的关于鼓励和推广可用性的活动,本次世界可用性日的主题是 “Making it easy - World Usability Day” (让一切变得容易 – 世界可用性日),
❹ 如何进行可用性测试和用户研究
可用性测试是一种操作性较强的迭代设计方法。关于迭代设计,还有一种说法叫“MVP"(Minimum Viable Proct,最低可行产品),即快速推出产品,后续不断改进。
这能有效地降低产品研发周期,快速占领市场,快速获得客户反馈。
很多人对设计的误解,认为设计师都是些不食人间烟火,深夜案头苦思冥想闭门几个月最终憋出来一个惊世设计方案,而当灵感枯竭时则颓废懒散无所事事的人,
认为设计依赖于捉摸不定的灵感而无法进行项目时间管控。这种观点更多地认为设计就是临门一脚的结果。事实上,假如脱离了中场组织和调整,缺少了必要的控球倒脚,临门一脚往往无果而终。
设计更多是过程,沟通过程。可用性测试提供了这样一种简单直接的沟通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用户反馈,并以此为设计依据迅速调整产品功能乃至产品方向。
如能秉持这种设计即沟通的理念,自然不会将可用性测试仅仅看做是一种无奈之选。
小到一个图标的辨识,页面导航,功能使用,大到某项业务的办理,都可以拿来做可用性测试。
测试对象的选取也没有过多要求,任何不相关的同事,朋友,甚至路人都可以被请来参加你的可用性测试。除了专业度很高的比如业务处理等,一般性的操作对是否具有真正用户资质的要求并不高。
原因在于,可用性测试最大的作用是发现明显的可用性问题(不要怀疑设计师的水平,有太多设计失败案例是源于看起来简单愚蠢之极的错误),而这些问题多数跟专业无关,只跟常识有关。
具体操作也很简单,无需拘泥于测试地点,准备材料,等等,一张纸一枝笔足够矣。
这里操作关键的点在, 1. 场景代入,2. 观察和倾听。
场景代入是指让被试者知道大概的背景,比如这个软件功能是做什么的,谁会是使用者等,但不告诉具体如何操作(有点小白鼠的意思)。
观察,靠的不仅仅是眼睛,而是心。只有清楚自己要借助测试得到什么,才能不错过转瞬即逝的细节。这要求主试者本人对设计有较深的理解。
其他的工作则是为了确保可用性测试顺利进行。比如前期需要邀请,需要准备任务清单,提问清单,需要记录的设备工具,还有一点小意思。
但真正影响可用性测试质量的只取决于主试者自身的经验和水平。
链接:http://www.hu.com/question/20418124/answer/25583970
来源:知乎
❺ 可用性测试的测试的方法
所谓可用性评估,即是对软件“可用性”进行评估,检验其是否达到可版用性标准。目前权的可用性评估方法超过20种,按照参与可用性评估的人员划分,可以分为专家评估和用户评估;按照评估所处于的软件开发阶段,可以将可用性评估划分为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形成性评估是指在软件开发或改进过程中,请用户对产品或原型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后收集的数据来改进产品或设计直至达到所要求的可用性目标。形成性评估的目标是发现尽可能多的可用性问题,通过修复可用性问题实现软件可用性的提高,总结性评估的目的是横向评估多个版本或者多个产品,输出评估数据进行对比。网站可用性测试包含的步骤有:定义明确的目标和目的,安装测试环境,选择合适的受众,进行测试和报告结果。
❻ 产品设计可用性或易用性评价的一般标准有哪些
易用性(Usability)指的是使用者能够使用某样工具来达到某个特定目标的容易程度,常见的中内文翻容译有优使性、使用性、易用度、易用性、好用性、可用性等等,其中较常见的为优使性和可用性。优使性感觉上像是优越的使用、还是优化过的使用,在词汇上模棱两可有模糊地带;可用性的说法则像是仅分成可以用和不能用两种状况。可用性 是衡量使用者体验质量的尺度。
“可用性”也表示产品开发期间改进易用性的各种方法。它整合了多种元素,如设计、功能、结构、信息体系等。他的定义是模糊的,相对的。
一、系统状态的能见度( Visibility of system status)
二、系统与真实世界的关联性(Match between system and the real world)
三、使用者的操控自由(User control and freedom)
四、一致性和标准(Consistency and standards)
希望采纳 谢谢~~~~~~~
❼ 什么是设备的可用性及可维护性,如何理解
可用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刻或时间区间内处于可执行规定功能状态的能力。他是产品可靠性、可维修性及可维护性的综合体现。通常的指标有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即MTTR(mean time to repair)。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通常的指标有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可扩展性:易于扩大规模,应用和业务的属性。通常是指界面友好,易于扩展,模块化的设计即符合这个理念。
❽ 如何进行可用性启发式评估
可用性评估,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出可用性方面的问题,即用户能否很好地使用产品的各项功能。 用户研究是制作原型和可用性评估的基础和前提,只有通过用户研究,设计人员才知道用户对界面的特定需求和使用特点,才能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制作原型,同时在对原型评估时,也必须根据用户自身及使用时的特点来对原型的好坏进行判断。 根据在评估过程中是否有用户参与,可用性评估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没有用户参与的评估方法,第二类是用户参与进行评估的方法,为什么会存在没有用户参与的方法呢?以下是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 用户以及用户的时间都不是的、何时想要何时就能得到的一种资源,大部分用户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他们只能抽出很少的时间来帮助你进行可用性评估。因此,即使是不考虑经济方面的成本,有些时候你仍可能无法找到用户来进行评估。 第二,有时请用户进行评估也并不总是能发现所有问题的,这仍是因为可供测试的用户数量有限,只有很少功能能被评估工作覆盖到。另一方面,用户的熟练程度也决定了只有特定的问题会被发现。例如,新手用户进行评估很可能发现产品在易学习性方面的问题,但却不容易发现使用效率方面的问题,而熟练用户的情况则相反,如果由设计人员进行评估,就可以系统地对所有的功能在可用性的所有方面进行评估。 下面我们首先来讨论两种不需要用户参与评估的方法:认知走查和启发式评估。 认知走查(Cognitive Walkthrough) 认知走查法试图想象出人们在第一次使用某个产品时的想法以及所采取的动作,它的大致流程是这样的,你已经有一个原型或对于界面的详细描述,或者就是一个真正的产品。同时,你知道可能的用户是谁。此时,你可以选择产品所能支持的某个功能来进行评估。评估的具体过程就是把用户在完成这个功能时所做的所有动作进述成一个令人可以信服的故事。为了使得这个故事可信,针对于用户所做的每一个动作,你必须要能够证明,根据用户的知识水平以及界面上的各种信息提示及反馈,用户做出该动作是合情合理的。 认知走查前的准备工作: 需要有一个可供评估的原型或真正产品,或者对于界面使用方法的详细描述,产品的使用手册也可以,这些描述或使用手册越详细越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更多的问题。 需要一个对于要完成的任务的描述,这个任务最好是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典型任务。 需要有一个用户在完成上述任务时所执行的一系列动作的完整而详细的描述。 有关用户自身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和经验的描述。 怎样在认知鼠查中发现可用性问题? 在上述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认知走查的核心部分就是对假定的用户所采取的每一个动作进行质疑,看看它的发生是否合乎情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考虑: 第一、用户能否想到去做某个动作。 第二、用户能否找到执行某个动作的控件在哪里。 第三、用户能否看出操作控件可以产生他们想要的效果。 第四、在用户执行操作后,界面是否提供了适当的反馈,用户能否较好地理解这些反馈来有效地指导的后续的操作。
❾ 如何进行可用性评估
可用性评估,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出可用性方面的问题,即用户能否很好地使用产品的各项功能。 用户研究是制作原型和可用性评估的基础和前提,只有通过用户研究,设计人员才知道用户对界面的特定需求和使用特点,才能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制作原型,同时在对原型评估时,也必须根据用户自身及使用时的特点来对原型的好坏进行判断。 根据在评估过程中是否有用户参与,可用性评估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没有用户参与的评估方法,第二类是用户参与进行评估的方法,为什么会存在没有用户参与的方法呢?以下是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 用户以及用户的时间都不是免费的、何时想要何时就能得到的一种资源,大部分用户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他们只能抽出很少的时间来帮助你进行可用性评估。因此,即使是不考虑经济方面的成本,有些时候你仍可能无法找到用户来进行评估。 第二,有时请用户进行评估也并不总是能发现所有问题的,这仍是因为可供测试的用户数量有限,只有很少功能能被评估工作覆盖到。另一方面,用户的熟练程度也决定了只有特定的问题会被发现。例如,新手用户进行评估很可能发现产品在易学习性方面的问题,但却不容易发现使用效率方面的问题,而熟练用户的情况则相反,如果由设计人员进行评估,就可以系统地对所有的功能在可用性的所有方面进行评估。 下面我们首先来讨论两种不需要用户参与评估的方法:认知走查和启发式评估。 认知走查(Cognitive Walkthrough) 认知走查法试图想象出人们在第一次使用某个产品时的想法以及所采取的动作,它的大致流程是这样的,你已经有一个原型或对于界面的详细描述,或者就是一个真正的产品。同时,你知道可能的用户是谁。此时,你可以选择产品所能支持的某个功能来进行评估。评估的具体过程就是把用户在完成这个功能时所做的所有动作进述成一个令人可以信服的故事。为了使得这个故事可信,针对于用户所做的每一个动作,你必须要能够证明,根据用户的知识水平以及界面上的各种信息提示及反馈,用户做出该动作是合情合理的。 认知走查前的准备工作: 需要有一个可供评估的原型或真正产品,或者对于界面使用方法的详细描述,产品的使用手册也可以,这些描述或使用手册越详细越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更多的问题。 需要一个对于要完成的任务的描述,这个任务最好是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典型任务。 需要有一个用户在完成上述任务时所执行的一系列动作的完整而详细的描述。 有关用户自身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和经验的描述。 怎样在认知鼠查中发现可用性问题? 在上述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认知走查的核心部分就是对假定的用户所采取的每一个动作进行质疑,看看它的发生是否合乎情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考虑: 第一、用户能否想到去做某个动作。 第二、用户能否找到执行某个动作的控件在哪里。 第三、用户能否看出操作控件可以产生他们想要的效果。 第四、在用户执行操作后,界面是否提供了适当的反馈,用户能否较好地理解这些反馈来有效地指导的后续的操作。
❿ 可用性测试和可用性评估是一回事儿吗
前者是一个可用性的测试过程,后面是可用性的一个猜想或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