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线与设备的距离是多少
① 接的地线太远会不会有影响 (地线与配电箱距离有个7至8米远)
用万用表测量零线与地线之间电压。看有没有达到使用设备的要求。如:数码设备要求低于3V.没有达标就产用多点接地。
② 地线与机器的距离需要多远
所有电机金属来外壳须与保自护零线连接,总配电箱及所有分配电箱必须做重复接地,大型机械也必须做重复接地,接地棒长度2米,间距2.5米,作环形连接,接点应固定牢靠,接地线一律用黄、绿双色线,不得采用其它颜色作为接地线,线路绝缘电阻应定期检。
③ 地线接地应多深
按照规定接地线要求埋地2米以下(一般而言,3米以下就是最安全的地线。),用4*40的镀锌角钢或者直径40的镀锌钢管,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家用电器设备由于绝缘性能不好或使用环境潮湿,会导致其外壳带有一定静电,严重时会发生触电事故。
为了避免出现的事故可在电器的金属外壳上面连接一根电线,将电线的另一端接入大地,一旦电器发生漏电时接地线会把静电带入到大地释放掉。另外对于电器维修人员在使用电烙铁焊接电路时,有时会因为电烙铁带电而击穿损坏电器中的集成电路,这一点比较重要。
(3)地线与设备的距离是多少扩展阅读
电器中,接地线就是接在电气设备外壳等部位及时的将因各种原因产生的不安全的电荷或者漏电电流导出的线路。
(1)高压接地线作用: 高压接地线是用于线路和变电施工,为防止临近带电体产生静电感应触电或误合闸时保证安全之用。
(2)高压接地线结构: 携带型高压接地线由绝缘操作杆、导线夹、短路线、接地线、接地端子、汇流夹、接地夹。
(3)高压接地线制作工艺:制作工艺优良-- 导线夹、接地夹是采用优质铝合金压铸成形;操作棒采用环氧树脂彩色管,绝缘性能好,强度高、重量轻、色彩鲜明、外表光滑;接地软铜线采用多股优质软铜线绞合而成,并外覆柔软、耐高温的透明绝缘护层,可以防止使用中对接地铜线的磨损,铜线达到疲劳度测试需求,确保作业人员在操作中的安全。
(4)接地线规格:按部颁规定,接地线必须是 25mm 2 以上裸铜软线制成。
④ 被保护电气设备与接地装置间的距离为什么越短越好
在电气设备系统中不允许使用黑铁管或镀锌铁管、埋入地下作为接地装置。〈铁管容易回锈蚀〉。在电答力设备接地装置中应根据所需要保护接地的面积、数量。按“电力设备运行规程”采取多点设置接地装置形成完整的闭合回路、〈只能使用、镀锌钢材阀兰、圆钢镀镀锌扁钢、铜芯线等耐腐蚀材料〉。
⑤ 电气设备与接地点之间的距离应该越少越好,为什么
因为电气设备与接地点之间连线的电阻值和距离成正比,当发生漏电时,电气设备的外壳上面的电压又和这个阻值成正比,也就是说电气设备的外壳上面的电压和电气设备与接地点之间距离成正比,所以电气设备与接地点之间距越少越好。
⑥ 人工接地体中,接地极之间距离一般为多少米左右,深度为多少米
这个要根据工程接地电阻要求而定。一般接地极打入地下深度为1.2-3米之间,间距为接地极长度的1.5倍。
为降低跨步电压,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网距建筑物入口处及人行道不宜小于3m,当小于3m时,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
1、水平接地极局部埋深不应小于1m;
2、水平接地极局部应包以绝缘物;
3、宜采用沥青碎石地面或在接地网上面敷设50-80mm沥青层,其宽度不宜小于接地网两侧各2m。
(6)地线与设备的距离是多少扩展阅读:
接地极的物理特性
设备接地的基本原则,是要在人为环境中能成为危险状态的安全措施。而现代的接地和搭接系统,应设计成为低阻抗的,以抑制通信和电子系统的噪声,并对瞬态电压提供保护。
(1)电流分布
因为土壤中的电流密度趋向于均匀分布,所以每条电流线都可以认为是从接地极发出并与其表面垂直。接地极和土壤的接触面,由于接触可能不良,夯实不够,土壤干燥或冰冻,以及导电率不良等原因,是按地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位。
距离接地极愈远,通过土壤的传导通路截面积就愈大,因此电流密度愈低,直到趋近于零。
(2)按地体间的电流途径
在多数情况下,发电厂的接地装置是由许多导体组成的接地网;导体的众多节点使接地电流可以选择人地途径。
如果不存在干扰,电流将自行在所有的导线中均匀分配。不过,电流的频率、相邻载流导体的接近程度、接地极和相邻金属物体的品种以及接地电流传导途径的阻抗,都会影响接地电流的途径。
(3)按地电阻的影响
各种土壤对电门流通都存在电阻,它的大小与其本身的电阻率成反比。电流通过土壤时,由于接地电阻而产生高于正常地电位的电位升。升高的电位用欧姆定律计算。
高导接地极
高导接地极产品利用导电性能及土壤亲和性良好的天然矿物、磷片石墨及电解质材料,经国外最先进技术工艺及专用机械设备高压冷凝制作而成,此产品是活性接地的环保新型复合式专用接地体。
⑦ 接地线要多少长度
电子设备一般都要求有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做好接地系统既是设备稳定、可靠工作的需要,
也是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的需要。电子设备的接地系统一般包括直流地、功率地、工作地,三种接
地线在某一公共点接在一起后再通过等电位连接带接到接地体。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除了必须有良
好的接地体以外,接地线的长度和用材规格是极其重要的方面。实际工作中不同设备对接地线的长
度和用材规格要求不一样,不同的参考资料给出的接地线长度、用材规格也往往不同,使工程技术
人员容易混淆。因此,从理论上估算与校验显得非常重要。
1
接地线长度
1.1
为防止雷电流或故障电流所产生的高电位对设备的损害,
要求接地线长度尽可能短。
实际工
作中,由于设备与接地体相对距离的存在,接地线允许长度对技术人员来说才有实际意义。由公式
(
1
)可以用来估算接地线允许长度。
Umax=UL=L0
·
L
·
di/dt
(
1
)
由上式得:
L=Umax/
(
L0
·
L
·
di/dt
)(
2
)
式中
Umax
—设备能承受的最高电位(
kV
);
UL
—雷电流或故障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引下线上的电感电压降(
kV
);
L0
—引下线的单位长度的电感(
μ
H/m
),一般取其等于
1.5
μ
H/m
;
L
—引下线长度(
m
);
di/dt
—雷电流或故障电流陡度(
kA/
μ
s
);雷电流徒度按一类为
di/dt=I/T1=20kA/
μ
s
,二类
为
15kA/
μ
s
,三类为
10kA/
μ
s
,按规范,
I
为雷电流幅值,一类为
200kA
,二类为
150kA
,三类为
100kA
;
T1
为波头时间(
μ
s
),取
T1=10
μ
s
;故障电流则按实际估算。
考虑到引下线的电感对设备电位的影响,引下线除了尽可能短以外,还要尽可能避免弯曲、绕
圈。
1.2
对于高频电子设备还必须考虑引下线高频阻抗和表面射频电阻对设备的影响。
为了减少接地
引下线的高频阻抗和接地引下线的射频电阻,对接地线到公共接点的距离有一定要求。
Z=Rrƒ
√
L+
(
tg2
π
·
L/
λ
)
2
(
3
)
Rrƒ=0.26
×
10-6
√
μ
ƒ/G
·
L/b
(
4
)
式中:
Z
—接地引下线的高频阻抗(
Ω
);
Rrƒ
—接地引下线表面的射频电阻(
Ω
);
L
—从电子设备至接地体间的引线长度(
m
);
λ
—电子设备工作频率的波长(
m
);
μ
—接地引下线相对于铜的导磁率;
G
—接地引下线相对于铜的导电率;
ƒ
—设备的工作频率(
Hz
);
b
—接地引下线的宽度(
mm
)。
从式(
3
)、(
4
)可以得出接地线应尽可能短,并且由于
L=
(
2n+1
)·
λ
/4
时
tg2
π
·
L/
λ
=
∞,
Z=
∞所以引下线应该避开
L=
λ
/4
及
λ
/4
奇数倍附近的长度。
一般情况下,接地支线长度应小于
3m
,而接地干线应小于
15m
。我们在确定引下线长度时,必
须对设备要求,如耐高电位能力、功率、工作频率以及接地地网的情况了解清楚。由于设备与接地
体相对位置是客观情况要求,有时不能减少接地干线的长度时,应采取其他措施。
2
接地线的用材规格
接地线的用材规格(截面积)有多种,如
1mm2
、
1.5mm2
、
4mm2
、
16mm2
、
35mm2
、
100mm2
等等,
实际应用中应兼顾安全和经济两方面的要求。对于不同设备及地网条件,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选
择较小截面积的接地线。接地引下线的最小截面积一般根据其材质的热稳定度来确定。
S
≥
I/C
·√
t
(
5
)
式中
S
—接地线的最小截面积(
mm2
);
I
—流经引下线的最大雷电流或故障电流的稳定值(
A
),与设备和接地网有关;
t
—电流持续时间(
s
)。
C
—为与材质有关的热稳定系数,钢取
70
,铜取
210
,铝取
120
。
一般情况下,对中、小型设备,接地线一般取支线为
16mm2
,接地干线为
35mm2
,对于较大型的
设备取支线为
35mm2
,接地干线为
100mm2
。选择接地引下线的截面积应该用(
5
)式进行校验,达不
到上式要求的要选择更大截面积的材质。
推荐一家永安防雷。一般接地线埋入地下2米
⑧ 机房直流系统接地与防雷接地之间距离应大于多少米
直流工作接地(直流零、逻辑接地),接地电阻按机房具体要求确定,接地 电阻≤回1Ω,直流逻辑地极与答建筑物接地极的距离应大于20米。
防雷保护地主要是用来向大地引泄雷电流的,目的在于保护人员和建筑物的安全。防雷保护地与计算机中心建筑物采用的避雷措施有关,由于雷电流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造成巨大的电磁场,对计算机中心及相关设备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要求防雷地线装置与所有其他电器设备之间保持足够的距离。因此防雷保护措施是不可忽视的。
⑨ 地线地桩距离要多少米才适合
系统各接地点之间距离不小于3米所有地桩如果距离太近效果没有相应专拉开距离所获得的土属地等效电容好而已。换句话说,一大块金属与分开各个点的金属等效的接地面积所得到的土地面积、含水层等折合的接地电阻而得到的等效电容。
接地桩要打地下(2-3米)深。
在做接地时,系统各接地点之间距离不小于3米,垂直敷设时,垂直打入地下的深度不应小于2米,一般为3米,水平敷设时,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米。而且,接地体应镀锌或镀铜,严禁涂漆。采用截面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铜线,其电阻不大于1欧姆。地线做好后,一般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一般用热镀锌角钢,一头削尖作为接地极;热镀锌扁钢作连接。
接地桩的应用:可以利用原厂房的接地装置,经过测试若接地电阻符合要求,可以焊接接地扁铁引至试验位置。若原厂房接地装置不能满足接地电阻要求,可另行设置人工接地体,采用2.5米长50*5角铁焊接接地圆钢(焊接长度6D)引出,将角铁打入地下,测试接地电阻符合规范要求即可用作人工接地体要求。相应的规范要参照05D10-47,,GB50057-2010的5.4项。
注意用电安全。
⑩ 电力系统的接地距离建筑物的最小距离是多少。
这个没有规定,因为发电厂和变电所都是采用接地网,电气设备接地和建筑物接地是连在一起的。也许你是指线路杆塔接地点距离你家的房子很近,想了解是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