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细长件用什么刀粒
⑴ 车削细长轴要注意什么刀具应该怎样刃磨
一般把长径比(轴的长度与直长之比)大于20的轴类工件,称为细长轴。
车细长轴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细长轴刚性差,车削过程中,在切削力、本身重量和离心力的作用下,极易产生弯曲和振动,加工起来很困难,长径比越大,加工越困难。因此,为提高刚性,加工细长轴一般采用中心架或跟刀架。
2)因为细长轴各部分质量对转动中心分布不均匀,加工时转速愈高,离心力愈大,工件愈易引起振动,致使表面质量下降,甚至造成无法加工。因此,加工细长轴一般采用较低的切削速度。
3)车削细长轴一次进给的时间较长,车削热量大部分传给工件,使工件温度升高,产生轴向伸长变形,温度愈高,伸长愈大。若工件两端用顶尖装夹(或一端用卡盘一端用顶尖),轴向伸长会使工件弯曲,也使加工质量下降。因此,对要求较高的细长轴类工件,要考虑伸长量的补偿问题。
4)在选择车刀几何参数时,要考虑以下问题:
①尽量减小切削力,尤其是减小径向切削力,因为径向力是产生切削振动的主要原因。为此,细长轴车刀一般选用大前角和大主偏角。为减小径向力、避免振动,有的细长轴车刀甚至选用93°主偏角。
②选择正刃倾角(λs>0)。一方面可控制切屑流向待加工表面,另一方面也可减小径向力,避免振动。
③刀面切削刃要具有较细的粗糙度。车刀要经过研磨,经常保持刃口锋利。
④选择较小的刀尖圆弧半径(一般半径r<0.3mm)。刀尖半径愈小,径向力愈小。愈不易旨起振动。
⑤降低工件切削温度,一般采用切削液。
⑵ 数控车床刀粒是怎样分类的,不同颜色的刀粒用于什么样材料的切削,比如黑色的刀粒用于切削什么材料
大体分几类:1,黄色,M类车钢件。2,黑色,K类车铸铁。3,传说是不锈钢类,没用过。4,TN60,属于金属陶瓷材质,整体银白色,并且多为开槽刀片,小刀片易蹦刀刃,车钢件。这都是我用过,自己总结的
⑶ 普通车床加工细长轴类工件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用什么角度的车刀最合适
细长工件?多长啊,那得上支撑架哦,不然会容易变型,粗车用75度90度都行,看情况速度可以适当调,精车用90度吧
⑷ 细长轴加工刀具怎么选择和使用
由于细长轴刚性不足,要求径向切削力越小越好。因此,对刀具要求刀刃锋利,切削轻快,排屑顺利,耐用度高。原则是在不影响刀具强度的前题下,尽量加大前角和主偏角。常用主偏角φ=75°~90°,前角γ=28°~30°。硬质合金刀片为yT15,刀杆为45优质碳素刚。主偏角φ=75°。其主切削刃前角γ=25°,棱前角也是25°,倒棱0.4~0.8mm,由于有倒棱和R4mm断屑槽的作用,所以有很好的断屑性能。同时,由于刀尖角度的增大,增加了刀尖强度和散热条件。车刀主后角α=8°,倒棱0.1~0.3mm,棱后角为-12°,这样,就增加了车刀后隙面支持在工件上的接触面积,防止了由于工件材料内部组织不均匀而产生的啃刀现象,并可消除低频率振动。
1、精车刀。刀具结构采用弹性刀杆,起到消振作用,改善切削条件,硬质合金刀片采用YT15,装刀时要使刀尖低于轴件中心0.1mm。刀刃较宽,修光刀刃8~10mm。
可保持车刀与轴件有一定的接触面积,刀刃顶着轴件进行车削,可防止车削力变化时引起啃刀的疵病。主偏角很小,以形成薄的变形小的切削,有利于提高被加工表面光洁度,前角γ=30°,使切削轻快。
选择合理的切削用量
反向车削细长轴中,对切削用量有特殊要求。要求取最大的进给量f,以增加工件轴向拉应力,防止工件大幅度振动。但切削用量的选择受到加工表面几何形状误差的限制,通常选择的次序为:先取最大的进给量,其次取最大被吃刀量ap,最后取最大的切削速度v。实践证明,当工件长度与直径之比为40~120时,若v=40m/min,f最好取0.35~0.5mm/r;若v=45~100m/min,f取0.6~1.2mm/r为宜。在实际操作中切削用量选择:粗车时,切削速度为50~60m/min,进给量为0.3~0.4mm/r,切削深度为1.5~2mm;精车时,切削速度为60~100m/min,进给量为0.08~0.12mm/r,切削深度为0.5~1mm。
⑸ 切削细长钢轴用什么刀具
、细长轴在加工中是最常见的问题
1、热变形大。
细长轴车削时热扩散性差、线膨胀大,当工件两端顶紧时易产生弯曲。
2、 刚性差。
车削时工件受到切削力、细长的工件由于自重下垂、高速旋转时受到离心力等都极易使其产生弯曲变形。
3、 表面质量难以保证。
由于工件自重、变形、振动影响工件圆柱度和表面粗糙度。
二、怎样提高细长轴加工精度及预防措施
1、 选择合适的装夹方法
(1)双顶尖法装夹法。采用双顶尖装夹,工件定位准确,容易保证同轴度。但用该方法装夹细长轴,其刚性较差,细长轴弯曲变形较大,而且容易产生振动。因此只适宜于长径比不大、加工余量较小、同轴度要求较高、多台阶轴类零件的加工。
(2)一夹一顶的装夹法。采用一夹一顶的装夹方式。在该装夹方式中,如果顶尖顶得太紧,除了可能将细长轴顶弯外,还能阻碍车削时细长轴的受热伸长,导致细长轴受到轴向挤压而产生弯曲变形。另外卡爪夹紧面与顶尖孔可能不同轴,装夹后会产生过定位,也能导致细长轴产生弯曲变形。因此采用一夹一顶装夹方式时,顶尖应采用弹性活顶尖,使细长轴受热后可以自由伸长,减少其受热弯曲变形;同时可在卡爪与细长轴之间垫入一个开口钢丝圈,以减少卡爪与细长轴的轴向接触长度,消除安装时的过定位,减少弯曲变形。
(3)双刀切削法。采用双刀车削细长轴改装车床中溜板,增加后刀架,采用前后两把车刀同时进行车削。两把车刀,径向相对,前车刀正装,后车刀反装。两把车刀车削时产生的径向切削力相互抵消。工件受力变形和振动小,加工精度高,适用于批量生产。
(4)采用跟刀架和中心架。采用一夹一顶的装夹方式车削细长轴,为了减少径向切削力对细长轴弯曲变形的影响,传统上采用跟刀架和中心架,相当于在细长轴上增加了一个支撑,增加了细长轴的刚度,可有效地减少径向切削力对细长轴的影响。
(5)采用反向切削法车削细长轴。反向切削法是指在细长轴的车削过程中,车刀由主轴卡盘开始向尾架方向进给。这样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轴向切削力使细长轴受拉,消除了轴向切削力引起的弯曲变形。同时,采用弹性的尾架顶尖,可以有效地补偿刀具至尾架一段的工件的受压变形和热伸长量,避免工件的压弯变形。
2、选择合理的刀具角度
为了减小车削细长轴产生的弯曲变形,要求车削时产生的切削力越小越好,而在刀具的几何角度中,前角、主偏角和刃倾角对切削力的影响最大。细长轴车刀必须保证如下要求:切削力小,减少径向分力,切削温度低,刀刃锋利,排屑流畅,刀具寿命长。从车削钢料时得知:当前角γ0增加10°,径向分力Fr可以减少30%;主偏角Kr增大10°,径向分力Fr可以减少10%以上;刃倾角λs取负值时,径向分力Fr也有所减少。
(1)前角(γ0) 其大小直接着影响切削力、切削温度和切削功率,增大前角。可以使被切削金属层的塑性变形程度减小,切削力明显减小。增大前角可以降低切削力,所以在细长轴车削中,在保证车刀有足够强度前提下,尽量使刀具的前角增大,前角一般取γ0=150 .车刀前刀面应磨有断屑槽,屑槽宽B=3.5~4mm, 配磨 br1=0.1~0.15mm,γ01=-25°的负倒棱,使径向分力减少,出屑流畅,卷屑性能好,切削温度低,因此能减轻和防止细长轴弯曲变形和振动。
(2)主偏角(kr) 车刀主偏角Kr是影响径向力的主要因素,其大小影响着3个切削分力的大小和比例关系。随着主偏角的增大,径向切削力明显减小,在不影响刀具强度的情况下应尽量增大主偏角。主偏角Kr=90°(装刀时装成85°~88°),配磨副偏角Kr‘=8°~100 .刀尖圆弧半径γS=0.15~0.2mm,有利于减少径向分力。
(3)刃倾角(λs)倾角影响着车削过程中切屑的流向、刀尖的强度及3个切削分力的比例关系。随着刃倾角的增大,径向切削力明显减小,但轴向切削力和切向切削力却有所增大。刃倾角在-10°~+10°范围内,3个切削分力的比例关系比较合理。在车削细长轴时,常采用正刃倾角+3°~+10°,以使切屑流向待加工表面。
(4)后角较小a0=a01=4°~60°,起防振作用。
3、合理地控制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选择的是否合理,对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切削力的大小、切削热的多少是不同的。因此对车削细长轴时引起的变形也是不同的。粗车和半粗车细长轴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尽可能减少径向切削分力,减少切削热。车削细长轴时,一般在长径比及材料韧性大时,选用较小的切削用量,即多走刀,切深小,以减少振动,增加刚性。
(1)背吃刀量(ap) 在工艺系统刚度确定的前提下,随着切削深度的增大,车削时产生的切削力、切削热随之增大,引起细长轴的受力、受热变形也增大。因此在车削细长轴时,应尽量减少背吃刀量。
(2)进给量(f) 进给量增大会使切削厚度增加,切削力增大。但切削力不是按正比增大,因此细长轴的受力变形系数有所下降。如果从提高切削效率的角度来看,增大进给量比增大切削深度有利。
(3)切削速度(v) 提高切削速度有利于降低切削力。这是因为,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切削温度提高,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细长轴的受力变形减小。但切削速度过高容易使细长轴在离心力作用下出现弯曲,破坏切削过程的平稳性,所以切削速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对长径比较大的工件,切削速度要适当降低。
⑹ 加工细长轴是用什么样的夹具
尾架顶锥要顶上,用上跟刀架,根据情况不同有时要用上鸡尾夹头。
⑺ 车床上加工细长工件应配合采用什么装夹
必需使用跟刀架,车削细长轴的关键技术是防止加工中的弯曲变形,为此必须从夹具、机床辅具、工艺方法、操作技术、刀具和切削用量等方面采取措施。
1、改进工装夹方法;在车削细长轴时,一般均采用一头夹和一头顶的装夹方法。用卡盘装夹工件时,在卡爪与工件之间套入一开口的风丝圈,以减少工件与卡爪轴向接角长度。在尾座上采用弹性顶尖,这样当工件受切削热而伸长时,顶针能轴向伸缩,以补偿工作的亭台形,减少工件的弯曲。
2、采用跟刀架;跟刀架为车床的通用除件,它用来在刀具切削点附近支承工件并与刀架溜板一起作纵向移动。跟刀架与工件接触处的支承一块一般用耐磨的球墨铸铁或青铜制成,支承爪的圆弧,应在粗车后与外圆研配,以免擦伤工件,采用跟刀架能抵消加工时径向切削分力和工件自重的影响,从而减少切削振动和工件变形,但必须注意仔细调整,使跟刀架的中心与机床顶针中心保持一致。
3、合理选择车刀的角度;为减少径向切削力,宜选用较大主偏角;前刀面应磨出R=1.5-3mm的断屑槽,使切屑流向待加工表面;车刀表面粗糙度值要小,并经常保持切削刃锋利。
4、合理选择切削用量;车削细长轴时,切削用量应比普通轴类零件适当减小,用硬质合金车刀粗车再精车留量放磨精磨至尺寸要求。收起
⑻ 细长轴如何加工
车削细长轴的关键技术是防止加工中的弯曲变形,为此必须从夹具、机床辅具、工艺方法、操作技术、刀具和切削用量等方面采取措施。
1、改进工装夹方法
在车削细长轴时,一般均采用一头夹和一头顶的装夹方法。用卡盘装夹工件时,在卡爪与工件之间套入一开口的风丝圈,以减少工件与卡爪轴向接角长度。在尾座上采用弹性顶尖,这样当工件受切削热而伸长时,顶针能轴向伸缩,以补偿工作的亭台形,减少工件的弯曲。
2、采用跟刀架
跟刀架为车床的通用除件,它用来在刀具切削点附近支承工件并与刀架溜板一起作纵向移动。跟刀架与工件接触处的支承一块一般用耐磨的球墨铸铁或青铜制成,支承爪的圆弧,应在粗车后与外圆研配,以免擦伤工件,采用跟刀架能抵消加工时径向切削分力和工件自重的影响,从而减少切削振动和工件变形,但必须注意仔细调整,使跟刀架的中心与机床顶针中心保持一致。
3、合理选择车刀的角度
为减少径向切削力,宜选用较大主偏角;前刀面应磨出R=1.5-3mm的断屑槽,前角一般取γ0=150-300;;刃倾角λs取正值,使切屑流向待加工表面;车刀表面粗糙度值要小,并经常保持切削刃锋利。
4、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车削细长轴时,切削用量应比普通轴类零件适当减小,用硬质合金车刀粗车,可按下表切削用量。
精车时,用硬质合金金车刀车削φ20φ40mm,长1000-1500mm细长轴时,可选用f=0.15-0.25mm/r,ap=0.2-0.5mm,v=60-100m/s
⑼ s136材料用什么刀粒加工
S136相当于国产4Cr13,退火状态硬度小于215HBW,一般机械加工均可加工,进行一下版正火处理,机械加工更容易权。该材料淬火硬度一般在45HRC~50HRC,淬火后的材料需要磨加工或线切割加工或电火花加工等。
⑽ 细长轴的加工方法
数控车床车削细长轴:
所谓细长轴就是工件的长度与直径之比大于25(即/D>25)的轴类零件称为细长轴。在切削力、重力和顶尖顶紧力的作用下,横置的细长轴是很容易弯曲甚至失稳,因此,车削细长轴时有必要改善细长轴的受力问题。采用反向进给车削,配合以最佳的刀具几何参数、切削用量、拉紧装置和轴套式跟刀架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结果 提高了细长轴的刚性,达到了加工要求。
轴类零件在整个制造工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汽车领域起着连接动力装置和运动装置的部位;在重型机械领域起着传动动力、吊装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细长轴是传动轴类零件的特点,在整个轴类零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细长轴的特点:
由于细长轴刚性很差,在加工中极易变形,对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影 响很大。为此,生产中常采用下列措施予以解决。
(一) 改进工件的装夹方法
粗加工时,由于切削余量大,工件受的切削力也大,一般采用卡顶法, 尾座顶尖采用弹性顶尖,可以使工件在轴向自由伸长。但是,由于顶尖 弹性的限制,轴向伸长量也受到限制,因而顶紧力不是很大。在高速、 大用量切削时,有使工件脱离顶尖的危险。采用卡拉法可避免这种现象 的产生。
精车时,采用双顶尖法(此时尾座应采用弹性顶尖)有利于提高精度,其关键是提高中心孔精度。
(二)采用跟刀架
跟刀架是车削细长轴极其重要的附件。采用跟刀架能抵消加工时径向 切削分力的影响,从而减少切削振动和工件变形,但必须注意仔细调整,使跟刀架的中心与机床顶尖中心保持一致。
(三)采用反向进给
车削细长轴时,常使车刀向尾座方向作进给运动(此时应安装卡拉 工具),这样刀具施加于工件上的进给力方向朝向尾座,因而有使工件 产生轴向伸长的趋势,而卡拉工具大大减少了由于工件伸长造成的弯曲 变形。
(四)采用车削细长轴的车刀
车削细长轴的车刀一般前角和主偏角较大,以使切削轻快,减小径向 振动和弯曲变形。粗加工用车刀在前刀面上开有断屑槽,使断屑容易。精车用刀常有一定的负刃倾角,使切削流向待加工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