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器具用什么消毒
① 食品加工用具用什么消毒杀菌更加合适
二氧化氯
稳定性二氧化氯简介
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安全、高效、广谱的消毒灭菌、除臭剂,是氯制剂最理想的替代品。它的有效氯是氯气的2.6倍,氧化能力约为氯的2.5倍,杀菌效果是次氯酸的5倍左右;特别是它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不生成三氯甲烷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1级安全高效消毒剂.
我国广东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1987年批准用于食品工业管道、设备、容器、餐具的消毒和食品保鲜。1992年,中国食品添加剂委员会批准,二氧化氯可用于鱼类加工过程,控制杂菌、大肠菌等污染。1996年,我国将二氧化氯列入食品添加剂中的“防腐剂”。2002年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通知[卫法监发第282号文]规定二氧化氯可广泛用于食品加工、药品加工、空间环境、管道、容器的杀菌、饮用水和工业循环水、游泳池、工业废水、医院废水的杀菌除臭、医疗卫生、宾馆餐饮业的织物、餐具、用品的漂白消毒。
我公司生产的稳定性二氧化氯与其它品牌相比最大的显著优势是不吸潮、产品活化后的原液不易挥发,保存期长。产品为白色粉末状颗粒,含量:10%。使用、运输、贮存方便;活化快、杀菌迅速彻底.它还能与空气中或物体表面的氨、硫化物、有机物反应,达到及时除去异味的效果。
使用方法:
将本品200g加入10升水中,搅拌均匀,静置5分钟左右,参照下表稀释使用:
【注意事项】:
1、配制时,先放水再加粉剂,次序不能颠倒。
2、稀释宜用塑料、玻璃容器。
3、应现配现用、每个包装宜一次用尽,用不尽的要扎紧封口。
4、本品不慎接触人体立即用清水冲洗。
5、高浓度本品具有漂白性。
6、请于低温、避光、干燥处保存。
【包装】: 200g/袋×5X25袋=25kg/箱
1000g/袋×25=25kg/箱
【含量】:10%
【保质期】2年。
② 食品加工用具用什么消毒
二氧化氯。
食品加工用具使用一段时间会有一层菌膜,菌膜会影响工具在使用时的卫生,用DCW杀菌溶液浸泡几分钟就可以。
二氧化氯溶于水后,基本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也不以二聚或多聚状态存在。在水中的扩散速度与渗透复能力都比氯快,特别在低浓度时更突出。
当细菌浓度在105~106个/mL时,0.5ppm的ClO2作用5分钟后即可杀灭99%以上的异养菌;制而0.5ppm的Cl2的杀菌率最高只能达到75%,试验表明,0.5ppm的ClO2在12小时内对异养菌的杀灭率保持在99%以上,作用时间长达24小时杀菌率才下降为86.3%。
(2)食品加工器具用什么消毒扩展阅读:
用途:用作氧化剂、脱臭剂、杀生剂、保鲜剂、漂白剂等。
二氧化氯因为其具有杀菌能力强,对人体及动物没有危害以及对环境不造成二次污染等特点而备受人们的青睐。二氧化氯不仅是一种不产生致癌物的广谱环保型杀菌消毒剂,而且还在杀菌、食品保鲜、除臭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效果。
二氧化氯消毒剂随浓度的增加,杀菌作用加强,用500ppm二氧化氯消毒剂溶液杀灭白色念珠菌,作用1min,杀灭率达100%;而用250ppm时,作用10min,才能达到99.99%。
③ 食品加工中使用的器具的杀菌消毒温度一般是多少
食品加工中,由可细菌芽胞耐热性很强,必须用116℃以上的温度灭菌,故需要采用高压灭菌器或装置进行灭菌。高压灭菌是在完全密封的高压杀菌器中进行,常用温度为110~121℃。
对食品进行杀菌的方法很多,而加热杀菌以其有效、便捷和经济等优点,成为目前食品工业中杀菌的最常用方法。
对食品进行加热杀菌,不仅要迅速有效地杀死存在于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而且,必须将杀菌热力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和组织成分的损伤,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因此,加热杀菌条件的选择,不但要考虑有害微生物的耐热性,而且还必须充分研究加热的温度、时间等条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程度。
因为不同食品的来源和组成成分不同,其所含有的有害微生物也各不相同,所以对不同食品进行加热杀菌的时间、温度等条件就不一样。
产芽孢的细菌,其耐热性极高,是加热杀菌的主要对象。酵母菌的耐热性较高,而霉菌的孢子比菌丝也有更强的耐热性。一般,微生物的耐热性越高,杀菌所需的温度越高,加热的时间越长(见表1)。
表1 几种微生物的抗热力
微生物 热致死时间
温度°C 时间min
伤寒沙门氏菌 60 5
金黄色葡萄球菌 63 7
大肠杆菌 60 5~30
嗜热链球菌 70~75 30
嗜热乳杆菌 71 30
芽孢杆菌芽孢 100 2~1200
酵母菌 50~60 10~15
霉菌菌核 90~100 300
黑曲霉孢子 50 4
在加热杀菌过程中,食品处于高温状态,这会对食品成分产生很大的影响。如碳水化合物褐变、蛋白质变性、脂肪氧化等等物理化学变化,严重影响食品的色泽、风味和口感。因此加热时间不宜过长,温度也不宜过高。
加热杀菌分为低温杀菌、高温杀菌、超高温瞬时杀菌及无菌灌装(充填)等。
低温杀菌是将食品中所存在的微生物部分(而不是全部)消灭的一种杀菌方法,其适用温度在100°C以下,例如消毒牛奶、奶油、酸性饮料、pH在4以下的果品加工食品、啤酒、酱油等。由于这种杀菌方法并未将存在于食品中的微生物全部杀死,因此必须采用进一步冷藏或使用添加剂等措施来抑制残余微生物的繁殖。低温杀菌在操作上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即:使食品温度上升至设定温度的升温阶段、按设定时间维持恒温的保温阶段以及冷却至室温或低于室温的冷却阶段。以消毒牛奶杀菌为例,先将牛奶在62~65°C下加热30min或采用具有与此同等杀菌效果的方法进行杀菌,之后立即冷却至10°C以下进行保存。
高温杀菌则是将食品经过100°C以上加热进行杀菌处理,从而使食品具有更长的保质期。 pH在中性或酸性的食品和饮料,大都采用高温杀菌。例如植物蛋白饮料、浓缩乳、水产品罐头、蔬菜罐头、畜产品罐头等。
对于乳制品,一般采用超高温瞬时杀菌的方法,它只要将食品在130°C左右的高温下杀菌数秒。不论在理论上或生产上都表明,超高温瞬时杀菌的乳制品质量比低温长时间杀菌好得多。构成食品色、香、味和营养素的化学成分一般都为不稳定的因素,它们受热破坏的速度和一般化学反应一样,温度每上升10°C,就会增加2~3倍,而食品腐败菌芽孢的死亡速度将增加10~20倍。因此,超高温瞬时杀菌时腐败菌经瞬时处理后就迅速死亡,维生素并不一定会遭到破坏。
对于一般的罐头制品,可用高温蒸汽进行杀菌。有些罐头,为了保证良好的杀菌效果和罐体的密封性不受破坏,往往采用无菌罐装,就是对食品和容器分别进行杀菌消毒,待冷却后,在无菌环境下装罐、密封。无菌罐装对食品品质的影响程度较小,但装罐必须在无菌或几乎无菌的环境中进行,以免食品遭到再次污染。
④ 食品工具消毒用什么
推荐用DCW次氯酸,次氯酸是公认的杀菌快速、广谱,DCW次氯酸是盐和水电解生成,无毒、对人体无害,杀菌后可完全降解,无残留、无腐蚀、无刺激气味,非常安全、环保。
⑤ 食品加工厂都用什么消毒杀菌
一般的食品加工厂的话,他有他们专门的消毒系统,它有他们专门的消毒东西。
⑥ 食品加工车间和器具需要每天都消毒吗
是的,食品厂生产受到国家ISO 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监控。每天需按照标准进内行消毒清洗,包括容车间消毒、地面消毒、工器具消毒、人员洗手消毒等等,食品厂消毒记录是每次消毒都要填写。食品厂可用食品级秀霸二氧化氯消毒。
⑦ 请问:食品生产设备用什么清洗消毒效果比较好
CIP酸碱清洗剂吧,我的老东家是做奶制品的,我见过用这个清洗特别干净,还不用拆卸设备按钮一按就搞定了
⑧ 食品加工车间、工器具消毒用什么合适
食品加工中,由可细菌芽胞耐热性很强,必须用116℃以上的温度灭菌,故需要采用高压灭菌器或装置进行灭菌。高压灭菌是在完全密封的高压杀菌器中进行,常用温度为110~121℃。
对食品进行杀菌的方法很多,而加热杀菌以其有效、便捷和经济等优点,成为目前食品工业中杀菌的最常用方法。
对食品进行加热杀菌,不仅要迅速有效地杀死存在于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而且,必须将杀菌热力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和组织成分的损伤,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因此,加热杀菌条件的选择,不但要考虑有害微生物的耐热性,而且还必须充分研究加热的温度、时间等条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程度。
因为不同食品的来源和组成成分不同,其所含有的有害微生物也各不相同,所以对不同食品进行加热杀菌的时间、温度等条件就不一样。
产芽孢的细菌,其耐热性极高,是加热杀菌的主要对象。酵母菌的耐热性较高,而霉菌的孢子比菌丝也有更强的耐热性。一般,微生物的耐热性越高,杀菌所需的温度越高,加热的时间越长(见表1)。
表1 几种微生物的抗热力
微生物 热致死时间
温度°C 时间min
伤寒沙门氏菌 60 5
金黄色葡萄球菌 63 7
大肠杆菌 60 5~30
嗜热链球菌 70~75 30
嗜热乳杆菌 71 30
芽孢杆菌芽孢 100 2~1200
酵母菌 50~60 10~15
霉菌菌核 90~100 300
黑曲霉孢子 50 4
在加热杀菌过程中,食品处于高温状态,这会对食品成分产生很大的影响。如碳水化合物褐变、蛋白质变性、脂肪氧化等等物理化学变化,严重影响食品的色泽、风味和口感。因此加热时间不宜过长,温度也不宜过高。
加热杀菌分为低温杀菌、高温杀菌、超高温瞬时杀菌及无菌灌装(充填)等。
低温杀菌是将食品中所存在的微生物部分(而不是全部)消灭的一种杀菌方法,其适用温度在100°C以下,例如消毒牛奶、奶油、酸性饮料、pH在4以下的果品加工食品、啤酒、酱油等。由于这种杀菌方法并未将存在于食品中的微生物全部杀死,因此必须采用进一步冷藏或使用添加剂等措施来抑制残余微生物的繁殖。低温杀菌在操作上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即:使食品温度上升至设定温度的升温阶段、按设定时间维持恒温的保温阶段以及冷却至室温或低于室温的冷却阶段。以消毒牛奶杀菌为例,先将牛奶在62~65°C下加热30min或采用具有与此同等杀菌效果的方法进行杀菌,之后立即冷却至10°C以下进行保存。
高温杀菌则是将食品经过100°C以上加热进行杀菌处理,从而使食品具有更长的保质期。 pH在中性或酸性的食品和饮料,大都采用高温杀菌。例如植物蛋白饮料、浓缩乳、水产品罐头、蔬菜罐头、畜产品罐头等。
对于乳制品,一般采用超高温瞬时杀菌的方法,它只要将食品在130°C左右的高温下杀菌数秒。不论在理论上或生产上都表明,超高温瞬时杀菌的乳制品质量比低温长时间杀菌好得多。构成食品色、香、味和营养素的化学成分一般都为不稳定的因素,它们受热破坏的速度和一般化学反应一样,温度每上升10°C,就会增加2~3倍,而食品腐败菌芽孢的死亡速度将增加10~20倍。因此,超高温瞬时杀菌时腐败菌经瞬时处理后就迅速死亡,维生素并不一定会遭到破坏。
对于一般的罐头制品,可用高温蒸汽进行杀菌。有些罐头,为了保证良好的杀菌效果和罐体的密封性不受破坏,往往采用无菌罐装,就是对食品和容器分别进行杀菌消毒,待冷却后,在无菌环境下装罐、密封。无菌罐装对食品品质的影响程度较小,但装罐必须在无菌或几乎无菌的环境中进行,以免食品遭到再次污染。
⑨ 食品器具消毒方法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消毒方法
(1)煮沸消毒:将洗涤洁净的餐具置入沸水中消毒2~5分钟;
(2)蒸汽消毒:将洗涤干净的餐具置入蒸汽柜或箱中,使温度升到100度时,消毒5~10分钟;
(3)烤箱消毒:如红外消毒柜等,温度一般在120度左右,消毒15~20分钟。
化学消毒——使用餐具消毒剂进行餐具消毒。
化学消毒的要求:
(1)选用的消毒剂必须是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餐具消毒剂,不能使用肥餐具消毒剂进行餐具消毒;
(2)使用餐具消毒剂进行消毒的浓度,必须达到该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浓度;
(3)将餐具置入消毒液中浸泡10~15分钟,餐具不能露出消毒液的液面;
(4)餐具消毒完毕后应使用流动水清楚餐具表面上残留的消毒剂,去掉异味。使用化学消毒时,应随时更新消毒液,不可长时间反复使用。
洗碗机——洗碗机应经常检修,保持其正常的工作状态。
使用餐具洗涤消毒机进行餐具洗涤消毒,应注意下列问题:
(1)餐具在洗涤架上的摆放应符合设定的要求,不可乱堆乱放,以免影响洗涤消毒的效果;
(2)洗机工作水温控制在80度左右;
(3)洗涤、消毒液应临时配制,随时更换;
(4)洗消完毕后,应检查餐具洗涤,应检查餐具洗涤、消毒的效果,达不到卫生要求的,应重新进行洗涤、消毒。
餐具洗涤、消毒合格的标准
(1)餐具表面光洁,无油渍,无异味,干燥。
(2)烷基碘酸钠在餐具上残留量低于0.1mg/100平方厘米,游离性余氯低于0.3mg/L。
(3)餐具上的大肠菌群少于3个/100平方厘米,不得检出致病菌。
⑩ 食品加工设备用什么消毒
餐饮具、食品工用具容器的消毒应提倡热力消毒,具体方法有:
1、煮沸消毒:煮沸消毒是最常用的既安全又经济的消毒方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不存在药物残留问题,一般中小型饭店都能做到,只需有专用的消毒锅灶即可。消毒时,将洗净的餐饮具、食品工用具容器放入水中煮沸(100℃)3—5分钟。在煮沸时,物品必须全部浸没在水中。
2、蒸汽消毒:蒸汽消毒与煮沸消毒具有同样的效果,适用于宾馆、饭店等有锅炉的大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消毒时将洗净的餐饮具、食品工用具容器侧放于盘中置于蒸汽柜内进行消毒,亦可将碗碟口朝下直接放入蒸汽柜内进行消毒,这样可免除消毒后的餐饮具、容器内积水,保证消毒效果。消毒时,消毒柜门应关紧,蒸汽要开足,要使蒸汽消毒柜内的温度上升到100℃作用10分钟以上。蒸柜外面应安装温度计显示蒸汽消毒柜内的温度,蒸柜密封要好,否则将影响消毒效果。也有的单位不用固定的蒸汽消毒柜,将蒸汽管直接接入进行消毒,其优点是可移动,但此种消毒方式,密封性较差,易漏汽,消毒效果不好。
3、干热消毒:干热消毒的消毒设施多为远红外线消毒柜,操作简单,一般用于餐厅、加工企业的一些小餐饮具、食品工用具容器的消毒。干热消毒是将洗净的餐饮具、工用具容器放入远红外线消毒柜内,关好柜门,启动电源开关,待柜内温度上升至120℃,作用15—20分钟即自动停止,然后待消毒物品的温度冷却至40℃以下时,将物品拿出存入保洁柜内待用。
注意:(1)餐饮具、食品工用具容器必须洗干净,否则残留在物品表面上的残渣等有机物质,遇高温发生碳化,附着在上不易去掉,影响感官和消毒效果。
(2)需经消毒的餐饮具、工用具容器要一次性置入消毒柜内经过一个消毒的程序。在消毒的过程中不能任意开关消毒柜门,随时放入或拿取餐饮具、工用具容器。
4、药物消毒:主要适用于一些不能用热消毒的餐饮具、工用具容器。目前常用的消毒药物多为含氯制剂,如“84消毒液”。要求要有专用的消毒池(桶)及药物量具。消毒池(桶)应有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在外壁上标记固定的水量刻度。严格按照药水比例为1:200比例(500毫升消毒药兑制200斤水)的要求准确量取药量予以兑制。消毒时,餐具应完全淹没在消毒液中,作用时间必须保持5分钟以上,加盖,这样才能达到消毒效果。
化学消毒注意事项:(1)、使用的消毒剂有批准文号,应在保质期限内,并按规定的温度等条件贮存;(2)、严格按规定浓度进行配制,固体消毒剂应充分溶解;(3)、配好的消毒液定时更换,一般每4小时更换一次;(4)、使用时定时测量消毒液浓度,浓度低于要求立即更换;(5)、保证消毒时间,一般餐具、工具消毒应作用5分钟以上;(6)、应使消毒物品完全浸没于消毒液中,消毒时应加盖;(7)、餐具消毒前应洗净,避免油垢影响消毒效果。(8)、消毒后以洁净水将消毒液冲洗干净。
5、在一些大型宾馆、饭店,常使用洗碗机对餐饮具、食品工用具容器等物品进行洗刷消毒。洗碗机除热力消毒外,还具有机械冲刷作用,有的洗碗机还使用一定量的消毒剂。使用洗碗机清洗消毒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规定的洗碗机操作程序和流程进行。洗碗机的水温应控制在95℃以上,冲洗消毒时间应在1—2分钟,以保障餐饮具的清洗消毒效果。
消毒后的餐具应为一干三无,即表面洁净干燥、无水渍、无油渍、无异味及食物残渣。
推荐的餐饮具清洗消毒方法
(一)清洗方法
1、采用手工方法清洗的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刮掉沾在餐饮具表面上的大部分食物残渣、污垢。
(2)用含洗涤剂溶液洗净餐饮具表面。
(3)最后用清水冲去残留的洗涤剂。
2、洗碗机清洗按设备使用说明进行。餐具表面食物残渣、污垢较多的,应用手工方法先刮去大部分后,再进入洗碗机清洗。
(二)消毒方法
1、物理消毒。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热力消毒方法。
(1)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10分钟以上。
(2)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保持10分钟以上。
(3)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
2、化学消毒。主要为各种含氯消毒药物(餐饮业常用消毒剂及化学消毒注意事项见附件7)。
(1)使用浓度应含有效氯250mg/L(又称250ppm)以上,餐饮具全部浸泡入液体中,作用5分钟以上。
(2)化学消毒后的餐饮具应用净水冲去表面的消毒剂残留。
3、保洁方法
(1)消毒后的餐饮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不应使用手巾、餐巾擦干,以避免受到再次污染。
(2)消毒后的餐饮具应及时放入餐具保洁柜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