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酶法玉米加工焦糖色素哪里有
Ⅰ 焦糖色素如何产生
焦糖色素的是由糖类物质的非酶褐变而产生的,有两种反应:
1.糖类在有氨基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美拉德反应;2.在没有氨的条件下加热糖类物质,发生焦糖化反应而生成褐色物质。
分类
通常生产焦糖色素需要加入催化剂,根据生产过程中加入 催化剂的不同,可将焦糖色素分为四类:
一、普通焦糖,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氨或亚硫酸的化合物;
二、苛性亚硫酸盐焦糖,生产过程中使用亚硫酸的化合物,且不用氨的化合物;
三、氨法焦糖,生产过程中使用氨的化合物,且不使用亚硫酸的化合物;
四、亚硫酸铵法焦糖,生产过程中使用氨的化合物,且使用亚硫酸的化合物。
特性:
(一)普通焦糖 ,色率较低,色率强度(EBC)2万左右,但红色指数可达6以上,氮硫含量均较低,在75%的酒精中也能稳定,可用于在蒸馏酒中作着色剂。
(二)苛性亚硫酸盐焦糖,苛性亚硫酸盐焦糖的制造方法与普通焦糖相似,但必须用亚硫酸盐作催化剂,催化剂的用量较高,亦能在酒精中稳定。
(三)氨法焦糖,生产方法基本可分为开口式常压法及密闭式加压法。催化剂用氢氧化胺。生产原料可用结晶葡萄糖之母液、蔗糖糖蜜、碎米等。此类焦糖主要用于酱油着色。带正电荷,在酱油、啤酒中稳定,若生产方法适当,亦可能在醋、红酒中稳定。
(四)亚硫酸铵法焦糖,也称为耐酸焦糖,带强负电荷,在酸中稳定,主要应用于饮料中作为着色剂。此类焦糖在美国市场用量较大。其制造方法必须用亚硫酸铵为催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催化而成。
Ⅱ 黑龙江、辽宁省、山东省有哪些玉米深加工企业
2005年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实际加工量在1300万吨。预计2006年两省加工量有较大增长。专其中吉林省大型玉米属深加工项目年消耗玉米量已达850万吨以上,较上年增长200万吨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吉林和黑龙江已有10多家玉米年加工量在30万吨以上的企业投产。其中中粮集团生化(肇东)事业部(前身是肇东华润)70万吨,青冈龙凤100万吨,肇东成福集团30万吨,明水格林30万吨,集贤丰瑞45万吨,吉林省的长春大成公司240万吨产能(长春60万吨淀粉、姚家一期120万吨淀粉糖、锦州60万吨淀粉),公主岭黄龙公司60万吨,松原赛力事达30万吨,华润生化30万吨,吉安生化酒精55万吨,吉林燃料乙醇160万吨。
据黑龙江省农委统计,目前黑龙江省已建成各类玉米加工企业1326家,年玉米加工能力1417万吨,实际加工量在650万吨以上,其中省级以上玉米加工龙头企业有12家,加工能力258万吨。
中粮目前在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等地共建有生产玉米淀粉糖、乳酸/聚乳、乙二醇以及味精的8个厂,全部投产后年加工玉米能力达500多万吨/年。
Ⅲ 玉米加工设备的三种风选法哪个好
鲜玉米的加工方法,其特点是它包括如下工艺步骤:a,采收鲜玉米,并进行处理;版b,采用将鲜玉米棒上的颗粒的权上半部分削下,同时进行接料收集;c,然后将青棒离位,将青棒上的剩下的颗粒的下半部分刮下,同时进行接料收集;d,将b、c步骤分别得到的材料按食品的常规工艺分别进行灭菌、包装;也可将上述得到的产品分别进行加水、加热制成熟玉米糊;还可将b、c步骤同时进行,得到混合型的生、熟玉米粥,另外还可将上述得到的产品分别加入调味剂、辅料、中等成分,分别制成咸鲜玉米粥或甜玉米粥,是一种易密封保存、食用场合不受限、附加值高、口味丰富、食用人群广、保持鲜玉米口味的鲜玉米产品。
Ⅳ 玉米淀粉提取纤维素酶后剩下的下脚料叫什么有什么用,价值最高
玉米蛋白生产特鲜酱油的研究
玉米蛋白生产特鲜酱油,是以玉米淀粉回厂答湿法生产玉米淀粉的下脚料玉米蛋白粉为原料,采用先进的微生物发酵技术,得到的具有特殊鲜味的酱油,该酱油风味独特,品质高,并且含有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多肽,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该项目技术先进,生产成本低,原料来源广泛,产品附加值高。
我国玉米淀粉产量年产已达600万吨,产生60万吨的玉米蛋白,作为饲料应用,产值非常低,浪费了大量的蛋白资源。应用玉米蛋白生产酱油,不仅为酱油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也为农产品的深加工找到了新的思路,大大提高了玉米蛋白的附加值,同时降低了酱油生产成本,一举两得,不仅为企业解决了难题,而且获得了巨大经济效益。应用玉米蛋白生产酱油将是淀粉行业和酱油工业提高竞争力的一条捷径,必将是中国酱油工业的发展趋势。
Ⅳ 玉米深加工的加工行业
市领导不贪污的话,至少还能开些酒厂解决几百万人就业。
Ⅵ 焦糖色素如何产生
焦糖色素的是由糖类物质的非酶褐变而产生的,有两种反应:
1.糖类在有氨基存在版的条件下发权生美拉德反应;2.在没有氨的条件下加热糖类物质,发生焦糖化反应而生成褐色物质。听说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网里面有很多关于食品安全,营养科普,保健养生的知识,建议您去看看。
Ⅶ 玉米可加工蛋白酶吗
当然可以了,玉米主要含淀粉,蛋白酶是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的,所以没有影响,但是你放蛋白酶没有什么用处。
Ⅷ 玉米的生长、加工过程
生长:
玉米喜温,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30℃。拔节期日均18℃以上。从抽雄到开花日均26~27℃。
灌浆和成熟需保持在20~24℃;低于16℃或高于25℃,淀粉酶活动受影响,导致子粒灌浆不良。
玉米为短日照作物,日照时数在12小时内,成熟提早。长日照则开花延迟,甚至不能结穗。
玉米在砂壤、壤土、粘土上均可生长。
玉米适宜的土壤pH为5~8,以6.5~7.0最适。耐盐碱能力差,特别是氯离子对玉米为害大。
玉米是高产作物,需肥量较大,必须合理施肥才能满足玉米在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据试验,生产100公斤玉米籽实,需氮2.5公斤,需磷1公斤,需钾2.1公斤。若亩产500公斤玉米,亩需尿素33公斤左右,或硝铵50公斤,过磷酸钙31公斤,硫酸钾13公斤。
玉米生长的三个阶段,需肥数量比例不同,苗期占需肥总量的2%,穗期占85%,粒期占13%。玉米从拔节到大嗽叭口期,是需肥的高峰期,施肥时做到合理施肥,即底肥、种肥、追肥结合;氮肥、磷肥、钾肥结合;农肥、化肥、生物菌肥结合。底肥要施足,这是基础,一般亩施腐熟的有机肥2000公斤,五氧化二磷7.5公斤,钾肥5.5公斤做底肥。
在底肥、种肥施入水平不高,地力条件较差,种植晚熟品种的地块,可在玉米6~7叶期,进行追肥,亩追尿素15公斤左右,深追15厘米以上,提高化肥利用率;底肥、种肥施入水平高的地块,亩追尿素10公斤左右。
玉米追肥要及早进行,方法一是前边追肥,后边趟地,追肥和趟地要结合;二是用镐刨坑,深追15厘米以上;追肥时,要化肥和生物肥相结合,促进根系良好发育,一般情况下,亩追尿素10~15公斤,加生物菌肥1公斤,能促进玉米提早成熟。
在抽穗期灌浆期,亩用0.25公斤磷酸二氢钾和0.5公斤尿素,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可防秃尖、缺粒,增加产量,提高质量。有机食品玉米,不能用化肥最好用发酵好的有机肥,做底肥,追肥用饼肥,肥效平稳而持久,效果好于化肥,而且后劲长,但追肥时,饼肥与作物幼苗保持适当距离,以免饼肥发酵时产生的热量灼烧幼苗。
加工方式:
(1)机械粉碎:细粉碎(适用于小猪)、粗粉碎(小牛、蛋鸡)、整粒(体重300kg以上大牛)。
(2)熟化:干压片(dryrolling)、蒸汽压片(steamflaking)、高压蒸煮(pressurecooking)、微波处理(micronizing)、高温爆裂(poping)、干挤压(dryextruding)、湿挤压(wetextruding)。熟化可使玉米淀粉发生糊化(jelatinization),提高消化率,改善适口性,并可以杀灭病原微生物,广泛适用于幼龄动物、水产动物、肥育肉牛等,是现代饲料工业的一个发展方向。
(3)整株或整穗饲喂:玉米整株青贮,用于奶牛、肉牛和养羊业,生物学产量高,营养价值大大高于玉米秸,且加工成本低。玉米整穗饲喂用于奶牛、肉牛等反刍动物。
Ⅸ 玉米深加工都可以加工什么产品,关于玉米的加工项目有哪些
玉米深加工产品:玉米蛋白粉、变性淀粉、玉米淀粉糖、食用酒精、燃料乙醇等等。
(1)玉米蛋白粉,一般是采用提纯的大豆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缺乏异亮氨酸)、豌豆蛋白等蛋白,或上述几种蛋白的复合加工制成的富含蛋白质的粉末,其用途是为缺乏蛋白质的人补充蛋白质,也可作为功能添加剂用于食品工业生产中。
(2)变性淀粉为改善淀粉的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利用物理、化学或酶法处理,在淀粉分子上引入新的官能团或改变淀粉分子大小和淀粉颗粒性质,从而改变淀粉的天然特性( 如: 糊化温度、热粘度及其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凝胶力、成膜性、透明性等) ,使其更适合于一定应用的要求。这种经过二次加工,改变性质的淀粉统称为变性淀粉。
(3)玉米淀粉糖利用含淀粉的粮食、薯类等为原料,经过酸法、酸酶法或酶法制取的糖,包括麦芽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等,统称淀粉糖。淀粉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公元500多年的《齐民要术》中就提到糖,而且详细地描述了用大米制糖方法。
(4)食用酒精(Edible Alcohol)又称发酵性蒸馏酒,主要是利用薯类、谷物类、糖类作为原料经过蒸煮、糖化、发酵等处理而得的供食品工业使用含水酒精,其风味特色分为色、香、味、体四个部分,也就是指蒸馏酒中醛、酸、酯、醇这四大主要杂质的含量,不同的口味和气体会使蒸馏酒的风味不同。
(5)燃料乙醇,一般是指体积浓度达到99.5%以上的无水乙醇。燃料乙醇是燃烧清洁的高辛烷值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乙醇不仅是优良的燃料,它还是优良的燃油品改善剂。其优良特性表现为:乙醇是燃油的增氧剂,使汽油增加内氧,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乙醇还可以经济有效的降低芳烃、烯烃含量,即降低炼油厂的改造费用,达到新汽油标准。
关于玉米的加工项目:
(1)特制玉米粉和胚粉:玉米籽粒脂肪含量较高,在贮藏过程中会因脂肪氧化作用产生不良味道。经加工而成的特制玉米粉 ,含油量降低到1%以下,可改善食用品质,粒度较细。适于与小麦面粉掺和作各种面食。由于富含蛋白质和较多的维生素,添加 制成的食品营养价值高,是儿童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2)膨化食品:玉米膨化食品是70年代以来兴起而迅速盛行的方便食品,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均匀、质地柔软的特点,不仅 色、香、味俱佳,而且提高了营养价值和食品消化率。
(3)玉米片:是一种快餐食品,便于携带,保存时间长,既可直接食用,又可制作其他食品,还可采用不同佐料制成各种风 味的方便食品,用水、奶、汤冲泡即可食用。
(4)甜玉米:可用来充当蔬菜或鲜食,加工产品包括整穗速冻、籽粒速冻、罐头三种。
(5)玉米啤酒:因玉米蛋白质含量与稻米接近而低于大麦、淀粉含量与稻米接近而高于大麦,故为比较理想的啤酒生产原料 。
(9)全酶法玉米加工焦糖色素哪里有扩展阅读:
玉米深加工产品主要有玉米淀粉、玉米蛋白粉、变性淀粉、玉米淀粉糖、玉米油、食用酒精、燃料乙醇、谷氨酸、赖氨酸、聚乳酸、木糖醇、化工醇、蛋白饲料、纤维饲料等数千个品种,玉米深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汽车、食品、医药、材料等行业。 随着加工层次的不断加深,形成玉米经济系统。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粮之一,玉米的营养成分优于稻米、薯类等,缺点是颗粒大、食味差、粘性小。随着玉米加工工业的 发展,玉米的食用品质不断改善。形成了种类多样的玉米食品。玉米能有以下的加工途径,使其变成一个新的事物,增加玉米的价值。
Ⅹ 请问怎样用双酶法制备玉米微孔淀粉需要具体步骤,谢谢!
酶法制备玉米微孔淀复粉新工制艺研究
微孔淀粉(M icroporous Starch)是一种新型的变性淀粉,在具有生淀粉酶活力的酶作用下,其淀粉颗粒表面能形成许多开放的、直径1μm左右的蜂窝状小孔,孔的容积占颗粒体积的50%左右。微孔淀粉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用作功能性物质的吸附载体。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日本就开始了对微孔淀粉的生产技术和应用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1~3]。近几年,国内对玉米、大米、马铃薯、甘薯淀粉的微孔化技术及其功能特性也进行了初步研究[4~7]。但这些研究大多局限于单一酶作用制备微孔淀粉,而用复合酶作用制备微孔淀粉的研究在国内报道不多。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用复合酶制备微孔淀粉的工艺技术,为微孔淀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1实验材料和方法1.1材料玉米淀粉,食品级;葡萄糖淀粉酶,比活力5万U/g;α-淀粉酶,比活力4.2万U/g;普鲁蓝酶,比活力4.0万U/g;色拉油;其他试剂均为化学纯或分析纯。1.2试验方法1.2.1微孔淀粉的制备方法[7]称取20 g玉米淀粉,置于500 m l烧杯中,加入一定pH值的醋酸钠缓冲液200 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