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根雕如何加工
⑴ 香樟树根怎么做根雕
根艺制作劳动耗时长,从选材、造型、构思和制作,直到命名,需历时一年半载,甚至更长时间方可完成。
根艺制作的构思,必须着眼于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之形,自然之美,而一切人为艺术的再创造的痕迹应该隐藏于自然之美中。构思中应对根材作多角度的全面观察,反复揣摩后方能定型。
根雕的制作一般可分脱脂处理、去皮清洗、脱水干燥、定型、精加工、配淬、着色上漆、命名等八个步骤。
“选材是根雕制作的第一步。”在合肥乐兆艺术村根雕专区里,省收藏家协会专家指着一批黄杨、檀木等根雕珍品详细介绍起制作过程。“用材必须选择材质坚硬、木质细腻、木性稳定、不易龟裂变形、不蛀不朽能长久保存的树种,如黄杨、檀木、榉木等都是根艺造型的上好材质品种。被淤泥淹没或深埋土中的死根,经数百年炭化形成的古老阴沉根木,其质坚几乎接近化石,更是根艺的佳材。”
“造型上的选择标准则可概括为稀、奇、古、怪四种。一般生长在平原的树根,因养分充足,生长快,木质纤维也较松,难以形成奇特形态。只有生长在恶劣环境中的根材,如背阳生长或悬崖峭壁石缝中,并经雷劈、火烧、蚁蚀、石压、人踩、刀砍而顽强生存下来的树根,由于光照不足缺土少水乏养分,久长不大渐渐变形,年愈久,质愈坚,造型也愈奇崛遒劲,是根艺的理想用材。制作根雕更不是简单的事,分为脱脂处理、去皮清洗、脱水干燥、定型、精加工、配淬、着色上漆、命名等八个步骤。
⑵ 茶艺根雕是如何加工的
--根雕艺术的特点--
巧藉天然要贯穿于创作的始终。当选到一块具有自然形态美和创作价值的根材时,有的可以一目了然,确定创作主题,但这种情况极少。大多数是第一印象觉得其形态美,可以利用来创作点什么,但究竟创作什么并不清楚。对于一个七枝八杈、形态复杂的根体。经过作者推敲确定主题后,下一步就是制作阶段。在制作时要贯彻“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的制作原则,围绕着主题思想的要求,巧用心计,合理而慎重地取舍。除对局部作少量的修饰和必要的雕琢外,重点应放在巧妙地利用根的自然形态上,如枝、须、洞、节、疤、纹理、色泽、态势等,尽量使这些天然特点和神韵,在已确定的艺术形象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充分的体现。在这种创作思想指导下,因材施艺,进行取舍、雕琢、磨制等一系列精到的加工,做到巧藉天然,美有所用,使自然美的“奇”与人工美的“巧”,自然地结合起来,实现原定的创作设想。
由于根雕要巧藉天然,虽经施艺但不留明显痕迹,使整个作品的艺术风格浑然一体。
--根雕艺术的品类--
实用观赏类的根雕作品,集实用和观赏于一体,以实用价值为主,兼有观赏价值。常见的有根椅、根床、根桌、根凳以及根制条几、沙发、茶几、屏风、花架等常用家具;有用根制成的笔架、镇尺、砚座等书案用品。陈设观赏类的根雕作品,主要用于陈设观赏,是根雕作品的主体部分,占绝大多数。按其造型特点,又可分为人物型、动物型、鸟禽型、鱼虫型、花木型、器物型、审美型及其他自然形态。
审美型,是指自然形态很美,极富有欣赏价值,但很难确定名称的一些无名根艺作品,根艺家统称之为审美型作品,或叫无名作品。
其他形态的根艺品,要经过根艺家加工而成,一般具有非具象的特征,给人以天然之美的感受。根雕制作的材料及工具根雕,顾名思义,是根的艺术。它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根。 --相根 --
大自然造就了千姿百态的根,为根艺工作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材料。一块自然根不经加工就是一件根艺作品的情况,几乎是没有的。但具有自然美的根材却是极其丰富的,到处都有。能否发现它的美,这取决于人们是否留心及审美能力如何。不从事根艺创作的人来说,一般是视而不见其美,引不起注意的。但是根艺爱好者却能替眼识材,进而创作出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品。
根雕创作的根材,主要是两个来源:一是拣。从山坡上、道路旁、梯田边拣;从农家的柴火堆和园林丢弃的桩头、废根中挑选。二是从市场上选购。
寻找根材的过程,是运用生活经验和艺术修养寻找创作题材的过程。但寻觅根材也不能没有重点。根艺家的共同经验是:奇特的根往往生长在环境最险恶、最艰苦的条件下。相反在平原上、沃土里生长的根,则很少有奇特形态。因此,要根据各自的生活环境,确定寻根的重点方向。
--根材的种类--
自然界可供选择的根材是很多的,有乔木、灌木、藤萝、竹子等。古人进行根雕创作的根材有擅香、紫檀、樟木、松、竹、藤、桑等,质地坚硬、光滑、细腻,纹理清晰,适宜进行艺术加工。现代根艺家拓宽了用材的品类。各地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不同,可供选择的根也不同。在东北有柞、栎、杨、榆、椴、桦、映山红等硬杂木的根。华北地区有山枣(也叫酸枣)、荆条、松树、刺槐、椿树、山葡萄等。在南方有黄杨、铁杉、金钱松、龙眼、老君、紫香、竹、藤等木本植物的根。在西北和西南也有一些奇根可供选用。这些树木之根因生长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了天然的奇态怪形,可供根艺爱好者借以造型,实“奇”与“巧”的结合,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工具及辅助材料--
一般说来进行木雕创作的工具,如锯、木锉、凿子、刻刀、扁铲、斧头、木钻、木锤、刨子等,都可以用来进行根雕创作。除此之外还需要剪刀(剪枝用的剪刀)、刀子、毛刷、砂纸(布)、粗细布、棉纱、绳子等基本用具。特殊加工时,如火烤、蒸煮、防虫处理时还需要一些用具,一般家庭常有的可以代用,不一定另备。
用以根雕制作的材料,主要是根材。除此之外,还有些辅助材料,如胶(水胶、乳胶)、石蜡、漆(清漆、生漆、漆片)等。需要着色时,还要准备所需的颜料。
--根雕的创作手法--
根雕创作的基本手法,就是运用夸张、幻想和抽象等手法去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具体他说,就是对所选定的根材作全面而细致的观察,进行巧妙构思。借其形态、纹理、节疤、凹凸、曲线、窟窿等天然殊姿异态,进行虚实结合的大胆设想。以多种题材和内容来寻找材料本身的可用价值,并善于从平凡中找非凡,逐步确定创作的整体形象。明确创作思想,大胆地想象,对根艺创作是至关重要的。
--根雕制作技法--
根雕制作应强调“三雕七借”和意向造型,不管是什么根材,创作什么题材,都必须遵守这个原则。在雕琢方法上应是“三雕七磨”,即以模仿根自然形态的磨制方法为主,以少量、局部的雕琢为辅,使雕磨过的部分和根的形态尽量融为一体,不露雕琢的痕迹。
--具体的制作方法主要是:
根雕作品是供人们欣赏或使用的艺术品,一旦开裂或被虫蛀,便会影响它的欣赏价值和使用价值。因此,根材的防裂、防虫的处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防裂处理;自然干燥法、蒸煮法、烘干法、浸泡法。在防裂蒸煮时加上适当的漂自粉、六六六粉等,可将里面的虫菌杀死。用经过防裂、防虫、防霉变处理的材料制作的作品,一般不会出现干裂、变形、虫蛀、腐烂、变色的现象。干剥:把根放在水中浸泡几个小时,使表皮变软,然后再用以上工具剥,比较省时、省力。许多根艺家都有自己的去皮方法,只要不损坏或少损坏木质,制作者不必拘泥于以上方法。有时根据创作需要可不去皮或保留一部分表皮,加以利用。剔朽,主要是把藏污纳垢的朽烂部分剔掉,目的在于除去根上的污垢和隐藏的虫菌,增加材质的洁净和美感。
⑶ 香樟树根雕哪里有加工的,本人有一个大的树根,想加工一个茶几
想和帅哥做羞羞的事
⑷ 刚挖的树根怎样处理才能做根雕
东正根、雕建议:如果你现在打算开始动手,先别剥皮。把土都清理干静,然专后用猪油厚厚属的涂在外皮上,等油都浸到皮里了,没有油感了再剥皮。这样就算皮被剥掉了也不会裂开了。皮剥了还要凉几天,要里面的水分出来了才能加工。否则还会开裂的。等加工完了再上一层清漆就可以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⑸ 我想做根雕,但是不知树根原始处理是怎么加工的
先洗 再锯 然后打胚修光
⑹ 怎样做根雕/那些木头适合做根雕
做根雕首先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工具及辅助材料 一般说来进行木雕创作的工具,如锯、木锉、凿子、刻刀、扁铲、斧头、木钻、木锤、刨子等,都可以用来进行很雕创作。除此之外还需要剪刀(剪枝用的剪刀)、刀子、毛刷、砂纸(布)、粗细布、棉纱、绳子等基本用具。特殊加工时。如火烤、蒸煮、防虫处理时还需要一些用具,一般家庭常有的可以代用,不一定另备。 用以根雕制作的材料,主要是根材。除此之外,还有些辅助材料,如胶(水胶、乳胶)、石蜡、漆(清漆、生漆、漆片)等。需要着色时,还要准备所需的颜料。
根雕工艺品以树根为原料,经过筛选、构思、加工而成。它投入少,工具简便,许多地方农民制作根雕工艺品致富了。现介绍其加工程序:
一、采集根材。根雕贵在自然,好的根材并不是随处可见。山崖,山林,河畔甚至老百姓的柴堆,都是有一定天然造型的原料。
二、去皮清污。去皮的方法有两种:鲜剥法和浸泡法。鲜剥法是将树根用水洗净后露天放置2-3天,让根部水分蒸发一些,然后用刀从断口处撬起剥除树皮。浸泡法适用于放置时间较长的干枯根料,其方法是将根料浸入水中数天,直至可剥除为止。小心不要损伤根材和破坏纹理。
三、构思造型。先不要急于动手雕刻,应根据生活经验,仔细琢磨,观察其造型。
四、雕刻成型。构思好后,就可动手加工,裁截掉多余的根须,断面用火浇加工成自然洞穴,凸面加工成瘤状,达到自然美的效果。要以抽象、夸张、朦胧的形象体现树根的天然形象。有些根料残缺不全时,可选用同一质地的根料进行拼接,手法要精巧,不要留痕迹。
五、打磨。用粗砂布将根料打磨一遍,将伤口痕迹磨平,再用细砂布抛光,使表面光亮可鉴。用砂布打磨时用力要均匀,避免破坏它原有的色泽和纹理。
六、上色。上色的原料是清漆,反复在根材上涂3遍即可,实用根雕工艺品如花盆架、电视架等,可上调和漆,使其古色古香。最后一段工序是命名。好的根雕作品配上好的名字,可为其增值不少。
选材是根雕制作的第一步。根雕用材必须选择材质坚硬、木质细腻、木性稳定、不易龟裂变形、不蛀不朽 绿檀木根雕能长久保存的树种,如黄杨、檀木、榉木、柏木、榆木等都是根艺造型的上好材质品种。被水淤泥淹没或深埋土中的死根,经数百年碳化形成的古老阴沉根木,其质坚几乎接近化石,更是根艺的佳材。
根材造型的选择标准可概括为“稀、奇、古、怪”四种类型,此类素材在自然界极为难得。一般生长在平原或土层较厚山地的树根,因水和养分充足,生长快,木质纤维也较松,难以形成奇特形态。只有生长在恶劣环境中的根材,如背阳生长或悬崖峭壁石缝中,并经雷劈、火烧、蚁蚀、石压、人踩、刀砍而顽强生存下来的树根,由于光照不足缺土少水乏养分,久长不大 愚人根艺渐渐变形,年愈久,质愈坚,造型也愈奇崛遒劲,是根艺的理想用材。
根艺创作的构思,必须着眼于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之形,溢自然之美,而一切人为艺术的再创造的痕迹需藏于不露之中。构思中应对根材作多角度的全面观察,反复揣摩,依形度势,深思熟虑后方能定型。如构思未成熟一时难以立断的根材,可搁置一段时间,常有经过一年半载后方能发现意外的收获。 《木棉树》根抱石根雕的制作一般可分脱脂处理、去皮清洗、脱水干燥、定型、精加工、配淬、着色上漆、命名等八个步骤。
根雕原料介绍
根雕原料一:荔枝木
荔枝木,常绿乔木,属无患子科植物。是一种硬木,是上乘木材,它的抗酸性很强。材质硬重,坚韧耐用,不怕水的浸泡,是木雕、家具良材。凡百年以上的老荔枝木,其树根盘缠树结造型好,比一般红木更具观赏价值。
根雕原料二:鸡翅木
即“鸂鶒木”,又写作“杞梓木”,是木材心材的弦切面上有鸡翅(“V”字形)花纹的一类红木。鸡翅木以显著、独特的纹理著称。
根雕原料三:樟木
别名香樟木,全株具香气。产于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广大地区,处处山谷有之。树皮黄褐色略暗灰,心材红褐色。质重而硬,木大者数抱,肌理细而错综有纹。切面光滑有泽,油漆后色泽美丽,干燥后不易变形,耐久性强,易于雕刻。香樟木雕具有驱虫杀菌,净化空气的效果。
根雕原料四:黄杨木
千年难长黄杨木,黄杨木生长缓慢,一般要40-50年才能长到3-5料高,直径不足10厘料,因其难长固无大料,所以只适合雕刻小型人物。但它质地坚韧,纹理细腻,硬度适中,色由艳丽,有的呈蛋黄色,经精雕刻细磨光之后能与象牙媲美。随着年代久远,其颜色由浅入深。在中国民间黄杨木一直被奉为百毒不侵,镇恶辟邪,平安吉祥上品。
根雕原料五:榧木
又称香榧木,乃千年成材之名木,豆杉科。产于日韩及中国云南四川横断山脉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之颠,材质坚实牢固,纹理细密通直,色泽金黄,气味芳香。
根雕原料六:花梨木
其木纹有若虎皮纹,亦类狸斑,又名“花狸”,霸气十足。老者纹拳曲,嫩者纹直。木结花纹圆晕如钱,色彩鲜艳,纹理清晰,可做家具及文房诸器。
根雕原料七:缅甸黄金樟
缅甸三大国宝:黄金樟、玉石、柚木。缅甸黄金樟从生长到成材最少经50年,生长缓慢,硬度高,不易磨损。同时,它还含有极重的油质和铁质,这种油质和铁质使之保持不变型、防酸碱,防潮耐腐,打磨刨光后的颜色经过光合作用而氧化成金黄色。
根雕原料八:红豆杉
又称紫杉、赤柏松,是第四纪冰期孑遗的古老树种。红豆杉中含有的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制和较高的抗癌活性,能阻止癌细胞的繁殖、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被公认是当今天然药物领域中最重要的抗癌活性物质。红豆杉一般成树要生长100∽250年,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珍贵植物,我国已将其列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根雕原料九:檀香木
檀香木质细致,许多古代的庙宇或家俱,都是由檀香木所做。檀香不仅具有防蚁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清血抗炎的功效。檀香对身体也有抗痉挛和补强的功用。
紫檀质地坚硬,色泽从深黑到红色,变幻多样,纹理细密。紫檀木质密度大,木材重。生长速度慢,5年一轮,要800年以上才能成材,硬度为木材之首,系称“帝王之木”。
商周以来,紫檀即为车辕及宫廷上好家具材料。据史料记载,紫檀先从安南(今越南)进口,明后期,明皇朝为显示宫廷尊贵,曾从南洋进口大量紫檀藏入皇宫。到清朝开始,用紫檀制作各类家具。明代紫檀家具传世极少,进入清代紫檀逐渐成为宫廷新宠,紫檀家具几乎为宫廷所垄断。
根雕原料十:海南黄花梨
海南黄花梨属于国家一级珍稀植物,别名降香黄檀,仅产于中国海南岛海拔350米以下的山坡。据史料记载,海南花梨在唐朝时就已经是海南贡御皇宫的特产。在明清两代,用花梨木制作出的家具,不仅成了皇家专享的贡品,也成为封建统治等级制度的象征。
根雕原料十一:樟木
樟树。樟科樟属植物(Cinnamomum camphora)又名香樟,香樟树等。是提炼樟脑、樟脑油(樟脑酊)、芳樟醇最重要的树种。成材的樟树树干和根部含有高至20-25%的樟脑和樟脑油。
樟木是一种建筑和家具用才,不变形,耐虫蛀。樟木木质细密,有天然纹理,质地坚韧,不易折断,也不易产生裂纹。(附注樟脑为樟树根、干、枝、叶经蒸馏加工制成的颗粒状结晶。)
樟木性温,味辛;能 通窍辟秽、温中止痛、利湿杀虫。 是提炼化工原料樟脑(分子式 C10H16O)、樟脑油(由樟脑和其它如桉叶油素、芳樟醇、松油椁、黄樟素以及副产品白樟油、红樟油、蓝樟油。多种萜类化合物组成)、芳樟醇最重要的原料树种。
⑺ 怎么制作根雕
根雕制作过程简介:
1、根雕的制作工艺一般从选材、构思、剪裁、去皮、定型、雕琢、磨光等几方面研究。
2、选材:根材是根雕制作不可缺少的原料。我国适于根雕制作的材种有杜鹃、黄杨、黄荆、柞树、枫树、栗木、楠木、桦树、山桃、纹母、龙木、榉树、檀木、山葡萄、槐树、榕树等上百个品种。特别是枫树、花栗、黄荆、龙木、中华纹母、柞树、榕树榉树、杜鹃等材种,质地坚硬、光滑,长势奇特,而被广大根雕爱好者广泛利用。特别是杜鹃,由于枝杈繁杂,盘根错节,很容易从中选取制作根雕作品的材料。另外,黄杨特别是珍珠黄杨,因材料特别坚硬、细腻,用这种材料制作的根雕显得格外精美。
3、用于根雕创作的材料,应尽量选择盘根错节、弯曲有致的树根、树蔸,尤其是粗细交错,瘤节斑疤,表面多孔洞、隆突、臃肿的根茎,最适合进行根艺创作。选料应“不厌其弯,但嫌其直”,越是老态龙钟、奇形怪状的树根,越能诱发联想,产生美感。
4、构思:我们进行创作根雕,能作抽象的还是具体的,能作观赏的还是实用的艺术品,根雕的主题必需明确。要考虑整体构思和局部构思,发挥创造性思维,尊重根材的天然趣味,把苍劲气势、疙瘩坑凹、残缺块面、皮色处理、线条明暗、圆曲体面的造型手法有机地结合成一种韵律,达到从“形似”到“神似”。
5、剪裁和去皮:剪裁要根据构思的主题,决定根枝的去留。去皮的方法有水泡法、腐烂法、火烧法、机械去皮法等。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去皮前都要考虑根雕作品的创作设想,还应根据根材的木质决定去除与否。个别根材材质不但坚硬,而且皮薄如纸,并且还有很好的不规则的花纹。如若保存下来,皮的色彩和根块形成一种更自然的艺术品位也是难得的艺术品。
此外,为防止根材的被菌虫破坏,还要采用水煮、防腐剂、石灰浆、树脂涂料、杀虫剂等方法去除菌虫对作品的损害。
6、雕琢和磨光:雕琢和磨光是根雕作品制作的重要工序。“玉不琢,不成器”,根雕亦然。通过精心构思,因材施艺,大胆取舍,使根材的自然美形态显露出来,然后,运用雕刻工艺去弥补根材自然生长的不足,使作品更加的精美。打磨和抛光这道工序,不是为了打磨而打磨,而是把打磨和抛光作为更好的显露根材的自然特色,显露“天工”的绝妙及“人工”的巧夺过程。
⑻ 如何制作根雕需要那些工具
根雕创作的根材,主要是两个来源:一是拣。从山坡上、道路旁、梯田边拣;从农家的柴火堆和园林丢弃的桩头、废根中 挑选。二是从市场上选购。一到春天,花木小市上有出售花木盆景桩头和树根的,花钱不多,得来较易,既省时又省力。 寻找根材的过程,是运用生活经脸和艺术修养寻找创作题材的过怪。但寻觅根材也不能没有重点。根艺家的共同经验是: 奇特的根往往生长在环境最险恶、最艰苦的条件下。正是这些艰苦条件的限制,根才长的奇形怪状。因而到山区、林区、悬崖峭壁处、沟壑边寻觅,易有收获。相反在平原上、沃土里生长的根,则很少有奇特形态,到这类地方寻觅不易有获。因此,要很据各自的生活环境,确定寻根的重点方向。 根材的种类自然界可供选择的根材是很多的,有乔木、灌木、藤萝、竹子等。古人进行根雕创作的根材有檀香、紫檀、松、竹藤、桑等,质地坚硬、光滑、细腻,纹理清晰,适宜进行艺术加工。现代根艺家拓宽了用材的品类。各地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不同,可供选择的根也不同。在东北有柞、栎、杨、榆、椴、桦、映山红等硬杂木的根。华北地区有山枣(也叫酸枣)、荆条、松树、刺槐、椿树、山葡萄等。在南方有黄杨、铁杉、金钱松、龙眼、老君、紫香、竹、藤等木本植物的根。在西北和西南也有一些奇根可供选用。这些树木之根因生长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了天然的奇态怪形,可供根艺爱好者借以造型,实现“奇”与“巧”的结合,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总之,大自然为人们准备了千姿百态的材料,尽管它是被丢弃的、僵死的废物,不甚完美或似是而非,但它潜藏着可供利用的美,这就为根艺家提供了施展形象思维、创作有生命力作品的物质条件。 工具及辅助材料 一般说来进行木雕创作的工具,如锯、木锉、凿子、刻刀、扁铲、斧头、木钻、木锤、刨子等,都可以用来进行很雕创作。除此之外还需要剪刀(剪枝用的剪刀)、刀子、毛刷、砂纸(布)、粗细布、棉纱、绳子等基本用具。特殊加工时。如火烤、蒸煮、防虫处理时还需要一些用具,一般家庭常有的可以代用,不一定另备。 用以根雕制作的材料,主要是根材。除此之外,还有些辅助材料,如胶(水胶、乳胶)、石蜡、漆(清漆、生漆、漆片)等。需要着色时,还要准备所需的颜料。
⑼ 根雕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1、采集根材。东'正根雕贵在自然,好的根材并不是随处可见。山崖,山林,河畔甚至版老百姓的柴堆,都权是有一定天然造型的原料。
2、去皮清污。去皮的方法有两种:鲜剥法和浸泡法。鲜剥法是将树根用水洗净后露天放置两三天,让根部水分蒸发一些,然后用刀从断口处撬起剥除树皮。浸泡法适用于放置时间较长的干枯根料,其方法是将根料浸入水中数天,直至可剥除为止。小心不要损伤根材和破坏纹理。
3、构思造型。先不要急于动手雕刻,应根据生活经验,仔细琢磨,观察其造型。
4、雕刻成型。构思好后,就可动手加工,裁截掉多余的根须,断面用火浇加工成自然洞穴,凸面加工成瘤状,达到自然美的效果。要以抽象、夸张、朦胧的形象体现树根的天然形象。有些根料残缺不全时,可选用同一质地的根料进行拼接,手法要精巧,不要留痕迹。
5、打磨。用粗砂布将根料打磨一遍,将伤口痕迹磨平,再用细砂布抛光,使表面光亮可鉴。用砂布打磨时用力要均匀,避免破坏它原有的色泽和纹理。
6、上色。上色的原料是清漆,反复在根材上涂3遍即可,实用根雕工艺品如花盆架、电视架等,可上调和漆,使其古色古香。最后一段工序是命名。好的根雕作品配上好的名字,可为其增值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