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车间怎么转成本
A. 加工企业成本如何计算
产品成本计算的三种主要方法和两种辅助方法,它们在企业实际运用时,并不是仅能采用其中的某一个方法,一个企业的各个车间,一个车间的各种产品,它们的特点和管理要求并不一定相同,因而在一个企业或一个车间中,就有可能同时应用几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1)一个企业的各个车间可以同时采用几种成本计算方法在一个工业企业中,不同的生产车间同时采用几种成本计算方法的情况是很多的。制造业一般都有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的生产类型往往不同,因而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也往往不一样。例如纺织厂的纺纱和织布等基本生产车是,一般属于多步骤的大量生产,应该采用分步计算半成品纱和产成品布的成本,而厂内的供水、‘供电等辅助生产车间,属于单步骤大量生产,则应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一个企业的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的生产类型即使相同,由于管理要求不一样,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例如发电厂的基本生产车间?发电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供水车间,都是单步骤大量生产,均可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由于供水不是企业的主要产品,如果企业规模很小,也可以不单独计算供水的成本。(2)一个企业或一个车间的各种产品可以同时采用几种成本计算方法一个企业或一个车间所生产的各种产品,其生产类型可能不同,因而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例如木器厂所产各种木器有的已经定型,已大批量生产,可以采用分步法计算成本;有的则正在试制或者刚刚试制或者刚刚试制成功,只能单件、小批生产,则应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3)几种成本计算方法结合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即使是一种产品,其各个生产步骤、各种半成品各个成本项目之间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也不一定一样,因而也有可能把几种成本计算方法结合起来应用。①一种产品可能结合采用几种成本计算方法在计算一种产品的成本时,结合采用几种成本计算方法的情况也是不少的。一种产品的不同生产步骤,由于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例如,小批单件生产的机械厂 ,铸工车间可以采用品种法计算铸件的成本;加工装配车间则可采用分批法计算各批产品的成本;而在铸工和加工装配车间之间,则可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结转铸件的成本;如果在加工和装配车间之间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但加工车间所产半成品种类较多,又不外售,不需要计算半成品成本,那么,在加工和装配车间之间则可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结转成本。这样,该厂就在分批法的基础上,结合采用了品种法和分步法;在分步法中还结合采用了逐步结转和平行结转的方法。在构成一种产品的不同零部件之间,也可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例如,机械厂所产产品的各种零部件,其中不外销的专用件,不要求单独计算成本;经常外销的标准件以及各种产品通用的通用件,则应按照这些零部件的生产类型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并单独计算成本。另外,在一种产品各个成本项目之间,也可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例如,钢铁厂产品的原料成本,占全部成本的比重较大,又是直接计入费用,应该采用分步法,按照产品的品种和生产步骤设立明细账计算成本;其他成本项目,则可结合采用分类法,按照产品类别设立成本明细账归集费用,然后按照一定的系数分配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又如,机械厂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占全部成本的比重较大,如果定额资料比较准确稳定,可以采用定额法计算成本;其他成本项目,则可采用其他方法计算成本。②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均应与基本方法结合应用成本计算的分类法和定额法,是为简化成本计算工作或加强成本管理而采用的。这两种方法与生产类型的特点都没有直接的联系,可以应用在各种类型生产,但必须情形各类型生产中所采用的基本成本计算方法结合起来,即与品种法,分批法或分步法相结合,不能单独采用。
B. 加工成本如何计算
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1.原材料费用包括(外购零件 ,采购材料下料自制零件),前提是要做好基础工作。
2.加工费 (全部工序外发加工费,部分工序外发加工)
3.共同费用的分摊(工资 折旧 机物料)等,可以用工时法分摊,如实在不好分可以用产值法。
4.其他费用均摊。
做好生产核算成本基础工作比如
1.每个零件或按图号的原料成本核算,从下料开始算,要分摊损耗,像钢板,钢管等
2.外发加工费的核算,核算到每个零件,
3.共同费用的分摊,工资等就是按这个零件加工的小时分摊。前提是当月各零件或按图号工时单要齐全和正确,
上面就是成本核算需要提供的资料,这些就是要做好的基础工作。这要专门的成本会计核算,光靠主办会计核算是来不及做的。当然产量很少的话就比较好计算的。
如果公司有多种原材料和配件,生产的型号尺寸都不一样,按每个产品名称哪或是按图号来计算成本,从采购进来的原材料到零件,都要写上材质号,从 生产单号到每一张领料单都要写上产品名称或图号和生产批次,就是每个生产步骤都能看出生产哪个产品和那个批次的产品,包括外发加工件。按技术部门的工序步骤设计成本核算单,比如说用什么材质的哪个规格的哪几种原材料下料,都要知道的一清二楚,需要哪几道工序外发加工以及加工成本等等。
C. 生产车间如何降成本
原料、效率、燃料、减少次品,总之尽可能节约老板的钱就是。但作为一个新人,你最好不要对生产工艺提出质疑,因为工艺都是车间实践多次得出的,贸然提出建议,可能会被取笑。你可以从一些小改善,来体现你的观察能力,比如个别员工的操作动作,或者设备摆放位置是否可以改进等等。
D. 开机械加工厂如何计算成本
一般制造业成本核算流程和分录:
1、材料领用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2、发生的工资
借:生产成本 / 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支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现金 / 银行存款
3、发生的水电费、机物料消耗等
借:制造费用
贷:现金 / 银行存款 / 应付账款
4、计提折旧
借:制造费用 (车间用)
管理费用 (管理部门使用)
营业费用 (销售部门使用)
贷:累计折旧
5、结转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摊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实做工时或机器工时
某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该产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总额
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该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本期制造费用总额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6、结转完工入库产品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7、计提营业税及附加税(增值税不在本科目核算)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
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其他应交款—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缴纳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
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其他应交款—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
8、结转本月销售商品成本和税金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9、结转本月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10、结转本月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财务费用
11、增值税期末结转的会计分录:
1)结转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结转销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3)结转应缴纳增值税(即进、销差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4)实际交纳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E. 加工费的成本如何结转
借 应收账款 29663.9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110823.82
贷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18840.08
借 制造费用 -折旧 5080.04
贷 累计折旧 5080.04
借 制造费用 - 工资内 16950
贷 应付容工资 16950
借 制造费用 -其他 52000
贷 其他应付款 52000
借 主营业务成本 74030.04
贷 制造费用 74030.04
结转收入和成本
借 本年利润 74030.04
贷 主营业务成本 74030.04
借 主营业务收入 110823.82
借 本年利润 110823.82
最后利润36793.78元
借 本年利润 36793.78
贷 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36793.78
大概是这样,好像你还应该有些管理费用,当月其他税金(营业税什么的),五险一金之类的都还没算呢
F. 生产成本的如何结转
应该如何计算和结转原材料以减库存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A
生产成本—B
。。。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借:制造费用
贷:库存现金 等 (水电费等)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
完工后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还有直接人工和电费也算进生产成本,那产品的成本如何计算?
直接人工可以直接计入某产品成本,水电费需要先计入制造费用,月末分摊至个别产品成本。
例如,用材料消成本分摊制造费用
某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该产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总额
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该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本期制造费用总额
借:库存商品—A
库存商品—B
库存商品—C
。。。
贷:制造费用
销售后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没有领料单,如何知道生产成本A和B的金额?
可以用材料定额计算产品成本,也可以用历史成本估算各项产品的比重。但需要定期盘点与调账(处理多记或少记的部分),否则会造成账实严重不符。
这两分录的金额不一样,问一下这金额如何得出的?
金额不一样很正常,说明投入的产品(在产品)大于完工产品(产成品),一般都会这样的,很少有当月投入多少就产出多少,生产线上多少会有正在加工的在产品。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这笔分录是材料转生产车间,也就是在制品的成本。
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
这笔分录是完工后结转,也就是产成品(库存商品)成本。
G. 生产成本怎么结转
1、只要进行生产产品,即使产品没有完工,生产成本不需要结转,它的借方余额就表示在产品成本。
如果有库存产品的话,直接转到产品成本里。
2、没有产成品和半成品,就明本月就没有进行过相关的生产活动,所以一般情况下也就不可能因生产而产生的工资和耗用水电费的问题,发生的工资及水电费正常就和生产无关了,应该根据部门情况记入相关的管理费用、营业费用之内。
3、生产成本不可以直接结转本年利润。
生产成本完工后,要结转到“产成品”科目中。
###不用进行账务处理,生产成本借方余额,本身就代表的是在产品的成本,既然没有完工,就不需要结转,但是制造费用要转入生产成本,其他的不用动了,等到完工后,再将其转入库存商品,
###没有完工产品,又不核算在产品.那就什么也不用处理,就在生产成本里.待有产成品时再从生产成本里转出!!!
###你得把本月的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中分配,完工的结转掉,在产品就留着。。###就让生产成本的余额保留不结转啊.等有了产品再一起结转.不做任何分录.
###制造费用转入生产成本,但本月还没有成品产生,那月末将生产成本转入自制半成品,分录是
借:自制半成品
贷:生产成本,
待下个月有完工产品后,再做分录
借:产成品
贷:自制半成品
###两种办法:
1、不要结转,生产成本借方余额就表示在产品成本。
2、在产成品科目下设二级科目“在产品”,将生产成本转入在产品,其实这样反倒搞复杂了,建议你使用第一种办法!
###就留在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有余额就表示是有在产品###不用接转 各种成本费用归集到生产成本就可以了###关于模具加工费,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都计入“制造费用”科目,你可以自设二级科目“制造费用--工资”、“制造费用--加工费”,月末照常结转“生产成本”,等到次月有产成品了,结转成本转到“库存商品”科目,本月不做处理
H. 如何结转生产成本
成本结转主要包括:分配和结转制造费用、计算和结转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计算和结转已销产品的销售成本。
一、制造费用的分配结转
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
制造费用分配率 = 制造费用总额/生产工人总工时计算各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 该产品生产工人工时×分配率根据计算结果编制结转分录,会计分录是: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二、完工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和结转
本月完工产品制造总成本=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 月末在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的单位制造成本 = 本月完工产品制造总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数量
为了反映产成品增减变动情况,需要设置“产成品”账户。
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
三、销售成本的计算和结转
产成品完工入库,其金额为以前期间和本期完工产品的成本,销售发出的产成品,可能是本期完工入库的,也可能是上期或前期完工入库,而每批次产成品的单位生产成本不同,所以要用一定的计价方法计算确定。每个会计期间,企业都必须将期初库存产成品成本和本期完工入库的从产品成本,在本期销售产成品和期末库存产成品之间做一次分配。
月份内收入、发出、结存的产品成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月初库存产成品成本 + 本月完工入库产成品成本 = 本月销售产成品成本+ 月末库存产成品成本如果产成品销售成本是在月末先计算确定了库存产成品结存成本后计算的,则可用以下公式:
本月销售产成品成本 = 月初库存产成品成本 + 本月完工入库产成品成本 - 月末库存产成品成本
具体计算的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
按照以上方法计价确定的产成品销售成本,应当从“产成品”账户的贷方,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的借方。
I. 车间成本怎么核算
成本核算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原材料
根据每月领料单上领用材料品名、规格、数量,月末根据库存明细账中每种材料的加权平均单价,乘出每月耗用金额,即为本期投入原材料金额,计入“生产成本——原材料”科目
二、人工成本
每月根据人力资源部提供明细,将人员工资、福利、保险等人工费用分到直接人工部分,即为本期投入直接人工金额,计入“生产成本——直接人工”科目
三、制造费用
车间发生的无法直接归集到产品的其它费用,如油料费、折旧费等等,这些费用即为本期发生制造费用金额,计入“制造费用”科目各明细,月末一次性全部结转至“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
每月按产品生产线统计工时,月末汇成工时表。
算成本时,你车间肯定有在产品成本,即生产线上有没有入库的产品。
一般来说,在产品按约当产量计算,由于生产线上可能存在各种情况的在产品:刚领用材料的,加工一半的,快入库的...所以一般在产品约当产量按50%计算。由于原材料一般是一开始加工时一次性投入,在产品原材料约当产量按100%计算。
月末,将所有产品分品种,按
(期初在产品原材料金额+本期投入原材料金额)*本期入库产品数量/(本期入库产品数量+期末在产品数量*100%)=本期入库产品原材料金额
期初在产品原材料金额+本期投入原材料金额-期末入库产品原材料金额=期末在产品原材料金额
(期初在产品直接人工金额+本期投入直接人工金额)*本期入库产品数量/(本期入库产品数量+期末在产品数量*50%)=本期入库产品直接人工金额
期初在产品直接人工金额+本期投入直接人工金额-期末入库产品直接人工金额=期末在产品直接人工金额
(期初在产品制造费用金额+本期投入制造费用金额)*本期入库产品数量/(本期入库产品数量+期末在产品数量*50%)=本期入库产品制造费用金额
期初在产品制造费用金额+本期投入制造费用金额-期末入库产品制造费用金额=期末在产品制造费用金额
本期入库完工产品金额=本期入库产品原材料金额+本期入库产品直接人工金额+本期入库产品制造费用金额
期末在产品金额=期末在产品原材料金额+期末在产品直接人工金额+期末在产品制造费用金额
单位成本=本期入库完工产品金额/本期入库完工产品数量
J. 加工厂的成本怎么结转
是用手工记账吧,这样的话只有这个办法了,比较累的。
最好用电子账吧,进销存一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