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面什么直接影响着点心加工工艺
『壹』 面点工艺学
1、水调性面团,是指不经过发酵而用水与面粉直接拌和、揉搓而成的面团。
2、影响面坯物理性质的原料因素糖 、油脂 、蛋、盐、碱。
3、搅和法:先将面粉倒入盆中,然后左手浇水,右手拿擀面杖搅和,边浇边搅,使其吃水均匀,搅匀成团。
4、在整个面团发酵过程中,酵母利用这些糖类及其他营养物质进行呼吸和发酵作用,促使面团发酵成熟。
5、手工和面的手法一般可分为抄拌法、调和法、搅和法三种。
6、面点工艺学是集多学科于一体的技艺学科。
7、糖对面粉的反水作用,可以用来调节面筯的涨润度,使制品具有可塑性。
8、手工调制面坯法,是指通过和面、揉面这两项基础操作,调制出适合各类面点所需要的面坯的方法。
9、拍皮刀:刀身一般是用不锈钢制成,刀柄是木制,表面光滑,刀口不利,是拍虾饺皮的专用刀
10、点心是用各种粮食、豆类、果品、鱼、虾、肉类、根、茎、菜类为原料,配以各种馅料而制成的作品。
11、和面的标准是:软硬适度、不夹生、不伤水,符合面坯工艺性能要求,达到“三光”。
12、酵母菌在25-28℃的温度为宜,30℃的温度活力最大,酵母菌在15℃以下的温度繁殖缓慢,0℃以下温度失去活动能力。
13、糖对面粉的反水作用,可以用来调节面筯的涨润度,使制品具有可塑性。
14、点心是利用各种粉料调制成粉团,包上馅料的食品。
15、面粉中的淀粉含量最多,约60%~70%。淀粉粒不溶于冷水,在常温条件下基本没有变化,吸水率和膨胀性很低。
16、广式点心讲究形态、花色、色泽,使用原料广泛,皮薄馅多,馅心多种多样,制作工艺精,味道清、淡、鲜、滑,成品精小雅致。
17、点心的分类:常年点心、四季点心、星期点心、节日点心、点心餐、宴席点心和旅游点心 。
18、冷水面团:<30℃.质地硬实,筋力足,韧性强,拉力大。
19、面粉中的麦谷蛋白和麦胶蛋白干凝胶在一定条件下适度吸水溶胀变成湿凝胶后就不再吸水。
20、化学膨松面坯的特点:面点膨松、酥脆、多孔。常用于高糖、高油的面团膨松。
21、白砂糖一般按期结晶颗粒大小可分为 粗砂、中砂、细砂三种。
22、大米的营养成分主要为碳水化合物,其次是蛋白质,B族维生素及少量矿物质。
23、机制调制面坯时,从内在的变化和外观形态的改变看,可分为拌和阶段、吸水阶段、结合阶段,是属于正常的搅拌阶段。过度阶段 和破坏阶段是不正常的搅拌阶段。
24、生物膨松面坯是指采用生物膨松法调制而成的面坯。
25、蛋白是一种亲水胶体,具有良好的起泡性,在调制物理膨松制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6、面粉的特性取决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我国各地区不同小麦品种的化学成分含量幅度不同。
27、烹制肉馅的工作较复杂,制作过程常有爆、煨、焖、滚几种方法。
28、标准面粉中的营养成分含量高于精面粉。
29、蛋白通过高速搅拌,蛋白薄膜将混入的空气包围起来形成泡沫,受表面张力的影响,泡沫成为球形。
30、麦芽糖属于双糖,不能为酵母直接利用。
31.擀皮是制皮中最主要、最普遍的方法。技术也软强,是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功之一。
32、发酵时间长,面坯质量差,酸度大;发酵时间短,产气不足。
33、在整个面团发酵过程中,酵母利用这些糖类及其他营养物质进行呼吸和发酵作用,促使面团发酵成熟。
34、提褶类:馅心较大,包捏时为提褶成圆形,馅心要放到中心。
35、发酵粉类膨松面坯,和面时注意手法,防止“泻油”及面团起筯,不能多擦。
36、在面坯中,如缺乏糖类,酵母菌就不能繁殖,发酵作用也就停止进行。
37、调制面坯的作用是形成适合各类面点所要求的不同性质的面坯。
38、糖溶解度大,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在调粉时,糖会迅速夺取面坯中的水分,从而限制了蛋白质吸水和面筯的形成。
39、用酵种发酵时,因酵种含有杂菌,可使酵面产生酸度,施碱是中和面坯中因发酵产生的酸味。同时促进面坯松发、暄软。施碱量:以面坯发酵程度而定,同时也受季节温度的影响。
40、和面在面点中的作用,首先是改变原料的物理性。
41、蛋白质具有胶体的一般性质,其水溶液称为胶体溶液或溶胶。
42、蛋黄中含有许多磷脂,磷脂具有亲油和亲水重要性。
43、粘米粉特点是无筯、较竖实、发酵力强、遇冷水和加温后也没有黏韧性。
44、麦芽糖,是淀粉经淀粉酶水解制成。
45、面粉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糖类、脂肪、灰分(矿物质)和水份,还有少量维生素和酶类。
46、面筯的物理特性是延伸性、韧性、弹性、可塑性。
47、京式面点馅心注重咸鲜口味。苏式面点馅心口味浓、卤多味美容。
广式面点馅心口味清淡,具有鲜、爽、滑、嫩、香等特点。
48写出糖在点心制品中的作用。
答:1、使制成品具有甜味并提高营养价值;
2、面团中提供酵母生活和繁殖的营养物质;
3、增强制品的色泽和香味;
4、调节面团中面筯的胀润度;
5、改进成品的组织状态;
6、抑制;
49、生物膨松面坯是因面坯中酵母菌的作用,产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使面坯产生孔洞,变得疏松、柔软、多孔,制成的面点体积膨大、形态饱满、口感松软、营养丰富
50、淀粉是多糖类的一种,是无定形的物质,它不溶于冷水,没有甜味。淀粉是由很多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
51、蛋白是一种亲水胶体,具有良好的起泡性,在调制物理膨松制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52、面团发酵时,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成可供酵母利用的糖,促进发酵作用,蛋白质分解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等,提高制品的色、香、味;而脂肪酶却可以将脂肪分解成脂肪酸等,使脂肪容易酸败。
53、馅的种类一般分为咸、甜两大类。生馅、熟馅、甜馅三大种。
因为皮是解决色和型,而馅主要是解决味和香。点心的色、型好固然引起食欲,馅做到适当之外。一般以稍有粘连性,凝固性,湿而不泻,干而不硬为好。这样才能对点心皮起到一定的支承作用。
54、酵种发酵,因酵种内除含酵母菌外,还含有醋酸杂菌等,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醋酸菌大量繁殖,分泌出氧化酶,将酵母发酵作用产生的酒精分解为醋酸和水,使面坯有强烈的酸味。
55、写出物理膨松法的膨松原理
答:以蛋液作为调配搅拌介质,其中的蛋白是亲水胶体,具很强的起泡性能,经高速搅拌,增加粘度,打入空气,形成气泡沫;同时,泡沫层变得浓厚坚实,保住气体,制品加热时,面糊中的气泡受热膨胀,使制品疏松柔软。
56、写出馅心的作用
答:(1)体现面点的口味。(2)美化面点的形态。(3)形成面点制品的特色:各种包馅面点的特色,与所用胚料、成形加工、熟制方法有关,但所用馅心往往起关键作用。(4)增加面点的花色品种
57、大开酥与小开酥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答:大开酥即多层酥,它是多层摺叠而成。小开酥是独件包油心,独件开酥皮包馅做成坯体。具皮面光亮,层次清析操作容易,但流程慢;大开酥流程快,如果是操作水油酥皮(油心油量低),酥皮容易干裂影响成品美观度。开酥皮时注意,水油皮或水皮要有筯韧性,油心要滑而有粘(水油酥皮的酥心是滑而不散),两者的软硬度要适合,才能互相结合。
58、说出馅料制作中“滚”作用,及笋在制馅时必须经过“滚”的道理。
答:是将原料用沸水滚热,至成熟的程度,再按不同馅料的要求,起到配合烹调的作用。鲜笋肉,质硬带脆。要把笋肉加工精细是有困难的,便应先用开水滚熟,使其肉质由硬变软,就可以随着刀工的运用加工成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细笋或形象美观的笋花。在烹制馅之前,必须再用开水滚它一段时间,在这加热过程中,使细笋本身所含水份得到排除,同时也使笋肉含有的弱酸得到分解出来,笋肉就变得较为纯软,加工时不致爆裂,在制馅时,笋肉本身就容易入味。这就是笋在制馅时必须经过“滚”的道理。
59、酵种面坯施碱的目的与作用及过程
答:酵种发酵,因酵种内除含酵母菌外,还含有醋酸杂菌等,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醋酸菌大量繁殖,分泌出氧化酶,将酵母发酵作用产生的酒精分解为醋酸和水,使面坯有强烈的酸味。施碱是中和面坯中因发酵产生的酸味利用酸碱中和产生气体和水。同时促进面坯松发、暄软。
60、化学膨松剂加入面团,熟制时加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CO2↑,使制品内部结构产生多孔性组织,达到膨大酥松的目的。
61、面筯蛋白质吸水后的胀润随其温度升高而增加,其最大胀润度为30℃。当水温继续升高时,情况则发生变化。当水温升高至60~70 ℃时,蛋白质就开始热变性,这种变性作用使面坯中的面筯质受到破坏,面坯的延伸性、弹性减退,吸水率降低,只有黏度稍有增加。蛋白质的热变性随着温度增高而加强,温度越高,变性越大,面坯的筯力和亲水性更加衰退。
62、面点的选料精细、花样繁多。试分析要按原料产地、原料部位选择
答: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土壤及农艺条件不同,因此同一种原料因产地不同而差异很大。如粳米发糕,宜选用江西九江的油大米,糕粉宜选用湖北粳米。原料部位不同,品质差别也很大,面点制作时要选择适当的部位。如馅心制作,猪肉馅要选用夹心肉,因其粘性大,吸水量较强;制作鸡肉馅应选用鸡脯肉;猪油丁馅选用板油;牛、羊肉馅应选用肥嫩而无筯络的部位。
63写出物理膨松法的膨松原理
答:以蛋液作为调配搅拌介质,其中的蛋白是亲水胶体,具很强的起泡性能,经高速搅拌,增加粘度,打入空气,形成气泡沫;同时,泡沫层变得浓厚坚实,保住气体,制品加热时,面糊中的气泡受热膨胀,使制品疏松柔软。
64制皮:很多品种都要制皮,以便于上馅和成形,是制作面点制品的基本功之一。、
65、搓条后,放在操作台上,左手按住,右手四指弯曲,从剂条上面四指向下一挖,就挖出一个剂子。
『贰』 面点是做什么的
一、面点的分类
面点主要可分为:饼类(面食之圆扁者皆谓之饼),饺类(水饺);条类(面条);糕类;团类(团糕);包类(包子);卷类(蛋卷、煎饼卷、春卷等);冻类(西瓜冻)等。
二、面点的工艺流程
1.选择原材料
面点的原料选择,即选取优质原料。具体地说,就是选择适合于制品的制作要求、制作特色的原料品种。
第一步,主要从质地、品种、部位、营养卫生几方面着眼。
质地:优质优价,损耗微小,与成品要求相符,软硬、老嫩适宜,滋味纯正。
品种:原料鲜活,光泽正常;原料干制,形态完好,杂质甚少。均无异味,感官良好。
部位:馅料讲究部位质量。根据制品要求选择动植物最适当的部位,蔬菜该叶则叶,该茎则茎。
营养卫生:营养丰富,鲜美适口,无污无毒,利于吸收,利人康健。
第二步,要熟悉和掌握原料的性质、用途、加工、处理方法等。
性质用途:掌握原料的性质、目的是达到物尽其用,发挥原料的最大用途。皮坯料:米、麦及各种杂粮,都含有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成熟后都有松、软、粘、韧等特点,但其性质又有一定的差别,有的只能单独使用,有的可以混合使用,如不熟悉这些情况,就很难合理使用;性质不同,制作方法亦随之而异。辅助料:酵母、油脂、化学膨松剂等,主要用以改善面团性质,使制品形成酥松多孔、柔软体大的特色。这些原料在面点制作中有其特殊的性质,加入面团中通过理化及生物的变态反应,而发挥作用。在使用时应熟悉其成分、质量、性质、使用方法。如在面团中,酵母的发酵能力,盐碱的筋力、糖的脱水性,碱矾的起发性等。有些辅助料如色素、香精等,使用过量对人体有害,应按国家规定合理使用。
加工处理方法:面点制品所用的原料,大都在制作前经过加工和处理的过程。由于加工方法不同,在使用上就有所差别,制作的品种也随之有所不同。所以,不同面点的制品,就要求原料有不同的加工处理,否则,会影响成品质量。如米粉制品,有的适宜用粗粉制作,也有的适宜于用细粉调制。米粉因磨制的方法和过程不同,又分为干磨粉、湿磨粉、水磨粉等,虽同属米粉,但因加工不同,性质则有很大差异。再如“抻面”技术,要想抻出细如发丝的“龙须面”,就须使用加工精细的精粉,而标准粉就较难抻出。
2.调制面团
(1)和面。和面是指将粉料与水、油、蛋液等掺和揉成面团的过程。它是整个面点制作中最初的一道工序。亦是制作面点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团调和的软硬,会直接影响面点制作工艺和成品的质量。
(2)揉面。揉面就是在面粉颗粒吸水发生粘连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揉搓,使各种粉料调和均匀,充分吸收水分而膨胀粘连形成面团的过程。揉面是调制面团的关键,它可使面团进一步均匀、增劲、柔润、光滑或酥软等。
3.成型预加工
(1)搓条:搓条是将揉好的面团搓成长条的一种手法。
(2)下剂:下剂,也叫掐剂子,即将搓条后的面团分割成为有一定重量的坯子。它要求大小均匀,重量一致。下剂直接关系到制品成型的整齐和规格的大小、核算的标准等。
(3)制皮:制皮就是用手或擀面杖将面剂按擀成圆形扁片的过程,亦叫擀皮。制皮技术要求高,操作方法较复杂,它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包捏和制品的成。
(4)上馅:上馅,有些地区叫包馅、塌馅、打馅等。即在制成的坯皮中间放上已制好的馅心的过程,它是制作有馅品种的一道必需工序。上馅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成品的包捏和质量。
(5)成型:中国画点品种丰富多彩,形态五光十色,千姿百态。全国各地的面点品种大都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并各有其风味特色。从造型上讲,也是点、线、面、体,应有尽有,并可将其分成许多种类型。按成型的程序来分,可分为三类:第一,先预制成型后烹制成熟的,绝大多数糕点、包饺等都是采用此法,包成馅心后即成形状。第二,加边热边成型的,这包括小元宵、藕粉圆子、煎饼、刀削面、拨鱼及各式炒面、汤面等品种。第三,加热成熟后再处理成型,多用于凉糕,如凉团、如意凉卷、年糕等。按成型的手法来分,可分为揉、搓、擀、卷、包、捏、夹、剪、抻、切、削、拨、叠、摊、按、印、钳、滚、嵌等。按制品完成的形态分,可分为简易型、雕塑型、图案型、拼摆型;按其体态分,先分为固态造型、液态造型(汤羹),还可以分为平面型、立体型。
『叁』 面点工艺学啊
1水调性面团,是指不经过发酵而用水与面粉直接拌和、揉搓而成的面团。
2、影响面坯物理性质的原料因素糖 、油脂 、蛋、盐、碱。
3、搅和法:先将面粉倒入盆中,然后左手浇水,右手拿擀面杖搅和,边浇边搅,使其吃水均匀,搅匀成团。
4、在整个面团发酵过程中,酵母利用这些糖类及其他营养物质进行呼吸和发酵作用,促使面团发酵成熟。
5、手工和面的手法一般可分为抄拌法、调和法、搅和法三种。
6、面点工艺学是集多学科于一体的技艺学科。
7、糖对面粉的反水作用,可以用来调节面筯的涨润度,使制品具有可塑性。
8、手工调制面坯法,是指通过和面、揉面这两项基础操作,调制出适合各类面点所需要的面坯的方法。
9、拍皮刀:刀身一般是用不锈钢制成,刀柄是木制,表面光滑,刀口不利,是拍虾饺皮的专用刀
10、点心是用各种粮食、豆类、果品、鱼、虾、肉类、根、茎、菜类为原料,配以各种馅料而制成的作品。
11、和面的标准是:软硬适度、不夹生、不伤水,符合面坯工艺性能要求,达到“三光”。
12、酵母菌在25-28℃的温度为宜,30℃的温度活力最大,酵母菌在15℃以下的温度繁殖缓慢,0℃以下温度失去活动能力。
13、糖对面粉的反水作用,可以用来调节面筯的涨润度,使制品具有可塑性。
14、点心是利用各种粉料调制成粉团,包上馅料的食品。
15、面粉中的淀粉含量最多,约60%~70%。淀粉粒不溶于冷水,在常温条件下基本没有变化,吸水率和膨胀性很低。
16、广式点心讲究形态、花色、色泽,使用原料广泛,皮薄馅多,馅心多种多样,制作工艺精,味道清、淡、鲜、滑,成品精小雅致。
17、点心的分类:常年点心、四季点心、星期点心、节日点心、点心餐、宴席点心和旅游点心 。
18、冷水面团:<30℃.质地硬实,筋力足,韧性强,拉力大。
19、面粉中的麦谷蛋白和麦胶蛋白干凝胶在一定条件下适度吸水溶胀变成湿凝胶后就不再吸水。
20、化学膨松面坯的特点:面点膨松、酥脆、多孔。常用于高糖、高油的面团膨松。
21、白砂糖一般按期结晶颗粒大小可分为 粗砂、中砂、细砂三种。
22、大米的营养成分主要为碳水化合物,其次是蛋白质,B族维生素及少量矿物质。
23、机制调制面坯时,从内在的变化和外观形态的改变看,可分为拌和阶段、吸水阶段、结合阶段,是属于正常的搅拌阶段。过度阶段 和破坏阶段是不正常的搅拌阶段。
24、生物膨松面坯是指采用生物膨松法调制而成的面坯。
25、蛋白是一种亲水胶体,具有良好的起泡性,在调制物理膨松制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6、面粉的特性取决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我国各地区不同小麦品种的化学成分含量幅度不同。
27、烹制肉馅的工作较复杂,制作过程常有爆、煨、焖、滚几种方法。
28、标准面粉中的营养成分含量高于精面粉。
29、蛋白通过高速搅拌,蛋白薄膜将混入的空气包围起来形成泡沫,受表面张力的影响,泡沫成为球形。
30、麦芽糖属于双糖,不能为酵母直接利用。
31.擀皮是制皮中最主要、最普遍的方法。技术也软强,是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功之一。
32、发酵时间长,面坯质量差,酸度大;发酵时间短,产气不足。
33、在整个面团发酵过程中,酵母利用这些糖类及其他营养物质进行呼吸和发酵作用,促使面团发酵成熟。
34、提褶类:馅心较大,包捏时为提褶成圆形,馅心要放到中心。
35、发酵粉类膨松面坯,和面时注意手法,防止“泻油”及面团起筯,不能多擦。
36、在面坯中,如缺乏糖类,酵母菌就不能繁殖,发酵作用也就停止进行。
37、调制面坯的作用是形成适合各类面点所要求的不同性质的面坯。
38、糖溶解度大,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在调粉时,糖会迅速夺取面坯中的水分,从而限制了蛋白质吸水和面筯的形成。
39、用酵种发酵时,因酵种含有杂菌,可使酵面产生酸度,施碱是中和面坯中因发酵产生的酸味。同时促进面坯松发、暄软。施碱量:以面坯发酵程度而定,同时也受季节温度的影响。
40、和面在面点中的作用,首先是改变原料的物理性。
41、蛋白质具有胶体的一般性质,其水溶液称为胶体溶液或溶胶。
42、蛋黄中含有许多磷脂,磷脂具有亲油和亲水重要性。
43、粘米粉特点是无筯、较竖实、发酵力强、遇冷水和加温后也没有黏韧性。
44、麦芽糖,是淀粉经淀粉酶水解制成。
45、面粉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糖类、脂肪、灰分(矿物质)和水份,还有少量维生素和酶类。
46、面筯的物理特性是延伸性、韧性、弹性、可塑性。
47、京式面点馅心注重咸鲜口味。苏式面点馅心口味浓、卤多味美容。
广式面点馅心口味清淡,具有鲜、爽、滑、嫩、香等特点。
48写出糖在点心制品中的作用。
答:1、使制成品具有甜味并提高营养价值;
2、面团中提供酵母生活和繁殖的营养物质;
3、增强制品的色泽和香味;
4、调节面团中面筯的胀润度;
5、改进成品的组织状态;
6、抑制;
49、生物膨松面坯是因面坯中酵母菌的作用,产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使面坯产生孔洞,变得疏松、柔软、多孔,制成的面点体积膨大、形态饱满、口感松软、营养丰富
50、淀粉是多糖类的一种,是无定形的物质,它不溶于冷水,没有甜味。淀粉是由很多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
51、蛋白是一种亲水胶体,具有良好的起泡性,在调制物理膨松制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52、面团发酵时,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成可供酵母利用的糖,促进发酵作用,蛋白质分解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等,提高制品的色、香、味;而脂肪酶却可以将脂肪分解成脂肪酸等,使脂肪容易酸败。
53、馅的种类一般分为咸、甜两大类。生馅、熟馅、甜馅三大种。
因为皮是解决色和型,而馅主要是解决味和香。点心的色、型好固然引起食欲,馅做到适当之外。一般以稍有粘连性,凝固性,湿而不泻,干而不硬为好。这样才能对点心皮起到一定的支承作用。
54、酵种发酵,因酵种内除含酵母菌外,还含有醋酸杂菌等,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醋酸菌大量繁殖,分泌出氧化酶,将酵母发酵作用产生的酒精分解为醋酸和水,使面坯有强烈的酸味。
55、写出物理膨松法的膨松原理
答:以蛋液作为调配搅拌介质,其中的蛋白是亲水胶体,具很强的起泡性能,经高速搅拌,增加粘度,打入空气,形成气泡沫;同时,泡沫层变得浓厚坚实,保住气体,制品加热时,面糊中的气泡受热膨胀,使制品疏松柔软。
56、写出馅心的作用
答:(1)体现面点的口味。(2)美化面点的形态。(3)形成面点制品的特色:各种包馅面点的特色,与所用胚料、成形加工、熟制方法有关,但所用馅心往往起关键作用。(4)增加面点的花色品种
57、大开酥与小开酥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答:大开酥即多层酥,它是多层摺叠而成。小开酥是独件包油心,独件开酥皮包馅做成坯体。具皮面光亮,层次清析操作容易,但流程慢;大开酥流程快,如果是操作水油酥皮(油心油量低),酥皮容易干裂影响成品美观度。开酥皮时注意,水油皮或水皮要有筯韧性,油心要滑而有粘(水油酥皮的酥心是滑而不散),两者的软硬度要适合,才能互相结合。
58、说出馅料制作中“滚”作用,及笋在制馅时必须经过“滚”的道理。
答:是将原料用沸水滚热,至成熟的程度,再按不同馅料的要求,起到配合烹调的作用。鲜笋肉,质硬带脆。要把笋肉加工精细是有困难的,便应先用开水滚熟,使其肉质由硬变软,就可以随着刀工的运用加工成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细笋或形象美观的笋花。在烹制馅之前,必须再用开水滚它一段时间,在这加热过程中,使细笋本身所含水份得到排除,同时也使笋肉含有的弱酸得到分解出来,笋肉就变得较为纯软,加工时不致爆裂,在制馅时,笋肉本身就容易入味。这就是笋在制馅时必须经过“滚”的道理。
59、酵种面坯施碱的目的与作用及过程
答:酵种发酵,因酵种内除含酵母菌外,还含有醋酸杂菌等,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醋酸菌大量繁殖,分泌出氧化酶,将酵母发酵作用产生的酒精分解为醋酸和水,使面坯有强烈的酸味。施碱是中和面坯中因发酵产生的酸味利用酸碱中和产生气体和水。同时促进面坯松发、暄软。
60、化学膨松剂加入面团,熟制时加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CO2↑,使制品内部结构产生多孔性组织,达到膨大酥松的目的。
61、面筯蛋白质吸水后的胀润随其温度升高而增加,其最大胀润度为30℃。当水温继续升高时,情况则发生变化。当水温升高至60~70 ℃时,蛋白质就开始热变性,这种变性作用使面坯中的面筯质受到破坏,面坯的延伸性、弹性减退,吸水率降低,只有黏度稍有增加。蛋白质的热变性随着温度增高而加强,温度越高,变性越大,面坯的筯力和亲水性更加衰退。
62、面点的选料精细、花样繁多。试分析要按原料产地、原料部位选择
答: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土壤及农艺条件不同,因此同一种原料因产地不同而差异很大。如粳米发糕,宜选用江西九江的油大米,糕粉宜选用湖北粳米。原料部位不同,品质差别也很大,面点制作时要选择适当的部位。如馅心制作,猪肉馅要选用夹心肉,因其粘性大,吸水量较强;制作鸡肉馅应选用鸡脯肉;猪油丁馅选用板油;牛、羊肉馅应选用肥嫩而无筯络的部位。
63写出物理膨松法的膨松原理
答:以蛋液作为调配搅拌介质,其中的蛋白是亲水胶体,具很强的起泡性能,经高速搅拌,增加粘度,打入空气,形成气泡沫;同时,泡沫层变得浓厚坚实,保住气体,制品加热时,面糊中的气泡受热膨胀,使制品疏松柔软。
64制皮:很多品种都要制皮,以便于上馅和成形,是制作面点制品的基本功之一。、
65、搓条后,放在操作台上,左手按住,右手四指弯曲,从剂条上面四指向下一挖,就挖出一个剂子。
『肆』 什么是和面其在面点中的作用是什么
和面在北方面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着成品的外观和口感。
会和面的人和完面后,面盆上基本不会沾面粉,双手亦是如此。(这个很关键)
如何和面
1、水温与用具:秋冬用温水,春夏用冷水,不锈钢、塑料盆均可。
2、和面:和面的过程中,少量多次的加水,会使和成的面团有弹性。先用面粉顺(逆)时针方向擦盆,直至面盆内壁光亮。然后,边加水边搅拌,与此同时,把沾在双手上的面粉揉搓干净,必要时可沾点水,手上的面粉清理干净后再将面粉揉成团。
3、 饧面:和完的面团盖上盖子约20分钟(天气干燥的日子,可在面团表面抹点水),再反复揉至面团光滑细腻就算 饧好了。硬面(面条类),一般要 饧半个小时,软面(饼类)则要20分钟。 饧好的面团做成的成品表面光滑又有韧性,绝对好吃。
4、面团的软硬有讲究:做面条时为防面条糟糟的,面要适当硬些,再在面粉里稍加点盐,会让面条吃起来更有口劲(两人份的盐量不超过小指甲的1/2,加多了,面条也会糟,做饼馒头包子等则不加)。 做饼时面软些,做包子(馒头饺子)时,则要软硬适中,太软了,除了口感差外,也易变形,影响美观。
5、玉米面:和玉米面时,一定要加白面,否则很难成团。为防玉米面沾手,时不时在手上沾点水就可轻松解决。
和面并不难,一般人只要掌握了上述方法,熟练几次即可变成“一碟小菜”。因饧面需要一定的时间,我通常提前和面,比如做手擀面时,会在前一天和( 饧)好,装进保鲜袋放冰箱,第二天三下五除二就会很快搞定。
『伍』 面团在面点制作中的作用
1、酵母过期或用量不足。
2、搅拌过度或搓揉甩打不足。
3、糖的分量太多,导致渗透过高抑制酵母的活力。一般面包中糖的分量不要超过面粉的18%。(盐多了也一样)
4、面团水分太多,过于湿黏。(以上是发酵的缘故)
5、液体材料一开始就加进去了,要一点一点的加。
和面在北方面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着成品的外观和口感。
会和面的人和完面后,面盆上基本不会沾面粉,双手亦是如此。(这个很关键)
如何和面
1、水温与用具:秋冬用温水,春夏用冷水,不锈钢、塑料盆均可。
2、和面:和面的过程中,少量多次的加水,会使和成的面团有弹性。先用面粉顺(逆)时针方向擦盆,直至面盆内壁光亮。然后,边加水边搅拌,与此同时,把沾在双手上的面粉揉搓干净,必要时可沾点水,手上的面粉清理干净后再将面粉揉成团。
3、 饧面:和完的面团盖上盖子约20分钟(天气干燥的日子,可在面团表面抹点水),再反复揉至面团光滑细腻就算 饧好了。硬面(面条类),一般要 饧半个小时,软面(饼类)则要20分钟。 饧好的面团做成的成品表面光滑又有韧性,绝对好吃。
4、面团的软硬有讲究:做面条时为防面条糟糟的,面要适当硬些,再在面粉里稍加点盐,会让面条吃起来更有口劲(两人份的盐量不超过小指甲的1/2,加多了,面条也会糟,做饼馒头包子等则不加)。 做饼时面软些,做包子(馒头饺子)时,则要软硬适中,太软了,除了口感差外,也易变形,影响美观。
5、玉米面:和玉米面时,一定要加白面,否则很难成团。为防玉米面沾手,时不时在手上沾点水就可轻松解决。
和面并不难,一般人只要掌握了上述方法,熟练几次即可变成“一碟小菜”。因饧面需要一定的时间,我通常提前和面,比如做手擀面时,会在前一天和( 饧)好,装进保鲜袋放冰箱,第二天三下五除二就会很快搞定。
『陆』 请问有知道点心制作的工艺流程吗还有在制作点心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1.黄油、果酱小点心
原料配方 富强粉5.2公斤 黄油2.5公斤 糖2.5公斤 鸡蛋2.3公斤 水1.3公斤 香草水少量 果酱适量
工艺流程 打料→和面→挤制→烘烤
制作方法
(1)打料:将糖和油放在搅拌机里打起,然后把鸡蛋陆续放入打泡后,加上1.3公斤水。
(2)和面:将面放在案子上摊开,成盆形,把打好的料倒入面中和匀。
(3)挤制:用布袋装上花嘴子,挤梅花等形状。果酱小点尽面上中心挤果酱小点。
(4)烘烤:用炉温240℃左右烘烤。
质量标准 规格:按各品种块形要求大小整齐一致,花纹清楚不摊,不凹底,不沾边。
色泽:按品种要求,挤花底要麦黄色,面微黄色,黄油小点心底要微黄色,面要乳白色。火色一致,不糊底糊边。
口味:纯正、松酥、不艮。
组织:起发蜂窝均匀无油洞。
卫生:无油泥、无杂质,底无糊渣。
2.黑白脸 两圆片加馅,面上一半粘巧克力糖或可可丰糖。形状不巧玲珑,外表美观大方。
原料配方 绵白糖0.5公斤 黄油0.5公斤 鸡蛋0.5公斤 富强粉0.75公斤 巧克力糖0.2公斤 果酱0.3公斤
工艺流程 打料→挤制→烘烤→夹馅→沾糖
制作方法
(1)打料:先将糖和油倒入机器里进行搅拌,然后陆续放入鸡蛋,打泡后,加面拌匀。
(2)烘烤:用250℃左右炉温烘烤。
(3)夹馅:把经冷却以后的成品一片底部抹上一层果酱,再将另一片沾合。
(4)沾糖:将巧克力糖溶化后,把粘合的成品半部沾巧克力糖。
质量标准 规格:块形整齐,大小一致。
色泽:面上一半糖光亮,一半呈浅可可色。
口味:纯正,松酥不艮。
二、蛋糕类 是西点中块形较大的一类产品。它具有组织松软、香甜适口、装饰美观等特点。在其配料中鸡蛋、黄油含量高,因而营养丰富。
蛋糕类分软蛋糕、硬蛋糕两种。
软蛋糕的特点是蛋糕配料中无油,如青蛋糕、花蛋糕。
硬蛋糕的特点是蛋糕配料中有油和一些其它辅料,如水果蛋糕、太阳糕。
1.青蛋糕 原料配方 鸡蛋2公斤 砂糖1公斤 富强粉1公斤 香精少量
工艺流程 打料→成型→烘烤
制作方法
(1)打料:先把鸡蛋和糖放入搅拌机内,用机器搅拌打泡之后,加面拌匀。
(2)成型:逐量放入经油擦试的铁模子里。
(3)烘烤:用220℃的炉温烘烤。
注意事项
(1)注意卫生,锅内不得有油的杂质,以免使产品有不起发现象。
(2)打鸡蛋和糖要适时,时间短影响规格质量,过长容易发泄。
(3)所用的面粉要过筛,防止出现面疙瘩。
(4)用手拌面时,要从底向上搅拌,拌匀即止,不得乱搅,时间不宜过长。
质量标准 规格:棱角清楚整齐,面上有小开花(四块500克)。
色泽:淡黄色,不生不糊,火色一致。
口味:纯正蛋香味,无其它异味。
组织:蜂窝均匀,无糖、面疙瘩。
卫生:底要干净,无油泥和糊蛋糊渣,内部无杂质。
2.花蛋糕 样品美观大方,有圆形、方形。产品重量上至几公斤下至250克和50克不等。
原料配方 坯子:砂糖20公斤 鸡蛋40公斤 富强粉20公斤
搅油:黄油22公斤 砂糖22公斤 水11公斤
辅料:果酱1公斤 可可粉50克 白兰地酒600克 香草粉50克
工艺流程 打坯→烘烤→制型→打油→成型
制作方法 (1)打坯:将糖和鸡蛋放入搅拌机打泡,而后加面拌匀,约3公斤左右料放入铁盘里用刀子抹平。
(2)烘烤:用150℃炉温烘烤。
(3)制型:出炉冷却后,用刀子切成大小标准型,从中间片开,成双层,中间夹黄油。
(4)打油:先把糖和水煮沸4~5分钟,稍有稠状冷却。打黄油时,先把黄油放入搅拌机里搅拌,然后陆续分次放糖水,加白兰地酒和香草粉,搅匀,色泽变白,成稠状即可。
(5)成型:将成型的蛋糕坯子,面上和周围洒上一层黄油,面上可以挤各种各样。将制作成型的产品装入纸盒子里,置冰箱存放。
质量标准 规格:形状要圆,分量要准确。
色泽:乳白色。
口味:纯正,松软香甜。
卫生:无杂质。
3.水果蛋糕
原料配方 富强粉1.5公斤 黄油1.1公斤 白糖1.1公斤 鸡蛋1.1公斤 香草粉、白兰地酒少许
辅料:瓜条、葡萄干、果脯、桃仁、桔饼
工艺流程 打料→成型→烘烤→装箱
制作方法 (1)打料:先把油和糖放入搅拌机内搅拌溶化之后,陆续并分次放鸡蛋,直到搅拌均匀成稠状为止。然后加面、果料拌匀。
(2)成型:分别把等量的料270克灌入铺上纸的铁模子内,面上撒果仁。
(3)烘烤:用炉温150℃烘烤40分钟即可。
(4)装箱:出炉后,将一空盘扣在装满铁模子的盘上面,然后倒翻铁模子底朝上,再一个个拿出,冷却后便可装箱。
质量标准 规格:棱角清楚,起发丰满,整齐一致,面上有小开花,衬纸要正。
色泽:底面棕黄色,火色均匀一致。
口味:纯正、无油腻味和其它异味。
组织:蜂窝、果料均匀,无油洞。
卫生:底无油泥,无果壳及其它杂质。
三、起酥类 产品的主要原料是面和油。产品式样美观大方。种类很多,如冰花酥、奶卷如意酥、小包袄、糖粉花酥等。
冰花酥
原料配方 富强粉6.25公斤 黄油5公斤 鸡蛋500克 食盐75克 水3公斤
工艺流程 和面→和油→包酥→制型→烘烤
制作方法
(1)和面:将1.25公斤面提取出合酥,再从油里提1公斤放皮面里可制得皮,皮里放入25克盐,3公斤水,500克鸡蛋。
(2)和油:将1.25公斤面放入油内再加余下的盐,一起擦合,擦均即可。
(3)包酥:将和好的面周围擀薄,把和好的酥放在上面,由四边折起将酥包严擀开,先折三,再擀开折四之后,再反复一次便可(三四是指折起面的层数)。做冰花加辅料砂糖250克。
成型:将面擀薄,用椭圆形的模子刻成型,放入有水布的盘里沾上水,再放进砂糖盘里,一面粘糖,然后均匀摆入盘内,烘烤。
四、混酥类 是糖油面、鸡蛋混合制成的多形样品,绵软酥脆、口味香甜。产品表面可以加上其它辅料以增添各种风味,适合口胃。
1.杏仁饼
原料配方 富强粉6.1公斤 白糖2.4公斤 黄油3公斤 鸡蛋2公斤 苏打20克
辅料:杏仁,核仁
工艺流程 和面→制作成型→烘烤
制作方法
(1)和面:在大批生产中可以用机器和面,这里主要介绍用手工操作和面。首先把面摊开,把鸡蛋和糖放入拌匀再加油,拌匀后再和面,和好即可。在和面中注意两点:①放料要按顺序;②和面要快,不宜时间过长,时间长了面容易出现“走油”的现象,影响质量。
(2)制作成型:把面擀开约0.7厘米厚,用圆模子刻成型,面上粘一半杏仁。
2.椰子圈
其配方、工艺流程和制作方法基本与杏仁饼相同。不同之处是:
把面擀开约0.7厘米,用大圆模子刻,用小圆模子刻中间,成型之后面上粘椰子丝。用60℃烘烤。
质量标准 规格:大小一致,整齐。
口味:绵软,松酥,纯正。
色泽:棕黄色。
卫生:无油泥、无杂质、无糊底。
五、气古类 产品很多,形状小,有绵软和艮酥两种。
1.甲子气古(绵软性气古) 产品表实里虚,膨胀起鼓,口味绵软香甜。
原料配方 富强粉500克 黄油200克 水625克 鸡蛋1公斤
工艺流程 打料→成型→烘烤→再加工成型
制作方法
(1)打料:制作中先把水和油烧开,接着下面搅拌,然后与火隔开,不需继续加温,陆续放鸡蛋成浆糊状即可。
(2)成型:用锥形布袋装上圆嘴挤制小长条。
(3)烘烤:用炉温280℃左右。产品呈金黄色,表面有裂纹,烤出后体积膨胀3倍。
(4)再加工成型:将已成型的产品用刀子在上面切一小口,挤满打好的蛋白,表面筛糖粉,便可装箱。
质量标准 规格:大小均匀,表面带裂纹。
色泽:桔黄色、不生、不糊。
口味:绵软香甜。
组织:内部空膛。
卫生:无油泥,内部无充质。
2.砂糖气古(艮酥性气古) 口味酥脆,形状有底帽之分,垅高,但中间没有空隙,形状有腰形、圆形、长条形等。
原料配方 鸡蛋500克 富强粉500克 砂糖500克 柠檬香精少量
工艺流程 打料→成型→烘烤
制作方法
(1)打料:先把鸡蛋和砂糖温热搅拌达到40℃左右,而后下面搅拌。
(2)成型:用锥形布袋装上嘴子挤各种形状,然后表面撒满砂糖。
(3)烘烤:挤完后在常温下定皮,再入烤炉。用微火烤,炉温100℃左右。
质量标准 规格:大小均匀,垅高,底帽分明。
色泽:表面乳白色,底部呈金黄色。
口味:酥脆香甜。
组织:内部呈小蜂窝。
水果派
『柒』 面点都包含什么在里面
一、面点的分类
面点主要可分为:饼类(面食之圆扁者皆谓之饼),饺类(水饺);条类(面条);糕类;团类(团糕);包类(包子);卷类(蛋卷、煎饼卷、春卷等);冻类(西瓜冻)等。
二、面点的工艺流程
1.选择原材料
面点的原料选择,即选取优质原料。具体地说,就是选择适合于制品的制作要求、制作特色的原料品种。
第一步,主要从质地、品种、部位、营养卫生几方面着眼。
质地:优质优价,损耗微小,与成品要求相符,软硬、老嫩适宜,滋味纯正。
品种:原料鲜活,光泽正常;原料干制,形态完好,杂质甚少。均无异味,感官良好。
部位:馅料讲究部位质量。根据制品要求选择动植物最适当的部位,蔬菜该叶则叶,该茎则茎。
营养卫生:营养丰富,鲜美适口,无污无毒,利于吸收,利人康健。
第二步,要熟悉和掌握原料的性质、用途、加工、处理方法等。
性质用途:掌握原料的性质、目的是达到物尽其用,发挥原料的最大用途。皮坯料:米、麦及各种杂粮,都含有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成熟后都有松、软、粘、韧等特点,但其性质又有一定的差别,有的只能单独使用,有的可以混合使用,如不熟悉这些情况,就很难合理使用;性质不同,制作方法亦随之而异。辅助料:酵母、油脂、化学膨松剂等,主要用以改善面团性质,使制品形成酥松多孔、柔软体大的特色。这些原料在面点制作中有其特殊的性质,加入面团中通过理化及生物的变态反应,而发挥作用。在使用时应熟悉其成分、质量、性质、使用方法。如在面团中,酵母的发酵能力,盐碱的筋力、糖的脱水性,碱矾的起发性等。有些辅助料如色素、香精等,使用过量对人体有害,应按国家规定合理使用。
加工处理方法:面点制品所用的原料,大都在制作前经过加工和处理的过程。由于加工方法不同,在使用上就有所差别,制作的品种也随之有所不同。所以,不同面点的制品,就要求原料有不同的加工处理,否则,会影响成品质量。如米粉制品,有的适宜用粗粉制作,也有的适宜于用细粉调制。米粉因磨制的方法和过程不同,又分为干磨粉、湿磨粉、水磨粉等,虽同属米粉,但因加工不同,性质则有很大差异。再如“抻面”技术,要想抻出细如发丝的“龙须面”,就须使用加工精细的精粉,而标准粉就较难抻出。
2.调制面团
(1)和面。和面是指将粉料与水、油、蛋液等掺和揉成面团的过程。它是整个面点制作中最初的一道工序。亦是制作面点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团调和的软硬,会直接影响面点制作工艺和成品的质量。
(2)揉面。揉面就是在面粉颗粒吸水发生粘连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揉搓,使各种粉料调和均匀,充分吸收水分而膨胀粘连形成面团的过程。揉面是调制面团的关键,它可使面团进一步均匀、增劲、柔润、光滑或酥软等。
3.成型预加工
(1)搓条:搓条是将揉好的面团搓成长条的一种手法。
(2)下剂:下剂,也叫掐剂子,即将搓条后的面团分割成为有一定重量的坯子。它要求大小均匀,重量一致。下剂直接关系到制品成型的整齐和规格的大小、核算的标准等。
(3)制皮:制皮就是用手或擀面杖将面剂按擀成圆形扁片的过程,亦叫擀皮。制皮技术要求高,操作方法较复杂,它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包捏和制品的成。
(4)上馅:上馅,有些地区叫包馅、塌馅、打馅等。即在制成的坯皮中间放上已制好的馅心的过程,它是制作有馅品种的一道必需工序。上馅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成品的包捏和质量。
(5)成型:中国画点品种丰富多彩,形态五光十色,千姿百态。全国各地的面点品种大都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并各有其风味特色。从造型上讲,也是点、线、面、体,应有尽有,并可将其分成许多种类型。按成型的程序来分,可分为三类:第一,先预制成型后烹制成熟的,绝大多数糕点、包饺等都是采用此法,包成馅心后即成形状。第二,加边热边成型的,这包括小元宵、藕粉圆子、煎饼、刀削面、拨鱼及各式炒面、汤面等品种。第三,加热成熟后再处理成型,多用于凉糕,如凉团、如意凉卷、年糕等。按成型的手法来分,可分为揉、搓、擀、卷、包、捏、夹、剪、抻、切、削、拨、叠、摊、按、印、钳、滚、嵌等。按制品完成的形态分,可分为简易型、雕塑型、图案型、拼摆型;按其体态分,先分为固态造型、液态造型(汤羹),还可以分为平面型、立体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