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炭怎么加工
❶ 如何制造出木炭
制法有两种:
1、窑烧法,用泥土筑窑,满装木材,从窑门或火门点燃烧,使木材在窑内炭化,挥发物逸出而剩余木炭。
2、干馏法,即木材干馏。按照出窑的熄火方法,有黑炭和白炭两种。
通常以闷窑熄火的方法叫做窑内熄火法,所得到的炭称为“黑炭”。当木材在窑内炭化完毕时,趁热从窑内扒出,然后用湿沙土熄火的方法,称为窑外熄火法。在熄火过程中,木炭与空气接触而进行煅烧,炭的外部被氧化,生成的白色灰附在木炭上,称为“白炭”。白炭比黑炭坚硬。
(1)木炭怎么加工扩展阅读:
木炭用途:
1、冶金工业
木炭用来冶炼铁矿石,木炭与焦炭熔炼的生铁,即使化学组成相同,其结构与机械性质仍不相同。木炭冶炼的生铁一般具有细粒结构,铸件紧密,没有裂纹的特点,用木炭生产的生铁含杂质少,适于生产优质钢。
2、渗碳剂
凡是要求表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中心具有良好韧性的所有钢制品都要进行渗碳。用来对钢制品进行渗碳作用的含碳混合物称为渗碳剂。单纯木炭的渗碳效果较差。因此常用木炭作为原料,再加入一定数量的接触剂,制成渗碳剂。
3、二硫化碳
木炭是制造二硫化碳的最好原料,用来制造二硫化碳的木炭,应当是坚硬、容积重大、灰分和水分含量小,固定碳含量高。
❷ 木炭怎么加工
木炭看是原木炭还是机制木炭,生产工艺不一样的。先来说说原木炭版。
原木炭的形成其实很简单,权把原木(也就是木材)放入炭化炉或者土窑里进行炭化,就可以得到木炭。
机制木炭的工序有些复杂,但是属于废物利用,将废弃杂木、树枝、农林作物等先粉碎、烘干、成型,最后炭化。可得到机制木炭。
机制木炭的用途有很多,烧烤、取暖、工业、农业都有需要。
❸ 木炭怎么做的
木炭的制作方法:
一种是窑烧法,也就是用泥土筑成窑,里面装满木头,然后点火燃烧,使木材在窑内炭化,挥发物逸出。另一种是干馏法,即将木材置于干馏窑中,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分解出木炭,此为木材干馏。
木炭是木材或木质原料经过不完全燃烧,或者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热解,所残留的深褐色或黑色多孔固体燃料。
其实无论采用什么生产工艺,木炭都是通过加热的方式将木头中的气体和液体挥发出去的产物。剩下的物质就是木头的固体可燃物部分,因此才能在燃烧时只发热而不冒烟。
(3)木炭怎么加工扩展阅读
木炭主要分为白炭、黑炭、活性炭、机制炭等四大类。白炭主要以硬阔叶材中的壳斗科、榆科树木为原料,优点是燃烧时间长、不冒烟、无污染,但受潮容易发爆、价格昂贵。黑炭主要以软阔叶薪炭材为主,优点是易点燃,缺点是易发爆、不耐烧、燃烧时有烟等。
活性炭可以说是木炭的深加工,种类也有很多,按照原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植物原料炭、煤质炭、石油质炭、骨炭等。活性炭有发达的孔隙结构,有很大的总表面积和吸附能力,不会溶于水和其他溶剂,具有物理和化学上的稳定性。
机制炭以木屑为原料,主要把木屑经过高温高压成形最后送入炭化炉炭化而成。整个生产过程不需要添加任何的添加剂,相对而言比较环保。它的特点主要是燃烧时间长、热值高、不冒烟、环保等,所以受到了各大烧烤店的青睐。
❹ 木炭是怎样制成的
木材和木质材料经过不完全燃烧,或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热解所残留的深褐或黑色多孔固体。木炭保存了木材的原来构造,并在孔内残留有木材炭化时所产生的焦油,是一种优质燃料和有多种用途的碳素原料。
历史沿革
人类对木炭的认识和使用,起源于对火的掌握和使用。当人类发现燃烧的木材被砂土掩盖后所残留的黑色固体——木炭能在砂土下继续保持阴燃不灭,而且再次燃烧时火力既大又没有烟雾时,人类不仅有了保留火种的手段,而且对火的使用有了很大进步。中国对木炭的认识和利用很早就有文字记载。《诗经》中多次提到发火取热的薪材树种。《礼记》“月令”中有季秋之月“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的记载,不仅谈到制炭,而且指出烧炭的理想季节。殷商时代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代的铁器等冶炼铸造都使用优质木炭作燃料。秦汉以后煤虽被用于铁的冶炼,但由于木炭有其优点,不仅仍然大量使用,而且还用做固体表面渗碳剂来淬制武器。唐代不仅木炭生产规模庞大,而且烧炭技术也传至日本和朝鲜。
欧洲早在纪元前3000年以前,塞浦路斯人就用木炭制造青铜兵器,供应希腊、罗马军队。薪炭是欧洲整个中世纪的基本燃料。美国在19世纪后期以前炼铁仍用木炭,1890年左右发展了除生产木炭外还生产液体产品(醋酸、丙酮、木精等)的干馏工业。目前液体产品已被合成工业所代替,但木炭是人们极为重视的可再生能源,仍在民间和工业中大量使用。
种类
因烧制条件不同而分为:白炭、黑炭、干馏木炭、桴(枹)炭等。或因原料树种不同分为:硬阔叶树木炭、阔叶树木炭、松木炭、竹炭、果壳炭等。因加工不同分为:压积炭、活性炭。桴炭指民间炉灶内余烬木炭。按用途分可分画用炭、研磨用炭、火药用炭、日本的茶汤炭等。
成分
除碳素外还含有氢、氧、氮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商品木炭的技术指标,包括水分、灰分、固定碳。木炭中水分多少将影响其实际重量和有效热值。灰分因原材料树种而异,其中含钙、镁、钾、锰以及少量其他元素。木炭中的磷、硫含量比其他固体燃料少是其优点。固定碳是指木炭经过高温(850~950℃)煅烧几分钟后所残留的碳素,它是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时,可以有效使用的碳素。木炭属于碳化物一类,经高温炭化得到的木炭中具有一种共同特性的结构单元,它们是一种平面六角形的环状碳原子网,以相应的价互相联结,几层平行的碳原子网组成的碳束构成微晶,微晶之间的相互排列是无规则的。边缘联结着一些碳综合体和官能团。其宏观结构则仍保持木材原有形式。
性质
木炭的比重与煅烧温度有关。真比重为1.3~2.0;容积重为0.2~0.5;孔隙占总体积的70%以上。木炭是憎水物质,存放时,含水率3~6%,有时可达7%以上。其吸湿性受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木炭表面氧化程度的影响,表面氧化程度越大,吸湿力越强。木炭含有极性官能团时亲水性增强。木炭吸湿性虽差,但在水中浸湿能力却很强,吸收的水分可以超过自身重量。木炭比热为0.25~0.29卡/克·℃,热导率是23.77卡/厘米·秒·℃,发热量在8000卡/克左右。木炭的化学反应能力比煤大得多。这是与木炭的微观化学结构以及孔隙度大有关,并且有灰分的催化作用所致。木炭的比电阻约等于1010~1012欧姆·厘米(顺纤维方向仅为垂直方向的1/5~1/3)。木炭有大量的裂缝存在,外力作用下会扩展导致破碎。木材炭化时在240~400℃之间不仅重量大减,而且收缩也最显著。木炭的抗压强度,沿纤维纵向接近于焦炭,沿纤维横向仅为焦炭的1/6~1/4。木炭中有一定量的微孔和过渡孔,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比煤炭的吸附性能大得多。木炭孔内焦油物质影响吸附性能,在制备活性炭时,应将它除去。
炭化原理
木材在100℃左右会失去水分,逐渐干燥。在缺氧的条件下受到更高温度时,进行热分解生成水分和CO、CO2等挥发物,最后得到残留的木炭。
木材炭化时的关键温度为273±25℃,低于此温度木材必须有外热才能继续升温炭化。当达到此温度后,由吸热反应转为放热反应,可以依靠放出的反应热自行继续升温炭化。
烧制方法
先将原料加热干燥,进而达到炭化,炭化完毕,密封隔绝空气进行冷却。另有一种烧制方法,可在炭化将完成时,使赤热的木炭与空气接触,利用热解挥发物的燃烧来进行高温精炼,然后再隔绝空气进行冷却。前一种方法制得的炭表面显黑色,称黑炭。后一种方法制得的木炭含固定碳较高,表面残留白色灰分,故名白炭,白炭是中国独创的一种传统的烧制方法。朝鲜和日本也在应用。木炭烧制有两种类型:①堆烧法。将薪材集中堆架,部分用土覆盖,然后点燃薪材使其炭化。炭化将近全部完成时,再将柴堆全部用土密封,待木炭冷却后,破土取炭。此法操作粗放,不易控制,产量和质量都很差。②窑烧法。能较好地控制炭化条件,提高木炭的质量和产量。有黑炭窑、白炭窑和改良窑等类型。如简单的土窑、砖窑、室型窑以及新型连续作业窑(立式或卧式)等都有应用。
❺ 怎么制作木炭
是用木头烧到一定程度就用将火扑灭,但木头并没有烧尽的,所以木炭还可以再燃烧成灰。很多山区里有些人就是以烧木炭为生的
❻ 怎么样用木头加工木炭
【木炭制法有两种】:
(1)窑烧法,用泥土筑窑,满装木材,从窑门或火门点燃烧版,使木材在窑内权炭化,挥发物逸出而剩余木炭;
(2)干馏法,即木材干馏。按照出窑的熄火方法,有黑炭和白炭两种。
【制备原料】:
按烧炭用的原料可分为:
①硬阔木炭。由硬阔叶材如壳斗科麻栎属、栲属树木为主,次要的还有桦木属等。如水青冈、桦、麻栎、苦槠、榆、槭等。
②阔叶木炭。由硬、软阔叶材混合烧制的炭。如杨、椴、柳等。
③松木炭。由松木或其他针叶材烧制的炭。如马尾松、红松、云杉等。
按成材与不成材可分为:
第一类不成材林主要用于民间烧炭用,即薪炭材;第二类成材林主要用于工业、民用木材加工,既薪材林。
此外还有用竹类烧制的竹炭和用果壳、果核(椰子壳、桃核)等木质原料烧制的果核炭。
从家用炉灶中收取的柴炭则俗称桴炭。
如将木炭粉碎后拌以适当的粘合剂,再进行压积成型和焙烧则制成压积炭。
❼ 木材如何制成木炭
老的工艺是烧木炭,就是把树木截成段,在炭窑中点燃,烧到一定程度,封闭专炭窑空气进入,余热属继续加热木材干馏,水分和木焦油被熘出,木材碳化成为木炭。这和过去家庭烧柴火的时候憋木炭是相似的。
现在有利用木屑等废料加工机制木炭的方法,将这些废料压制成形,在炉中间接加热进行干馏,这些原料碳化成为木炭。
❽ 木炭是如何制造的
木炭的制造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窑烧法
用泥土筑窑,满装木材,从窑门回或火门点燃烧,答使木材在窑内炭化,挥发物逸出而剩余木炭;
第二种方法:干馏法,即木材干馏。
通常以闷窑熄火的方法叫做窑内熄火法,所得到的炭称为“黑炭”。当木材在窑内炭化完毕时,趁热从窑内扒出,然后用湿沙土熄火的方法,称为窑外熄火法。在熄火过程中,木炭与空气接触而进行煅烧,炭的外部被氧化,生成的白色灰附在木炭上,称为“白炭”。白炭比黑炭坚硬。
木炭的作用非常广泛:
1、具有吸附性,可以用来净化一些东西,古代就用木炭来净化红糖,结晶成白砂糖,这是一般的木炭
2、枣树木煅烧后的炭渣应该十分适合于烧烤,枣木具有一种特别的清香,用来烧烤是最佳的选择之一,其余的还有梨木,果木等
3、农村冬天的时候经常保留一些木炭,用来引燃炉子
4、可以蓄涵水分,可以在花盆底部代替一些含水材料使用
❾ 自己怎么制作木炭
老的工艺是烧木炭,就是把树木截成段,在炭窑中点燃,烧到一定程度,封闭炭窑空气进入专,余热属继续加热木材干馏,水分和木焦油被熘出,木材碳化成为木炭。这和过去家庭烧柴火的时候憋木炭是相似的。
现在有利用木屑等废料加工机制木炭的方法,将这些废料压制成形,在炉中间接加热进行干馏,这些原料碳化成为木炭。
❿ 木炭是怎么做成的
烧炭,并不是容易的事,第一道程序,当然是采木。采木由伐木组专门负责,这组
人,在伐下了树木之後,将之锯成四尺长的一段一段,然後,根据树木的粗细、分类,
归在一起。这一点十分重要,同样粗细的树木要放在一起。
因为这些木头,要放进炭窞中去烧,使木头变成木炭,一定要粗、细分类,才能掌
握火候,使一个窑中粗细不同的木头,在同一时间内,同时变成木炭。
炭窑,一般来说,两丈高,有四个火口,那是烧火用的,火从四个洞口送进炭窑之
内,火口在炭窑下半部,在炭窑中堆放木头之际,也十分有讲究,最粗的,堆在下面,
最细的堆在上面。
堆木有甚麼学问呢?木和木之间的空隙,不能太大,空隙太大,空气流通过多,通
风太好,木头得到充分的燃烧,就会烧成灰烬。堆得太密,空气流通不够,木料得不到
需要的燃烧,就不会变成炭。
所以,堆木师傅有一句口诀,叫「逢四留一」,意思是四寸直径的木料,就留一寸
的空隙。
每一个炭窑之中,可以堆四层木料,最上层的最细。木料一堆好,就封窑口。窑口
留下四寸直径大小,然後,开始生火,四个火口,日夜不断地烧,要烧四日四夜。在这
四日四夜之中,负责烧火的火工,紧张得连眼都不能眨一眨,要全神贯注,把握火候。
火太大,木料成灰;火太小,烧不成炭。
火工和他的助手,住在炭窑附近,其馀的人,就要远离炭窑,因为说不定甚麼时候
,会有毒气,自炭窑之中喷出来,中者立毙,事先一点迹象也没有,等到中毒的人感到
呼吸困难,脸色转为深红之际,已经来不及了,十个十个死,没有一个能救活。
(那是一氧化碳中毒。)
(整个烧炭过程,事实上是要木料在氧气不充足的情形下燃烧,燃烧的热力,恰好
使木料中的水分抽乾,而使碳质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木炭。也就是令得碳水化合物的
碳和水分离的一种过程。)
(在这样的过程之中,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那是无色无嗅的气体,性质极其不
稳定,一和氧气混合,立时化为二氧化碳。如果人吸了一氧化碳,这种性质极不稳定的
气体,就与人体内的氧结合,使人迅速缺氧而死,死者的皮肤,会呈现可怕的紫色。)
(炭窑的构造尽管紧密,但是在经年累月的使用之中,可能有一点裂缝,使充满在
炭窑中的一氧化碳逸出,在窑旁的人,自然首当其冲,极易中毒。)
在经过了四天四夜的加热之後,用窑工的方式来说,就是烧了四天四夜之後,最重
要的一个步骤来临了。这个步骤,就是开窑。
所有参加开窑的人,都用水,浸湿毛巾,扎住口鼻,这样就一定的防毒作用。
在氧气不充足的情形之下,木料在窑中燃烧,整座窑内,充满
一氧化碳,一旦开窑,大量的一氧化碳,趁机逸出,自然造成极大的危险。而用湿毛巾
扎住口鼻,正是防止吸入一氧化碳的最简单的方法,用甚麼水来湿毛巾都可以.
四叔要来开窑的是一柄斧头,这柄斧头,是炭帮历代相传下来的。大斧一挥,封住
的窑口劈开,四支人马,早已准备好,立刻连续不断,以极快的速度,传递水桶,向窑
中淋水。
这是最惊心动魄的一刻,窑中冒出来的毒气冲天,水淋进窑中去的声响,震耳欲聋
,再加上参加淋水的人,动作又快,一路吆喝。一窑炭是不是成功,就要靠这时的工作
是不是配合得好。
等到水淋进窑中,再没有白气冒出来,整个烧炭过程就完成了,好几万斤的精炭,
就可以出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