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如何对剧本进行加工
A. 导演可以改剧本吗
导演在现场排练时,由于受演员表演的启发,或者摄影师的有益建议,或者自己的灵感的突发回,往答往要对事先设计好的场面进行改动,甚至重新构思,这种临场的创造性常常是最具有光彩的地方,会对剧本起到很大的增色作用。导演决不可忽视临场的创造性,而把分镜头剧本当作是一成不变的。
B. 导演排一出话剧的流程是什么
话剧大体说就分为剧本创作阶段和排练阶段。首先是剧本创作,话剧最重要的就是剧本啦,看你的说法应该是你还没有一个剧本,有的应该是小说或者一个类似于故事的文本。这时候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所有你想改编的素材变成剧本的形式。不要小看这个过程,这是一个非常磨人消耗时间并且要投入大量精力的过程。你得考虑你的故事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的。简单的说,一般影视类专业的表演课程一上来不会让人整太飞的形式,都是从基本功打起,你就要考虑在一个什么样的固定时空内,发生了什么,小说里“这时他特别紧张”“她的拒绝好像刀子一样在他本来就脆弱心灵上划下了一道无法愈合的口子”这样的句子该如何通过人物动作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且呈现的方式一定要符合这个人物本身。有的小说里还有类似于“他望着那里,好像她真的存在”“两个人没说话,谁也没看谁,直到时钟第二次响起”这种句子,你就要考虑如何用舞台的手段(灯光音响调度)去呈现出来。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性的呈现,这都是导演的自由创作。如果你手上已经有一个成熟的剧本了,还是要看你自己选择,你是原封不动按剧本排,还是要呈现你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加以修改。哪怕就是写好的剧本除了某些控制狂例如塞缪尔·贝克特等在剧本中就写好了细节和调度的,其他的你作为导演还要在脑海中想清楚演员如何走位,场面如何调度这些问题。最终在你咋耳挠腮觉得自己没有天赋学这个但又不得不去做的抓狂的情况下,你完成了剧本。这时候按说导演已经对剧本烂熟于心了,接下来就是排练了。排练首先你得找到合适剧中人物的演员,这也是一个考验导演基本功里的过程,先不说你找来的人是否能胜任人物,单是要求每个人在排练时都有充足的时间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过这种问题对于专业的学生和人士来说不是问题,毕竟大家都热爱这个东西。找好演员分工明确后,才开始你说的读剧本阶段。剧本朗读就是把所有演员叫到一起,然后按照分工开始朗读剧本,这时候演员读剧本的状态是放松的,没有经过排练,他们也不太容易一下子就进入角色和其他角色进行你想要的互动,这时候重要的就是需要所有人对剧本有所熟悉。读完剧本后大家就可以进行讨论,有的导演就直接开始排练了,有的则是和演员沟通,看剧本有没有什么太过于智障的问题。找演员的同时,你也得去找好舞台美术,舞台灯光控制,舞台音乐控制,并且在接下来的排练中要和这些人商量好,什么时候需要它们参与,什么时候需要它们做什么。在排练前,最好就要让美术做好你需要的道具和布景,但一般在学校里都找现成的,一些关键性的道具例如一把枪,一件重要的衣服,一个会被人物砸掉的台灯,这些都最好自己去做。
C. 导演有权修改剧本吗
在修改剧本的问题上,始终存在一个由编剧、导演、演员组成的三国杀。按照戏剧和电影的理论,对于剧本,导演可以修改,但不可以擅自修改。导演在对剧本进行修改之前,要召集创作人员和主要演员进行商谈,形成共识。对剧本进行再创作的整个过程,体现了导演的工作性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一规则常常被破坏。一个演员,有背景,有资本,就会无视导演的存在,擅自修改既定的剧本。有的时候,演员对剧本的修改是成功的,但是更多的时候,这种改动破坏了剧本的原笔原意和它的整体协调性。
许多人会觉得自己写的文稿是完美的,于是阻止编辑修改自己的稿子。这种思想同样会出现在编剧身上,他们会千方百计地阻止导演修改自己的剧本,有的剧作家甚至为了修改剧本的事和导演翻脸。一个固执己见的剧作家,一个趾高气扬的导演,一个目空一切的演员组合在了一起,修改剧本一定是演员说了算。无论剧作家如何创作,无论导演如何再创作,在舞台演出时,演员我行我素,想怎么演就怎么演。只要演出成功,观众认可,演员修改剧本的行为就会随之合法化,这在戏剧舞台上特别明显。一些有名望的演员,剧组百般迁就,视若珍宝,一般导演根本不敢得罪,即使平时趾高气扬,自视甚高,也不敢贸然对演员发动攻击。这时候,导演对演员的默认,会被外界误以为修改剧本是导演的意志。在编剧、导演、演员组成的三国杀中,演员在时间上处于最后一个环节,演员因此而获得了随意修改台词的空间。在对分镜头剧本进行拍摄时,大牌的演员动辄拂袖而去,也会对不知天高地厚的导演形成一种震慑。至于一般的演员,进了剧组,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绝对不会对剧本作出任何修改。
在常态下,总的来说由导演负责修改剧本。如果要在高考时回答这个问题,那么最好不要轻易说由导演一手包办直接负责修改剧本(尽管通常事实上是那样)。有些事实不可以明明白白地说,对待这些事实,可以采取忽略不提的策略,既不说修改剧本是由导演说了算,也不说修改剧本不是由导演说了算。为了解决谁说了算的问题,事实上确实存在一个“说了算”的角色,不妨引入群众元素,间接提及导演,这样的处理,符合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就是刻意强调演职人员的创作来自工农兵群众,演职人员的创作被工农兵群众所肯定,暗示一切创作本质上都是群众说了算。在原作文材料中,仅仅提及编剧和演员,对于导演则忽略不提,恐怕是命题者故意留下的一个真空地带,供考生涉猎。在引入群众元素之后,再回过头来讲导演的职责,就比较明智。在高考生的笔下,导演应该充当富有群众基础的集中制的化身。如果就事论事地在编剧、导演和演员之间兜圈子,恐怕很难获取高分。最近一段时间,群众一词一再爆闪,群众举报,群众反映,群众要求,在此情形下,写高考作文为什么不顺势而为之呢?让群众去代表编剧,代表导演,代表演员。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特例,在修改剧本这样的小事上,也会有特例出现。对《沙家浜》剧情的修改,对《红灯记》剧情的修改,都不是出自于等闲之辈。在这种情形下,围绕修改剧本而形成的三国杀各方自然而然地休战。在一个庞大的政治舞台上,修改一个剧本,是再小不过的事情,就是这样的再小不过的事情,也会引起政治上的高度重视,可见,修改剧本并非始终是三国杀范围内的小事。修改剧本引出的是对权力的运用和运行,修改剧本,实质上是对权利和利益的划分。离开了权利和利益,谁会吃饱了饭去争夺剧本的修改权?
D. 写了一个剧本怎么给导演看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首先给出版社看,出版社觉得好,就会给你出版,这样就会引来导演。 或者自己联系导演,可以通过一些演艺圈的朋友给你介绍。
E. 如何进行剧本的创作
剧本就是影片视听语言的文字性表述,它包括导演剧本和编剧剧本版
导演剧本格式:
一:权第一行交代场号,时间,地点;
二;第二行说明故事人物的行为动作以及心理描写;
注意:导演剧本要逐个镜头的写;(这种剧本写起来比较繁琐)
编剧剧本是比较笼统的了,你可以直接写出具体的剧情内容,人物对白以及人
物动作
明白了吗^_^
F. 一部电影是怎么制作而成的导演、编剧、监制是什么关系,各有什么职责为什么一部电影后面打上是某某...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 在电影界发生了一次著名的“新浪潮”运动
法国的电影人率先提出了 “作者电影”的概念 ==他们认为导演拍电影 就像是作者写文章 摄影机就是导演的笔
“新浪潮”对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影响力逐渐从法国扩散到全世界
由此确定了导演在电影创作中的主导地位
一般是某个影视公司(或者独立制片人)看中一部剧本 或者一篇小说
他们首先通过支付一定的稿酬 获得作者授予的改编权以及拍摄权
然后 他们找编剧写出符合他们要求的而且能通过广电总局审查的“文学剧本”
文学剧本通过审查后
影视公司(投资方)找导演进行加工修改 写出适合指导拍摄的“分镜头剧本”
同时着手组建剧组--包括 摄影 灯光 美术 各组人员的招募
寻找合适的外景地 搭建必要的内景
寻找符合要求的演员-进行“试镜”
待资金 人员 各方面都准备后之后 就进入拍摄期
所有镜头拍摄完成 称为“杀青”
导演 剪辑师 进入后期制作阶段 其他人的工作基本完成
然后进行宣传 等待合适的上映时间
编剧是负责文本编写 导演有权改动剧本
最后一个问题最开始回答了--导演是电影创作中的中心 是一部电影的“作者”
在一部电影制作团队中,通常存在两个主要部分,一个是由导演负责的艺术部分,他指导演员的表演、决定画面的呈现,他要激发演员的表演才能,在整体上决定电影的艺术效果;另一个是由监制负责的运营部分,通常由他制定电影制作计划:如何时开拍、何时杀青、进度如何,他也负责电影制作的后勤保障,实际上,由他带领的团队负责艺术之外的几乎所有事项。
G. 写好了剧本,如何递给导演
都写好了,很有目标嘛!值得鼓励和我们大家学习。想给哪个导演?不过我觉得他们很忙。
你可以打给一些电视台的栏目电影,栏目剧,那个门坎比较低。
或者找一些新锐导演。可以把你QQ留给我。不好意思,我先匿名了。
H. 导演对剧本构思的含义是什么
导演构思的含义是多元的,同一个文本,在不同的导演手中,会产生不同的构思,作出不同的阐释。每个导演由于各自的生活经历不同、哲学观点不同、审美趣味不同、艺术见解不同,以及观察生活的角度不同,对文本都会有各自的独特发现和见解,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 影视导演在对剧本构思时应该首先确定未来影片的主题思想。所谓主题思想,就是剧本想要表达的某种观点和看法。这种观点不是编导外加或强贴给剧本的,而是剧本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本身就蕴涵的。故此,无数创作实践证明,剧作家在创作时,必须忠实于生活,从生活出发去展开情节、塑造人物,而不能搞“主题先行”,从某种抽象的概念出发。当然,这并不排斥在正式编导之前,导演要像评论家那样,极其客观地、冷静地对剧作进行解剖和分析,从中概括出主题,用以统驭全剧。 影视导演把握剧本的基本步骤: 1.导演在构思时要有运筹帷幄、统观全局的思想,要具有对影片整体把握和总体设计的能力 这就要求导演既要考虑到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又要协调各个局部之间的比例关系;在情节方面,既要考虑纵向发展的深度,又要考虑横向联系的跨度;在人物方面,既要考虑“这一个”人物与演员的独特气质和个性,又要考虑各个人物与演员之间的气质、性格、形象的搭配是否雷同与协调;在节奏、气氛方面,既要考虑“这一个”场面或这一场戏的节奏与气氛,又要考虑到它与整部影片的节奏与气氛是否合拍与融洽。 2.导演在构思时还必须具有电影思维的能力,必须按照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则,运用符合电影特性的电影思维方式来进行构思 3.导演在构思时必须注意场面的调度 场面调度是导演的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它包括导演对摄影机的方位、角度的调度,以及演员动作和位置的调度。导演对场面调度的构思主要应以生活为依据,同时又要有自己的独特的发现与设计,既不要单纯地模仿生活又要在立足生活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和突破。有创造才有艺术,有突破才能创新。在进行总体构思时,应该将声音的时代感、运动感、空间感、空间的混响与人声的关系,声音参与戏的作用等等,一并纳入艺术构思之中。既想到画面,又要捕捉声音。声音具有较大的空间表现力,没有声音就显示不出空间的立体感。名师提醒 导演构思是导演运用电影语言对剧本作出的形象阐释。导演构思决不是为了用形象图解思想,而是通过银幕运动、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以及声画结合的方式来表述内容、揭示思想、反映情绪、渲染气氛、强化节奏。具体来说,导演的艺术构思,就是运用镜头能够捕捉到的画面和音响造型,按照蒙太奇的逻辑和功能将其影视思维活动体现在银幕上。
I. 导演是怎样得到剧本的
直接送到电影制片厂嘛!! 上海电影制片厂 就在徐家汇那里的 地铁很方便!!
J. 结合实例说说导演如何选剧本
在明白了导演的基本任务后,下面的问题就是如何选剧本了。这个问题主要看专您作为导演对生活中哪个领域较熟属。如果您对历史较熟悉就可以选择历史题材的剧本;如果您是个军事迷就去找军事题材的剧本;再如果您对农村熟悉就去做农村题材的剧本如此等等。任何剧本都不是完整的,编剧是按照他自己的世界观在写,即便是您找到所感兴趣的剧本,也要再加工,注入您自己的世界观。现在编剧很多,有无数的编剧班底,您找到他们后还要不断沟通,改写之。还有的导演都是自己写剧本,或者,您先有个大概的想法,提出来,再找一些较好的编剧来集体加工。像姜文导演就是这样,他先提出自己的构想,号召一批编剧来细化之,如《太阳照常升起》,这个工程您可以去看看他出的书《骑驴找马》《长天过大云》里面都有简述。还有得就是美国编剧大都有个基本准则,剧本的编剧法您要去学习一下,对于您日后改变剧本很有帮助。这也就是告诉您美国大片之所以能卖大钱的法宝。这里的确有技巧,不是凭着胆量能干好的事儿。有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有市场意识,还要有导演基础功底,更要有编剧的基本法则,这样,您就能选好剧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