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为什么要零点偏置
A. 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
一.加工中心教案主轴功能及主轴的正、反转;主轴功能又叫S功能,其代码由地址符S和其后的数字;主轴正、反转及停止指令M03、M04、M05;M03表示主轴正转(顺时针方向旋转);M04表示主轴反转(逆时针方向旋转);M05为主轴停转;如主轴以每分钟2500转的速度正转,其指令为:M;二.刀具功能及换刀;刀具功能又叫T功能,其代码由地址符T和其后的数字;如需换取
一. 加工中心教案 主轴功能及主轴的正、反转
主轴功能又叫S功能,其代码由地址符S和其后的数字组成。用于指定主轴转速,单位为r/min,例如,S250表示主轴转速为250r/min.
主轴正、反转及停止指令M03、M04、M05
M03表示主轴正转(顺时针方向旋转)。所谓主轴正转,是从主轴往Z正方向看去,主轴处于顺时针方向旋转。
M04表示主轴反转(逆时针方向旋转)。所谓主轴反转,是从主轴往Z正方向看去,主轴处于逆时针方向旋转。
M05为主轴停转。它是在该程序段其他指令执行完以后才执行的。
如主轴以每分钟2500转的速度正转,其指令为:M03 S2500。
二. 刀具功能及换刀
刀具功能又叫T功能,其代码由地址符T和其后的数字组成,用于数控系统进行选刀或换刀时指定刀具和刀具补偿号。例如T0102表示采用1号刀具和2号刀补。
如需换取01号刀,其指令为:M06 T01。
三. 机床坐标系及工件坐标系
机床坐标系:用机床零点作为原点设置的坐标系称为机床坐标系。
机床上的一个用作为加工基准的特定点称为机床零点。机床制造厂对每台机床设置机床零点。机床坐标系一旦设定,就保持不变,直到电源关掉为止。
工件坐标系:加工工件时使用的坐标系称作工件坐标系。工件坐标系由CNC预先设置。
一个加工程序可设置一个工件坐标系。工件坐标系可以通过移动原点来改变设置。
可以用下面三种方法设置工件坐标系:
(1) 用G92法
在程序中,在G92之后指定一个值来设定工件坐标系。
(2) 自动设置
预先将参数NO。1201#0(SPR)设为1,当执行手动返回参考点后,就自动设定了工件坐标系。
(3) 使用CRT/MDI面板输入
使用CRT/MDI面板输入可以设置6个工件坐标系。G54工件坐标系1、G55工件坐标系2、G56工件坐标系3、G57工件坐标系4、G58工件坐标系5、G59工件坐标系6。
工件坐标系选择G54~
G59
说明:
G54~G59是系统预定的6个工作坐标系(如图5.10.1),可根据需要任意选用。
这6个预定工件坐标系的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值(工件零点偏置值)可用MDI方式输入,系统自动记忆。
工件坐标系一旦,后续程序段中绝对值编程时的指令值均为相对此工件坐标系原点的值。
G54~G59为模态功能,可相互注销,G54为缺省值。
例3. 如上图所示,使用工件坐标系编程:要求刀具从当前点移动到A点,再从A点移动到B点。
注意:
使用该组指令前,先用MDI方式输入各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值。
使用CRT/MDI面板输入设定工件坐标系的具体方法
1)将基准刀移动至所要设定的工件坐标系原点位置。
2)在MDI面板上选择OFFSET“偏置”用软键选择“坐标系”,用光标移动键将光标移动到G54的X坐标上,用MDI上面板的键输入0.0,按“测量”
,即设置X轴的工件坐标原点; 将光标移动到G54的Y坐标上,用MDI上面板的键输入0.0,按“测量” ,即设置Y轴的工件坐标原点;
将光标移动到G54的Z坐标上,用MDI上面板的键输入0.0,按“测量” ,即设置Z轴的工件坐标原点。
注:在输入G54的坐标值时,所输的数值后必须有小数点。
四. 对刀操作
1. X轴对刀
在进入系统时,根据提示机床回零,装上寻边器,装上工件,用正向视图,选择手动方式,将X轴移动到工件外,下降Z轴,转为手轮或单步方式,将寻边器慢慢移向工件,直到提示“水平方向已经到位” 记下此时机械坐标的“ X ”值暂记为(X=X1)。
(如图5-2)
图5-2
然后转为手动方式提升Z轴,将寻边器移动到X轴的反向,下降Z轴,转为手轮或单步方式,将寻边器慢慢移向工件,直到提示“水平方向已经到位” 记下此时机械坐标的“ X ”值暂记为(X=X2)
计算:X1+X2/2=X3工件的中心点,即G54的X坐标(输入到G54的X坐标)
2. Y轴对刀
对好X轴后,选择手动方式,将Z轴提起,用左向视图,将Y轴移动到工件外,下降Z轴,转为手轮或单步方式,将寻边器慢慢移向工件,直到提示“水平方向已经到位”记下此时机械坐标的“
X ”值暂记为(Y=Y1)。(如图4-1-3)
然后转为手动方式提升Z轴,将寻边器移动到Y轴的反向,下降Z轴,转为手轮或单步方式,将寻边器慢慢移向工件,直到提示“水平方向已经到位”
记下此时机械坐标的“ X ”值暂记为(Y=Y2)
计算:Y1+Y2/2=Y3工件的中心点,即G54的X坐标(输入到G54的Y坐标)
3.Z轴对刀
在对好X、Y轴后,提升Z坐标,卸去寻边器安装铣刀,启动主轴旋转,下降Z轴到工件表面,转为手轮或单步方式,用局部放大,慢慢将铣刀移到工件表面,记下此时机械坐标的“ Z ”值,(如图5-3)
图5-3
4. (G54~G59)的坐标输入:
在MDI面板上选择OFFSET“偏置”用软键选择“坐标系”,用光标移动键将光标移动到G54的X坐标上,用MDI上面板的键输入(
X3 )按“输入键INPUT” ,输入Y值( Y3 )按“输入键INPUT” ,输入Z值(Z***)按“输入键INPUT” 。
注:在输入G54的坐标值时,所输的数值后必须有小数点。
五.刀具补偿功能
1.刀具半径补偿(G40 G41 G42)
刀具半径补偿G40,G41,G42
格式:
说明:
G40:取消刀具半径补偿;
G41左刀补(在刀具前进方向左侧补偿),如图6-3(a);
G42:右刀补(在刀具前进方向右侧补偿),如图6-3(b);
G17:刀具半径补偿平面为XY平面;
G18:刀具半径补偿平面为ZX平面;
G19:刀具半径补偿平面为YZ平面;
X,Y,Z:G00/G01的参数,即刀补建立或取消的终点(注:投影到补偿平面上
的刀具轨迹受到补偿);
D:G41/G42的参数,即刀补号码(D00~D99),它代表了刀补表中对应的半径补偿值。
G40、G41、G42都是模态代码,可相互注销。
注意:刀具半径补偿平面的切换必须在补偿取消方式下进行;
刀具半径补偿的建立与取消只能用G00或G01指令,不得是G02或G03。
例1:考虑刀具半径补偿,编制图所示零件的加工程序:要求建立如图所示的工件坐标系,按箭头所指示的路径进行加工,设加工开始时刀具距离工件上表面50mm,切削深度为10mm。
B. 数控加工中心为什么开机必须回零
你好,你在来机床上看到显示源的坐标数值,都是以机床坐标系为基准的,假如说机床刀架现在停在A点,机床上显示有它的坐标数值,但是当你断电以后,机床就失去了对A点的坐标数值记忆,所以要回零,让机床重新找到基准零点。
C. 数控铣床怎样设置工件坐标系,也就是零点偏置
分中:X轴为例,左边寻一下,相对坐标清零,右边在寻一下,输入X(此时的相对坐标除以2的那个数) 按<测量> 此时G54的X坐标就是工件坐标了 。
单边:工件左边为零点为例,左边寻一下,是10的刀,输入X-5. 按测量。
机床坐标系原点即机床的初始位置,是由机床制造商设置在机床上的一个固定基准位置点,通过限位开关或传感器来建立。
作用是使机床与控制系统同步,建立测量机床运动的起始点。从实际意义上讲,机床零点是固定不变的,通常在机床的右上方。
当机床启动后,机床必须执行返回到机床零点的固定循环程序即初始化程序,然后将机床参考点和机床原点之间的偏置值自动存储在机床控制单元MCU(Machine Control Unit)中。
(3)加工中心为什么要零点偏置扩展阅读:
加工坐标系原点:
对于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点是程序原点,是编程员在进行数控编程时定义的几何基准点,并以此点作为加工坐标系的原点,即通常所说的工件原点。工件坐标系是零件进行数控编程时确定的加工坐标系。
数控程序的刀位点位置和刀位矢量确定依赖于加工坐标系的位置,所以,在加工零件前必须确定加工坐标系或编程坐标系的准确位置。
为了在数控设备上加工零件,首先需要确定工件在机床上的位置,因此,必须建立一个与加工零件相关的坐标系,虽然数控设备的优势在于允许或者机床上、或者工件上、或者夹具上的任何位置都可以作为数控编程的零点而建立坐标系,但最佳的解决方案选择既简单又方便定位的位置,这样操作者通过按控制面板上的几个按钮就可以完成建立加工坐标系了。
D. 数控车床加工中心使用后产生的精度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生产中经常会遇到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异常的故障。此类故障隐蔽性强、诊断难度大。导致此类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机床进给单位被改动或变化
2)机床各轴的零点偏置(NULLOFFSET)异常
3)轴向的反向间隙(BACKLASH)异常
4)电机运行状态异常,即电气及控制部分故障
5)此外,加工程序的编制、刀具的选择及人为因素,也可能导致加工精度异常。
1.系统参数发生变化或改动
系统参数主要包括机床进给单位、零点偏置、反向间隙等等。例如SIEMENS、FANUC数控系统,其进给单位有公制和英制两种。机床修理过程中某些处理,常常影响到零点偏置和间隙的变化,故障处理完毕应作适时地调整和修改;另一方面,由于机械磨损严重或连结松动也可能造成参数实测值的变化,需对参数做相应的修改才能满足机床加工精度的要求。
2.机械故障导致的加工精度异常
一台THM6350卧式加工中心,采用FANUC0i-MA数控系统。一次在铣削汽轮机叶片的过程中,突然发现Z轴进给异常,造成至少1mm的切削误差量(Z向过切)。调查中了解到:故障是突然发生的。机床在点动、MDI操作方式下各轴运行正常,且回参考点正常;无任何报警提示,电气控制部分硬故障的可能性排除。分析认为,主要应对以下几方面逐一进行检查。
(1)检查机床精度异常时正运行的加工程序段,特别是刀具长度补偿、加工坐标系(G54~G59)的校对及计算。
(2)在点动方式下,反复运动Z轴,经过视、触、听对其运动状态诊断,发现Z向运动声音异常,特别是快速点动,噪声更加明显。由此判断,机械方面可能存在隐患。
(3)检查机床Z轴精度。用手脉发生器移动Z轴,(将手脉倍率定为1×100的挡位,即每变化一步,电机进给0.1mm),配合百分表观察Z轴的运动情况。在单向运动精度保持正常后作为起始点的正向运动,手脉每变化一步,机床Z轴运动的实际距离d=d1=d2=d3…=0.1mm,说明电机运行良好,定位精度良好。而返回机床实际运动位移的变化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①机床运动距离d1>d=0.1mm(斜率大于1);②表现出为d=0.1mm>;d2>d3(斜率小于1);③机床机构实际未移动,表现出最标准的反向间隙;④机床运动距离与手脉给定值相等(斜率等于1),恢复到机床的正常运动。
无论怎样对反向间隙(参数1851)进行补偿,其表现出的特征是:除第③阶段能够补偿外,其他各段变化仍然存在,特别是第①阶段严重影响到机床的加工精度。补偿中发现,间隙补偿越大,第①段的移动距离也越大。
分析上述检查,数控技工培训认为存在几点可能原因:一是电机有异常;二是机械方面有故障;三是存在一定的间隙。为了进一步诊断故障,将电机和丝杠完全脱开,分别对电机和机械部分进行检查。电机运行正常;在对机械部分诊断中发现,用手盘动丝杠时,返回运动初始有非常明显的空缺感。而正常情况下,应能感觉到轴承有序而平滑的移动。经拆检发现其轴承确已受损,且有一颗滚珠脱落。更换后机床恢复正常。
3.机床电气参数未优化电机运行异常
一台数控立式铣床,配置FANUC0-MJ数控系统。在加工过程中,发现X轴精度异常。检查发现X轴存在一定间隙,且电机启动时存在不稳定现象。用手触摸X轴电机时感觉电机抖动比较严重,启停时不太明显,JOG方式下较明显。
分析认为,故障原因有两点,一是机械反向间隙较大;二是X轴电机工作异常。利用FANUC系统的参数功能,对电机进行调试。首先对存在的间隙进行了补偿;调整伺服增益参数及N脉冲抑制功能参数,X轴电机的抖动消除,机床加工精度恢复正常。
4.机床位置环异常或控制逻辑不妥
一台TH61140镗铣床加工中心,数控系统为FANUC18i,全闭环控制方式。加工过程中,发现该机床Y轴精度异常,精度误差最小在0.006mm左右,最大误差可达到1.400mm.检查中,机床已经按照要求设置了G54工件坐标系。在MDI方式下,以G54坐标系运行一段程序即“G90G54Y80F100;M30;”,待机床运行结束后显示器上显示的机械坐标值为“-1046.605”,记录下该值。然后在手动方式下,将机床Y轴点动到其他任意位置,再次在MDI方式下执行上面的语句,待机床停止后,发现此时机床机械坐标数显值为“-1046.992”,同第一次执行后的数显示值相比相差了0.387mm.按照同样的方法,将Y轴点动到不同的位置,反复执行该语句,数显的示值不定。用百分表对Y轴进行检测,发现机械位置实际误差同数显显示出的误差基本一致,从而认为故障原因为Y轴重复定位误差过大。对Y轴的反向间隙及定位精度进行仔细检查,重新作补偿,均无效果。因此怀疑光栅尺及系统参数等有问题,但为什么产生如此大的误差,却未出现相应的报警信息呢?进一步检查发现,该轴为垂直方向的轴,当Y轴松开时,主轴箱向下掉,造成了超差。
对机床的PLC逻辑控制程序做了修改,即在Y轴松开时,先把Y轴使能加载,再把Y轴松开;而在夹紧时,先把轴夹紧后,再把Y轴使能去掉。调整后机床故障得以解决。文章链接:数控等离子切割机 http://www.hycsk.com
E. 数控系统里什么叫做距离码 数控成型磨,A轴每次走程序或手动回零是数据都不一样,怎么修改零点偏置
我是做数控加工中心的这个改零偏好像不太一样
F. 加工中心分中对为什么加工中会偏
1,分中,抄数,时候正确,
2,装夹是否稳固可靠,尤其有磁台吸磁装夹的,切削力大的话,可能走位,
3,个别奇葩机床,由于系统等不明原因,一年偶尔有那么两三次,零件加工偏了,
G. 加工中心设置外部工件零点偏置是什么意思
在坐标系里面 G54 前面有另一个坐标,在那里输入你要偏置多少的数值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