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原料如何加工
Ⅰ 橡胶原料是怎么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做什么
通常的橡胶的原料是抄天然橡胶,它是橡胶树的浆液凝固后形成的,主要成分是聚异戊二烯.天然橡胶经硫化、加工后成为工业应用的橡胶.
除此之外,工业上还有大量的合成橡胶.比如,顺丁橡胶的单体是1,3-丁二烯,聚丙烯橡胶的单体是丙烯.
Ⅱ 橡胶的基本加工过程有哪些
一、基本工艺流程
橡胶制品种类繁多,但生产工艺过程却基本相同。以一般固体橡胶——生胶为原料的橡胶制品的基本工艺过程包括:塑炼、混炼、压延、压出、成型、硫化6个基本工序。当然,原材料准备、成品整理、检验包装等基本工序也少不了。 橡胶的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是解决塑性和弹性性能这个矛盾的过程。通过各种工艺手段,使得弹性的橡胶变成具有塑性的塑炼胶,再加入各种配合剂制成半成品,然后通过硫化使具有塑性的半成品又变成弹性高、物理机械性能好的橡胶制品。
二、原材料准备
1.橡胶制品的主要原料是以生胶为基本材料,而生胶就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橡胶树上通过人工割开树皮收集而来。
2.各种配合剂,是为了改善橡胶制品的某些性能而加入的辅助材料。
3.纤维材料有(棉、麻、毛及各种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金属材料、钢丝)是作为橡胶制品的骨架材料,以增强机械强度、限制制品变型。 在原材料准备过程中配料必须按照配方称量准确。为了使生胶和配合剂能相互均匀混合,需要对材料进行加工。 生胶要在60--70℃烘房内烘软后再切胶、破胶成小块,配合剂有块状的。如石蜡、硬脂酸、松香等要粉碎。 粉状的若含有机械杂质或粗粒时需要筛选除去液态的如松焦油、古马隆需要加热、熔化、蒸发水分、过滤杂质, 配合剂要进行干燥不然容易结块、混炼时若不能分散均匀硫化时产生气泡会影响产品质量。
三、塑炼
生胶富有弹性,缺乏加工时必需的可塑性性能,因此不便于加工。为了提高其可塑性,所以要对生胶进行塑炼,这样在混炼时配合剂就容易均匀分散在生胶中,同时在压延、成型过程中也有助于提高胶料的渗透性渗入纤维织品内和成型流动性。 将生胶的长链分子降解形成可塑性的过程叫做塑炼。 生胶塑炼的方法有机械塑炼和热塑炼两种。机械塑炼是在不太高的温度下通过塑炼机的机械挤压和摩擦力的作用使长链橡胶分子降解变短由高弹性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热塑炼是向生胶中通入灼热的压缩空气在热和氧的作用下使长链分子降解变短从而获得可塑性。
四、混炼
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使用条件、获得各种不同的性能,也为了提高橡胶制品的性能和降低成本必须在生胶中加入不同的配合剂。 混炼就是将塑炼后的生胶与配合剂混合、放在炼胶机中通过机械拌合作用使配合剂完全、均匀地分散在生胶中的一种过程。 混炼是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如果混合不均匀就不能充分发挥橡胶和配合剂的作用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混炼后得到的胶料人们称为混炼胶它是制造各种橡胶制品的半成品材料,俗称胶料通常均作为商品出售购买者可利用胶料直接加工成型、硫化制成所需要的橡胶制品。根据配方的不同?混炼胶有一系列性能各异的不同牌号和品种?提供选择。
五、成型
在橡胶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利用压延机或压出机预先制成形状各式各样、尺寸各不相同的工艺过程?称之为成型。成型的方法有
1.压延成型
适用于制造简单的片状、板状制品。它是将混炼胶通过压延机压制成一定形状、一定尺寸的胶片的方法叫压延成型。 有些橡胶制品?如轮胎、胶布、胶管等所用纺织纤维材料必须涂上一层薄胶在纤维上涂胶也叫贴胶或擦胶??涂胶工序一般也在压延机上完成。纤维材料在压延前需要进行烘干和浸胶烘干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纤维材料的含水量以免水分蒸发起泡?和提高纤维材料的温度以保证压延工艺的质量。浸胶是挂胶前的必要工序目的是为了提高纤维材料与胶料的结合性能。
2.压出成型
用于较为复杂的橡胶制品?象轮胎胎面、胶管、金属丝表面覆胶需要用压出成型的方法制造。它是把具有一定塑性的混炼胶放入到挤压机的料斗内在螺杆的挤压下通过各种各样的口型也叫样板进行连续造型的一种方法。压出之前胶料必须进行预热使胶料柔软、易于挤出从而得到表面光滑、尺寸准确的橡胶制品。
3.模压成型
也可以用模压方法来制造某些形状复杂如皮碗、密封圈的橡胶制品?借助成型的阴、阳模具将胶料放置在模具中加热成型。
六、硫化
把塑性橡胶转化为弹性橡胶的过程叫做硫化它是将一定量的硫化剂如硫磺、硫化促进剂等加入到由生胶制成的半成品中在硫化罐中进行在规定的温度下加热、保温使生胶的线性分子间通过生成“硫桥”而相互交联成立体的网状结构从而使塑性的胶料变成具有高弹性的硫化胶。由于交联键主要是由硫磺组成所以称为“硫化”。随着合成橡胶的迅速发展现在硫化剂的品种很多除硫磺外还有有机多硫化物、过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等。因此凡是能使线状结构的塑性橡胶转化为立体网状结构的弹性橡胶的工艺过程都叫硫化凡能在橡胶材料中起“搭桥”作用的物质都称为“硫化剂”。 硫化后的弹性橡胶叫硫化橡胶又叫软橡胶俗称“橡胶” 硫化是橡胶加工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工艺过程各种橡胶制品必须经过硫化来获得理想的使用性能。未经硫化的橡胶在使用上是没有什么使用价值的,但欠硫硫化程度不够?硫化时间不够未能达到最佳状态和过硫硫化时间超过、性能显著下降都使橡胶性能下降。所以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硫化时间?以保证硫化后的橡胶制品具有最好的使用性能和最长久的使用寿命。
七、辅助措施
为了达到使用性能还应在生产工艺中增加辅助措施
1.增加强度——配用硬质碳黑掺用酚醛树脂
2.增加耐磨性——配用硬质碳黑
3.气密性要求高——少用挥发性高的组分
4.增加耐热性——采用新的硫化工艺
5.增加耐寒性——通过生胶的解枝镶嵌?降低结晶倾向?使用耐低温 的增塑剂
6.增加耐燃性——不用易燃助剂、少用软化剂、使用阻燃剂如三氧化锑
7.增加耐氧性、耐臭氧性——采用对二胺类防护剂
8.提高电绝缘性——配用高结构填充剂或金属粉配用抗静电剂
9.提高磁性——采用锶铁氧粉铝镍铁粉铁钡粉等作填充剂
10.提高耐水性——采用氧化铅或树脂硫化体系配用吸水性较低的填充剂如硫酸钡、陶土
11.提高耐油性——充分交联、少用增塑剂
12.提高耐酸碱度——多用填充剂
13.提高高真空性——配用挥发性小的添加剂
Ⅲ 橡胶如何制作的
合橡胶则由各种单体经聚合反应
丁苯橡胶
丁苯橡胶由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制产量通用合橡胶乳聚丁苯橡胶、溶聚丁苯橡胶 热塑性橡胶(SBS )
顺丁橡胶
丁二烯经溶液聚合制顺丁橡胶具特别优异耐寒性、耐磨性弹 橡胶轮胎
性具较耐化性能顺丁橡胶绝部用于产轮胎少部用于制造耐寒制品、缓冲材料及胶带、胶鞋等顺丁橡胶缺点抗撕裂性能较差抗湿滑性能
异戊橡胶
异戊橡胶聚异戊二烯橡胶简称采用溶液聚合产异戊橡胶与橡胶具良弹性耐磨性优良耐热性较化稳定性异戊橡胶胶(未加工前)强度显著低于橡胶质量均性、加工性能等优于橡胶异戊橡胶代替橡胶制造载重轮胎越野轮胎用于产各种橡胶制品
乙丙橡胶
乙丙橡胶乙烯丙烯主要原料合耐化、电绝缘性能耐臭氧性能突乙丙橡胶量充油填充碳黑制品价格较低乙丙橡胶化稳定性耐磨性、弹性、耐油性丁苯橡胶接近乙丙橡胶用途十广泛作轮胎胎侧、胶条内胎及汽车零部件作电线、电缆包皮及高压、超高压绝缘材料制造胶鞋、卫用品等浅色制品
氯丁橡胶
氯丁二烯主要原料通均聚或少量其单体共聚抗张强度高耐热、耐光、耐化性能优良耐油性能均优于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具较强耐燃性优异抗延燃性其化稳定性较高耐水性良氯丁橡胶缺点电绝缘性能耐寒性能较差胶贮存稳定氯丁橡胶用途广泛用制作运输皮带传带电线、电缆包皮材料制造耐油胶管、垫圈及耐化腐蚀设备衬
Ⅳ 橡皮是怎么制造的
橡皮是1770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首先发现的。主要用PVC材料做成,其中还加入了添塑剂ATBC。ATBC又称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是一种无毒增塑剂,具有溶解性强,耐油性、耐光性好,并有抗霉性,主要用作聚氯乙烯、纤维素树脂和乙烯基树脂及合成橡胶等的增塑剂。ATBC是目前PVC塑胶行业最经济的环保增塑剂。
橡皮的制造过程其实很简单。首先将橡胶与研磨过的浮石粉、氧化铁、植物油、硫和其他物质混合起来。将混合物加热,致使硫与橡胶混合,以增加橡胶的强度,让它更耐用。然后将柔软的、仍然热乎乎的原料送进冲压机或注射到各种形状的模具里,等它冷却后,打开模具,各种形状的橡皮擦就出来了
橡皮的类型有以下几种:1.与铅笔结合,设在铅笔尾部。优点是使用方便,缺点是如果使用时用力太重,容易弄破纸张表面。而且当笔迹被擦去后,橡皮擦会在纸上留下残渣。弄脏纸面。2. 棕色橡皮擦,以柔软而粗糙的橡胶制成。优点是可以擦除大面积的痕迹,而且不会弄破纸张。缺点是不能很有效和准确地擦除笔迹。3. 软橡皮,以一种灰色的物料造成,且与树胶相橡。优点是不会在纸上留下残渣,使用寿命比其他橡皮擦要来得长。缺点是不易去除大面积的笔迹,而且如果橡皮过度受热的话容易弄脏甚至黏住纸张。4香味橡皮,再制造橡皮的过程中加入一种挥发性油。优点是橡皮可以带有各种好闻的气味。缺点是如果把塑料和橡皮擦放在一起久了,由橡皮擦挥发出来的有机溶剂能少量溶解塑胶。不同的橡皮类型适用于不同的人群。
橡皮除了可以擦除字迹,还可以清除车门上的脚印,轻轻一擦,再顽固的鞋印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也可以清除包包,沙发等皮质品表面的污渍,不会损伤物体表面。如果发现电器的开关在开启时经常出现火花的话,这时只要切断电源,将开关拆开,用橡皮在铜片烟黑处擦几下,便可消除电火花了。
Ⅳ 橡胶是怎么做成的
早期的橡胶是取自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的胶乳,加工后制成的具有弹性、绝缘性、不透水和空气的材料。
高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分为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二种。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中提取胶质后加工制成;合成橡胶则由各种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得。
Ⅵ 橡胶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原材料
橡胶的原材料: 生胶、各种配合剂、以及作为骨架材料的纤维和金属材料。
橡胶制品版的基本工艺权:橡胶制品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包括塑炼、混炼、压延、压出、成型、硫化6个基本工序。
橡胶的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是解决塑性和弹性矛盾的过程,通过各种加工手段,使得弹性的橡胶变成具有塑性的塑炼胶,在加入各种配合剂制成半成品,然后通过硫化是具有塑性的半成品又变成弹性高、物理机械性能好的橡胶制品。
(6)橡胶原料如何加工扩展阅读:
橡胶的结构:
线型结构:未硫化橡胶的普遍结构。由于分子量很大,无外力作用下,大分子链呈无规卷曲线团状。当外力作用,撤除外
力,线团的纠缠度发生变化,分子链发生反弹,产生强烈的复原倾向,这便是橡胶高弹性的由来。
支链结构:橡胶大分子链的支链的聚集,形成凝胶。凝胶对橡胶的性能和加工都不利。在炼胶时,各种配合剂往往进不了凝胶区,形成局部空白,形成不了补强和交联,成为产品的薄弱部位。
交联结构:线型分子通过一些原子或原子团的架桥而彼此连接起来,形成三维网状结构。随着硫化历程的进行,这种结构不断加强。这样,链段的自由活动能力下降,可塑性和伸长率下降,强度,弹性和硬度上升,压缩永久变形和溶胀度下降。
Ⅶ 橡胶是如何加工的
橡胶工艺中压延并不是模压,它们是不同的工序,压延是将热炼好的胶放入压回延机上出片(精度较高的答薄片),模压是橡胶硫化的一种方式。挤出是一种预成型,挤出产品后可以经过热空气或其他方式来硫化,所以可以是同步进行的;但压延一般在硫化之前,主要用来贴片预成型。
Ⅷ 橡胶的制作全过程
1综述
橡胶制品的主要原料是生胶、各种配合剂、以及作为骨架材料的纤维和金属材料,橡胶制品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包括塑炼、混炼、压延、压出、成型、硫化6个基本工序。
橡胶的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是解决塑性和弹性矛盾的过程,通过各种加工手段,使得弹性的橡胶变成具有塑性的塑炼胶,在加入各种配合剂制成半成品,然后通过硫化是具有塑性的半成品又变成弹性高、物理机械性能好的橡胶制品。
2橡胶加工工艺
2.1塑炼工艺
生胶塑炼是通过机械应力、热、氧或加入某些化学试剂等方法,使生胶由强韧的弹性状态转变为柔软、便于加工的塑性状态的过程。
生胶塑炼的目的是降低它的弹性,增加可塑性,并获得适当的流动性,以满足混炼、亚衍、压出、成型、硫化以及胶浆制造、海绵胶制造等各种加工工艺过程的要求。
掌握好适当的塑炼可塑度,对橡胶制品的加工和成品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在满足加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可塑度。随着恒粘度橡胶、低粘度橡胶的出现,有的橡胶已经不需要塑炼而直接进行混炼。
在橡胶工业中,最常用的塑炼方法有机械塑炼法和化学塑炼法。机械塑炼法所用的主要设备是开放式炼胶机、密闭式炼胶机和螺杆塑炼机。化学塑炼法是在机械塑炼过程中加入化学药品来提高塑炼效果的方法。
开炼机塑炼时温度一般在80℃以下,属于低温机械混炼方法。密炼机和螺杆混炼机的排胶温度在120℃以上,甚至高达160-180℃,属于高温机械混炼。
生胶在混炼之前需要预先经过烘胶、切胶、选胶和破胶等处理才能塑炼。
几种胶的塑炼特性:
天然橡胶用开炼机塑炼时,辊筒温度为30-40℃,时间约为15-20min;采用密炼机塑炼当温度达到120℃以上时,时间约为3-5min。
丁苯橡胶的门尼粘度多在35-60之间,因此,丁苯橡胶也可不用塑炼,但是经过塑炼后可以提高配合机的分散性
顺丁橡胶具有冷流性,缺乏塑炼效果。顺丁胶的门尼粘度较低,可不用塑炼。
氯丁橡胶得塑性大,塑炼前可薄通3-5次,薄通温度在30-40℃。
乙丙橡胶的分子主链是饱和结构,塑炼难以引起分子的裂解,因此要选择门尼粘度低的品种而不用塑炼。
丁腈橡胶可塑度小,韧性大,塑炼时生热大。开炼时要采用低温40℃以下、小辊距、低容量以及分段塑炼,这样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2.2混炼工艺
混炼是指在炼胶机上将各种配合剂均匀的混到生胶种的过程。混炼的质量是对胶料的进一步加工和成品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即使配方很好的胶料,如果混炼不好,也就会出现配合剂分散不均,胶料可塑度过高或过低,易焦烧、喷霜等,使压延、压出、涂胶和硫化等工艺不能正常进行,而且还会导致制品性能下降。
混炼方法通常分为开炼机混炼和密炼机混炼两种。这两种方法都是间歇式混炼,这是目前最广泛的方法。
开炼机的混合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包辊(加入生胶的软化阶段)、吃粉(加入粉剂的混合阶段)和翻炼(吃粉后使生胶和配合剂均达到均匀分散的阶段)。
开炼机混胶依胶料种类、用途、性能要求不同,工艺条件也不同。混炼中要注意加胶量、加料顺序、辊距、辊温、混炼时间、辊筒的转速和速比等各种因素。既不能混炼不足,又不能过炼。
密炼机混炼分为三个阶段,即湿润、分散和涅炼、密炼机混炼石在高温加压下进行的。操作方法一般分为一段混炼法和两段混炼法。
一段混炼法是指经密炼机一次完成混炼,然后压片得混炼胶的方法。他适用于全天然橡胶或掺有合成橡胶不超过50%的胶料,在一段混炼操作中,常采用分批逐步加料法,为使胶料不至于剧烈升高,一般采用慢速密炼机,也可以采用双速密炼机,加入硫磺时的温度必须低于100℃。其加料顺序为生胶—小料—补强剂—填充剂—油类软化剂—排料—冷却—加硫磺及超促进剂。
两段混炼法是指两次通过密炼机混炼压片制成混炼胶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合成橡胶含量超过50%得胶料,可以避免一段混炼法过程中混炼时间长、胶料温度高的缺点。第一阶段混炼与一段混炼法一样,只是不加硫化和活性大的促进剂,一段混炼完后下片冷却,停放一定的时间,然后再进行第二段混炼。混炼均匀后排料到压片机上再加硫化剂,翻炼后下片。分段混炼法每次炼胶时间较短,混炼温度较低,配合剂分散更均匀,胶料质量高。
2.3压延工艺
压延是将混炼胶在压延机上制成胶片或与骨架材料制成胶布半成品的工艺过程,它包括压片、贴合、压型和纺织物挂胶等作业。
压延工艺的主要设备是压延机,压延机一般由工作辊筒、机架、机座、传动装置、调速和调距装置、辊筒加热和冷却装置、润滑系统和紧急停车装置。压延机的种类很多,工作辊筒有两个、三个、四个不等,排列形式两辊有立式和卧式;三辊有直立式、Γ型和三角形;四辊有Γ型、L型、Z型和S型等多种。按工艺用途来分主要有压片压延机(用于压延胶片或纺织物贴胶,大多数三辊或四辊,各辊塑度不同)、擦胶压延机(用于纺织物的擦胶,三辊,各辊有一定得速比,中辊速度大。借助速比擦入纺织物中)、通用压延机(又称万能压延机,兼有压片和擦胶功能、三辊或四辊,可调速比)、压型压延机、贴合压延机和钢丝压延机。
压延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工序:混炼胶的预热和供胶;纺织物的导开和干燥(有时还有浸胶)
胶料在四辊或三辊压延机上的压片或在纺织物上挂胶依机压延半成品的冷却、卷取、截断、放置等。
在进行压延前,需要对胶料和纺织物进行预加工,胶料进入压延机之前,需要先将其在热炼机上翻炼,这一工艺为热炼或称预热,其目的是提高胶料的混炼均匀性,进一步增加可塑性,提高温度,增大可塑性。为了提高胶料和纺织物的粘合性能,保证压延质量,需要对织物进行烘干,含水率控制在1-2%,含水量低,织物变硬,压延中易损坏,含水量高,粘附力差。
几种常见的橡胶的压延性能 天然橡胶热塑形大,收缩率小,压延容易,易粘附热辊,应控制各辊温差,以便胶片顺利转移;丁苯橡胶热塑性小,收缩率大,因此用于压延的胶料要充分塑炼。由于丁苯橡胶对压延的热敏性很显著,压延温度应低于天然橡胶,各辊温差有高到低;氯丁橡胶在75-95℃易粘辊,难于压延,应使用低温法或高温法,压延要迅速冷却,掺有石蜡、硬酯酸可以减少粘辊现象;乙丙橡胶压延性能良好,可以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连续操作,温度过低时胶料收缩性大,易产生气泡;丁腈橡胶热塑性小,收缩性大,在胶料种加入填充剂或软化剂可减少收缩率,当填充剂重量占生胶重量的50%以上时,才能得到表面光滑的胶片,丁腈橡胶粘性小易粘冷辊。
2.4压出工艺
压出工艺是通过压出机机筒筒壁和螺杆件的作用,使胶料达到挤压和初步造型的目的,压出工艺也成为挤出工艺。
压出工艺的主要设备是压出机。
几种橡胶的压出特性:天然橡胶压出速度快,半成品收缩率小。机身温度50-60℃,机头70-80℃,口型80-90℃;丁苯橡胶压出速度慢,压缩变形大,表面粗糙,机身温度50-70℃,机头温度70-80℃,口型温度100-105℃;氯丁橡胶压出前不用充分热炼,机身温度50℃,机头℃,口型70℃;乙丙橡胶压出速度快、收缩率小,机身温度60-70℃,机头温度80-130℃,口型90-140℃。丁腈橡胶压出性能差,压出时应充分热炼。机身温度50-60℃,机头温度70-80℃。
2.5注射工艺
橡胶注射成型工艺是一种把胶料直接从机筒注入模性硫化的生产方法。包括喂料、塑化、注射、保压、硫化、出模等几个过程。注射硫化的最大特点是内层和外层得胶料温度比较均匀一致,硫化速度快,可加工大多数模压制品。
橡胶注射成型的设备是橡胶注射成型硫化机。
2.6压铸工艺
压铸法又称为传递模法或移模法。这种方法是将胶料装在压铸机的塞筒内,在加压下降胶料铸入模腔硫化。与注射成型法相似。如骨架油封等用此法生产溢边少,产品质量好。
2.7硫化工艺
早先,天然橡胶的主要用途只是做擦字橡皮;后来才用于制造小橡胶管。直到1823年,英国化学家麦金托什才发明将橡胶溶解在煤焦油中然后涂在布上做成防水布,可以用来制造雨衣和雨靴。但是,这种雨衣和雨靴一到夏天就熔化,一到冬天便变得又硬又脆。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当时许多人都在想办法。美国发明家查理•古德伊尔也在进行橡胶改性的试验,他把天然橡胶和硫黄放在一起加热,希望能获得一种一年四季在所有温度下都保持干燥且富有弹性的物质。直到1839年2月他才获得成功。一天他把橡胶、硫黄和松节油混溶在一起倒入锅中(硫黄仅是用来染色的),不小心锅中的混合物溅到了灼热的火炉上。令他吃惊的是,混合物落入火中后并未熔化,而是保持原样被烧焦了,炉中残留的未完全烧焦的混合物则富有弹性。他把溅上去的东西从炉子上剥了下来,这才发现他已经制备了他想要的有弹性的橡胶。经过不断改进,他终于在1844年发明了橡胶硫化技术。
在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硫化是最后一道加工工序。硫化是胶料在一定条件下,橡胶大分子由线型结构转变为网状结构的交联过程。硫化方法有冷硫化、室温硫化和热硫化三种。大多数橡胶制品采用热硫化。热硫化的设备有硫化罐、平板硫化机等。
2.8其他生产工艺
橡胶制品的生产工艺还有浸渍法、涂刮法、喷涂法、蕉塑法等。
Ⅸ 液体橡胶怎么加工
液体橡胶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大约在2000——10000之间,在室温下为黏稠状流动性液体,经过适当化学反应可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从而获得和普通硫化胶具有类似的物理机械性能的低聚物。液体橡胶的特点有:一是分子量应适当地小,以保持呈流动状态;二是要能产生交联,而且交联物的物理机械性能要达到普通硫化胶的水平。固体橡胶要成为产品,必须经过与各种配合剂的混炼、成型、硫化等多道工序,需要耗费很多能量;而液体橡胶只要将各种配合剂掺合进来,通过加热进行交联反应,即可制得产品。液体橡胶加工容易,且具有耗能少的优点。液体橡胶和配合剂掺合后仍处于液体状态,用它制作小型零部件时,向小缝隙内注入液体橡胶后就可以固化,在加工操作方面十分方便。液体橡胶生产企业和加工企业充分利用这一优点,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开发研究,已将液体橡胶广泛用于多种领域。
优点:(1)液体橡胶是浇铸型弹性体,加工工艺易于实现机械化、连续化和自动化,可减轻劳动强度和改善作业环境。(2)加工设备和模型的投资减少。(3)节约辅助费用(节能、节省资源)(4)不用溶剂、水等分散介质,在液体状态下加工(无溶剂、无污染)(5)借助主链扩展和交联方法,可在广泛的范围内调节物性和硫化速度。
缺点:(1)比相应的固体橡胶贵;(2)在强度和耐屈挠性方面还存在问题;(3)在补强填充剂的混炼、成型加工方面必须建立独自的工艺系统(难以使用现有的橡胶加工设备);(4)加工工艺若不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连续化,反而成本很高。
Ⅹ 橡胶是怎么加工的
一般不须加工,也难加工。故通常是模具中热塑成形。
国外有加工的,如橡胶密封圈,他的加工刀具很薄,很锋利,切削线速度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