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眼镜片加工有什么要求
㈠ 注塑镜片用什么料最好
用得最多的是 镜片级的PC树脂(去碳酸酯)
也有用PMMA(亚克力)的,但是这种材料很脆,只能是装饰性的镜片,功能性的还用PC
㈡ 眼镜镜片加工的国家执行标准是什么
就是在镜片指定的度数不能超标,超过了一定的标准就不合格,另外还有镜架的调校标准!!!
详细的请网络“国家眼镜镜片GB10810.1-2005标准”
㈢ 有提供加工服务的眼镜店一般在哪里加工眼镜片的难度大不 技术师要求 设备要求
一般来眼镜店都提供加工服务,加工一源次一般15-20元,镜片难度大的可能还要加钱。加工普通镜片的难度不是很大,加工PC片的难度比较大,因为它太滑也太硬。技术方面的要求稍高一些,因为加工一个镜片要用到好几个机器。设备嘛,一般有自动磨片机和半自动的。
㈣ 注塑智能眼镜的工艺要求
模具高问题 快速冷却,注塑速度一定要快
㈤ 我想用注塑工艺做透明镜片,选用什么材料好
一般常用PMMA、PC、PS。
但楼主你的要求,那就用PMMA了
㈥ 【眼镜片加工问题】
这个价钱大概在几十块的样子,第二个,一般不会坏,当然有坏的几率,但不大,内主要看的容镜片的材质和选的镜框的内槽,比如要不要开槽啊,全框还是半框这类的,最后一个,偷换的情况很少,但不是不有,你如果有时间可以看着他做,这样就不会偷换了,一般情况下都不会拒绝你看着做的。
求采纳,求给分
㈦ 加工制作眼镜片要达到什么标准才算是合格的
“眼镜片”一直是消费者了解比较少的一个品类,消费过程中都依靠信赖来完成交易的过程。对真实的情况知之甚少,对与眼镜片加工出来以后,是否合格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常常被无良商家忽悠,花了大价钱购买了一副不合格的眼镜,不但造成配戴不舒适,还有可能让近视度数进一步的增长。下面就让亿视丽网上配镜专家为您解读,眼镜镜片的加工合格标准,让您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眼镜是否合格。
眼镜镜片的加工
首先我们要考虑眼镜整体加工的美观性,现在市场上常见的有两种加工方式,一种为四六分槽,有着方便加工,省时省力,不易损坏的优势,缺点是配高光度的眼镜加工完毕后,以镜框为中心点,镜框外表面和内表面都很厚,不美观。第二种为二八分槽,加工难度大,一般加工师较难完成此加工工作,一般都为10年以上加工师才可制作。优点为制作出的眼镜非常美观,是高度近视的福音,制作出的眼镜,厚边只留在镜框的内侧,外侧平整自然、美观大方,如配板材的眼镜架,内侧的厚边基本都可藏在板材的镜框内。
眼镜加工完的数值是否准确是眼镜合格标准的重中之重!下面就和大家说说合格的标准:眼间距:眼睛和镜片之间的距离,12mm为最佳+-不超过2mm。
镜片度数:镜片实际测得的度数不能超过+-0.12D。
瞳距:双眼之间的距离。+-不可超过4mm。
外观要平整,加工要求镜腿对称、鼻托对称、开合对称、镜框对称,放置在桌子上是平整可四角着地的,外观无划伤,无破损,镀层均匀,配戴时是否面部贴合度高(此项为根据个人脸型进行调整)。
以上是小编总结大家能容易理解的三个知识点,按照以上所述即可配到一副优秀的成品眼镜了,但是所有都能做到的商家非常少,亿视丽网上配镜专家是其中的佼佼者,一直严把质量关,每一副眼镜发出前都经过严格的检测,合格盖章后才进行发货,保证每一位顾客都可以配戴到舒适、优质的成品眼镜架。
以上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
如果您觉得好,请采纳。
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加专业、有针对性的回答,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㈧ 眼镜店镜片一般怎么加工的呢
你好,加盟主要提供的就是技术与管理,你所熟知的都是最基本的知识和常识,加版工眼镜需要权使用的仪器有:焦度计,镜片中心仪,(全自动的不用),瞳距尺,半自动磨边机或全自动磨边机,制模机,修边细磨机,刻槽机,无框打孔机,其他都是一些小工具,不一一说了,投资需谨慎,你连熟悉的同行业人缘都没有,就敢创业,勇气可嘉,投资需谨慎呀,只说一个简单的进货吧,需要进行市场考察,需要进什么款式,颜色,价位,这些都很重要,不是你简单所想,更不用说涉及到验光,配镜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了,请斟酌。
㈨ 那里公司要做注塑镜片
镜片材料采用透明的介质,主要分为无机和有机二大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还会碰到一种天然介质水晶镜片,这是用石英矿磨制成的镜片。古代有水晶能养颜明目的说法,但事实上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最大优点是硬性度高且不易受潮,但紫外线及红外线的透过率较高,而且水晶中密度不均匀,含杂质,有条纹及气泡等到产生,会形成双折射现象,从而影响视力。 一、 无机材料--玻璃 玻璃是非常特殊的不定型材料,在常温下呈现固体,坚硬但易碎,在高温下具有粘性。 玻璃没有固定的化学结构,因而没有确切的熔点。随着温度的上升,玻璃材料会变软、粘性增加,并逐渐由固体变为液体,这种逐渐变化的特性我们称之为"玻璃状态"。这一特性意味着玻璃在高温时可以被加工和铸型。玻璃材料制成的镜片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表面抛光后更加透明的优点。 (1)普通玻璃材料(1。5和1。6):折射率为1.523的冕牌玻璃是传统光学镜片的制造材料,其中60%~70%为二氧化硅,其余则由氧化钙、钠和硼等多种物质混合。有时也将折射率为1.6的镜片划归普通镜片。 (2)高折射率玻璃材料:经过多年的研究,镜片制造商已经找到了在提高材料折射率的同时又保持低色散的方法,即在玻璃中加入新的化学元素。 早在1975年就生产出了含钛元素的镜片,折射率为1.7,阿贝数为41;15年之后又生产出了含镧元素的镜片,折射率为1.8,阿贝数为34;1995年出现折射率为1.9的材料,加入了元素铌,阿贝数为30,这是目前折射率最高的镜片材料。虽然采用这些材料所制造的镜片越来越薄,然而却没有减少镜片的另一重要参数:重量。实际上,随着折射率的增加,材料的比重也随之增加,这样就抵消了因为镜片变薄而带来的重量上的减轻。 (3)染色玻璃材料:在玻璃材料中混合入一些具有特殊吸收性质的金属盐后会表现出着色的效果,例如:加镍和钴(紫色),钴和铜(蓝色),铬(绿色),铁,镉(黄色),金,铜和硒(红色)等等。这些染色镜片材料主要应用于大规模地生产平光太阳镜片或防护镜片。一些具有特殊过滤性质的浅色材料(棕色、灰色、绿色或粉红色)也被用于生产屈光矫正镜片,但象这种镜片的材料现在的需求并不多,主要原因是由于近视或远视镜片的中心厚度与边缘厚度不同,从而使镜片的颜色深浅不一致,屈光度越高,颜色差异就越明显。 (4)光致变色玻璃材料:光致变色现象是通过改变材料的光线吸收属性,使材料对太阳光强度作出反应的一种性质。它的基本原则是使普通的玻璃(包括塑料光致变色材料)在紫外线辐射的影响下颜色变深,以及在周围高温的影响下颜色变淡,这 两个过程是可逆的,而且可能一直存在。这一现象是通过激活在材料中混合的光致变色物质的分子而完成的。1962年出现了第一代光致变色玻璃材料,此后性能不断得到改良。其主要是在玻璃材料中加入了卤化银晶体。这些晶体在紫外线击幅射下起化学反应,使镜片的颜色变深。第一代光致变色玻璃材料的变色原理是银原子和氯原子之间的一种电子交换,通过氯化银和周围的环境来表现。在没有光线的条件下,氯化银呈离子态,因银离子是透明的,所以镜片也是透明的;而在紫外线辐射下,不稳定电子离开了氯离子,与银离子结合为金属银并吸收光,镜片则变深。当紫外线辐射减弱,移动电子离开银原子返回氯原子,镜片逐渐恢复了原先的清澈状态。对一般的光致变色玻璃,变色同时也受到温度的控制,在光照度不变时,温度越低则颜色越深。 光致变色材料大多是灰色和棕色的,俗称灰变和茶变,其它的颜色也可以通过专门的工艺达到。所有的眼镜片,包括熔化双焦点镜片、渐进镜片都可以使用光致变色材料制造。近年来,光致变色树脂镜片的发展较快,材料在不断改良,其折射率已不再局限于1.50。 二、 有机材料 有机材料可以分为两大类:热固性材料,具有加热后硬化的性质,爱热不会变形,眼镜片大部分以这种材料为主,如CR-39。热塑性材料,具有加热后软化的性质,尤其是适合热塑和注塑,聚碳酸酯PC就是这种材料。 (1)热固性材料 1)普通树脂材料:(CR-39) 学名碳本酸丙烯乙酸,或称烯丙基二甘醇酸脂(Dially Glycol Carbonates),是应用最广泛的生产普通树脂镜片的材料。它于四十年代被美国哥伦比亚公司的化学家发现,是美国空军所研制的一系列聚合物中的第39号材料,因此,被称为CR-39(哥伦比亚树脂第39号)。CR-39被用于生产眼用矫正镜片是在1955~1960年,是第一代的超轻、抗冲击的树脂镜片。CR-39作为一种热固性材料,单体呈液态,在加热和加入催化剂的条件下聚合固化。聚合是一个化学反应,即由几个相同分子结构的单体组成的一个新的聚合体分子,具有不同的长度 和性质。作为光学镜片,CR-39材料性质的参数十分适宜:折射率为1.5(接近普通玻璃镜片)、密度1.32(几乎是玻璃的一半)、阿贝数为58~59(只有很少的色射)、抗冲击、高透光率,可以进行染色和镀膜处理。 它主要的缺点是耐磨性不及玻璃,需要镀抗磨损膜处理。树脂镜片可采用模式压法加工镜片表面的曲率,因此很适用于非球面镜片的生产。 2)中高折射率树脂材料:今天大部分的中折射率和高折射率材料都是热固性树脂,其发展非常迅速。它们的折射率可以使用以下任意一种技术来增加:改变原分子中电子的结构,例如:引入苯环结构;在原分子中加入重原子,诸如卤素(氯、溴等)或硫。与传统CR-39相比,用中高折射率树脂材料制造的镜片更轻、更薄。它们的比重与CR-39大体一致(在1.20到1.40之间),但色散较大(阿贝数45),抗热性能较差,然而抗紫外线较佳,同时也可以染色和进行各种系统的表面镀膜处理。使用这些材料的镜片制造工艺与CR-39的制造原理大体一致。现在1.67的树脂材料已广泛流行,而且象1.7的树脂材料也已在市场上有销售。视光业的专业人员正不断研制开发新材料,改良原有材料,以期树脂材料在将来获得更好的性能。 3)染色树脂材料:用于制造太阳眼镜镜片的基本上都是聚合前加入染料而制成的,特别适合大批量制造各色平光太阳镜片,同时在材料中加入可吸收紫外线的物质。 现在的一项技术即是使用浸泡在溶有有机色素的热水中,常用的染料有红色、绿色、黄色、蓝色、灰色、和棕色,根据需求可任意调染,颜色的深浅也可以控制,可以将整片镜片染色成一种颜色,也可以染成逐渐变化的颜色,例如镜片上部深色,往下逐渐减浅,即俗称的双色或渐进色。有机材料的出现,解决了屈光不正者配戴太阳眼镜的问题。 4)光致变色树脂材料:第一代光致变色树脂镜片大约出现在1986年,但是直到1990年第一代Transi-tion镜片面市后,它才真正开始普及。光致变色效果是在材料中加入了感光的混合物而获得的,在特殊波段的紫外线辐射作用下,这些感光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改变了材料的吸收能力。这些混合物与的结合主要有两种方法:在聚合前与液态单体混合,或在聚合后渗入材料中(Transition镜片就采用后一种方法)。光致变色树脂镜片采用几种光致变色物质,在最后的制造中使这些不同的 变色效果结合起来,这使得镜片变色不但迅速,而且不完全受温度的控制。 一种新型的光致变色树脂镜片已于1993年投放市场,这种镜片采用树脂材料作片基,用渗透法在镜片的凸面渗透了一层光致变色材料,然后再镀上一层抗磨损膜,起保护和而磨作用。这项工艺技术可以使镜片的变色不会随屈光度数的加深而出现镜片中央与周围深浅不一的情况,弥补了玻璃变色的不足。再加上片基是树脂材料,轻且抗冲击,所以这种镜片特别适合用于各种屈光不正者使用。 (2)热塑性材料(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 热塑性材料如PMMA早在五十年代就被首次用于制造镜片,但是由于受热易变形及耐磨性较差的缺点,很快就被CR-39所替代。然而今天,聚碳酸酯的发展将热塑性材料带回了镜片领域,并被视光业专业人士认可为21世纪的主导镜片材料。实际上,聚碳酸酯也不是一种新材料,它大约在1995年就被发现了,但真正在视光领域的使用仅仅是近几年,它在历经了数年的研制和多次的改进之后尤其是应用于CD产业,其光学质量已其它镜片材料相媲美。 聚碳酸酯是直线形无定型结构的热塑聚合体,具有许多光学方面的优点:出色的抗冲击性(是CR-39的10倍以上),高折射率(ne=1.591,nd=1.586),非常轻(比重=1.20g/立方厘米),100%抗紫外线(385nm),耐高温(软化点为140 °C/280 °F)。聚碳酸酯材料也可进行系统的镀膜处理。它的阿贝数较低(Ve=31,Vd=30),但在实际中对配戴者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在染色方面,由于聚碳酸酯材料本身不易着色,所以大多通过可染色的抗磨损膜吸收颜色。
㈩ pc料生产眼镜片对注塑机螺杆要求
透明PC为原料的制品难点主要是制品的透光率及PC本身的高成型温度、流动性差回等特性。
选择螺杆时要答注意的是尽量选择PC专用螺杆,并且表面镀铬。过胶圈选择带爪的,避免产生剪切热,降低制品出现发黄跟色点。如果对透光率要求非常高的情况下,建议使用原厂或国内著名企业的产品,品质跟服务都有保障。
以上希望能帮到你-华业螺杆大连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