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石油加工业
㈠ 石油是怎样加工的
从地下开采出来的石油,如不进行加工,那就只能当成像煤一样的燃料去烧掉,这就实在太可惜了。所以,100多年来,人们在不断的实践、探索和创新中,开发出了一系列加工石油的方法。
在19世纪中叶,人们就开始用蒸馏的方法来处理原油,但是当时只是为了取得一些煤油来点灯照明,剩下的部分却当废物扔掉了。蒸馏是最基本的物理加工方法,至今仍是石油加工过程的龙头。它是按照石油中所含成分的沸点高低来进行分离的,经过分离得到的各个产物,便可依据其各自的特性来合理利用。此外,还有用适当的溶剂来处理石油的另一类物理加工方法,这些在生产润滑油产品时是常用的,其中包括溶剂精制、溶剂脱蜡和溶剂脱沥青等过程。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石油加工工业与汽车工业像是比翼齐飞的亲密伴侣。汽车工业的发展不断对石油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这促使石油加工工业迅速发展和不断创新。就拿汽油来说,光从原油中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的汽油,不仅在数量上满足不了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在质量上也越来越无法符合要求。因而,石油的化学加工便应运而生,这就是说要改变石油的分子结构,把其中较大的分子变成较小的分子,这样便可增加汽油的产率。最早的化学加工方法是20世纪初在美国投入生产的石油热裂化,它利用石油中较大分子在较高的温度下会分解为较小分子的这种性质,生产出热裂化汽油。这类热裂化汽油比直接用蒸馏得到的汽油,不仅数量更多,而且质量更好。但是,时不多久,汽车发动机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连热裂化汽油也无法满足了。接着,一类具有极强生命力的、采用催化剂的新加工方法异军突起,并且逐渐成为石油加工舞台上的主角。20世纪30年代法国人胡得利发明了催化裂化,很快在美国实现了工业化。由于催化裂化汽油的质量远优于热裂化汽油,催化裂化就逐渐取代热裂化成为生产汽油的主要手段。此外,诸如加氢裂化、加氢精制、铂重整以及烷基化等催化过程也都成了石油加工舞台上的璀璨群星。当今,石油加工新科技的发展可以说都离不开催化剂,新型催化剂的诞生往往伴随着产品质量的提升、能耗的降低、效率的提高以及污染的减少等等。
石油加工典型流程与此同时,高效石油加工设备的出现,使炼油装置的大型化成为现实;现代信息和控制技术的运用,使炼油装置的自动化水平突飞猛进。可以说,在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中,炼油业已以它雄健的步伐走在了前列。
㈡ 石油工业是什么
石油工业主要从事石油勘探、石油开发、石油加工和基础原材料生产。涉及勘查技术与工程(含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测井)、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含钻井、采油、油藏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和加工等专业方向。石油工业由“上游”和“下游”两大部分构成,上游包括石油勘探与石油开采,下游包括石油炼制与石油加工。
目前,我国有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集团”,英文缩写CNPC)是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于1998年7月在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系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是实行上下游、内外贸、产销一体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的综合性石油公司。作为中国境内最大的原油、天然气生产、供应商和最大的炼油化工产品生产、供应商,中国石油集团业务涉及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管道运输、炼化产品销售、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石油机械加工制造、石油贸易等各个领域。在中国原油、天然气生产、加工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石油集团在《财富》杂志2007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名列第24位(按年营业收入排序)。中国石油集团在中国境内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广大地区拥有13个大型、特大型油气田企业;16个大型、特大型炼油化工企业;19个石油销售企业;一大批石油、石化科研院所和石油施工作业、技术服务、机械制造企业。在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南美等地区拥有近30个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建设项目。2006年中国石油集团在国内生产原油1.06636×108t,生产天然气442.1×108m3,加工原油1.24067×108t;同时在海外获取权益原油产量2807.3×104t,天然气38.0×108m3。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8936.5亿元,利润总额1857.6亿元、净利润1057.6亿元,利润在国内企业中位居榜首。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集团”,英文缩写Sinopec)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原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销售和综合利用;石油炼制;汽油、煤油、柴油的批发;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和运输;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设计、施工、建筑安装;机电设备制造;替代能源产品的研究、开发、应用;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技术信息及咨询服务。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在《财富》杂志2007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名列第17位。2006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国内生产原油4016.7×104t,生产天然气72.7×108m3,加工原油1.57×108t。2006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646.7亿元,实现利税1390.3亿元,其中利润672.4亿元。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国海油”,英文缩写CNOOC)是1982年2月成立的国家石油公司,负责在中国海域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已由原先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纯上游公司演变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综合型企业集团。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基地服务、化工化肥炼化、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等六大板块。2006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国内外油气总产量4033×104t油当量,海外权益产量580×104t;实现销售收入1324亿元,利润达到490亿元。
㈢ 石油的工业加工方式与那些
原油加工分一次加工、二次加工、三次加工;其中包括原油的预处理(脱盐脱回水什么的)、石答油蒸馏、石油的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催化加氢、热破坏加工、石油气体加工、燃料油品的精制、润滑油的生产等等;
详情查看:“石油加工生产技术”等相关书籍~~·
㈣ 什么是世界石油工业
1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史
从石油使用的角度看,世界石油发展史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1)煤油时代
近代石油工业是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缓慢发展起来的。当时,人们仅从石油中提炼煤油,用来点灯照明。煤油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时髦、最明亮的灯。至于石油中比煤油轻的汽油和比煤油重的其他组分,则被当作易燃易爆的危险品或又脏又臭的废品,弃之唯恐不及。
2)汽油时代
1878年内燃机发明成功,1885年汽车问世。大量的汽车需要汽油;摩托车、螺旋桨飞机、汽艇等用的也是内燃机,也需要汽油。但石油中所含的汽油组分有限,于是把重质组分加热裂化成汽油组分的裂化工艺应运而生,从而促进了石油工业的发展。1900—1940年,原油主要用来提炼汽油,因而被称为汽油时代。
3)燃料和化工原料时代
1940年以后,化学工业的发展,需要用石油产品作为它的优质原料,逐步形成了新兴的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石油化学工业。从1951年起到1967年,美国等发达国家基本上完成了石油代替煤炭成为首要能源的历史性变革。加之近代喷气式飞机和航天事业的发展,要求高质量的石油产品作为燃料,石油工业就必然发展到燃料和化工原料时代。
1973年发生了世界第一次石油危机,油价大幅度上涨,结束了廉价油的时代。这也促进各国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并努力提高降耗节能水平,但石油的燃料和化工原料时代仍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持续下去。
2世界油气储量
1)原油储量
原油储量在全球的分布极不平衡,大都集中于少数地区和国家。2013年世界石油探明剩余可采储量为2252.76×108t,其中委内瑞拉占407.86×108t,占世界总储量的18.1%,居世界第一。整个中东地区的原油储量接近世界总储量的一半。
中东地区的原油产量高、投资少、成本低、效益高,是世界上其他地区无法相比的,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中东地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地区,也是最大的原油出口地区。原油主要出口到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地。因此,中东地区原油产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国际原油的价格。三次中东战争、两次世界能源危机以及1991年的海湾战争无不与中东的石油有关。
2013年世界原油探明剩余可采储量排名前10位的国家如表6-1所示。
图6-8雪佛龙
2)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0年9月,来自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的代表在巴格达开会,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维持石油收入。9月14日,五国宣告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后来阿尔及利亚、厄瓜多尔、加蓬、印度尼西亚、利比亚、尼日利亚、卡塔尔、阿联酋等国陆续加入,成员国达到13个,成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产国的国际性石油组织。1992年1月1日,厄瓜多尔正式退出。伊拉克在海湾战争后受联合国制裁,至今未能重返石油市场。目前,石油输出国组织共有12个成员国,总部设在维也纳。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宗旨是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确定以最适宜的手段来维护它们各自以及共同的利益。欧佩克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斗争:参股、石油国有化运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援助。
201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探明剩余可采储量1644.99×108t,占世界总储量的73%,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成员国分别是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产量为15347.7×108t,约占世界石油产量的40.8%,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成员国分别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联酋。
4世界石油工业前景
石油资源究竟还能用多久?这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曾出现“石油资源很快枯竭,石油工业即将走向穷途末路”的悲观论调。而事实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地下资源的认识不断深化,油气资源量在不断增加。20世纪40年代预测石油资源量为500×108t。1983年在伦敦召开的第十一届世界石油大会估算的全球石油资源量为2460×108t;1994年在挪威斯塔万格举行的第十四届世界石油大会预计的石油资源量为3113×108t;2000年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召开的第十六届世界石油大会上,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公布了他们的评估结论:全球石油资源量为4138×108t,天然气资源量435.85×1012m3。今后,随着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对油气资源的评估值还会增加,石油工业发展的资源基础还会扩大。
美国《油气杂志》(OGJ)2013年12月2日发布年终统计数据:预计2013年全球石油(包括原油和凝析油)产量略增0.8%,至37.64×108t;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储量增长0.4%,至2252.76×108t,按目前开采速度还可开采60年;全球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接近199×1012m3,同比增长3.4%,根据2012年的产量数据,全球天然气尚可开采57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重油、高凝油、沥青砂、页岩油、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也正在被普遍地开发和利用。特别是开发利用埋藏在深海以及冻土层内的储量异常丰富的天然气水化物,在不远的将来也将成为现实。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世界油气资源的潜力是巨大的。在未来50年内,石油和天然气仍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仍然是维系世界经济、政治、军事格局平衡的重要因素。
㈤ 石油加工的定义是什么
石油经过加工提炼,可以得到的产品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一石油燃料 石油燃料是用专量最大的油品。按其用属途和使用范围可以分为如下五种: 1、点燃式发动机燃料 有航空汽油,车用汽油等。 2、喷气式发动机燃料(喷气燃料) 有航空煤油。 3、压燃式发动机燃料(柴油机燃料) 有高速、中速、低速柴油。 4、液化石油气燃料 即液态烃。 5、锅炉燃料 有炉用燃料油和船舶用燃料油。 二 润滑油和润滑脂 润滑油和润滑脂被用来减少机件之间的摩擦,保护机件以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并节省动力。它们的数量只占全部石油产品的5%左右,但其品种繁多。 三蜡、沥青和石油焦 它们是从生产燃料和润滑油时进一步加工得来的,其产量约为所加工原油的百分之几。 四 溶剂和石油化工产品 后者是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基本原料和中间体。
㈥ 石油加工工业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
当然是重工业
㈦ 石油加工产品都有什么
油加工一般是指石油的粗加工,比如脱水,脱盐等初步处理,很少涉及化学内反应,一般都容是物理处理,这种行业一般在产油地附近,应该是原料指向性的。
石油化工是指石油的后处理,比如裂解,催化裂化以及后续的产品比如丙烯等精细产品的加工,应该是市场指向型的。
㈧ 石油化学工业是指什么
石油化学工业是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生产部门。其产版品以基本化工原料,中间权体或单体,一直到最终产品,几乎包括所有的有机化工部门(如合成橡胶、聚丙烯、塑料合成氨、丙铜等)和一些重要无机产品(各种燃料油、润滑油、石蜡等)。石油化工原料来源广泛且稳定,不仅可用原油为原料,也可用石脑油、重油、液态烃、气态炔等作原料,同时,其生产新技术、新流程发展较快,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化学工业部门之一。我国自1965年发现石油,开发出油田之后,才开始了最简单的石油化学工业,为人民生活提供了少量的有机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我国又进一步开发、研制出较为复杂的、重要的有机产品和无机产品,建立了兰州石油化工、北京燕山石油化学总公司、新疆境内的石油化工、青海格尔木石油化工、辽阳石油化纤工业基地、天津石油化工等基地,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㈨ 石化工业加工是什么
石油抄化学工业
以石油及天然气生产的袭化学品品种极多、范围极广。石油化工原料主要为来自石油炼制过程产生的各种石油馏分和炼厂气,以及油田气、天然气等。石油馏分(主要是轻质油)通过烃类裂解、裂解气分离可制取乙烯、丙烯、丁二烯等烯烃和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芳烃亦可来自石油轻馏分的催化重整。石油轻馏分和天然气经蒸汽转化、重油经部分氧化可制取合成气,进而生产合成氨、合成甲醇等。从烯烃出发,可生产各种醇、酮、醛、酸类及环氧化合物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上述烯烃、芳烃经加工可生产包括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高分子产品及一系列制品,如表面活性剂等精细化学品,因此石油化工的范畴已扩大到高分子化工和精细化工的大部分领域。石油化工生产,一般与石油炼制或天然气加工结合,相互提供原料、副产品或半成品,以提高经济效益(见石油化工联合企业)。
㈩ 石油加工 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具体是什么行业
石油属于“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工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两者都属于“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