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加工中心 » 什么是流通加工成本优化

什么是流通加工成本优化

发布时间: 2021-03-02 04:20:32

㈠ 流通加工都有哪几种不合理的方式方法

几种不合理的流通加工:
(一)流通加工地点设置的不合理
流通加工地点设置即布局状况是使整个流通加工能否有效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为衔接单品种大批量生产与多样化需求的流通加工,加工地设置在需求地区,才能实现大批量的干线运输与多品种末端配送的物流优势。
假如将流通加工地设置在生产地区,其不合理之处在于:第一,多样化需求要求的产品多品种、小批量由生产地向需求地的长距离运输会出现不合理;第二,在生产地增加了一个加工环节,同时增加了近距离运输、装卸、储存等一系列物流活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如由原生产单位完成这种加工而无须设置专门的流通加工环节。
一般而言,为方便物流的流通加工环节应设在产出地,设置在进入社会物流之前。假如将其设置在物流之后,即设置在消费地,则不但不能解决物流问题,又在流通中增加了一个中转环节,因而也是不合理的。
即使产地或需求地设置流通加工的选择是正确的,还有流通加工在小地域范围的正确选址问题,假如处理不善,仍然会出现不合理。这种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交通不便,流通加工与生产企业或用户之间距离较远,流通加工点的投资过高(如受选址的地价影响),加工点四周的社会、环境条件不良等。
(二)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
流通加工方式包括流通加工对象、流通加工工艺、流通加工技术、流通加工程度等。流通加工方式的确定实际上是与生产加工的合理分工。分工不合理,本来应由生产加工加工完成的,却错误地由流通加工完成,本来应由流通加工完成的,却错误地由生产加工完成,都会造成不合理。
流通加工不是对生产加工的代替,而是一种补充和完善。所以,一般而言,假如工艺复杂、技术装备要求较高,或加工可以由生产过程延续或轻易解决者都不宜再设置流通加工,尤其不宜与生产过程争夺技术要求较高、效益较高的最终生产环节,更不宜利用一个时期市场的压迫力使生产者变成初级加工或前期加工,而流通企业完成装配或最终形成产品的加工。假如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就会出现与生产夺利的恶果。
(三)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
有的流通加工过于简单,或对生产及消费者作用都不大,甚至有时流通加工的盲目性,同样未能解决品种、规格、质量、包装等问题,反而增加了环节,这也是流通加工不合理的重要形式。
(四)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
流通加工之所以能够有生命力,重要优势之一是有较大的产出投入比,因而有效起着补充完善的作用。假如流通加工成本过高,则不能实现以较低投入实现更高使用价值的目的,除了一些必需的、服从政策要求即使亏损也应进行的加工外,都应看成是不合理的。
流通加工合理化指实现流通加工的最优配置,不仅做到避免各种不合理流通加工,使流通加工有存在的价值,而且综合考虑流通加工与配送、运输、商流等的有机结合,做到最优的选择,以达到最佳的流通加工效益。

㈡ 在物流流通加工过程中如何降低企业的流通加工运营成本

这个很多啊 在流通加工过程中,比如运输过程中可以计算最小路径,节约运费,油量,仓储式货物的位置也会对无流成本产生影响, 你想具体了解什么方面的

㈢ 流通加工的成本计算

1、流通加工直接材料费用的计算
1)流通加工直接材料费用的内容。
2)材回料消耗量的核算答。
3)消耗材料价格的核算。
4)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
5)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
2、流通加工直接人工费用的计算
1)流通加工直接人工费用的内容
2)流通加工直接人工费用的归集
3)流通加工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
3、流通加工制造费用的计算
1)制造费用的内容
2)制造费用的归集
折旧费用是通过编制“折旧费用计算汇总表”,计算出各生产单位本期折旧费用以后,计入制造费用的。
固定资产修理费用,一般可以直接计入当月该生产单位的制造费用。
3)制造费用的分配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有:生产工时分配法,机器工时分配法,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生产工时分配法,是以加工各种产品的生产工时为标准分配费用的方法。
机器工时分配法,是以各种加工产品(各受益对象)的机器工作时间为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
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是按照年初确定计划制造费用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与按计划分配率分配的制造费用的差异年末进行调整。
4、加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1)在产品数量的计算。
2)在产品加工成本的计算。

㈣ 流通加工成本有哪些方面构成

流通加工成本是指在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流动过程中,为了促回进销售、维护商品质量答,实现物流的高效率所采用的使商品发生形状和性质的变化而产生的成本。
流通加工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1、流通加工设备费用。流通加工设备费用是指在流通加工过程中,由于流通加工设备的使用而发生的实体损耗和价值转移,如木材加工需要电锯、剪板加工。
2、流通加工材料费用。该费用是指在流通加工过程中,投入到加工过程中的一些材料消耗的费用。
3、流通加工劳务费用。该费用是指在流通加工过程中,支付给从事加工活动的工人及有关人员的工资、奖金等费用。
4、流通加工其他费用。除上述费用外,在流通加工中耗用的电力、燃料、油料及管理费用等。

㈤ 流通加工的合理化有哪些形式要求

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含义是实现流通加工的最优配置,也就是对是否设置流通加工环节、在什么地方设置、选择什么类型的加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装备等问题做出正确抉择。这样做不仅要避免各种不合理的流通加工形式,而且要做到最优。
1、不合理流通加工形式
1)流通加工地点设置的不合理
流通加工地点设置即布局状况是决定整个流通加工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为衔接单品种大批量生产与多样化需求的流通加工,加工地点设置在需求地区,才能实现大批量的干线运输与多品种末端配送的物流优势。如果将流通加工地设置在生产地区,一方面,为了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会出现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由产地向需求地的长距离的运输;另一方面,在生产地增加了一个加工环节,同时也会增加近距离运输、保管、装卸等一写列物流活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如由原生产单位完成这种加工而无需设置专门的流通加工环节。
另外,一般来说,为方便物流的流通加工环节应该设置在产出地,设置在进入社会物流之前。如果将其设置在物流之后,即设置在消费地,则不但不能解决物流问题,又在流通中增加了中转环节,因而也是不合理的。
即使是产地或需求地设置流通加工的选择是正确的,还有流通加工在小地域范围内的正确选址问题。如果处理不善,仍然会出现不合理。比如说交通不便,流通加工与生产企业或用户之间距离较远,加工点周围的社会环境条件不好等等。
2)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
流通加工方式包括流通加工对象、流通加工工艺、流通加工技术、流通加工程度等。流通加工方式的确定实际上是与生产加工的合理分工。分工不合理,把本来应由生产加工完成的作业错误地交给流通加工来完成,或者把本来应由流通加工完成的作业错误地交给生产过程去完成,都会造成不合理。
流通加工不是对生产加工的代替,而是一种补充和完善。所以,一般来说,如果工艺复杂,技术装备要求较高,或加工可以由生产过程延续或轻易解决的,都不宜再设置流通加工。如果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就可能会出现生产争利的恶果。
3)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
有的流通加工过于简单,或者对生产和消费的作用都不大,甚至有时由于流通加工的盲目性,同样未能解决品种、规格、包装等问题,相反却增加了作业环节,这也是流通加工不合理的重要表现形式。
4)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
流通加工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它有较大的投入产出比,因而能有效地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如果流通加工成本过高,则不能实现以较低投入实现更高使用价值的目的,势必会影响它的经济效益。
2、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的途径
要实现流通加工的合理化,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加工和配送结合
就是将流通加工设置在配送点中。一方面按配送的需要进行加工,另一方面加工又是配送作业流程中分货、拣货、配货的重要一环,加工后的产品直接投入到配货作业,这就无需单独设置一个加工的中间环节,而使流通加工与中转流通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同时,由于配送之前有必要的加工,可以使配送服务水平大大提高,这是当前对流通加工做合理选择的重要形式,在煤炭、水泥等产品的流通中已经表现出较大的优势。
2)加工和配套结合
“配套”是指对使用上有联系的用品集合成套地供应给用户使用。例如,方便食品的配套。当然,配套的主体来自各个生产企业,如方便食品中的方便面,就是由其生产企业配套生产的。但是,有的配套不能由某个生产企业全部完成,如方便食品中的盘菜、汤料等。这样,在物流企业进行适当的流通加工,可以有效地促成配套,大大提高流通作为供需桥梁与纽带的能力。
3)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
我们知道,流通加工能有效衔接干线运输和支线运输,促进两种运输形式的合理化。利用流通加工,在支线运输转干线运输或干线运输转支线运输等这些必须停顿的环节,不进行一般的支转干或干转支,而是按干线或支线运输合理的要求进行适当加工,从而大大提高运输及运输转载水平。
4)加工和合理商流结合
流通加工也能起到促进销售的作用,从而使商流合理化,这也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方向之一。加工和配送相结合,通过流通加工,提高了配送水平,促进了销售,使加工与商流合理结合。此外,通过简单地改变包装加工形成方便的购买量,通过组装加工解除用户使用前进行组装、调试的难处,都是有效促进商流的很好例证。
5)加工和节约结合
节约能源、节约设备、节约人力、减少耗费是流通加工合理化重要的考虑因素,也是目前我国设置流通加工并考虑其合理化的较普遍形式。
对于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最终判断,是看其是否能实现社会的和企业本身的两个效益,而且是否取得了最优效益。流通企业更应该树立社会效益第一的观念,以实现产品生产的最终利益为原则,只有在生产流通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为己任的前提下才有生存的价值。如果只是追求企业的局部效益,不适当地进行加工,甚至与生产企业争利,这就有违于流通加工的初衷,或者其本身已不属于流通加工的范畴。

㈥ 流通加工成本中制造费用如何核算

一、制造费用归集
1、发生的水电费、机物料消耗等
借:制造费用
贷:现金
/
银行存款
/
应付账款
2、计提折旧(通用加工设备)
借: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3、领用的材料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
4、计提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借: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二、制造费用分配
制造费用分摊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实做工时或机器工时。例如,使用材料成本分配:
某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该产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总额
某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该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本期制造费用总额
三、结转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A产品
生产成本—B产品
...
...
贷:制造费用

㈦ 流通加工的成本构成

1)流通加工设备费用:流通加工设备购置费用。
2)流通加工材料费用:流通加工过程中需要消耗一些材料的费用。
3)流通加工劳务费用:流通加工过程中从事加工活动的管理人员、工人及有关人员工资、奖金等费用的总和。
4)流通加工其他费用:流通加工中耗用的电力、燃料、油料等费用。 1)流通加工成本分析的常用方法
①比较分析法:通过指标对比,从数量上确定差异的一种分析方法。
②比率分析法:通过计算和对比经济指标的比率进行数量分析的—种方法。
③连环替代法:用来计算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综合经济指标变动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④差额计算法: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
2)流通加工成本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
流通加工成本表分为基本报表和补充资料两部分。
基本报表部分:反映各种可比和不可比产品本月及本年累计的实际加工量、实际单位加工成本和实际加工总成本。可比产品是指流通加工中心过去曾经加工过,有完整的成本资料可以进行比较的产品;不可比产品是指流通加工中心过去未曾经加工过,或缺乏可比的成本资料的产品。
补充资料部分:填列本年累计实际数。
可比产品加工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加工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
可比产品加工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加工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加工成本计算的总成本。
3)流通加工成本表的分析
对全部流通加工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总括评价。通过总评价,一是对流通加工中心全部产品加工成本的完成情况有个总括的了解;二是通过对影响计划完成情况因素的初步分析,为进一步分析指出方向。

㈧ 列出仓储成本。流通加工成本核算的项目

仓储成本:建来造、购买或租赁源仓库等设施设备所带来的成本,各类仓储作业带来的成本。
仓储成本是指由仓储作业(如:流通加工、分由仓储作业流通加工、 装卸搬运、出入库操作等)带来的成本,拣、装卸搬运、出入库操作等带来的成本,以建造、购置仓库等设施设备所带来的成本。及建造、购置仓库等设施设备所带来的成本。仓储成本与库存水平无关,仓储成本与库存水平无关,只与仓储作业和仓库规划有关。
流通成本:流通加工材料成本、废品损失、事故损失、维修费、人工成本、设备租赁费。

㈨ 流通加工的合理化

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含义是实现流通加工的最优配置,也就是对是否设置流通加工环节、在什么地方设置、选择什么类型的加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装备等问题做出正确抉择。这样做不仅要避免各种不合理的流通加工形式,而且要做到最优。
不合理流通加工形式
1)流通加工地点设置的不合理
流通加工地点设置即布局状况是决定整个流通加工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为衔接单品种大批量生产与多样化需求的流通加工,加工地点设置在需求地区,才能实现大批量的干线运输与多品种末端配送的物流优势。如果将流通加工地设置在生产地区,一方面,为了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会出现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由产地向需求地的长距离的运输;另一方面,在生产地增加了一个加工环节,同时也会增加近距离运输、保管、装卸等一写列物流活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如由原生产单位完成这种加工而无需设置专门的流通加工环节。
另外,一般来说,为方便物流的流通加工环节应该设置在产出地,设置在进入社会物流之前。如果将其设置在物流之后,即设置在消费地,则不但不能解决物流问题,又在流通中增加了中转环节,因而也是不合理的。
即使是产地或需求地设置流通加工的选择是正确的,还有流通加工在小地域范围内的正确选址问题。如果处理不善,仍然会出现不合理。比如说交通不便,流通加工与生产企业或用户之间距离较远,加工点周围的社会环境条件不好等等。
2)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
流通加工方式包括流通加工对象、流通加工工艺、流通加工技术、流通加工程度等。流通加工方式的确定实际上是与生产加工的合理分工。分工不合理,把本来应由生产加工完成的作业错误地交给流通加工来完成,或者把本来应由流通加工完成的作业错误地交给生产过程去完成,都会造成不合理。
流通加工不是对生产加工的代替,而是一种补充和完善。所以,一般来说,如果工艺复杂,技术装备要求较高,或加工可以由生产过程延续或轻易解决的,都不宜再设置流通加工。如果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就可能会出现生产争利的恶果。
3)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
有的流通加工过于简单,或者对生产和消费的作用都不大,甚至有时由于流通加工的盲目性,同样未能解决品种、规格、包装等问题,相反却增加了作业环节,这也是流通加工不合理的重要表现形式。
4)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
流通加工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它有较大的投入产出比,因而能有效地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如果流通加工成本过高,则不能实现以较低投入实现更高使用价值的目的,势必会影响它的经济效益。
实现合理化的途径
要实现流通加工的合理化,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加工和配送结合
就是将流通加工设置在配送点中。一方面按配送的需要进行加工,另一方面加工又是配送作业流程中分货、拣货、配货的重要一环,加工后的产品直接投入到配货作业,这就无需单独设置一个加工的中间环节,而使流通加工与中转流通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同时,由于配送之前有必要的加工,可以使配送服务水平大大提高,这是当前对流通加工做合理选择的重要形式,在煤炭、水泥等产品的流通中已经表现出较大的优势。
2)加工和配套结合
“配套”是指对使用上有联系的用品集合成套地供应给用户使用。例如,方便食品的配套。当然,配套的主体来自各个生产企业,如方便食品中的方便面,就是由其生产企业配套生产的。但是,有的配套不能由某个生产企业全部完成,如方便食品中的盘菜、汤料等。这样,在物流企业进行适当的流通加工,可以有效地促成配套,大大提高流通作为供需桥梁与纽带的能力。
3)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
我们知道,流通加工能有效衔接干线运输和支线运输,促进两种运输形式的合理化。利用流通加工,在支线运输转干线运输或干线运输转支线运输等这些必须停顿的环节,不进行一般的支转干或干转支,而是按干线或支线运输合理的要求进行适当加工,从而大大提高运输及运输转载水平。
4)加工和合理商流结合
流通加工也能起到促进销售的作用,从而使商流合理化,这也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方向之一。加工和配送相结合,通过流通加工,提高了配送水平,促进了销售,使加工与商流合理结合。此外,通过简单地改变包装加工形成方便的购买量,通过组装加工解除用户使用前进行组装、调试的难处,都是有效促进商流的很好例证。
5)加工和节约结合
节约能源、节约设备、节约人力、减少耗费是流通加工合理化重要的考虑因素,也是目前我国设置流通加工并考虑其合理化的较普遍形式。
对于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最终判断,是看其是否能实现社会的和企业本身的两个效益,而且是否取得了最优效益。流通企业更应该树立社会效益第一的观念,以实现产品生产的最终利益为原则,只有在生产流通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为己任的前提下才有生存的价值。如果只是追求企业的局部效益,不适当地进行加工,甚至与生产企业争利,这就有违于流通加工的初衷,或者其本身已不属于流通加工的范畴。

㈩ 流通加工都有哪些成本构成的,怎么计算

流通加工的成本构成:
1、流通加工成本的主要构成
1)流通加工设备费用:流通加工设备购置费用。
2)流通加工材料费用:流通加工过程中需要消耗一些材料的费用。
3)流通加工劳务费用:流通加工过程中从事加工活动的管理人员、工人及有关人员工资、奖金等费用的总和。
4)流通加工其他费用:流通加工中耗用的电力、燃料、油料等费用。
2、流通加工成本分析
1)流通加工成本分析的常用方法
①比较分析法:通过指标对比,从数量上确定差异的一种分析方法。
②比率分析法:通过计算和对比经济指标的比率进行数量分析的—种方法。
③连环替代法:用来计算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综合经济指标变动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④差额计算法: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
2)流通加工成本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
流通加工成本表分为基本报表和补充资料两部分。
基本报表部分:反映各种可比和不可比产品本月及本年累计的实际加工量、实际单位加工成本和实际加工总成本。可比产品是指流通加工中心过去曾经加工过,有完整的成本资料可以进行比较的产品;不可比产品是指流通加工中心过去未曾经加工过,或缺乏可比的成本资料的产品。
补充资料部分:填列本年累计实际数。
可比产品加工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加工成本计算的总成本-可比产品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
可比产品加工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加工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加工成本计算的总成本。
3)流通加工成本表的分析
对全部流通加工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总括评价。通过总评价,一是对流通加工中心全部产品加工成本的完成情况有个总括的了解;二是通过对影响计划完成情况因素的初步分析,为进一步分析指出方向。
流通加工的成本计算:
1、流通加工直接材料费用的计算
1)流通加工直接材料费用的内容。
2)材料消耗量的核算。
3)消耗材料价格的核算。
4)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
5)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
2、流通加工直接人工费用的计算
1)流通加工直接人工费用的内容;
2)流通加工直接人工费用的归集;
3)流通加工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
3、流通加工制造费用的计算
1)制造费用的内容。
2)制造费用的归集。
折旧费用是通过编制“折旧费用计算汇总表”,计算出各生产单位本期折旧费用以后,计入制造费用的。
固定资产修理费用,一般可以直接计入当月该生产单位的制造费用。
3)制造费用的分配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有:生产工时分配法,机器工时分配法,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生产工时分配法,是以加工各种产品的生产工时为标准分配费用的方法。
机器工时分配法,是以各种加工产品(各受益对象)的机器工作时间为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
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是按照年初确定计划制造费用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与按计划分配率分配的制造费用的差异年末进行调整。
4、加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1)在产品数量的计算。
2)在产品加工成本的计算。

热点内容
线切割怎么导图 发布:2021-03-15 14:26:06 浏览:709
1台皮秒机器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5:49 浏览:623
焊接法兰如何根据口径配螺栓 发布:2021-03-15 14:24:39 浏览:883
印章雕刻机小型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3 浏览:395
切割机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0 浏览:432
加工盗砖片什么榉好 发布:2021-03-15 14:16:57 浏览:320
北洋机器局制造的银元什么样 发布:2021-03-15 14:16:52 浏览:662
未来小七机器人怎么更新 发布:2021-03-15 14:16:33 浏览:622
rexroth加工中心乱刀怎么自动调整 发布:2021-03-15 14:15:05 浏览:450
机械键盘的键帽怎么选 发布:2021-03-15 14:15:02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