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粗加工原则是什么意思
精度要求较高时。
一 尺寸精度要求较高
二 公差比较严
三 形位公差比较严
四 表面粗糙度要求比较严
当所加工的零件一次加工达不到精度的时候就需要分 粗、精
还有可能增加细 就是粗、细、精。
B. 机械粗加工目的
粗加工是以快速切来除毛坯余源量为目的,在粗加工时应选用大的进给量和尽可能大的切削深度,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切除尽可能多的切屑。粗加工对表面质量的要求不高,刀具的磨钝标准一般是切削力的明显增大,即以后刀面的磨损宽度VB为标准。
确定精基准。
C. 叙述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选择粗基准和精基准时各应遵循什么原则
粗基准是在粗加工中所使用的主要基准,精基准则是在精加工中所使用的主要基准。
D. 数控车削加工中,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什么粗。精加工选择切削用量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一般开粗的切削量可以大一点,精加工用小尺寸的刀去除残料,切削量小,实在不会,建议问身边的师傅,或者用ncspeed第三方软件模拟切削,调整不合理的进给,比如对于料多的地方降低进给,多试试就有数了
E. 急求!!!!!机械制造中粗基准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1) 选择重要表面为粗基准 为保证工件上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小而均匀,则应选版择该表权面为粗基准。 (2) 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为了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间的位置要求,一般应选择不加工表面。(3) 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为粗基准 (4) 选择较为平整光洁、加工面积较大的表面为粗基准 以便工件定位可靠、夹紧方便。(5) 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上只能使用一次 因为粗基准本身都是未经机械加工的毛坯面,其表面粗糙且精度低,若重复使用将产生较大的误差。
F. 机械加工工序的安排原则
1、基准先行
先把基准面加工出来,再以基准面定位来加工其他表面,以保证回加工质量。
2、先粗答后精
粗加工在前,精加工在后,粗、精分开。
3、先主后次
先加工主要面再加工次要面,如主要表面是指装配表面、工作表面,次要表面是指键槽、连接用的光孔等。
4、先面后孔
对于箱体、支架和连杆等工件,应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这是因为平面轮廓尺寸较大,平面定位安装稳定,通常均以平面定位来加工孔,以便于保证平面和孔的位置精度。
(6)机械粗加工原则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机械加工适用范围:
1、 各种金属零件加工;
2、 钣金、箱体、金属结构;
3、 钛合金、高温合金、非金属等机械加工;
4、 风洞燃烧室设计制造;
5、 非标设备设计制造。
6、 模具设计制造。
加工需要的机械由数显铣床、数显成型磨床、数显车床、电火花机、万能磨床、加工中心、激光焊接、中走丝、快走丝、慢走丝、外圆磨床、内圆磨床、精密车床等,可进行精密零件的车、铣、刨、磨等加工, 此类机械擅长精密零件的车、铣、刨、磨等加工,可以加工各种不规则形状零件,加工精度可达2μm。
G. 粗加工时,应根据什么原则选择切削用量
粗、精加工时选用切削用量的原则有1)粗加工时,一般以进步出产率为主,但也应考虑经济性和回加工本钱,通答常选择较大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木模五轴加工中心,采用较低的切削速度;(2)半精粗、精加工时选用切削用量的原则有
1)粗加工时,一般以进步出产率为主,但也应考虑经济性和加工本钱,通常选择较大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木模五轴加工中心,采用较低的切削速度;
(2)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铝模五轴加工中心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条件下,兼顾切削效率、经济性和加工本钱,通常选择较小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并选用切削机能高的刀具材料和公道的几何参数,以尽可能进步切削
H. 什么是粗加工
粗加工,机械加工中从毛坯上切去较多加工余量的过程。所能达到的精度较低,加工表面较粗糙,而生产率较高,常为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的准备工序。
而粗加工产品是指原材料经过简单加工或初级加工而成的产品,一般是为半精加工、精加工做准备,便于后续加工过程更快、更方便的进行,粗加工产品具有加工精度低,表面质量较差等特点。
(8)机械粗加工原则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粗加工主要有以下几种作用:
1、工件加工划分阶段后,粗加工可以大吃刀,大进给。而因其加工余量大,切削力大等因素形成的加工误差,可通过半精加工和机械精加工逐步得到纠正,保证加工质量。
2、合理利用加工设备,粗加工和精加工对加工设备要求各不同,加工阶段划分后,充分发挥粗细加工设备的特点。合理利用设备,提供生产效率。粗加工设备功率大,效率高,刚性强。精加工设备精度高。误差小,满足图纸要求。
3、粗加工在先,能够及时发现工件毛坯缺陷。毛坯的各种缺陷如砂眼、气孔和加工余量不足等,在粗加工后即可发现,便于及时修补或决定报废,以免继续加工后造成工时和费用的浪费。
4、合理安排冷热处理工序。工件热加工后残余应力比较大,粗、精加工分开,可安排时效消除残余应力,安排后续冷却后的精加工,可以消除其变形。
5、粗加工安排在前,机械精加工、光整加工安排在后,可保护精加工和光整加工过的表面少受磨损。
I. 机械加工要遵循哪些原则呢
机械加工时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光整加工后的工件: 主要表面的光整加工(如研版磨、珩磨、精磨权\滚压加工等),应放在工艺路线最后阶段进行,加工后的表面光洁度在Ra0.8um以上,轻微的碰撞都会损坏表面,在日本、德国等国家,在光整加工后,都要用绒布进行保护,绝对不准用手或其它物件直接接触工件,以免光整加工的表面,由于工序间的转运和安装而受到损伤。 二、划分加工阶段: 加工质量要求高的表面,都划分加工阶段,一般可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个阶段。主要是为了保证加工质量;有利于合理使用设备;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以及便于时发现毛坯缺陷等。 三、先加工基准面: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作为定位基准的表面应首先加工出来,以便尽快为后续工序的加工提供精基准。称为“基准先行”。 四、先面后孔: 对于箱体、支架和连杆等零件应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这样就可以以平面定位加工孔,保证平面和孔的位置精度,而且对平面上的孔的加工带来方便。
J. 机械材料中什么是粗加工和细加工
一般来说,粗加工是指去掉毛坯上铸造,锻造的不规则表皮,按照零件要求回简单加答工到加工余量在5毫米左右。
之后细加工(或叫精加工)直接将材料加工到指定尺寸。加工设备可能是数控机床等的高级设备!!
粗加工:加工方法一般为,粗车、粗刨、粗铣、钻、毛锉、锯断等,可见刀痕。应用在非配合尺寸或不重要的配合,用于一般要求,加工精度在IT13—IT8,Ra≤80—20.
半精加工:加工方法为半精车、精车、精刨、精铣、粗磨,表面可见加工痕迹或加工痕迹不明显。加工精度在IT10—IT7,Ra≤10—2.5,用于重要配合。
精加工:加工方法为精车、精刨、精磨、铰,加工精度在IT8—IT6,Ra≤1.25—0.32,用于精密配合。
超精加工:加工方法为精磨、研磨、镜面磨、超精加工,表面光泽或达到镜面。加工精度在IT6—IT5或更高,Ra≤0.16—0.01。主要用于量块、量仪和精密仪表、精密零件的光整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