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工动漫
A. 我是一名大专生,学的专业是动漫设计(其实教的都是动画加工)现在出来实习了,才觉得动画加工累的要死
还记得当我刚开始学习三维动画的时候,我就热切地盼望有一天能够做出象游戏CG中那样精彩的人物动画。可能由于我自己先前有学画的经历,自从我接触三维软件的那一天,就以一些瓶瓶罐罐式的几何形体作为制作实例。说实话,对这些实例我感到十分的失望,特别是我看到大量的美国和日本的高水平三维动画之后。我想制作精彩角色动画的欲望就更加强烈了。
为什么我们国内没人能做出那么棒的角色三维动画?
我认为那是由于我们没有把艺术和技术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的缘故。目前市场上大多数书籍都是以详解功能的形式来教授三维软件的技术和使用,却忽略了三维动画中最实际和最根本的基础:制作人员的修养问题,这里的修养主要是指美术方面的修养。在传授三维动画制作中,特别是游戏三维动画的制作中,如果不强调美术修养和绘画功底,而只强调技术操作,那就是误导!
详细内容请
你要永远记住一点,想成为三维软件使用技术的高手是非常容易的,而成为三维领域中的艺术家是非常难的。如果你还是对此产生困惑的话,我可以给你举个例子。假如你面前有一个计算机行家,还有一个画家,我们给他们一个月的时间,让两个人同时学习同一种三维软件。那么一个月之后,计算机行家可能已经精通软件的每一个命令和使用方法,而画家只弄懂了这个软件的一小部分功能。但就是使用这一小部分功能,画家一定会制作出比计算机行家精彩百倍的三维动画作品。
说到这里,我想你一定明白了。目前,我们最需要的是能够综合掌握艺术和技术的全面人才。如果你是一个有很高艺术修养和绘画能力的人,那么我敢说只要你掌握了三维软件,就是三维领域的佼佼者;如果你是个软件技术的行家。想通过自己的手制作出精彩的三维作品的话,那么我劝你先暂时不要忙于研究不断更新的软件,赶快想办法提高你的绘画能力以及综合艺术修养。不然的话,你成不了三维艺术家。
游戏美术开发的分工和要求都有哪些呢?
下面,我们将讨论游戏美术开发各个岗位所需要做的事情。以及所需要的人才的共性和个性。
大致上游戏美术开发可以分为游戏原画,场景3D制作,角色3D制作,角色动画制作,CG动画制作,游戏特效制作,以及游戏界面制作几大块。我之所以把游戏CG动画制作从里面单独列出来是因为很多三维制作人员在熟练掌握了三维软件之后将要开始制作一些大型的项目,其中最常见的要数三维动画片和游戏中的 CG动画片头了。除了美国大片中的电影特技之外,这类三维动画项目算是相对比较复杂了,特别是含有角色的全三维动画更是难上加难。
第一,文件管理方面的经验不足。如果要制作全三维动画片,那么首先必须心里要清楚,这不是一个一般的项目,它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要打交道的对象是电脑而不是纸和笔,也不是那机械式的动画检验仪和摄影机。那么我们费劲心思所制作出的产物不是那一叠叠动画纸,也不是一卷卷的BETA录影带。而是纷乱的无形的电脑格式文件。这样在制作过程中和成品的管理上就需要一定的规范,不然就会忙中出乱。制作三维动画片绝不像你想象中那样简单。也许你可以轻松的制作出一个较复杂的三维场景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角色模型,但你不一定能够胜任一部三维动画片的完整制作。就像你会画一个人物不一定能画出完整的漫画故事一样。这里不只需要建模,材质和动画,在完成这些复杂的组合内容之后,你还要不得不考虑诸如镜头,声音等多方面的因素,这样一来,即使是只有一两分钟的全三维动画片所涉及到的文件也会乱的让你无法想象。所以,能否井井有条地管理这些纷乱的文件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脚本故事与三维动画的适应性问题,这里的适应性主要是指故事的脚本内容是否符合三维动化所能达到的效果要求。由于三维动画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而产生,历史比较短暂,还由于它技术性方面的要求较强及其多方面因素决定了三维动画有自身的局限性。它不可能象平面二维动画片那样完成世界上所有的动画效果。至少不会象二维动画片那样轻易的完成。当然了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行业的飞速发展,这种局限性会日益缩小,但是现在还没有达到三维软件可以让人们任意驰骋的境界,所以我们必须考虑故事的脚本是否符合三维动画制作方面的特殊要求,对于非技术性的难关所不能表现的镜头效果要在不降低艺术质量的情况下尽量避免。比如说角色身上的衣服,如果在大场景中成群的人都穿着具有仿真效果的CLOTH系统,那么,再高配置的计算机也是无法承受的,这就需要你将多数角色的穿着设定为紧身,半紧身,或仿紧身,从而就可以通过网格来模拟实现。这样便节约了大量的运算,并使得你的动画能够顺利完成。
第三,不可避免的技术性难关的解决办法,这种问题会让人觉得很无奈,它的答案似乎只有两种:一种是你要继续研究软件,挖掘它的最大潜力。第二种就是寻找或开发能够完成制作克服技术性难题的插件。比如应用3Dstudio Max制作人的衣服,就必须求助于Cloth Reyes插件,否则你的作品中很难产生让人信服的布料效果。
如果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你的技术需要。那么只好自行开发插件或是软件,国外很多电影特技都是这样完成的,如<<泰坦尼克号> >中的海水就是使用开发的软件所制成的。可是一般的制作人或商家都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其实无论是平面动画片还是三维动画片。除了它们本身所具有的一定的特殊性外,大体制作流程应该算共性的东西了。也就是说我们制作的三维动画片也要经历与平面动画一样的几个过程,那就是:故事,文字与脚本,场景与设计,分镜头剧本,前期录音,场景与角色建模,场景与角色材质,角色动画,摄像机动画以及特效制作,合成渲染,后期配音,剪辑,输出。
这也就是我们之所以说动画片的制作要远比场景和角色单独制作复杂的多的原因。
而原画和游戏界面的美术一样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讲,角色和场景的原画都是为后面建模和找材质服务的。所以这部分设计就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效果图,而还要为后面的工作提供参照和规范。因而,对于场景来说,我们至少要绘制两种图。一种是有颜色的透视效果图,这张图用来表达色调关系和场景气氛,并尽可能出灯光效果。另一种则是场景中物体分布及大小比例的顶视效果图。这张图只用铅笔或钢笔勾勒即可。无须着色。如果游戏中的三维场景的设计和制作都是由同一个人来完成的话,那么他看到这两张图相信制作人员就会胸有成竹了。如果场景中有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物体,并且你是场景设计,那么你最好将它们的结构特征和相关细节画的一清二楚,因为制作人员不会像设计人员那样清晰场景中每一部分的具体细节,所以这部分工作是必要的。关于角色设计,可能要相对复杂一些。在制作三维动画之前就会碰到很多问题,有一些角色的形体结构十分复杂,特别是角色的面部结构会使设计人员感到即使画出正,侧,顶,三视图都无法向制作人员明确地表达清楚的结构。如果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最好专门为你所设计的角色制作小比例模型。这样一来比任何结构设计图都要说明问题。
这里我精简了场景建模和角色建模的部分。因为这个两个部门是大多数游戏制作者的入门砖。相信大家对于这两个部分都会有相当的体验。而我要强调的是游戏界面部分。这部分工作看上去好象微不足道,其实不然。界面是一个游戏的门脸,如果别人连门脸都不想看,不感兴趣,相信对这个游戏的热情也就降低了一大半。而我发现一些在游戏中很有经验的美术人员有时无法完成一个让人感兴趣的,有亲和力的界面。我想这应该不是水平问题,而是一个对游戏理解以及用何种方式来表现的问题。界面,其实说到底还是一个和平面相关的部分。如何巧妙的运用电脑和电视机的有限屏幕最大化的表现着这个概念是关键。要让玩家在很明确游戏方法或步骤的前提下,还要有艺术上的美感这才是一个好的界面。所以我觉得好的界面的制作者不一定是技术上的什么高手但他一定是平面上视觉上的有一定认知的人。这个部分相信做过游戏的人都有这样的认识。
那么该如何学习游戏美术设计呢?
说到这了,我想大家应该对游戏美术开发的各个岗位有所了解,我想在谈谈游戏培训的问题。
在我给游戏学校上课的时候,有很多的学生向我提问,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向我询问有关三维动画学习的方法问题,我认为这样问题提得好。如果真想教授别人的话,重要的是教他学习方法,次要的是教他学习的内容,那么关于三维动画的学习也应该是一样的,一门好的游戏美术培训课程不只应教会学生一些软件的应用命令,而重要的是应教会他们如何去掌握软件的方法。制作三维动化的根本技能。有很多三维动画的制作人员依照相关书籍,刻苦学习,可是最终还是没有通过自己的能力制作出优秀精彩的作品。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打好根基。或者说走了歪路了。由此可见游戏美术培训课程的好坏对学生影响的重大。
谈到学习三维动化的方法,使我不禁想起自己刚刚开始学习三维动画时的情景。我想如果用我自己的亲身体会来告诉大家最有效不过了。我学习三维动画比较晚,在大学三年纪的时候才开始接触三维软件。其实,我学习三维动画的源动力并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样,有什么崇高的理想,为了主国动画事业的腾飞。当然了,作为中华儿女应该具有建设我们自己国家的宏图大志,可当一个人在事业还没有定向的时候,也就是说还不知道自己将来究竟要干什么的时候,这个人首先想到的不是这些。正如当初的我一样。当时,我听说外面正兴起一股三维动画热,出于争强好胜加上自以为美术基础不弱的心理便一心想学好三维动画。但是,当时我的电脑学习情况是班里较差的,没办法,有很多知识我就是很难消化理解。但我却对我所不擅长的三维动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有了用业余时间自学的念头。可当时我家里经济情况并不宽,因为要供我上学的费用已占家庭支出的一大半。于是我便到学校附近的网吧中按小时租电脑学习。现在想起当初的劲头真不可想象。我所去的网吧不是现在大学周围专门提供上网的地方,当时的网吧是电脑游戏兴起不久,专门为人玩游戏的地方。我每次去,都找一个人少的角落,偷偷在机器中装上3D Studio Max,装载完成之后,还要确信没有被老板发现(当时老板是不准在机房的机器上乱装东西的,也许是为了防毒),然后便开始了投入的学习。我至今也不能忘记当时艰苦的条件,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不时被那嘈杂的游戏玩家们的“杀喊”声和谩骂声打断思路。就这样,我在玩游戏的网吧中掌握了3D Studio Max1。0的功能与应用。相信大家现在的学习环境一定要好过我那段日子。
三维动画的学习过程是艰苦的,令人烦躁的。同时又是使人快乐的。可以说三维动画的学习是一项百感交集的“运动”。在这种“运动”进行的时候,我几乎能够达到废寝忘食的状态,而之所以功能够达到这种状态是因为有一个支撑点。这个支撑点不只是对学习三维动化,对学习任何东西都起着奇异的作用。这个支撑点就是“兴趣”,它只学好一些事物的根本。
说到这里,我是想说,在我们游戏美术的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不怕搞不懂,就怕失去兴趣。如果你对游戏美术没有兴趣,那么我劝你不要去学,因为浪费时间和金钱,并且学好不东西。
最后谈谈对游戏美术培训的建议,第一,三维艺术和二维平面绘画艺术是相通的,而且关联十分紧密。二维平面制作的能力决定了三维作品的基础。如果你曾经被国外的三维动画所折服,那么创造这部三维动画作品的人或群体一定具有极高的艺术修养和绘画创作能力,不要怀疑,一定是这样。第二:真正细心的去观察大自然,你会发现即使石块,植物,尘土也有你意想不到的生命力。如果你把它们放大,你会发现一切事物的生命力都在于细节,大自然是个伟大的艺术家。
我不知道你是否看明白了没有,如果你还没有的话,我个人建议你网络一下广信动漫,详情他们说的比我具体,希望你有个美好的未来
B. 【200分】关于国内动画动漫公司给日本动画(动漫)做加工(代工 外包 承包)问题
一原是第一原画 当然二原就是第二原画 那些动画电影完了之后一般都会写声优 脚本 第一原画 第二原画什么的 好像原画一般是2次 但怎么取舍就不知道了 估计只有做过动漫的才知道
C. 温州卡麦伦动漫制作是不是骗人 ,我想接点到老家加工
不是吧
D. 有人说,日本动漫的技术加工是中国的,创意是是日本的,中国不缺技术,中国缺创意,为什么缺创意
首先,中国的动漫产业技术链不完善,导致很多都是小打小闹无法形成规模化内。
其次,中容国对于版权维护实在是没有什么好的保护。漫画限制级别的概念很模糊(在日本有些漫画是不对未成年人出售,他们那里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比如XX小学馆就是针对那个年龄阶段的人群。中国你可以看看卖出的不管什年龄,只管能不能挣钱。)
再次,创意什么的不是没有,只是你觉得在天朝动画片里能出现某种限制级的场面么(EVA里日本本土被使徒弄得一塌糊涂,高达系列里面曾有激光炮扫射国家标志性建筑的画面等等。)总的的来说天朝喜欢的动漫最好是和谐的(所谓的和谐就是喜洋洋与灰太狼那种,没有深度内涵的,可以愚民的东西。)导致好的创意不符合上级的审美,于是封(⊙o⊙)杀,使得优秀的人才得不到展示的平台,甚至连温(⊙o⊙)饱都是问题。于是不得不为日本动漫做外包,或者直接被别人挖角。无限的循环恶化,导致本土产业无限恶化最终沦为他人的加工厂。
最后,就是我们中国的动漫产业面对着巨大的竞争,竞争对手以他们完善的体系不断地刮走我们的人才,消费群体。所以不是没有创意,是创意要么被封杀了,要么成为别人的吸金工具了而已。
E. 动漫模型玩具加工厂怎么接单
在哪做的?厂址是哪的?不知道你们的玩具都有什么类别,我是网上卖玩具的,
F. 中国有哪些好的动漫刀剑加工厂
龙泉吧
G. 动漫图片能在铣床上加工出吗
能 只要你程序写对就行。 我们实习时,老师做了一个乔巴和叮当猫,据说是以前的学长们写的
H. 中国有这么多帮国外加工的动漫动漫公司,为什么就没好点的作品
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下面援引网上十分火的一个帖子给你解释:
朋友们好,我是参与《云端的日子》的背景绘制工作者,今天在网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道出了中国动画公司面临的两难窘境,也道出了我们动画工作者一直很想说的话。请给我们一个解释的机会。不要再骂中国动画了。
第一,在制作的时候,我们经常为经费发愁,原因很简单,缺少投资,国内市场对动画毫不重视,或者说对他的商业价值认识不足.比如最近我一个同行参与的某30话某动画,原定经费是280万,结果一砍再砍,到最后不足计划经费的百分之40,导致很多原本要专业人氏制作的底层东西,全靠他们剧组在摸索制作,导致周期爆长,整个制作完全围绕在省钱两个字上。
第二,很多剧情无法制作,其实这个时代的动画制作者,自己大多也在看日漫,网络小说。什么剧情受欢迎,其实大家都清楚。但是知道归知道,制作归制作。可以无奈的讲,那些受欢迎的剧情,不是不能做,而是不敢做。因为做了全是浪费掉,根本不能通过审批,如果上面良心大发,宽容一点,就是把内容一砍再砍。
第三,美工问题。完全不缺少动漫美工人才,JAPAN的众多动漫,有N多都是中国人在制作底层美工,甚至有不少这样的公司。或者业余的美工爱好者。比如高达SEED,几乎美工几乎全是在中国制作。因此真给我们足够的资金,目标是做一部JAPAN风格的动画,那实在太简单了。可惜,做的不是JAPAN风格,而中国的风格,老实说,行内乃至所有中国动漫爱好者至尽没摸索到头绪。我们没哪个钱去请人。严格说,经常为两三千块的经费把脑子想爆炸。这个可能是行外人不能想象的吧!
第四,剧本重视不足,或者说动画的灵魂,漫画,在中国完全没有发展起来,原创动画剧本,很遗憾的说,中国没有专门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而反观JAPAN,专门有一大票这样的人在吃行饭。外行创作的剧本,或者说根本是为了赶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没内容,没水准,受政策制约,本来先天就不足,再加上被国内审核方式限制了手脚,真的很难。
第五,大家在说蓝猫怎么怎么垃圾。不过大家晓得不晓得蓝猫乃至周边赚了多少钱,他的投入又是多少。如果我说,蓝猫的收益可以比拟中国20年动画的总和收益总和的两百倍,不晓得有没人会相信。这部动画我不评价,但是在中国,只有做这种类型或者(包括制作流程)才能赚到钱,我不晓得大家信不信。如果中国制作全金属狂潮(我个人比较喜欢),有人投资就可以做的出来,但是我可以保证,投入多少就赔多少,不会有一家电视台会播放,不会有任何一个国内发行商会买。
第六,看到总是说中国动画工作者技术上比不上国外。或许3D技术上,中国还不成熟,但在2D上,我可以肯定,我们完全不落后旁人。25钟的动画,JAPAN、分镜稿大约有3-7万张以上。我们呢,以十除吧!日动画,制作人员有多少,我们以20除吧!经费上,估计快要以百除了。JAPAN一部OVA大约都是4千万人民币左右的制作成本。我们呢,给50万烧高香了。没钱自然没技术,没钱自然没办法把所有底层交给专业人员。而且他们大多在为国外打工。没钱自然谈不上什么宣传,谈不上什么配音阵容,谈不上什么动画的分镜头的衔接,因为大家都在赶,周期越长,经费越紧张。根据我知道的,有部分中国动画,在没制作完成就假死了,N久之后,筹到点钱,就匆匆受尾。
行内的情形就是这样。为什么这样,很简单,中国消费动漫的有多少人,有多少人是花钱来看,花钱供应这个市场的,没有钱,没有钱,没有钱。很无奈,因为大家的收入比起国外,次的很远。中国没有多少人会因为喜欢蝙蝠侠,而去买上万本不同版本的正版漫画版全餐,上千种的正版动画影碟。以及能堆成山的正版周边产。音乐CD。等等等等。 原因是中国动漫爱好者,都不愿意把钱花在我们动画的身上。在网上看着免费的动画,几个好友合买或者租盗版的VCD。如果一个收入1000块的动漫爱好者,能一个月投入20块,甚至10块钱,那么我相信我们的经费就远比现在多10倍,甚至以上,国家的审核也就不会这么严格。投资方也会加大支持,并且抢着投资。可以一切都没有没有还是没有。
坦白说,大家在制作动画的时候都是认真谨慎的。如何省钱,又如何能保证最底的动画质量,头疼着,头疼着。赶工,赶工着。骂的人不肯给我们投入。其实小白这个词,恐怕最早是从我们这里流传出去的。小白的真正意思不是说什么无知,或者愚蠢
。而是说看白片或者白看的。
以上是某国内动漫从业者发的帖子。
我本人也是从事动画制作的,不做动画的根本不知道其中难处,没有人不想把自己的作品做好,中国人也绝不比日本人笨,但很多时候,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妥协。
不过放心,中国动画将会在80后一代崛起,网上有越来越多的动画毕业生创作的优秀作品。虽然刚刚走上这条路是很困难的,比如注册一个动画公司,注册资本需要300万,要取得影视经营许可证,否则连制作的权利都没有。
不管怎样,任何障碍都阻挡不了我们的前进!
还有楼上提到所谓核心技术,据我所知,传统的二维动画,国外并没有什么我们做不到的核心技术。国外很多公司都是做好前期,即是剧本创作、分镜、概念稿等,主要是定位一个动画片的基调。当然原动画也是他们自己画的。说到底所谓的核心技术就是剧本、故事,国外的动画片,前期可能会占整个制作流程的一大半时间,而国内,很多都是边做中期,边想剧本,遇到XX总局的审批,可能还要临时修改,遇到资金问题 可能又要截掉一大部分
I. 如何在电脑上做出动漫,是不是动漫上的人物都是用手画后在在电脑上加工做出像真人一样的效果的呢
这个不一定把其实,看下做动画是属于什么类型吧一般简单类型的可能使用FLASH来制内作,用FALSH的话就是容属于拉线条的感觉,而不是手绘至于你说的是否都是手画后在加工这个确实有,但是不是全部,一般来说手画出来的那些统称为原画,就是所谓的动画的第一印象,这个就是原画的意义,不过并不是全部动画都需要,原画,不过一般能在电视上面播放的都有这个原画,做出来像真人的效果就不排除有3D在里面,3D有属于另外的项目,将视角组合起来位置3D动画,当然3D动画成本是属于最高的那一类型,虽然我也属于做这一类型的工作,但是具体的就不能告诉太多, 当然还有问题的话我也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