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加工中心 » 流通加工包括什么

流通加工包括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1-16 15:19:51

1. 流通加工设备都有哪些分类

流通加工设备是指货物在物流中心中根据需要进行包装、分割、计量分拣、添加标签条码、组装等作业时所需的设备。它可以弥补生产过程加工程度的不足,有效地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要,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以及设备的利用率,从而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流通加工设备的分类:
流通加工设备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成不同的种类。
(一)按流通加工形式分类
(1)剪切加工设备
剪切加工设备是进行下料加工或将大规格的钢板裁小或裁成毛坯的设备。例如,用剪板机进行下料加工,用切割设备将大规格的钢板裁小或裁成毛坯等。
(2)集中开木下料设备
集中开木下料设备是在流通加工中将原木锯截成各种锯材,同时将碎木、碎屑集中起来加工成各种规格的板材,还可以进行打眼、凿孔等初级加工的设备。
(3)配煤加工设备
配煤加工设备是将各种煤及一些其他发热物质,按不同的配方进行掺配加工,生产出各种不同发热量燃料的设备。例如,无锡燃料公司开展的动力配煤加工等。
(4)冷冻加工设备
冷冻加工设备是为了解决鲜肉、鲜鱼或药品等在流通过程中保鲜及搬运装卸问题,采用的低温冷冻的加工设备。
(5)分选加工设备
分选加工设备是根据农副产品的规格、质量离散较大的情况,为了获得一定规格的产品而采取的分选加工设备。
(6)精制加工设备
精制加工设备主要是用于农、牧、副、渔等产品的切分、洗净、分装等简单加工的设备。
(7)包装加工设备
包装加工设备是为了便于销售,在销售地按照所要求的销售起点进行新包装、大包装改小包装、散装改小包装、运输包装改销售包装等加工的设备。
(8)组装加工设备
组装加工设备是采用半成品包装出厂,在消费地由流通部门所设置的流通加工点进行拆箱组装的加工设备。
(二)根据流通加工的对象分类
根据加工对象的不同,流通加工设备可分为金属加工设备、水泥加工设备、玻璃加工设备、木材加工设备、煤炭加工设备、食品流通加工设备、组装产品的流通加工设备、生产延续的流通加工设备及通用加工设备等。
(1)金属加工设备
某些金属材料的长度、规格不完全适用于用户,若采用单独剪板下料方式,设备闲置时间长、人力消耗大,而采用集中剪板、集中下料方式可以避免单独剪板下料的一些弱点,提高材料利用率。
在流通中进行加工的金属材料主要有钢铁、钢材、铝材、合金等。金属加工设备是对上述金属进行剪切、折弯、下料、切削加工的机械。它主要分为成型设备和切割加工设备等。其中,成型设备又包括锻压机械、液压机、冲压设备、剪折弯设备、专用设备;切削加工设备包括数控机床(加工中心、铣床、磨床、车床)、电火花成型机、线切割机床、激光成型机、雕刻机、钻床、锯床、剪板机、组台机床等。此外,用于金属流通加工的还有金属切削机床、金属焊接设备、机械手、工业机器人等。
随着金属成品、半成品迈人超精密加工时代,放电机床所扮演的角色更为重要,它成为各中小型金属加工厂不可或缺的金属加工设备。近年来国际放电机床的功能不断推陈出新,朝着精密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产品用在中小型金属零件的加工处理上更加省力。例如,放电机床应用在金属半成品加工的快走丝、慢走丝切割机领域,效果显著。
(2)水泥加工设备
水泥加工设备主要包括混凝土搅拌机械、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输送车、混凝土输送泵、车泵等。
混凝土搅拌机械是水泥加工中常用设备之一,它是制备混凝土,将水泥、骨料、砂和水均匀搅拌的专用机械。
混凝土搅拌机械改变了以粉状水泥供给用户、由用户在建筑工地现制现拌混凝土的方法,而将粉状水泥输送到使用地区的流通加工点(称作集中搅拌混凝土工厂或称商品混凝土工厂),在那里搅拌成商品混凝土,然后供给各个工地或小型构件厂使用,这是水泥流通加工的一种重要方式。
(3)玻璃加工设备
在流通中,用于玻璃的加工设备主要是指对玻璃进行切割等加工的专用机械,包括各种各样的切割机。在流通中对玻璃进行精加工还需清洗机、磨边机、雕刻机、烤花机、钻花机、丝网印刷机、钢化和夹层装备、拉丝机、拉管机、分选机、堆垛机、瓶罐检验包装设备、玻璃技工工具和金刚石砂轮等。
平板玻璃的“集中套裁、开片供应”是重要的流通加工方式,这种方式是在城镇中设立若干个玻璃套裁中心,按用户提供的图纸统一套裁开片,向用户供应成品,用户可以将其直接安装到采光面上。在此基础上也可以逐渐形成从工厂到套裁中心的稳定、高效率、大规模的平板玻璃“干线输送”,以及从套裁中心到用户的小批量、多户头的“二次输送”的现代物资流通模式。
(4)木材加工设备
木材是容重轻的物料,在运输时占有相当大的容积,往往使车船满装但不能满载,同时,装车、捆扎也比较困难,需要利用机械设备对木材进行磨制、压缩和锯裁等加工。这类设备主要有磨制、压缩木片机械和集中开木下料机械两类。
(5)煤炭加工设备
煤炭加工机械是对煤炭进行加工的设备,主要包括除矸加工机械、管道输送煤浆加工机械和配煤加工机械等。
除矸是提高煤炭纯度的加工形式。煤炭中混入的矸石可以采用除矸的流通加工设备排除矸石,提高煤炭运输效益和经济效益,减少运输能力的浪费。
煤浆加工主要是便于运输,减少煤炭消耗,提高利用率。管道运输是近代才开始兴起的一种先进技术。这种方法是在流通的起始环节将煤炭磨成细粉,以使煤具备一定的流动性,再用水调和成浆状则更加具备了流动性,可以像其他液体一样进行管道输送。
配煤加工是在使用地区设置集中加工点,将各种煤及其他一些发热物质,按不同配方进行接配加工,生产出各种不同发热量的燃料。
(6)食品流通加工设备
食品流通加工设备,依据流通加工项目可分为冷冻加工设备、分选加工设备、精制加工设备和分装加工设备。
冷冻加工设备是为了解决一些商品需要低温保质保鲜的问题,主要是生鲜食品,如鲜肉、鲜鱼等在流通中的保鲜及搬运装卸问题。
分选加工设备主要用于按照一定规格、质量标准对一些农副产品进行分选加工,如果类、瓜类、谷物、棉毛原料等产品。
精制加工设备主要用于去除食品无用部分后,再进行切分、洗净等加工。
分装加工设备主要用于将运输包装改为销售包装。许多生鲜食品零售起点较小,而为了保证高效运输出厂,包装体积则较大,也有一些是采用集装运输方式运达销售地区,为了便于销售,在销售地区需要按所要求的零售起点进行新的包装,即大包装改小包装、散装改小包装、运输包装改销售包装等。
(7)组装产品的流通加工设备
很多产品是不易进行包装的,即使采用防护包装,其成本也很高,故对一些组装技术不高的产品,如自行车之类的产品,其组装可以在流通加工中完成,以降低储运费用。
(8)生产延续的流通加工设备
一些产品因其自身特性要求,需要较宽阔的仓储场地或设施,而在生产场地建设这些设施是不经济的,因此可将部分生产领域的作业延伸到仓储环节完成。这样做既提高了仓储面积、容积利用率,又节约了生产场地。例如,服装的检验、分类等作业,可以在服装仓库专用悬轨体系中完成相关作业,一举多得。
(9)通用加工设备
通用加工设备主要包括:裹包集包设备,如裹包机、装盒机等;外包装配合设备,如钉箱机、裹包机和打带机,印贴条码标签设备,如网印设备、喷印设备和条形码打印机;拆箱设备,如拆箱机和拆柜工具;称重设备,如称重设备、地磅等。

2. 流通加工在物流中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流通阶段的加工即物流加工,处于不易区分生产还是物流的中间环节版,尽管它可以创造性质权和形态的使用效能,但是还是应该从物流机能拓展的角度将其看作物流的构成要素为宜。 流通加工的目的可归纳为:适应多样化的客户的需求 在食品方面,可以通过流通加工来保持并提高其保存机能 提高商品的附加值 可以规避风险,推进物流系统化 流通加工的内容:a) 食品的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最多的是食品行业,为了便于保存,提高流通效率,食品的流通加工是不可缺少的,如鱼和肉类的冷冻,蛋品加工,生鲜食品的原包装,大米的自动包装,上市牛奶的灭菌等。B) 消费资料的流通加工 消费资料的流通加工是以服务客户,促进销售为目,如衣料品的标识和印记商标,加剧的组装,地毯剪接等。C) 生产资料的流通加工 具有代表性的生产资料加工是钢铁的加工,如钢板的切割,使用矫直机将薄板卷材展评等。

3. 简述流通加工合理化包含哪些方面

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加工和配送相结合
加工和配送相结合就是将流通加工点设置在配送点中,一方面按配送的需要进行加工;另一方面,加工又是配送业务流程中分货、拣货或配货作业的一环,加工后的产品直接投入配货作业。这就无须额外单独设置一个加工的中间环节,使流通加工有别于独立的生产加工,而使流通加工与中转流通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同时,由于配送之前有加工,可使配送服务水平大大提高。这是当前对流通加工合理选择的重要形式,在煤炭、水泥等产品的流通中被广泛使用并已表现出较大的优势。
(二)加工和配套相结合
在对配套要求较高的流通中,配套的主体来自各个生产单位,但完全配套有时无法全部依靠现有的生产单位。进行适当的流通加工,可以有效地促成配套,大大提高流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加工和合理运输相结合
流通加工能有效地衔接干线与支线运输,促进两种运输形式的合理化。利用流通加工,在支线运输转干线运输或干线运输转支线运输这本来就必须停顿的物流环节,不进行一般的干线转支线或支线转干线,而是按照干线或支线运输的合理要求进行适当加工,加工完成后再进行中转作业,从而大大提高运输效率及运输转载水平。
(四)加工和商流相结合
通过流通加工有效地促进销售,提高商流的合理化程度,也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考虑方向之一。流通加工与配送的结合,提高了配送水平,强化了销售,也是流通加工与合理商流相结合的一个成功例证。
此外,通过简单地改变包装、形成方便的购买量,通过组装加工,解除用户使用前进行组装、调试的麻烦或困难,都是流通加工有效促进商流的例子。
(五)加工和节约相结合
节约能源、节约设备、节约人力、节约耗费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重要考虑因素,也是目前我国设置流通加工时考虑其合理化的比较普遍的形式。
对于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最终判断,应看其能否实现社会和企业本身的两个效益,而且是否取得了最优效益。对流通加工企业而言,与一般生产企业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是,流通加工企业更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如果片面追求企业的微观效益,不适当地进行加工,甚至与生产企业争利,不仅有违流通加工的初衷,而且其本身已不属于流通加工的范畴了。

4. 流通加工的作用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流通加工是物品在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是商品在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流通过程中,为了增加附加价值,满足客户需求,促进销售而进行简单的组装,剪切,套裁,贴标签,刷标志,分类,检量,弯管,打孔等加工作业。

作用
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通过流通加工进行集中下料,将生产厂商直接运来的简单规格产品,按用户的要求进行下料。例如将钢板进行剪板、切裁;木材加工成各种长度及大小的板、方等。集中下料可以优材优用、小材大用、合理套裁,明显地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有很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方便用户
用量小或满足临时需要的用户,不具备进行高效率初级加工的能力,通过流通加工可以使用户省去进行初级加工的投资、设备、人力,方便了用户。目前发展较快的初级加工有:将水泥加工成生混凝土、将原木或板、方材加工成门窗、钢板预处理、整形等加工。

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
在分散加工的情况下,加工设备由于生产周期和生产节奏的限制,设备利用时松时紧,使得加工过程不均衡,设备加工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而流通加工面向全社会,加工数量大,加工范围广,加工任务多。

流通加工
这样可以通过建立集中加工点,采用一些效率高、技术先进、加工量大的专门机具和设备,一方面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另一方面还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目的
流通阶段的加工即物流加工,处于不易区分生产还是物流的中间环节,尽管它可以创造性质和形态的使用效能,但是还是应该从物流机能拓展的角度将其看作物流的构成要素为宜。流通加工的目的可归纳为:
1.适应多样化的客户的需求 ·
2.在食品方面,可以通过流通加工来保持并提高其保存机能 ·
3.提高商品的附加值 ·
4.可以规避风险,推进物流系统化

5. 物流流通加工的功能是什么

所谓流来通加工就是产品从生产到消源费之间的一种增值活动,属于一种产品的初加工,是社会化分工、专业化生产的一种形式,是使物品发生物理性变化(如大小、形状、数量等变化)的物流方式。通过流通加工,可以节约材料、提高成品率,保证供货质量和更好地为用户服务,所以,对流通加工的作用同样不可低估。流通加工是物流过程中“质”升华,使流通向更深层次发展,国外早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予以高度重视。

6. 流通加工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1、流通加工的出现与现代生产方式有关
现代生产发展趋势之一就是生产规模大型化、专业化,依靠单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法降低生产成本获取规模经济效益,这样就出现了生产相对集中的趋势。这种规模的大型化、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越高,生产相对集中的程度也就越高。生产的集中化进一步引起产需之间的分离,产需分离的表现首先为人们认识的是空间、时间及人的分离,即生产及消费不在同一个地点,而是有一定的空间距离;生产及消费在时间上不能同步,而是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生产者及消费者不是处于一个封闭的圈内,某些人生产的产品供给成千上万人消费,而某些人消费的产品又来自其他许多生产者。弥补上述分离的手段则是运输、储存及交换。
近年来,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现代生产引起的产需分离并不局限于上述三个方面,这种分离是深刻而广泛的。第四种重大的分离就是生产及需求在产品功能上分离。尽管“用户第一”等口号成了许多生产者的主导思想,但是,生产毕竟有生产的规律,尤其在强调大生产的工业化社会,大生产的特点之一就是“少品种、大批量、专业化”,产品的功能(规格、品种、性能)往往不能和消费需要密切衔接。弥补这一分离的方法,就是流通加工。所以,流通加工的诞生实际是现代生产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
2、流通加工不仅是大工业的产物,也是网络经济时代服务社会的产物
流通加工的出现与现代社会消费的个性化有关。消费的个性化和产品的标准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使本来就存在的产需第四种形式的分离变得更加严重。本来,弥补第四种分离可以采取增加一道生产工序或消费单位加工改制的方法,但在个性化问题十分突出之后,采取上述弥补措施将会使生产及生产管理的复杂性及难度增加,按个性化生产的产品难以组织高效率、大批量的流通。所以,在出现了消费个性化的新形势及新观念之后,就为流通加工开辟了道路。
3、流通加工的出现还与人们对流通作用的观念转变有关
在社会再生产全过程中,生产过程是典型的加工制造过程,是形成产品价值及使用价值的主要过程,再生产型的消费究其本质来看也是和生产过程一样,通过加工制造消费了某些初级产品而生产出深加工产品。历史上在生产不太复杂、生产规模不大时,所有的加工制造几乎全部集中于生产及再生产过程中,而流通过程只是实现商品价值及使用价值的转移而已。
在社会生产向大规模生产、专业化生产转变之后,社会生产越来越复杂,生产的标准化和消费的个性化出现,生产过程中的加工制造常常满足不了消费的要求。而由于流通的复杂化,生产过程中的加工制造也常常不能满足流通的要求。于是,加工活动开始部分地由生产及再生产过程向流通过程转移,在流通过程中形成了某些加工活动,这就是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的出现使流通过程明显地具有了某种“生产性”,改变了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及使用价值转移”的旧观念,这就从理论上明确了:流通过程从价值观念来看是可以主动创造价值及使用价值的,而不单是被动地“保持”和“转移”的过程。因此,人们必须研究流通过程中孕育着多少创造价值的潜在能力,这就有可能通过努力在流通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却以很少的代价实现这一目标。这样,就引起了流通过程从观念到方法的巨大变化,流通加工则适应这种变化而诞生。
4、效益观念的树立也是促使流通加工形式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本世纪60年代后,效益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过去人们盲目追求高技术,引起了燃料、材料投入的大幅度上升,结果新技术、新设备虽然采用了,但往往是得不偿失。70年代初,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发生证实了效益的重要性,使人们牢牢树立了效益观念,流通加工可以以少量的投入获得很大的效果,是一种高效益的加工方式,自然得以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所以,流通加工从技术上来讲,可能不需要采用什么先进技术,但这种方式是现代观念的反映,在现代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7. 流通加工的内容有哪些

流通加工是物品在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8. 流通加工是指的是什么

流通加复工是为了提高物流制速度和物品的利用率,在物品进入流通领域后,按客户的要求进行的加工活动,即在物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商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流通加工通过改变或完善流通对象的形态来实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流通加工是流通中的一种特殊形式。随着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多,消费者的需求出现多样化,促使在流通领域开展流通加工。目前,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物流中心或仓库经营中都大量存在流通加工业务,在日本、美国等物流发达国家则更为普遍。

9. 流通加工的形式有哪些

根据不同的目的,流通加工具有不同的类型:

1、为适应多样化需要的流通加工

生产部门为了实现高效率、大批量的生产,其产品往往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要求。这样,为了满足用户对产品多样化的需要,同时又要保证高效率的大生产,可将生产出来的单一化、标准化的产品进行多样化的改制加工。

2、为衔接不同运输方式、使物流更加合理的流通加工

在干线运输和支线运输的结点设置流通加工环节,可以有效解决大批量、低成本、长距离的干线运输与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的末端运输和集货运输之间的衔接问题。

在流通加工点与大生产企业间形成大批量、定点运输的渠道,以流通加工中心为核心,组织对多个用户的配送,也可以在流通加工点将运输包装转换为销售包装,从而有效衔接不同目的的运输方式。

3、生产——流通一体化的流通加工

依靠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联合,或者生产企业涉足流通,或者流通企业涉足生产,形成的对生产与流通加工进行合理分工、合理规划、合理组织,统筹进行生产与流通加工的安排,这就是生产—流通一体化的流通加工形式。

这种形式可以促成产品结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充分发挥企业集团的经济技术优势,是目前流通加工领域的新形式。

(9)流通加工包括什么扩展阅读:

要实现流通加工的合理化,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加工和配送结合

就是将流通加工设置在配送点中。一方面按配送的需要进行加工,另一方面加工又是配送作业流程中分货、拣货、配货的重要一环,加工后的产品直接投入到配货作业,这就无需单独设置一个加工的中间环节,而使流通加工与中转流通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同时,由于配送之前有必要的加工,可以使配送服务水平大大提高,这是当前对流通加工做合理选择的重要形式,在煤炭、水泥等产品的流通中已经表现出较大的优势。

2、加工和配套结合

“配套”是指对使用上有联系的用品集合成套地供应给用户使用。例如,方便食品的配套。当然,配套的主体来自各个生产企业,如方便食品中的方便面,就是由其生产企业配套生产的。

但是,有的配套不能由某个生产企业全部完成,如方便食品中的盘菜、汤料等。这样,在物流企业进行适当的流通加工,可以有效地促成配套,大大提高流通作为供需桥梁与纽带的能力。

3、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

我们知道,流通加工能有效衔接干线运输和支线运输,促进两种运输形式的合理化。利用流通加工,在支线运输转干线运输或干线运输转支线运输等这些必须停顿的环节,不进行一般的支转干或干转支,而是按干线或支线运输合理的要求进行适当加工,从而大大提高运输及运输转载水平。

4、加工和合理商流结合

流通加工也能起到促进销售的作用,从而使商流合理化,这也是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方向之一。加工和配送相结合,通过流通加工,提高了配送水平,促进了销售,使加工与商流合理结合。

此外,通过简单地改变包装加工形成方便的购买量,通过组装加工解除用户使用前进行组装、调试的难处,都是有效促进商流的很好例证。

5、加工和节约结合

节约能源、节约设备、节约人力、减少耗费是流通加工合理化重要的考虑因素,也是目前我国设置流通加工并考虑其合理化的较普遍形式。

10. 流通加工的作用是什么

流通加工(Distribution
Processing)是物品在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作用
1、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通过流通加工进行集中下料,将生产厂商直接运来的简单规格产品,按用户的要求进行下料。例如将钢板进行剪板、切裁;木材加工成各种长度及大小的板、方等。集中下料可以优材优用、小材大用、合理套裁,明显地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有很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2、方便用户
用量小或满足临时需要的用户,不具备进行高效率初级加工的能力,通过流通加工可以使用户省去进行初级加工的投资、设备、人力,方便了用户。目前发展较快的初级加工有:将水泥加工成生混凝土、将原木或板、方材加工成门窗、钢板预处理、整形等加工。
3、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
在分散加工的情况下,加工设备由于生产周期和生产节奏的限制,设备利用时松时紧,使得加工过程不均衡,设备加工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而流通加工面向全社会,加工数量大,加工范围广,加工任务多。
这样可以通过建立集中加工点,采用一些效率高、技术先进、加工量大的专门机具和设备,一方面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另一方面还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热点内容
线切割怎么导图 发布:2021-03-15 14:26:06 浏览:709
1台皮秒机器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5:49 浏览:623
焊接法兰如何根据口径配螺栓 发布:2021-03-15 14:24:39 浏览:883
印章雕刻机小型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3 浏览:395
切割机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0 浏览:432
加工盗砖片什么榉好 发布:2021-03-15 14:16:57 浏览:320
北洋机器局制造的银元什么样 发布:2021-03-15 14:16:52 浏览:662
未来小七机器人怎么更新 发布:2021-03-15 14:16:33 浏览:622
rexroth加工中心乱刀怎么自动调整 发布:2021-03-15 14:15:05 浏览:450
机械键盘的键帽怎么选 发布:2021-03-15 14:15:02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