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思维加工模型
⑴ 最近听很多人在讨论思维模型,请问什么是思维模型
成人学习的目抄的,应该是追求更好的思维模型,而不是更多的知识。在一个落后的思维模型里,即使增加再多的信息量,也只算是低水平的重复,而不是有效学习。创新教育的基础套路就是思维模型。混沌大学的课表可以说是“关于创新的跨学科思维模型大全”,是创新教育的TBD模型,建立在科技(Technology)、商业(Business)以及人文(Design)三重知识结构之上。
⑵ 什么是思维模型
模型是什么?模型是由很多事情抽象出来的一个共同的特征。
举个栗子,我们理工科的公式,其实就是一种模型。后来我们学到的大部分公式都可以由一开始学到的公式推导出来,但是最基本的公式,一定是两种来源。
思维模型也一样。系统思维里面的“增长极限模型”,符合增长极限模型这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就是,一开始因为某种因素的作用效果显著,结果很快就会进入停滞期,要是继续可能会适得其反。这是因为有某一些不那么显而易见的东西在限制它的效果。增长极限模型的特点是,杠杆点,也就是起重要作用那个点,存在于起抑制作用的那个环节中。你得找到是什么限制了增长,然后再想办法解决。
⑶ 思维模型是什么样的
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都不一样,因为人都不一样,所以心态也不一样
⑷ 麦肯锡管理思维模型是什么啊
Thomas J.Peters和 Robert H.Waterman,这两位斯坦福大学的管理硕士、长期服务于美国著名的麦肯锡管理顾问公司的学者,访问了美国历史悠久、最优秀的62家大公司,又以获利能力和成长的速度为准则,挑出了43家杰出的模范公司,其中包括IBM、德州仪器、惠普、麦当劳、柯达、杜邦等各行业中的翘楚。他们对这些企业进行了深入调查、并与商学院的教授进行讨论,以麦肯锡顾问公司研究中心设计的企业组织七要素(简称7――S模型)为研究的框架,总结了这些成功企业的一些共同特点,写出了《追求卓越――美国企业成功的秘诀》一书,使众多的美国企业重新找回了失落的信心。
7―S模型指出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全面地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包括结构、制度、风格、员工、技能、战略、共同的价值观。也就是说,企业仅具有明确的战略和深思熟虑的行动计划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企业还可能会在战略执行过程中失误。因此,战略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
在模型中,战略、结构和制度被认为是企业成功的“硬件”,风格、人员、技能和共同的价值观被认为是企业成功经营的“软件”。麦肯锡的7――S模型提醒世界各国的经理们,软件和硬件同样重要,两位学者指出,各公司长期以来忽略的人性,如非理性、固执、直觉、喜欢非正式的组织等,其实都可以加以管理,这与各公司的成败息息相关,绝不能忽略。
一、硬件要素分析战略
战略。是企业根据内外环境及可取得资源的情况,为求得企业生存和长期稳定地发展,对企业发展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它是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一系列战略决策的结果,同时又是制定企业规划和计划的基础。企业战略这一管理理论是本世纪5O年代到6O年代由发达国家的企业经营者在社会经济、技术、产品和市场竞争的推动下,在总结自己的经营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47年美国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 只有2O%,而197o年已经达到了1OO%了。日本经济新闻社在1967年曾进行过专门调查,在63家给予口答的日本大公司中,99%有战略规划。在美国进行的一项调查,有90%以上的企业家认为企业经营过程中最占时间、最为重要、最为困难的就是制订战略规划。可见,战略已经成为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企业的经营已经进入了“战略制胜”的时代。
结构。战略需要健全的组织结构来保证实施。组织结构是企业的组织意义和组织机制赖以生存的基础,它是企业组织的构成形式,即企业的目标、协同、人员、职位、相互关系、信息等组织要素的有效排列组合方式。就是将企业的目标任务分解到职位,再把职位综合到部门,由众多的部门组成垂直的权利系统和水平分工协作系统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组织结构是为战略实施服务的,不同的战略需要不同的组织结构与之对应,组织结构必须与战略相协调。如通用电气公司,在2O世纪 5O年代末期,执行的是简单的事业部制,但那时企业已经开始从事大规模经营的战略。到了6O年代,该公司的销售额大幅度提高,而行政管理却跟不上,造成多种经营失控,影响了利润的增长。在7O年代初,企业重新设计了组织结构,采用了战略经营单位结构,使行政管理滞后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妥善地控制了多 种经营,利润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由此看出,企业组织结构一定要适应实施企业战略的需要,它是企业战略贯彻实施的组织保证。另外,两位学者在研究中发现简单明了是美国成功企业的组织特点,这些企业中上层的管理人员尤其少,常常可以见到不到一百个管理人员的公司在经营上百亿美元的事业。
制度。企业的发展和战略实施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证,而实际上各项制度又是企业精神和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所以,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应制定与战略思想相一致的制度体系,要防止制度的不配套、不协调,更要避免背离战略的制度出现。如具有创新精神的3M公司的创新制度,在3M,一个人只要参加新产品创新事业的开发工作,他在公司里的职位和薪酬自然会随着产品的成绩而改变,即使开始他只是一个生产一线的工程师,如果产品打入市场,就可以提升为产品工程师,如果产品的年销售额达到五百万美元时,他就可以成为产品线经理。这种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员工创新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发展。
二、软件要素分析
风格。两位学者发现,杰出企业都呈现出既中央集权又地方分权的宽严并济的管理风格,他们让生产部门和产品开发部门极端自主,另一方面又固执地遵守着几项流传久远的价值观。
共同的价值观。由于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只有企业的所有员工都领会了这种思想并用其指导实际行动,战略才能得到成功的实施。因此,战略研究不能只停留在企业高层管理者和战略研究人员这一个层次上,而应该让执行战略的所有人员都能够了解企业的整个战略意图。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及辐射作用,可以激发全体员工的热情,统一企业成员的意志和欲望,齐心协力地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努力。这就需要企业在准备战略实施时,要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宣传,使企业的所有成员都能够理解它、掌握它,并用它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日本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注重沟通领导层和执行层的思想,使得领导层制定的战略能够顺利地、迅速付诸实施。
人员。战略实施还需要充分的人力准备,有时战略实施的成败确系于有无适合的人员去实施,实践证明,人力准备是战略实施的关键。IBM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尊重个人,并且花很多时间来执行这个原则。因为,他们坚信员工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产生效能的源泉。所以,企业在做好组织设计的同时,应注意配备符合战略思想需要的员工队伍,将他们培训好,分配给他们适当的工作,并加强宣传教育,使企业各层次人员都树立起与企业的战略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如麦当劳的员工都十分有礼貌地提供微笑服务;IBM的销售工程师技术水平都很高,可以帮助顾客解决技术上的难题;迪斯尼的员工生活态度都十分乐观,他们为顾客带来了欢乐。人力配备和培训是一项庞大、复杂和艰巨的组织工作。
技能。在执行公司战略时,需要员工掌握一定的技能,这有赖于严格、系统的培训。松下幸之助认为,每个人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才,譬如在运动场上驰骋的健将们大显身手,但他们惊人的体质和技术,不是凭空而来的,是长期在生理和精神上严格训练的结果。如果不接受训练,一个人即使有非常好的天赋资质,也可能无从发挥。
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全面考虑企业的整体情况,只有在软硬两方面7个要素能够很好地沟通和协调的情况下,企业才能获得成功。
⑸ 什么是模型思维
模拟思维方法源(Method Of Simulating Thinking) == 什么是模拟思维方法李庆臻主编.科学技术方法大辞典[M]. ISBN:7-03-006755-X/N3-61. 科学出版社,1999 == 模拟思维方法又称模型思维方法,是指建立同对象客体(原型) 相似的模型来模拟原型,借以揭示对象客体的本质与规律的 思维方法 。
⑹ 小知识:什么是六色思维模型
六色思维模型亦称六顶思考帽。六色思维模型是一种集体思考过程,这个模型也内给需求分析过程提容供了一个很好的脉络,这个模型可以帮助不同思维方式的利益相关方形成一致的思维路线,共同寻求一条向前发展的道路,通过融入纵向和横向两种思维方式的优点,达到 1+1>2 的效果,并且使得混乱变得清晰,把无意义的争论变成集思广益,把宽泛和模糊变得富有创造性。
⑺ 李善友说的思维模型跟刘一秒说的智慧又是什么区别
从当前的环境中跳出来,其实每次商业环境的窘迫及困顿,往往孕专育着更先进的技术,属更美好的未来。
这既是企业的危机,也是企业的机遇,壹创新商学王晓芳演讲的《增长势能》两天一晚课程,旨在而通过创新的思维及工具,提前预判政策风口、把握市场发展趋势,进而打造差异化的产品创新体验,构建自己的护城河壁垒。
只有那些深刻理解市场、深耕产品与技术,坚持创新驱动的企业,才能够受得住大浪淘沙,在市场调整或者行业重塑时期,发掘突破阶段天花板的新机遇,塑造持续增长势能。
壹创新商学APP,职场人都在用的创新学习APP。
⑻ 数学思维的模型是什么
创作你的创作 免费下载
数学|思维模型
夜鸣猪简书作者
2018-06-25 14:16 打开
1、复利
2、代数等价
3、排列组合
4、随机性
5、随机过程
6、Multiplying by Zero (乘以零?没想到好的翻译)
7、流失率
8、大数定律
9、钟型曲线(正态分布)
10、均值回归
11、极端斯坦
12、贝叶斯定理
13、幂次定律
14、数量级
复利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底层的模型,马太效应、临界点效应、边际成本递减等等思维模型都可以从这个模型推导。
爱因斯坦说复利是世纪第八大奇迹,很好懂,不多说。
上面这个图有杠精不服:王撕聪的起点少说也有国民岳父给的5个小目标,我家三代赤贫怎么比?
那话题就来到了 Multiplying by Zero,再长一串让人动心的数额乘上一个零,结果只能是零。对于常见的系统来说,解决如何不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比试图扩大其他部分的效果大得多,比如中兴通讯的“缺芯”。
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这辈子都有可能遇到下面的神兽——黑天鹅。
生活的最大特点是不确定性,随机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大起大落常发生在须臾之间,但我们天生趋向于忽视低概率事件的可能性。(参照纳西姆·塔勒布所著《随机漫步的傻瓜》、《黑天鹅》)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用概率衡量。
Q1:
琳达,31岁,单身,一位直率又聪明的女士,主修哲学。在学生时代,她就对歧视问题和社会公正问题较为关心,还参加了反核示威游行。
那么下面两个选项,哪一个可能性更大?
1、琳达是银行出纳。
2、琳达是银行出纳,同时她还积极参与女权运动。
令人惊讶的是,在几次调查中,85-90%的大学生选择了第二个,看似更合理。
但要知道联合概率低于任一事件的独立概率,合理性不代表正确性。
Q2:
假设现在你有两个选择:
1、直接拿一百万美元;
2、有一半的机会拿到一亿美元,还有一半机会什么都没有。
选哪个?
普通人选择1,
学过概率的选择2,
概率学教授会去找一个有钱人,对他说:“我把这个选择权卖给你,但是首付100万美元,如果你中了一个亿,我要求再分成一半。
塔勒布在投资研讨会说:“我相信下个星期市场略微上涨的概率很高,上涨概率大概70%。”但他却大量卖空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赌市场会下跌。他的意见是:市场上涨的可能性比较高(我看好后市),但最好是卖空(我看坏结果),因为万一市场下跌,它可能跌幅很大。
分析如下:
假使下个星期市场有70%的概率上涨,30%的概率下跌。
但是如果上涨只会涨1%,下跌则可能跌10%。
未来预期结果是:70%×1%+30%×(-10%)=-2.3%。
因此应该赌跌,卖空股票盈利的机会更大。
如芒格所言,巴菲特每天做的,都是算这个简单数学问题。 与其说是一种数学能力,不如说是一种思维模式。
Ps:
1905年9月,玻尔兹曼在与妻女度假时自缢身亡。深信原子和分子切实存在的他,在同行的怀疑中屡屡受挫,直至崩溃。
作为一名物理学家,他最伟大的功绩是发展了通过原子的性质(例如,原子量,电荷量,结构等等)来解释和预测物质的物理性质(例如,粘性,热传导,扩散等等)的统计力学,并且从统计概念出发,完美地阐释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为什么热量会从热的物体跑到冷的物体上,而不是相反呢?
玻尔兹曼发现其中的原因惊人地简单:
这完全是随机的。
卡洛.罗韦利在《七堂极简物理课》里写道:
玻尔兹曼的解释非常精妙,用到了概率的概念。热量从热的物体跑到冷的物体上并非遵循什么绝对的定律,只是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比较大而已。
原因在于:从统计学的角度看,一个快速运动的热物体的原子更有可能撞上一个冷物体的原子,传递给它一部分能量;而相反过程发生的概率则很小。
在碰撞的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但当发生大量偶然碰撞时,能量倾向于平均分布。就这样,相互接触的物体温度会趋向于相同。
热的物体和冷的物体接触后温度不降反升的情况并非完全不可能,只是概率小得可怜罢了。
将“概率”引入物理学的核心,直接用它来解释热动力学的基础,这一做法起初被认为荒谬至极,所以没人把玻尔兹曼当回事。
在玻尔兹曼去世后数年,让·佩兰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905年的研究基础上对于胶体悬浮物的研究,测定了阿伏伽德罗常量和玻尔兹曼常数,并向世界证明了原子和分子确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