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饯如何加工
1. 蜜饯的制作方法(图文)
金橘蜜饯来的制作方法:
主料:金源橘500克
辅料:冰糖根据自己口味来
步骤:
1、准备新鲜的金橘适量,尽量选择大小相等的
2. 怎样制作果脯
工艺流程:板栗→挑选→清洗→去外壳→碱液去内皮→预煮→糖渍→汤糖→干燥→包装→成品。
(1)原料选择
选取新鲜饱满,无霉变、无病虫、不干枯的板栗为原料。
(2)去外壳、去内皮
用不锈钢小刀在板栗侧面“十”字划开,以划开栗果硬壳为宜,在95~100℃水中煮5~8分钟,煮时换水,减少果肉变色。煮后剥去硬壳,然后用8%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至90℃左右去涩皮。去涩皮的时间一般为50秒左右,然后用流水冲洗,再用1%柠檬酸溶液中和,彻底去除残留的碱液,以防止变色。
(3)预煮
将栗仁放入煮锅中,清水加入0.1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1%明矾、0.25%柠檬酸、0.05%焦亚硫酸钠,逐步加温至50~60℃,保温10~15分钟,升温至70~85℃煮25分钟,升温至90~95℃煮15分钟,直至煮透为主,然后用50~60℃热水冲洗2~3次。
(4)糖渍
将40%的果脯糖浆煮沸,投入预煮后的原料,在70~85℃温度下浸渍12小时,每隔3小时翻动一次。
(5)汤糖
将砂糖和果脯糖浆混和,配成60%的糖浆,煮沸加入0.15%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然后放入处理过的栗子,在70~80℃下浸渍5~7小时。
(6)干燥
将栗子从锅中捞出,放在筛网上沥干糖浆后在烘盘上烘烤,温度保持在70~80℃,至栗果表面的糖浆不粘手为宜。
(7)包装
待冷却后向板栗表面喷洒适量香精,然后挑选、包装即得成品。
3. 果脯是怎么做的
准备抄材料:杏500g,糖200g,柠檬汁适量
1、将买来的杏子洗净后沥干备用。
4. 果脯加工的工艺流程是什么
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 —— 分级整理 —— (腌渍)硬化 —— 漂洗 —— 预煮 —— 糖制 —— 装罐——>湿态蜜饯
沥干——干燥(包糖衣)——包装——>干态蜜饯
工艺要点:
(一)原料选择:糖制的主要工艺是糖煮要尽量保持原料原来的形状,因此原料选择除应具有原料选择的标准外(新鲜度、成熟度、品种),主要考虑原料肉质紧密,不易煮烂。
(二)预处理
1.分级:成品品质一致。包括:成熟度、色泽、大小等,剔除不良原料。
2.去皮切分:对于大形且外皮粗厚的原料应去皮,适当切分。
目的:便于透糖,缩短煮制时间,提高产品质量。
3.腌渍:南方部分凉果,方法参考P81半成品保存。通常先将原料腌成果胚(可同时加硬化剂硬化)盐水浓度10-15%腌制后晾干,盐淹后 脱水枣肉质紧密枣改变细胞组织性——利于透糖。
4.硬化:对于一些质地软的原料,为了更好地保持原料的形状,可进行硬化处理(明矾、石灰水)1.5%石灰水、0.1%CaCL2硬化,硬化过度引起钙化,影响质量。
5.硫处理:易变色的原料如藕,要进行硫处理。0.1-0.2%的SO2数小时,然后漂洗脱硫用于糖制。
6.预煮:无论新鲜原料还是经过保藏的原料,糖制前,大多需进行预煮。
作用:杀灭微生物;软化原料组织;改善组织透性;破坏酶;同时还有进一步脱盐,明矾,石灰,S等作用。
5. 果脯是怎么做的一般是什么步骤
1.原料要求 制作果脯蜜饯的原料要求果肉致密,耐煮,成熟不可过渡,果肉保持一定硬度,但对不同品种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对制作杏脯的鲜杏要求色泽金黄,肉质细腻,具有韧性,成熟不软不绵,易离核,耐贮存的品种。
2.预处理。形成果脯蜜饯独特风味的关键在于精工细作。对制作果脯蜜饯的鲜果精选后进行一系列预处理,是产品质量优劣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例如,对加工杏脯的鲜杏要进行挖核工序。
3.熏硫。熏硫的方法,一般是将预先处理好的原料放在屉上,与铁碗中的硫磺同时放在大缸或水泥池中,点燃硫磺用棉被或麻袋盖好进行熏硫,也可在专门设置的熏硫室进行熏硫。用硫量一般为原料的0.2~0.3%,熏硫时间要根据果实的大小和性质而定,一般为30~60分钟。也可用0.5~0.6%浓度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浸泡代替熏硫。熏硫或亚硫酸氢钠浸泡均可防止果实中单宁物质被氧化,来保持淡黄或金黄的鲜艳色泽和保持维生素C,同时,二氧化硫溶于糖液还可防止糖液发酵等。
4.糖煮。果脯蜜饯的加工原理以高浓度的糖液保藏为依据。在糖煮过程中,使果肉中渗入大量的糖分,排出水分。糖液的浓度要达到60~65%,具有很大的渗透压力,这样使微生物体内的水分被糖液析出,处于脱水(生理干燥)状态而被抑制。因此,果脯蜜饯即使不密封也不容易变质。糖液的浸渍还能阻止果实中维生素C 的氧化损失,并能改善成品的风味。但是含糖量过多,甜度过高又会影响成品本来的滋味。因此,要求成品中的含糖量既要达到防腐脱水的目的,又要保持产品风味特点,才能恰到好处,这就是果脯蜜饯加工中的关键。
果脯蜜饯的煮制,分为一次煮成法和多次煮成。
6. 樱桃蜜饯(川式)如何加工
(1)工艺流程选料→去籽→矾漂→水漂→撩坯→回漂→套色→喂糖→收锅→起货→粉糖→成品。(2)技术要点①选料:选八九成熟的浅红色樱桃(深红色过熟不宜使用)为坯料。鲜樱桃从下树到制作不得超过24小时,超过时需拌入白矾水(每50千克樱桃用500克白矾溶成矾水),以防止生虫变质。
②去籽:樱桃选好后,逐粒去核。方法是用针具(将大针弯成三角形固定在竹筷或竹片上即成)从果粒尖部戳入,把果核从蒂部顶出。
③矾漂:将白矾研成粉末,溶于清水(白矾与水的比例为1∶10)。再将去核樱桃置于白矾水中浸泡,时间为5~7天,其间每天翻动1~2次。待樱桃全部沉底、落红,呈黄白色,用手捏樱桃已略有硬度时即可捞出,入清水池中清漂。
④水漂:水漂1~2天,每天换水3次,至水色转清,口尝樱桃无酸涩味,樱桃颜色已经发白时,即可撩坯。
⑤撩坯:将果坯置于开水锅中,待水温再次升到沸点,果坯翻转后,即可捞起回漂。
⑥回漂:回漂1~2天,其间换水2~4次,至水色转清时,即可套红。
⑦套色:有冷套和热套两种方法。冷套是回漂以后随即套红;热套则在回漂以后,再将果坯用开水适当加温,再滤起套红。一般以热套效果较好。套红所用色素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套红时要搅转色水,使果坯浸色均匀。
⑧喂糖:将套红后的果坯放入蜜缸,加入103℃的热糖浆(用蛋清水或豆浆水提纯后的精制糖浆)进行喂糖。经24小时后,将糖浆舀入锅内,再熬至103℃,糖浆浓度为35度,舀入蜜缸二次喂糖,仍需24小时。之后,再加糖浆熬至104℃(35度),舀入蜜缸第三次喟糖,时间仍为24小时。
⑨收锅:也叫煮蜜。将糖浆与果坯一并入锅,用中火煮至109℃(糖浆浓度达40度),手捏樱桃略硬。樱桃体表不皱缩、较饱满时,舀入蜜缸内静置3天以上(蜜置时间可长达1年,时间短了质量不佳)。
⑩起货:也称再蜜。先将新鲜糖浆(35度)加热熬至114℃时,再下樱桃入锅煮制。待糖浆温度再至114℃时,即可起入粉盆(上糖衣的设备),待果坯冷至50~60℃时,即可粉糖(上糖衣)为成品。(3)产品特点呈红玛瑙色,颗粒饱满,有透明感,口味甘甜,有原果风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7. 蜜饯如何制作
利用食糖的保藏作用经煮制或腌制成的糖制果品。也包括部分蔬菜的糖制品。蜜饯须保持水果的块形或状态,是不同于果酱制品之处。
蜜饯加工所用的食糖有蔗糖、蜂蜜、葡萄糖、饴糖和果葡糖浆等,其中以蔗糖为主。食糖对蜜饯的保藏作用在于浓糖液的强大渗透压和降低食品的水分活性。一般蜜饯含有大量糖分,水分活性只有0.75~0.80,除耐干霉菌和耐渗酵母外,一切革兰氏阴性杆菌、大多数球菌、乳酸菌、以及大多数酵母、霉菌和葡萄球菌都不能存在,因此蜜饯不易败坏。
蜜饯,中国本作“蜜煎”,后因其为食品名称,改称现名。蜜饯加工,历史悠久。欧洲古罗马时代已有记载,但16世纪以前只有蜂蜜制取,其后才改用蔗糖。中国蜜饯也有深远的历史,最初也用蜂蜜和饴糖等甜味剂制取,文献记载颇多,在《食经》、《橘录》、《荔枝谱》、《本草纲目》和《遵生八283239》等古籍中,对梅、李、木瓜、橘和荔枝的糖制都有述及,但长时期处于手工生产状态,20世纪50年代后始有较大的进展。
制品种类
蜜饯依制品的干湿状态分为糖渍蜜饯和干态蜜饯两类。糖渍蜜饯也称糖渍果子,是果实或果块加糖煮制后,保藏在浓度为60~65%的糖液中的制品。良好的糖渍蜜饯应是糖液清晰透明,块形完整,质地紧密,无软烂或皱缩现象。产品如糖渍青梅、樱桃蜜饯和蜜香橼等。干态蜜饯是加糖煮制后干燥的制品,不带糖液,一般含糖量在75%以上,常见的有果脯和蜜枣等,但其中凉果的含糖量较低。有的干态蜜饯为了改进制品的外观,在表面敷以透明或结晶的糖衣,称为糖衣果子,如糖衣栗子。
蜜饯依加工时加热与否,又有冷制蜜饯和普通蜜饯之分。前者是用糖腌制而成,整个过程不行加热,制品质地略带松脆,品质好,为中国特有的工艺,如糖渍青梅等制品。后者一般用糖煮制,是蜜饯的传统工艺。
蜜饯又依加工时加用香料和调味料与否,分为加料蜜饯和非加料蜜饯。前者加用香料、调味料或中草药料,如陈皮梅、香草话梅和药果等制品。与此相类似的九制蜜饯,是多次加用甘草汁所制取,这类制品风味别致。另一类雕花蜜饯是精雕细刻的手工制品,例如划缝数十条的金丝蜜枣、雕成花篮状的雕梅、切刻成手形的手梅等,这些都是中国特有的蜜饯品类。
中国蜜饯,原料辅料取材广泛,加工方法多种多样,制品花色品种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各地所产,颇具特色,其中尤以北京、苏州和广州等地最负盛名,有京式、广式和苏式之称。京式以大件果脯为特色,广式以凉果闻名,苏式以花色品种见称。
加工过程
主要是原料处理、糖制、干燥和包装等。
原料处理
包括洗涤、选择、分级、去皮、切分、切缝、刺孔和预煮等,各种制品之间略有不同,依原料种类、产品规格和市场要求等而定。原料处理目的在于提高制品品质和便于以后的加工。加工原料应选用新鲜完好的果实,有的可采用食盐腌制的果胚和经亚硫酸保藏的果实;还要加以选择,并注意果实的成熟度,使符合加工要求。常用的果品有桃、梅、李、杏、香橼、金柑、樱桃、无花果、葡萄、枇杷、杨梅和橄榄等。
搪制
是蜜饯加工的关键操作,有加糖煮制和加糖腌制之分。加糖煮制又有一次煮和分次煮、敞煮和真空煮之别。①一次煮。煮制操作一次完成。虽然省时省工,但连续长时间沸腾,容易煮烂,色泽和香气大为减损,品质较差。实际生产上只用于柑橘、枣和无花果等带有外皮或果肉紧密的果品。为了减轻以上的缺点,常行切缝、刺孔和预煮等处理,以利糖分迅速渗透。②分次煮。原料和糖几经反复糖煮和放冷的方法。第一次糖煮的糖液浓度约30~40%,以后每次增加10%,每次糖煮时间极短,只沸腾2~3分钟,而后放冷8~24小时。分次煮因每次沸腾时间短,果块不易软烂,色香味和营养成分损失也少,糖分扩散渗透比较顺利,果块不易失水干缩,但加工需时较久。③加糖腌制。是中国常用的一种糖制方法,用于肉质柔嫩不耐煮制的种类,蜜饯中的糖渍青梅和樱桃常用这种方法。特点是分次加糖,不行加热,因此糖分渗透也比较顺利,对糖渍青梅更能保持新鲜果实原有的风味、香味、形状和脆嫩的质地。④真空煮,或减压煮。是减压下的糖煮法,因沸点低,糖分渗透快,制品远比敞煮的为好。一般真空煮前,果实须敞煮片刻,使肉质适度转软,易于吸收糖分。此法所取真空度约67~84千帕,煮制温度约55~70℃。
不论何法,都要尽量使糖分迅速扩散渗透,使果实充分吸收,及早达到渗透平衡,避免失水干缩或软烂破碎;尽量减少制品色香味和营养成分的损失,以及避免金属污染、变色和焦糖化等不良现象。
干燥
制取干态蜜饯,糖煮后取出晾干,或沥去多余糖液,铺散于浅盘中晒干或烘干。烘干温度宜在50~60℃,不宜过高,以免糖分结块和焦糖化。如制糖衣蜜饯,可在干燥后再上糖衣,即用过饱和糖液处理蜜饯,使在表面形成一层透明糖质薄膜。过饱和糖液常用3份蔗糖、1份淀粉糖浆和2份水配制而成,煮沸到113~114℃,离火冷却到93℃供用;将蜜饯放入浸渍约1分钟,立即取出散置筛面上,在50℃下晾干,即能形成一层透明薄膜。
包装
以防潮防霉为主。糖渍蜜饯以罐头容器包装为好。蜜饯装罐时加入清晰透明的新配糖液,糖液装量为制品总净重的45~55%,而后密封,于90℃下杀菌20~40分钟。制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65%或68%,糖分不低于60%。对于不行密封和杀菌的制品,可溶性固形物应达到70%以上,糖分不低于65%,制品再用纸板箱包装。干态蜜饯一般先用薄膜袋或塑料匣包装,再装入纸板箱中。每箱装量25千克,箱内衬垫皮纸和瓦楞纸,以免受损。干态蜜饯也可用各种层压薄膜塑料制成多种方式的零售包装。
面包果
桑科木菠萝属,常绿乔木。又名面包树。学名Artocarpus atilis Fosberg(Sitodium atile Parkinson;A.communis Forst;A.incisa L.F.)。
原产于南太平洋的玻利尼西亚,后传至西印度群岛,现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中国海南和台湾有少量栽种。面包果(见图)树高20~30米,具白色乳汁,枝条粗大,开张。叶片大,长40~60厘米,宽达28厘米,深裂,革质。头状花序在小枝叶腋长出,棒状。果实椭球形或球形,果径20~30厘米(在海南较小),果肉淡黄色。面包果为典型的热带树种,冬季绝对温度低于5℃的地区不宜种植。优良品种无籽或少籽,野生种有籽。种子称面包栗。
多用圈枝或根蘖繁殖,插条则选直径1厘米、长30~35厘米的枝条为宜,用0.1%吲哚丁酸处理可促进生根。果实富含淀粉、糖和钙,也是维生素A和B的良好来源。在西印度群岛多作粮食用。未成熟果去皮切片,烤、烘或油煎后味如面包或烤马铃薯。熟果味甜,可鲜食。种子煮食味如栗。其叶大美观,是具热带特色的观赏绿化树种。中国可在海南、台湾南部、广东湛江等地试种发展。(许树培 梁武元)
苗木规格
衡量商品苗木质量的一项法规。苗木法规由政府根据当时的果树生产水平,确定不同果树种苗应具备的规格,作为检验苗木质量遵循的依据。严格执行苗木规格,使苗木生产和果树栽培紧密结合,既保证了生产、销售和栽培者三方面的利益,又促使果树栽培健康发展。中国的苗木规格一般由业务主管部门制定、提出,由国家标准局或省(自治区)、市标准局颁布生效。苗木生产系统遵照执行。
苗木规格标准因树种、品种、砧木及繁殖方法而异,并随生产水平的提高及时作相应的修订。规格类型虽多,但都是对苗木各主要部位的发育生长状况,提出具体要求的指标,质量指标达到要求的为合格苗,准于出圃,达不到要求的为不合格苗,不得出圃,通常合格苗应全面符合规格提出的条件要求(见良种繁殖)。
果树的合格苗木,中国一般按质量高低分为二个等级。为保证苗木质量,应特别重视以下几个问题:①建立良种母本园,采集品种接穗和砧木种子,确保砧木和品种的纯正。②一般苗木的行距保持50厘米,株距10~15厘米,使苗木有足够的营养面积。③实生砧苗须经断根或移栽,促使根系发育良好。④起苗前核对苗木种类品种和砧木,挂牌标明品种、砧木的名称及来源,制订出圃计划,包括供应单位、供应程序、供应数量及方法,起苗后分片放置,防止混杂。⑤提高掘苗质量,尽量避免机械损伤,保护好根系及枝、芽的完整。剪截过长的侧根,并对带有一般性病虫害的合格苗木,剪除被害部分,剪口应光滑平整。⑥进行严格的种苗检疫,并用召硫合剂或波尔多液等浸苗消毒。⑦不能立即栽植或外运的苗木,应即假植。国外现代育苗公司有用0~1℃,相对湿度为95~98%的低温高湿库贮藏苗木。
苹果、柑橘、葡萄、桃等主要果树苗木规格见表1~7。
表1
表2
表3
表3
表4
表5
表6
表6
表7
8. 蜜饯都是如何制作的
材料
500克金桔,250克冰糖,水50到60毫升。
做法
1、金桔的处理:摘下来的金桔用柠檬水先浸泡专10分钟,然后用清水再清洗属一遍后捞起。将金桔对半切开,用手挤出金桔核。
2、锅里放进砸碎的冰糖加清水小火熬成糖浆,然后加入金桔边熬边搅拌,小火煮大约10分钟,熄火。盖上锅盖腌一个晚上。
3、第二天捞起金桔,放烤箱里低温烘烤,100°C预热烤箱,50°C烘烤一个半小时。
4、诱人的金桔蜜饯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