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工膏方
㈠ 怎样在家熬药膏(蜜炼)
用料:枇杷2500g、川贝10克、冰糖400g、枇杷老叶6-8片、蜂蜜50g
【春夏热咳的克星】自制川贝蜜炼枇专杷膏的做法
1、枇属杷叶刷洗掉背面的绒毛后剪碎。
㈡ 膏方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冬季的膏方制作的方法正常分为四个步骤:
一、浸泡,先将配齐的药料检查一遍,把胶回类药拣出另放答。然后把其他药物统统放入容量相当的洁净砂锅内,加适量的水浸润药料,令其充分吸收膨胀,稍后再加水以高出药面10厘米左右,浸泡24小时。
二、煎煮,把浸泡后的药料上火煎煮。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小时左右,转为微火以沸为度,约3小时左右,此时药汁渐浓,即可用纱布过滤出头道药汁,再加清水浸润原来的药渣后即可上火煎煮,煎法同前,此为二煎,待至第三煎时,气味已淡薄,滤净药汁后即将药渣倒弃(如药汁尚浓时,还可再煎1次)。将前三煎所得药汁混合一处,静置后再沉淀过滤,以药渣愈少愈佳。
三、浓缩,过滤净的药汁倒入锅中,进行浓缩,可以先用大火煎熬,加速水分蒸发,并随时撇去浮沫,让药汁慢慢变成稠厚,再改用小火进一步浓缩,此时应不断搅拌,因为药汁转厚时极易粘底烧焦,在搅拌到药汁滴在纸上不散开来为度,此时方可暂停煎熬,这就是经过浓缩而成的清膏。
四、收膏,把蒸烊化开的胶类药与糖(以冰糖和蜂蜜为佳),倒入清膏中,放在小火上慢慢熬炼,不断用铲搅拌,直至能扯拉成旗或在滴水成珠(将膏汁滴入清水中凝结成珠而不散)即可。
㈢ 九御上洛正源膏是怎么加工的
他们加工很严格的抄,九御上洛袭正源膏传承古法工艺,质量严格把控。甄选上等药食同源的道地药材:山药、人参(人工种植)、马咖粉、杜仲雄花、秋葵、黑豆、枸杞子、龙眼肉、牡蛎、鹿鞭、牛鞭、肉桂、甘草、覆盆子、蜂蜜等十几味上等药材经过12小时浸渍,3道提取,4次浓缩,48小时化胶,文火3次熬煮,武火浓缩收膏,经过选、制、洗、泡、煎、熬滤、收等8道工序,耗时7天方能成膏,膏方64倍浓缩,一勺膏滋相当于十碗中药,药材含量多而且小分子药物更易吸收,从肝肾脏腑根本来调理身体,素膏主调肾脾肺,中医理论的肾为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脾为消化系统、肺为呼吸系统。调理了这四大系统后,让身体机能恢复到正常健康状态,那么又带动身体的其他各系统,身体就会走向健康状态。按照疗程使用,有效率和最终治愈率在96%以上。
㈣ 膏方怎么熬制
膏方熬制有三道抄工序:袭首先是配料。通常是经过老中医的全面诊断处定的膏方,先采用汤剂处方诊治服用一段时间,确定有效后,再拟定膏方剂量。然后是浸泡。将配制药物和匀后,放入特定器皿加冷水浸泡12小时左右,以保证药物中的有效成份煎出来。最后是煎药。将泡制好的中药配料放入一口大铜锅,加火熬制(见下图),先用大火将药液煮沸,再用小火煎煮,保持微沸;煎煮时应及时搅拌,并去除浮于表面的泡沫,以免药液溢出,煮至2小时左右,过滤取出药液。药渣续加冷水再煎,第二次加水量一般以淹没药料为准,如法煎煮三次再合并药液,沉淀后再用四层纱布过滤3次,尽量减少药液中的杂质。两个小时后,老药工将煎出的药液再放在小火上煎煮蒸发浓缩。同时用特制的大竹筷不断地搅动药液,防止焦化,逐渐形成稠膏状。然后在稠膏状的药液中加入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胶剂和适量蜂蜜或冰糖,用小火煎熬并不断用筷子搅拌和匀。“收膏喽!”随着老药工一声悠长的吆喝声,用百年传统古法熬制的膏方正式出锅了。
㈤ 跪求,宁波哪里可以加工膏方
中医院应该有吧
㈥ 如何在家自己熬膏方
传统的膏药熬制需要"樟丹",熬好的药油在加入樟丹的过程中,由于高温和化学反应内会引起火灾和冒出容大量的带有刺激性的浓烟.因此,你在家里是不宜熬制黑膏药的.
如果你有很大的宽敞的地方的话,是可以在有经验的制剂人员的指导下熬制膏药的.
本人愿为你提供帮助.
补充:
用于冬季口服的那叫膏滋.用于外用贴皮肤的那叫膏药
膏滋的制作方法:
将备好的药料在水中浸泡半小时,按照煎药的方法煎取药液.两次煎取的药液合并后过滤,去掉残渣.
将备好的药液用文火慢熬.同时放入适量的冰糖或蜂蜜,待浓缩到滴水成珠时,你要得膏滋即成了.
祝你成功
㈦ 如何自制膏方
膏方具有保健养生的作用,一般要由专业的膏方药剂师制作i有专门的器具和场所,但这并不代表膏方不能自己做,一些简易的保健养生小膏方也是可以在自家厨房里生产的。首先介绍一下制作小膏方的工作流程。自制膏滋药大致可分为四步。
1.浸泡 浸泡之前如果药材看上去灰尘较多,可将纱布垫在淘箩底,将中药材铺在纱布上,用流动的自来水轻轻冲刷,将浮尘冲去即可。再将中药材放人容器具内,加进清水,使药物全部浸没,并使水面高出药物10厘米,浸泡12小时。如果用阿胶,可用黄酒浸泡,将阿胶浸没,直至阿胶软化,再隔水蒸至阿胶全部融化,备用。
2.煎煮 把浸泡后的药物(连同浸泡的水)一起煎煮。第一遍先用武火(大火)煎到沸腾,然后用文火(小火)再慢慢煎煮一个小时。取出药汁后,将药渣再加进清水煎沸,然后,再用文火煎煮一小时,过滤取出药液。
再将药渣加冷水如上法煎煮第二遍共40分钟,过滤取出药液。如药材量多可再煎第三遍,最后将药渣弃去,将前后三次所取得的药汁融合在一起,倒进网滤罩中再一次把药渣滤出,再将药汁静置沉淀,取出上面清液,放进砂锅,同时留出一部分清液待收膏时烊糖用。把清液放在文火上煎煮2~3小时,撇去煮煎药汁时的白沫,煎煮成浓汁。
3.收膏 将冰糖400~500克(也可用元贞糖等)放入铁锅内翻炒加热,不能焦枯滞结,直至糖溶化。再将先前留出的部分药汁清液倒人其中,烊成糖浆。再把药液浓汁加糖浆、融化的阿胶等胶质混合在一起,用文火慢慢煎熬,并用器具不断搅动,使其充分调和。如果处方中有人参、冬虫夏草等贵重药物,则要另外用小火熬成浓汁或研成细粉,在收膏时调入。最后药汁、胶质和糖浆就浓缩成膏滋药了。
4.离火 自然冷却放进瓷罐或砂锅里存放,若用砂锅存放,砂锅底最好抹一层麻油。不能用金属锅、罐存放,以免引起化学反应。放置冰箱冷藏,初服每天早晨空腹服一匙,一周后可增至早晚各一匙。
㈧ 膏方是什么怎样的人需要用膏方
膏方进补起源于宋代,盛行于明代,发展于清代;流行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回冬令进补,来年答打虎”,体质健壮的青少年不需要膏方,新近患病的人,如患有感冒、咳嗽、咳痰等急性疾病和有感染者,慢性疾病发作期和活动期患者,如胃痛、腹泻、胆囊炎、胆石症发作者;慢性肝炎转氨酶很高者;自身免疫病球蛋白和抗体很高者;原本身体十分虚弱,虚不受补者;舌苔厚腻食欲不振胃肠功能差者,都不能直接服用膏方,需通过一系列开路方,方可进补。
记住一点:中医治病就是辨证施治,虽然方法多样,如口服,外治,针灸等,但万法不离其宗。建议这位朋友经中医辨证后再确定是否用膏方。。。。
㈨ 中药膏方的制作方法是什么农本方膏方选用药材好吗
1.中药膏方是:通过各种中药材搭配组合在一起,加适量水,煎熬至糊状,浓缩成了膏方。
2.农本膏方当然需要选用药材,才好,不可随意配置膏方。
㈩ 如何炮制中药药膏
膏方的制作
一、膏方的制备 千百年来,中医学在膏方的制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加工经验。这些内容,一部分记载在有关的中医药典籍里,一部分蕴藏在老药工的实际经验中,均有待于不断发掘继承,整理应用。 (一) 配料 1.配伍原则 用膏方治病,既可一味单方,又可使用复方。按照病情需要和用药法度,将两种以上药物合用,就是配伍。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药物与药物之间出现相互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作用而增进疗效,减轻和消除副作用。在治疗方法上,单方药简功专,针对性强;复方药宏效广,对较复杂的疾病证候全面照顾,应根据具体病情辨证处方。 (1)单用:单独使用一味药物制成膏方,如用白术治疗脾气虚证,用熟地黄治疗肾阴虚证,用桑枝祛除风湿,用地榆凉血止血等。 (2)复方: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按病情和配伍原则组成膏方,如天门冬与麦门冬同用,可增强养阴润燥作用;党参与黄芪同用,可增强补气健脾作用;旱莲草与女贞子同用,可增强滋补肝肾作用等。同时,药物合用可以减轻副作用,如术附膏中用蜂蜜,既可解除附子的毒性,又可取其甘缓,以缓解疼痛。补气养血膏中用了党参、熟地黄、枸杞子、黄精等众多滋补药,少佐陈皮理气和胃,司消除滋补呆胃的副作用。 2.用药剂量 临床多在一般汤剂处方诊治有效之后,在病情基本稳定或辨证清楚的基础上运用膏方。各医家运用药味及剂量有不同习惯,但一般每剂汤方在100克左右,膏方在此有效处方上,增大10~15倍以上,形成有效的膏方剂量。由此形成一料膏方的重量当在1000克以上,过少不易制作。另外加糖或蜂蜜1000克,共熬出膏滋约1400克左右,可服用一个半月。若天暖,剂量应酌情减少。 药物用量有轻重之分,一般轻者用量宜少,重者用量宜多。药用剂量问题,古今医家虽曾作了很多考证,但迄今仍难有定论。因此,对于古代方书所载膏方中药物的用量,仅作为参考,可以根据方中各药用量的比例了解其配伍意义。临床开列膏方所用剂量,按中药学和近代医案中所用剂量,结合地区、年龄、体质及病情等不同情况,适当使用。 (二) 炼蜜 蜂蜜有调味、滋润和补益的功效。另外还具有一定的缓和、防腐作用。炼蜜的作用,在于既能驱除药性的偏激使之中和,又能除去蜂蜜中的水分及杂质,使药物品质上乘,有质有量且保存持久。 1.选蜜 选择优质蜂蜜是保证膏滋质量的关键。蜜以质厚色自如凝脂、味甜而香、兼有鲜味、黏性强者作为首选。但由于产地和气候的关系,北方蜜含水分少,一般选用枣花蜜、荆条花蜜为佳,荞麦花蜜较次;而南方蜜含水分较多,选荔枝蜜、坝子蜜较优。 2.炼蜜方法 将蜂蜜置于锅内加热,使之完全溶化,沸腾时用网筛或绢筛捞去上面浮沫,至蜜中水分大部分蒸发,翻起大泡,呈老红色时,酌加约10%的冷水,再继续加热使沸,随后乘热倾出,用绢筛过滤,除去其杂质,即成炼蜜。 目前炼蜜老嫩的程度,大都是凭经验观察,少炼则嫩,黏性不足;多炼则老,坚硬不易化解。一般炼蜜以生蜜500克炼成400克左右为标准。 二、膏方的制法 膏方的制作经过浸泡、煎煮、浓缩、收膏、存放等几道工序。 1.浸泡:先将配齐的药料检查一遍,把胶类药拣出另放。然后把其他药物统统放入容量相当的洁净砂锅内,加适量的水浸润药料,令其充分吸收膨胀,稍后再加水以高出药面10厘米左右,浸泡24小时。 2.煎煮:把浸泡后的药料上火煎煮。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小时左右,转为微火以沸为度,约3小时左右,此时药汁渐浓,即可用纱布过滤出头道药汁,再加清水浸润原来的药渣后即可上火煎煮,煎法同前,此为二煎,待至第三煎时,气味已淡薄,滤净药汁后即将药渣倒弃(如药汁尚浓时,还可再煎1次)。将前三煎所得药汁混合一处,静置后再沉淀过滤,以药渣愈少愈佳。 3. 浓缩:过滤净的药汁倒入锅中,进行浓缩,可以先用大火煎熬,加速水分蒸发,并随时撇去浮沫,让药汁慢慢变成稠厚,再改用小火进一步浓缩,此时应不断搅拌,因为药汁转厚时极易粘底烧焦,在搅拌到药汁滴在纸上不散开来为度,此时方可暂停煎熬,这就是经过浓缩而成的清膏。 4. 收膏:把蒸烊化开的胶类药与糖(以冰糖和蜂蜜为佳),倒入清膏中,放在小火上慢慢熬炼,不断用铲搅拌,直至能扯拉成旗或在滴水成珠(将膏汁滴入清水中凝结成珠而不散)即可。 5. 存放:待收好的膏冷却后,装入清洁干净的瓷质容器内,先不加盖,用干净纱布将容器口遮盖上,放置一夜,待完全冷却后,再加盖,放入阴凉处。 另外,要注意在收膏的同时,可以放入准备好的药末(如鹿茸粉、人参粉、珍珠粉、琥珀粉、胎盘粉),要求药末极细,在膏中充分抹匀。还有,可根据需要放入胡桃肉、桂圆肉、红枣肉等一起煎煮时取汁,在收膏时一起放入可充分发挥其作用。 膏方的制作比较复杂,有特定的程序,严格的操作过程,为了达到预期效果,一般不提倡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