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轴怎么加工
⑴ 可以采用什么方式,来处理“过定位”时的定位芯轴刚度不好时候造成的工件加工
我也不清楚采用什么方式可以处理过定位时的定位心轴刚度不好的情况。
⑵ 芯轴生产加工哪个厂家有保障
标准芯轴,包括连接段、转动段和固定段,所述转动段的一端连接连接段,且其另一端连接固定段,所述固定段的端头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段的内腔中设有挡板,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杆的中间侧壁,所述挡板靠近转动轴的一侧设有弹簧,且弹簧穿插过通孔连接卡位块,所述卡位块的一侧设有凹槽,此标准芯轴结构简单,通过加入连杆和卡位块,方便对其它零件的卡住和稳固,防止芯轴在转动时,零件脱落,且通过弹簧方便卡位块的移动,便于固定段可以方便的穿插过在零件的通孔,提高零件安装效率和维修效率,此结构卡接方便,方便固定连接件,方便安装使用和更换芯轴。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1、轴类零件的材料
轴类零件材料的选取,主要根据轴的强度、刚度、耐磨性以及制造工艺性而决定,力求经济合理。常用的轴类零件材料有35、45、50优质碳素钢,以45钢应用最为广泛。对于受载荷较小或不太重要的轴也可用Q235、Q255等普通碳素钢。对于受力较大,轴向尺寸、重量受限制或者某些有特殊要求的可采用合金钢。如40Cr合金钢可用于中等精度,转速较高的工作场合,该材料经调质处理后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选用Cr15、65Mn等合金钢可用于精度较高,工作条件较差的情况,这些材料经调质和表面淬火后其耐磨性、耐疲劳强度性能都较好;若是在高速、重载条件下工作的轴类零件,选用20Cr、20CrMnTi、20Mn2B等低碳钢或38CrMoA1A渗碳钢,这些钢经渗碳淬火或渗氮处理后,不仅有很高的表面硬度,而且其心部强度也大大提高,因此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抗冲击韧性和耐疲劳强度的性能。球墨铸铁、高强度铸铁由于铸造性能好,且具有减振性能,常在制造外形结构复杂的轴中采用。特别是我国研制的稀土——镁球墨铸铁,抗冲击韧性好,同时还具有减摩、吸振,对应力集中敏感性小等优点,已被应用于制造汽车、拖拉机、机床上的重要轴类零件。
2、轴类零件的毛坯
轴类零件的毛坯常见的有型材(圆棒料)和锻件。大型的,外形结构复杂的轴也可采用铸件。内燃机中的曲轴一般均采用铸件毛坯。型材毛坯分热轧或冷拉棒料,均适合于光滑轴或直径相差不大的阶梯轴。锻件毛坯经加热锻打后,金属内部纤维组织沿表面分布,因而有较高的抗拉、抗弯及抗扭转强度,一般用于重要的轴。
轴类零件的加工方法:
1、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法及加工精度
轴类、套类和盘类零件是具有外圆表面的典型零件。外圆表面常用的机械加工方法有车削、磨削和各种光整加工方法。车削加工是外圆表面最经济有效的加工方法,但就其经济精度来说,一般适于作为外圆表面粗加工和半精加工方法;磨削加工是外圆表面主要精加工方法,特别适用于各种高硬度和淬火后的零件精加工;光整加工是精加工后进行的超精密加工方法(如滚压、抛光、研磨等),适用于某些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很高的零件。由于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生产率和生产成本各不相同,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理的加工方法,从而加工出满足零件图纸上要求的合格零件。
2、外圆表面的车削加工
(1)外圆车削的形式轴类零件外圆表面的主要加工方法是车削加工。主要的加工形式有:荒车自由锻件和大型铸件的毛坯,加工余量很大,为了减少毛坯外圆形状误差和位置偏差,使后续工序加工余量均匀,以去除外表面的氧化皮为主的外圆加工,一般切除余量为单面1-3mm。粗车中小型锻、铸件毛坯一般直接进行粗车。粗车主要切去毛坯大部分余量(一般车出阶梯轮廓),在工艺系统刚度容许的情况下,应选用较大的切削用量以提高生产效率。半精车一般作为中等精度表面的最终加工工序,也可作为磨削和其它加工工序的预加工。对于精度较高的毛坯,可不经粗车,直接半精车。精车外圆表面加工的最终加工工序和光整加工前的预加工。精细车高精度、细粗糙度表面的最终加工工序。适用于有色金属零件的外圆表面加工,但由于有色金属不宜磨削,所以可采用精细车代替磨削加工。但是,精细车要求机床精度高,刚性好,传动平稳,能微量进给,无爬行现象。车削中采用金刚石或硬质合金刀具,刀具主偏角选大些(45o-90o),刀具的刀尖圆弧半径小于0.1-1.0mm。
(2)车削方法的应用
1)普通车削适用于各种批量的轴类零件外圆加工,应用十分广泛。单件小批量常采用卧室车床完成车削加工;中批、大批生产则采用自动、半自动车床和专用车床完成车削加工。
2)数控车削适用于单件小批和中批生产。应用愈来愈普遍,其主要优点为柔性好,更换加工零件时设备调整和准备时间短;加工时辅助时间少,可通过优化切削参数和适应控制等提高效率;加工质量好,专用工夹具少,相应生产准备成本低;机床操作技术要求低,不受操作工人的技能、视觉、精神、体力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轴类零件,具有以下特征适宜选用数控车削。结构或形状复杂,普通加工操作难度大,工时长,加工效率低的零件。加工精度一致性要求较高的零件。切削条件多变的零件,如零件由于形状特点需要切槽,车孔,车螺纹等,加工中要多次改变切削用量。批量不大,但每批品种多变并有一定复杂程度的零件对带有键槽,径向孔(含螺钉孔)、端面有分布的孔(含螺钉孔)系的轴类零件,如带法兰的轴,带键槽或方头的轴,还可以在车削加工中心上加工,除了能进行普通数控车削外,零件上的各种槽、孔(含螺钉孔)、面等加工表面也可一并能加工完毕。工序高度集中,其加工效率较普通数控车削更高,加工精度也更为稳定可靠。
3)外圆表面的磨削加工用磨具以较高的线速度对工件表面进行加工的方法称为磨削。磨削加工是一种多刀多刃的高速切削方法,它使用于零件精加工和硬表面的加工。磨削的工艺范围很广,可以划分为粗磨、精磨、细磨及镜面磨。磨削加工采用的磨具(或磨料)具有颗粒小,硬度高,耐热性好等特点,因此可以加工较硬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如淬硬钢、硬质合金刀具、陶瓷等;加工过程中同时参与切削运动的颗粒多,能切除极薄极细的切屑,因而加工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值小。磨削加工作为一种精加工方法,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强力磨削的发展,也可直接将毛坯磨削到所需要的尺寸和精度,从而获得了较高的生产率。
⑶ 芯轴批量加工哪个厂家实力强
选择有实力的芯轴加工厂家认准有品质保障的才合适,固定芯轴,结构不同,受力不同,齿轮的配合也不同。安装方法也不同。一般两种配合:滑动配合和过盈配合。滑动配合:如滑移齿轮,将轴对准位置、角度后轻轻推入即可。过盈配合:过盈量较小时,可用重锤敲击轴端,将轴打入。敲击前要用其它物体遮住轴端,避免轴端被打坏。过盈量较大,可用油压机将轴压入。如没有油压机,可借助手边的一些钢板、大螺栓等,迅速制成一件临时工具,借助螺纹增力的作用将轴拉入或顶入齿轮。大过盈量:可采用加热法(涡流加热等方式),齿轮受热膨胀后,可轻松将轴推入,也可反过来将轴冷却收缩,再推入。无论哪种方式,装配前清理毛刺,污物,涂抹润滑油。
轴类零件的加工方法:
1、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法及加工精度
轴类、套类和盘类零件是具有外圆表面的典型零件。外圆表面常用的机械加工方法有车削、磨削和各种光整加工方法。车削加工是外圆表面最经济有效的加工方法,但就其经济精度来说,一般适于作为外圆表面粗加工和半精加工方法;磨削加工是外圆表面主要精加工方法,特别适用于各种高硬度和淬火后的零件精加工;光整加工是精加工后进行的超精密加工方法(如滚压、抛光、研磨等),适用于某些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很高的零件。由于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生产率和生产成本各不相同,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理的加工方法,从而加工出满足零件图纸上要求的合格零件。
2、外圆表面的车削加工
(1)外圆车削的形式轴类零件外圆表面的主要加工方法是车削加工。主要的加工形式有:荒车自由锻件和大型铸件的毛坯,加工余量很大,为了减少毛坯外圆形状误差和位置偏差,使后续工序加工余量均匀,以去除外表面的氧化皮为主的外圆加工,一般切除余量为单面1-3mm。粗车中小型锻、铸件毛坯一般直接进行粗车。粗车主要切去毛坯大部分余量(一般车出阶梯轮廓),在工艺系统刚度容许的情况下,应选用较大的切削用量以提高生产效率。半精车一般作为中等精度表面的最终加工工序,也可作为磨削和其它加工工序的预加工。对于精度较高的毛坯,可不经粗车,直接半精车。精车外圆表面加工的最终加工工序和光整加工前的预加工。精细车高精度、细粗糙度表面的最终加工工序。适用于有色金属零件的外圆表面加工,但由于有色金属不宜磨削,所以可采用精细车代替磨削加工。但是,精细车要求机床精度高,刚性好,传动平稳,能微量进给,无爬行现象。车削中采用金刚石或硬质合金刀具,刀具主偏角选大些(45o-90o),刀具的刀尖圆弧半径小于0.1-1.0mm。
(2)车削方法的应用
1)普通车削适用于各种批量的轴类零件外圆加工,应用十分广泛。单件小批量常采用卧室车床完成车削加工;中批、大批生产则采用自动、半自动车床和专用车床完成车削加工。
2)数控车削适用于单件小批和中批生产。应用愈来愈普遍,其主要优点为柔性好,更换加工零件时设备调整和准备时间短;加工时辅助时间少,可通过优化切削参数和适应控制等提高效率;加工质量好,专用工夹具少,相应生产准备成本低;机床操作技术要求低,不受操作工人的技能、视觉、精神、体力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轴类零件,具有以下特征适宜选用数控车削。结构或形状复杂,普通加工操作难度大,工时长,加工效率低的零件。加工精度一致性要求较高的零件。切削条件多变的零件,如零件由于形状特点需要切槽,车孔,车螺纹等,加工中要多次改变切削用量。批量不大,但每批品种多变并有一定复杂程度的零件对带有键槽,径向孔(含螺钉孔)、端面有分布的孔(含螺钉孔)系的轴类零件,如带法兰的轴,带键槽或方头的轴,还可以在车削加工中心上加工,除了能进行普通数控车削外,零件上的各种槽、孔(含螺钉孔)、面等加工表面也可一并能加工完毕。工序高度集中,其加工效率较普通数控车削更高,加工精度也更为稳定可靠。
3)外圆表面的磨削加工用磨具以较高的线速度对工件表面进行加工的方法称为磨削。磨削加工是一种多刀多刃的高速切削方法,它使用于零件精加工和硬表面的加工。磨削的工艺范围很广,可以划分为粗磨、精磨、细磨及镜面磨。磨削加工采用的磨具(或磨料)具有颗粒小,硬度高,耐热性好等特点,因此可以加工较硬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如淬硬钢、硬质合金刀具、陶瓷等;加工过程中同时参与切削运动的颗粒多,能切除极薄极细的切屑,因而加工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值小。磨削加工作为一种精加工方法,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强力磨削的发展,也可直接将毛坯磨削到所需要的尺寸和精度,从而获得了较高的生产率。
⑷ 芯轴加工厂哪家有实力
标准芯轴是连接转动零件的一个机械零件,在现在机械领域中,零件之间的相互连接,进而保证大型设备的正常工作,但是一些标准芯轴不方便固定和连接零件,且连接后不方便拆卸,一些传统的标准芯轴,通过限位条进行卡位零件,但是传统的限位条,不能很好的卡接和固定零件,进而影响零件的使用寿命和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心轴,用来支承转动零件只承受弯矩而不传递扭矩,有些心轴转动,如铁路车辆的轴等,有些心轴则不转动,如支承滑轮的轴等。根据轴工作时是否转动,心轴又可分为转动心轴和固定心轴。
心轴加工过程:
由于零件结构简单,尺寸较小,且有台阶轴,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精度较高且要进行大量生产所以选用模锻件,其加工余量小,表面质量好,机械强度高,生存率高,工件材料选用45钢,毛坯的尺寸精度要求为IT11——12级。
1、备料下料:45钢,φ35mm,125mm。
2、钳工:校直,全长弯曲度小于0.2mm。
3、热处理:正火调质处理。
4、车:车端面,钻中心控制总长为200mm。
5、粗车:双顶尖装夹,粗车6个台阶,长度达到尺寸要求,台阶直径上留2mm,倒2个圆角。
6、精车:精车6个台阶,台阶直径上留0.3mm.。
7、钳:画键槽。
8、铣:铣2个键槽,键槽深度比图纸大0.2mm作为外圆磨削余量。
9、钳:校直,外圆跳动度小于或等于0.15mm。
10、磨:磨外圆各部分到图纸要求尺寸。
11、检:检验。
心轴加工工艺要求:
一、结构分析
零件结构如图所示,包括有有圆柱、圆锥、椭圆球头、内孔及内螺纹。在数据车削加工中,零件车削加工成形的结构形状并不复杂,但零件的尺寸精度尤其是零件的几何精度要求很高,其多个直径尺寸有较严的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值等要求。
二、加工精度
在数控车削加工中,零件重要的径向加工部位有:Φ44的圆柱段,零件中间有Φ28的圆柱段的精度要求和表面粗糙度要求,零件的左端有Φ38的圆柱段以及深度为29.5mm的内孔和M22×1.5mm的内螺纹,零件右端有椭圆球头。由上述尺寸可以确定,零件的轴向加工尺寸该以左端面为基准。
三、定位基准选择
(1)基准重合原则;
(2)基准统一原则;
(3)便于装夹原则;
(4)便于对刀原则。
根据定位基准选择原则,避免不重合误差,便于编程,以工序的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该零件左端为Φ44的圆柱,右端为椭圆球头。加工该零件时,先以右端毛坏外圆柱为定位基准加工出零件的左端的,再以Φ44的圆柱为定位基准加工零件的右端。采用三爪自动定心卡盘的装夹方式进行零件的装夹定位。零件轴向的定位基准选择在Φ44圆柱段的左端面。
四、加工刀具
在该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中采用硬质合金Kr=90外圆车刀,副偏角取为60,断屑性较好。零件中间锥台处使用硬质合金外圆精车车刀,刀尖圆弧半径取为0.2mm。零件中间圆柱槽部分使用宽度为8mm的切槽刀。零件内孔部位使用刀柄宽度为15mm的内螺纹车刀,刀柄宽度为15mm主切削刃宽度为5mm的内切槽车刀,镗孔车刀,就可以满足加工所需。
⑸ 如何加工D型圆孔工件
一次拉削成型改成二次拉削,先拉圆孔,再拉D型部分。以圆孔定位,用车床涨胎,各部成品后,再拉D型部分。
⑹ 滑轮怎么加工 用些什么刀具 怎么保证同心度
加工滑轮用梯形切抄槽刀加工,刀头选择看滑轮材质,铸铁或铜铝滑轮用YG8钨钴合金车刀,钢类选YT15钨钴钛硬质合金,度数按实物测量或有图纸按图纸要求磨梯形切槽刀角度。同心度保证方法有;一次装夹外圆内孔一次车成 二次装夹时 ,打表找正 ,保证公差 。 内孔精度要求高时 ,可以芯轴装夹保证。
⑺ 用于外齿轮加工的静压膨胀芯轴怎么设计
请问内孔差距大用什么方法加工精度比较高?谢谢!我现在用的多片可涨式心轴,圆度能控制在0.05mm左右 但是装夹比较慢一点,请问还有精度高,生产效率高的夹具吗?
⑻ 车床芯轴生产商哪个厂家靠谱
标准芯轴是连接转动零件的一个机械零件,在现在机械领域中,零件之间的相互连接,进而保证大型设备的正常工作。固定芯轴,结构不同,受力不同,齿轮的配合也不同。安装方法也不同。
常用的轴类零件材料有35、45、50优质碳素钢,以45钢应用最为广泛。对于受载荷较小或不太重要的轴也可用Q235、Q255等普通碳素钢。对于受力较大,轴向尺寸、重量受限制或者某些有特殊要求的可采用合金钢。如40Cr合金钢可用于中等精度,转速较高的工作场合,该材料经调质处理后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选用Cr15、65Mn等合金钢可用于精度较高,工作条件较差的情况,这些材料经调质和表面淬火后其耐磨性、耐疲劳强度性能都较好;若是在高速、重载条件下工作的轴类零件;
选用20Cr、20CrMnTi、20Mn2B等低碳钢或38CrMoA1A渗碳钢,这些钢经渗碳淬火或渗氮处理后,不仅有很高的表面硬度,而且其心部强度也大大提高,因此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抗冲击韧性和耐疲劳强度的性能。
球墨铸铁、高强度铸铁由于铸造性能好,且具有减振性能,常在制造外形结构复杂的轴中采用。特别是我国研制的稀土——镁球墨铸铁,抗冲击韧性好,同时还具有减摩、吸振,对应力集中敏感性小等优点,已被应用于制造汽车、拖拉机、机床上的重要轴类零件。
心轴加工工艺要求:
一、结构分析
零件结构如图所示,包括有有圆柱、圆锥、椭圆球头、内孔及内螺纹。在数据车削加工中,零件车削加工成形的结构形状并不复杂,但零件的尺寸精度尤其是零件的几何精度要求很高,其多个直径尺寸有较严的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值等要求。
二、加工精度
在数控车削加工中,零件重要的径向加工部位有:Φ44的圆柱段,零件中间有Φ28的圆柱段的精度要求和表面粗糙度要求,零件的左端有Φ38的圆柱段以及深度为29.5mm的内孔和M22×1.5mm的内螺纹,零件右端有椭圆球头。由上述尺寸可以确定,零件的轴向加工尺寸该以左端面为基准。
三、定位基准选择
(1)基准重合原则;
(2)基准统一原则;
(3)便于装夹原则;
(4)便于对刀原则。
根据定位基准选择原则,避免不重合误差,便于编程,以工序的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该零件左端为Φ44的圆柱,右端为椭圆球头。加工该零件时,先以右端毛坏外圆柱为定位基准加工出零件的左端的,再以Φ44的圆柱为定位基准加工零件的右端。采用三爪自动定心卡盘的装夹方式进行零件的装夹定位。零件轴向的定位基准选择在Φ44圆柱段的左端面。
四、加工刀具
在该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中采用硬质合金Kr=90外圆车刀,副偏角取为60,断屑性较好。零件中间锥台处使用硬质合金外圆精车车刀,刀尖圆弧半径取为0.2mm。零件中间圆柱槽部分使用宽度为8mm的切槽刀。零件内孔部位使用刀柄宽度为15mm的内螺纹车刀,刀柄宽度为15mm主切削刃宽度为5mm的内切槽车刀,镗孔车刀,就可以满足加工所需。
⑼ 轴芯厂家怎么判断
标准芯轴是连接转动零件的一个机械零件,在现在机械领域中,零件之间的相互连接,进而保证大型设备的正常工作。固定芯轴,结构不同,受力不同,齿轮的配合也不同。安装方法也不同。
常用的轴类零件材料有35、45、50优质碳素钢,以45钢应用最为广泛。对于受载荷较小或不太重要的轴也可用Q235、Q255等普通碳素钢。对于受力较大,轴向尺寸、重量受限制或者某些有特殊要求的可采用合金钢。如40Cr合金钢可用于中等精度,转速较高的工作场合,该材料经调质处理后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选用Cr15、65Mn等合金钢可用于精度较高,工作条件较差的情况,这些材料经调质和表面淬火后其耐磨性、耐疲劳强度性能都较好;若是在高速、重载条件下工作的轴类零件;
选用20Cr、20CrMnTi、20Mn2B等低碳钢或38CrMoA1A渗碳钢,这些钢经渗碳淬火或渗氮处理后,不仅有很高的表面硬度,而且其心部强度也大大提高,因此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抗冲击韧性和耐疲劳强度的性能。
球墨铸铁、高强度铸铁由于铸造性能好,且具有减振性能,常在制造外形结构复杂的轴中采用。特别是我国研制的稀土——镁球墨铸铁,抗冲击韧性好,同时还具有减摩、吸振,对应力集中敏感性小等优点,已被应用于制造汽车、拖拉机、机床上的重要轴类零件。
轴类零件中工艺规程的制订,直接关系到工件质量、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一个零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加工方法,但只有某一种较合理,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中,须注意以下几点:
1、零件图工艺分析中,需理解零件结构特点、精度、材质、热处理等技术要求,且要研究产品装配图,部件装配图及验收标准。
2、渗碳件加工工艺路线一般为: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半精加工→渗碳→去碳加工(对不需提高硬度部分)→淬火→车螺纹、钻孔或铣槽→粗磨→低温时效→半精磨→低温时效→精磨。
3、粗基准选择:有非加工表面,应选非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对所有表面都需加工的铸件轴,根据加工余量最小表面找正。且选择平整光滑表面,让开浇口处。选牢固可靠表面为粗基准,同时,粗基准不可重复使用。
4、精基准选择:要符合基准重合原则,尽可能选设计基准或装配基准作为定位基准。符合基准统一原则。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用同一个定位基准。尽可能使定位基准与测量基准重合。选择精度高、安装稳定可靠表面为精基准。工艺规程制订得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工件的质量、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一个零件可以用几种不同的加工方法制造,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只有某一种方法是较合理的。因此,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设备条件、生产类型等具体情况,尽量采用先进加工方法,制订出合理的工艺过程。
⑽ 芯轴规格型号怎么选择合适
标准芯轴是连接转动零件的一个机械零件,在现在机械领域中,零件之间的相互连接,进而保证大型设备的正常工作,但是一些标准芯轴不方便固定和连接零件,且连接后不方便拆卸,一些传统的标准芯轴,通过限位条进行卡位零件,但是传统的限位条,不能很好的卡接和固定零件,进而影响零件的使用寿命和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标准芯轴,包括连接段、转动段和固定段,所述转动段的一端连接连接段,且其另一端连接固定段,所述固定段的端头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段的内腔中设有挡板,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杆的中间侧壁,所述挡板靠近转动轴的一侧设有弹簧,且弹簧穿插过通孔连接卡位块,所述卡位块的一侧设有凹槽,此标准芯轴结构简单,通过加入连杆和卡位块,方便对其它零件的卡住和稳固,防止芯轴在转动时,零件脱落,且通过弹簧方便卡位块的移动,便于固定段可以方便的穿插过在零件的通孔,提高零件安装效率和维修效率,此结构卡接方便,方便固定连接件,方便安装使用和更换芯轴。
轴类零件中工艺规程的制订,直接关系到工件质量、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一个零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加工方法,但只有某一种较合理,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中,须注意以下几点:
1、零件图工艺分析中,需理解零件结构特点、精度、材质、热处理等技术要求,且要研究产品装配图,部件装配图及验收标准。
2、渗碳件加工工艺路线一般为: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半精加工→渗碳→去碳加工(对不需提高硬度部分)→淬火→车螺纹、钻孔或铣槽→粗磨→低温时效→半精磨→低温时效→精磨。
3、粗基准选择:有非加工表面,应选非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对所有表面都需加工的铸件轴,根据加工余量最小表面找正。且选择平整光滑表面,让开浇口处。选牢固可靠表面为粗基准,同时,粗基准不可重复使用。
4、精基准选择:要符合基准重合原则,尽可能选设计基准或装配基准作为定位基准。符合基准统一原则。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用同一个定位基准。尽可能使定位基准与测量基准重合。选择精度高、安装稳定可靠表面为精基准。工艺规程制订得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工件的质量、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一个零件可以用几种不同的加工方法制造,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只有某一种方法是较合理的。因此,在制订工艺规程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设备条件、生产类型等具体情况,尽量采用先进加工方法,制订出合理的工艺过程。
轴一般由轧制圆钢或锻件经切削加工制造。轴的直径较小时,可用圆钢棒制造;对于重要的,大直径或阶梯直径变化较大的轴,多采用锻件。为节约金属和提高工艺性,直径大的轴还可以制成空心的,并且带有焊接的或者锻造的凸缘。对于形状复杂的轴(如凸轮轴、曲轴)可采用铸造。
1、轴毛坯的选择
对于自锁螺母光轴或轴段直径变化不大的轴、不太重要的轴,可选用轧材圆棒做轴的毛坯,有条件的可直接用冷拔圆钢;对于重要的轴受载、受载较大的轴、直径变化较大的阶梯轴,一般采用锻柸;对于形状复杂的轴可用铸造毛坯。
2、根据使用条件选用轴的材质
多数轴即承受转矩又承受弯矩,多处于变应力条件下工作,因此轴的材料应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用于滑动轴承时,还要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其中优质碳素结构钢使用广泛,45钢最为常用,调质后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不太重要的轴也可用Q235、Q275等普通碳素结构钢。高速、重载的轴、受力较大而要求尺寸小的轴以及有特殊要求的轴,要用合金结构钢,如铬钢,铬镍钢、硅锰钢等。合金钢对应力集中敏感性小,在机械行业应用日趋增多。
3、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工艺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冷作硬化是一种机械表面处理工艺,也可以用来改善轴的表面质量,提高疲劳强度,其方法有喷丸和滚压等。喷丸表面产生薄层塑性变形,并大大降低表面粗糙度,硬化表层,也能消除微裂纹,使表面产生残余压缩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