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竹怎么加工出来的
Ⅰ 好吃的腐竹是怎么做出来的
腐竹又叫豆腐皮,目前市面上的腐竹大多是采用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作为中国传统的民族特色食品,腐竹在各种类型的菜肴当中几乎都是人见人爱,不管是凉菜还是调汤、炒菜,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更关键是,营养价值在豆制品中最高,却又特别便宜,简直性价比爆棚。
因此,腐竹的市场需求比较稳定,开展腐竹加工项目,只要不是在当地有特别多同质化的竞争,市场方面的风险比较小,加工工艺也比较简单易学。
Step 8 干燥:待竿上放满皮后,将其送到干燥室进行干燥。干燥室的温度要保持在40℃以上,干燥时间为12小时左右。
Step 9 成品:判断成品质量的标准,首先从外观看,腐竹呈现金黄色,从质量来看,不折、不碎、无湿心,并且水分含量不超过10%。
经过以上加工工艺之后,就能得到腐竹的成品了,只要各个步骤的参数控制得当,腐竹的味道肯定不会让人失望。
本文来源土流网农业频道,转载请注明来源“土流网农业”
Ⅱ 腐竹是怎么做出来视频
来鑫❤丰❤看生产视频
Ⅲ 腐竹怎么做出来的
很多人没有听过腐竹这个名词,按照字面解释与腐烂的竹子相关,其实腐竹与竹子是没有联系的,那么腐竹是怎么制成的呢?其实腐竹与黄豆有关,是黄豆经过加工制成的食品,从选择黄豆到腐竹的形成需要很长的过程,包括了多个步骤才能制成,所做出来的腐竹颜色为黄色,有黄豆的味道,详细的制作流程有:
工艺流程
选豆→去皮→泡豆→磨浆→甩浆→煮浆→滤浆→提取腐竹→烘干→包装
选豆去皮
选择颗粒饱满的黄豆为宜,筛去灰尘杂质。将选好的黄豆,用脱皮机粉碎去皮,外皮吹净。去皮是为了保证色泽黄白,提高蛋白利用率和出品率。
泡豆
将去皮的黄豆用清水浸泡,根据季节,气温决定泡豆时间:春秋泡4~5小时,冬季7~8小时为宜。水和豆的比例为1∶2.5,手捏泡豆鼓涨发硬,不松软为合适。
磨浆甩浆
用石磨或钢磨磨浆均可,从磨浆到过滤用水为1∶10(1公斤豆子,10公斤水),磨成的浆汁。采用甩干机过滤3次,以手捏豆渣松散,无浆水为标准。
煮浆滤浆
浆甩干后,由管道流入容器内,用蒸汽吹浆,加热到100~110℃即可。浆汁煮熟后由管道流入筛床,再进行1次熟浆过滤,除去杂质,提高质量。
提取腐竹
熟浆过滤后流入腐竹锅内,加热到60~70℃左右,约10~15分钟就可起一层油质薄膜(油皮),利用特制小刀将薄膜从中间轻轻划开,分成两片,分别提取。提取时用手旋转成柱形,挂在竹竿上即成腐竹。
烘干包装
把挂在竹竿上的腐竹送到烘干房,顺序排列起来。烘干房温度达50~60℃,经过4~7小时,待腐竹表面呈黄白色、明亮透光即成。
腐竹是怎么制成的呢?通过文章的讲解我们已经知道腐竹制作的整个过程,患者掌握了其步骤后发现要把黄豆制成豆浆后才能提取腐竹,此时要注意多方面的技巧,黄豆磨成豆浆时会有股豆腥味,而把腐竹制成后还要晾晒,晒干后还要存放好,受到潮湿或是多雨天气的影响,腐竹容易出现霉点,从而影响到腐竹的质量。
Ⅳ 腐竹 是怎么制成的 是什么做成的
腐竹实际上是做豆腐的时候最上层的豆油,营养价值很高,但现在的食品多由化学原料一种增筋剂制成
Ⅳ 腐竹是怎么加工做的吃多有害吗,
腐竹燃烧应该是无害的
不知道楼主说的是不是食用的腐竹,食用的腐竹主要成分应该是蛋白质类
所以燃烧无害
Ⅵ 腐竹是什么做的,腐竹是怎么做出来的,腐竹是什么东西
腐竹是将豆浆加热煮沸后,经过一段时间保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挑出后下垂成枝条状,内再经干燥而成。其容形类似竹枝状,称为腐竹。家庭熬煮豆浆时只要豆浆煮沸改小火,保持豆浆表面平静,一会就会发现豆浆表面凝固成一层豆浆皮,这时只需用长竹筷把它轻轻挑起搭在绳上,晾干后就是市场出售的腐竹。腐竹实物图片如下:
图一为干品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