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干如何加工
Ⅰ 鱼干是怎样晒的,应该主要些什么
1、剖割
剖割分别有三种形式背剖、腹剖和腹边。主要是依据你选择的鱼类的大小来进行选择哪种方法。记得要除去鱼内的内脏及牙墩,把脊骨的血污及多余部分除去。
(1)鱼干如何加工扩展阅读:
鱼干多以青、草、鲢、鳜、鲤、鲫等淡水鱼为原料,盐腌后晒成咸淡适中的水产品。常见的有鱿鱼干、鲍鱼干、银鱼干等。
鱿鱼,90%以上加工成鱿鱼干,系海产八珍之一。
鲍鱼是海产贝类,将鲜鲍鱼剥去贝壳,去掉内脏,取耳腹足,放入开水锅中煮熟,取出晾干即成干鲍鱼。
银鱼,即海蜒,白色稍透明,长不过3厘米左右,通体无鳞,一向作为整体性食物应用(即内脏、头、翅等均不去掉,整体食用),而整体性食物作为一种天然的“长寿食品”为国际营养学所确认。
夏天多吃这些蛋白质和盐分过高的食品,会造成口渴,加剧脱水。由于大量蛋白质会增加身体的产热量,故而酷暑时应少吃这类食品。如果吃了鱼干,应当多喝水、豆汤或淡茶,并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
参考资料:网络——鱼干
Ⅱ 鱼干的各种制作
1、原料选择:鱿鱼体表易发红。为保证成品质量,原料必须迅速处理,按鱼体大小要分类加工,并用海水洗净体表污物。
2、剖割:根据捕捞方法和鱼体鲜度差异,采用挑割法和剖腹法两种。
(1)挑割法。左手紧握鱼背,鱼头向人身方向,鱼腹朝上使腹腔突起,右手持刀(刀口朝上),刀口尖部自突起的腹腔内伸入至鱼尾末端约1~2厘米处,刀尖锋即向上顶挑一刀,这时,刀口应顺腹腔正中心割开,使二边肉片对称美观。挑割时刀尾尖部应紧贴腹腔内肉面,严防刀尾撞破墨囊,影响制品外观。
(2)剖割法。将鱿鱼头部向外,鱼腹朝上置于木垫或鱼台上,左手手心向上,食、中指伸入鱼腹腹腔内将腹面托起弹开,右手持刀,刀口向下朝腹腔中心向鱼尾方向把肉面剖开。其它要点同挑割法。按上述两法剖割后,应随手摘除墨囊。
3、头部剖割:由于两种剖割法的不同,鱼头持放方向正好相反,因此,在头部剖割的刀向也正好相反。剖割时,刀口对准颈端从水管中心向头和肉腕中央剖切,顺手向左右两眼边分别各斜切一刀,割破眼球,排除眼液,以利干燥。挑割法是把刀口拉后往头部方向剖割;剖割法是把刀口推向头部剖割。4、摘除内脏:剖割好的鱼体放于木板上,由另一人摊开腹腔两边肉片,用右手的拇、食、中指沿腹尾末端向头部方向抓下全部内脏。同时防止抓掉海螵蛸(俗称软骨)和嘴。
5、洗涤:将去除内脏的鱼体置于海水中洗涤,清除内面的污物、粘液。然后两条肉面摊开对合叠起,置于清洁的容器中沥干水分待出晒。防止乱叠而引起肉面变红。
6、干燥:有吊晒法和帘晒法两种。
(1)吊晒法:用1米长竹签穿在鱿鱼尾端的两块肉鳍上,鱼头向下,每根竹签串10条,然后用绳子把竹签绑挂在竹架上吊晒。次日把晒过的鱿鱼从竹签上卸下,平放于晒具上继续晒。至4~5成干时整型。其方法是用两手的拇、食、中三指捻拉肉面及肉腕,使之平展对称,呈长三角形。先整肉面,后整肉腕,两条长触腕整向一边,尽可能保持完整。至7~8成干止,要边整型边翻晒5次左右。不上霜粉者,晒至足干即可收藏。要上霜粉的可按规格分等级后分别堆叠,盖上麻袋罨蒸。继续翻晒至足干包装进库。(2)帘晒法:即平铺于竹帘上,先晒鱼背,利于沥水,后翻晒腹肉。整型翻晒工序同吊晒法。
雌鱿鱼(有粘附卵黄的)应挑选另行干燥。
7、包装与贮藏:成品干后可分级包装。背长20厘米以上的为一级品,14~20厘米的为二级品,8~14厘米的为三级品。包装用篓,内衬防潮物(如竹叶),每10条成品背腹叠法一致,用长触腕当绳子扎成一小捆,结头夹在成品中间,篓底一层背向下,头部向篓心,环形排列,依次叠装至篓面,最上层背要朝上,覆盖防潮物,披上篓盖扎牢。标明产地、等级、净重。贮藏于通风干燥的仓库,底层垫上货架,一般可保藏1年以上。 银鱼干营养分析:银鱼属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对高脂血症患者食之亦宜。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平,善补脾胃,且可宣肺、利水,可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虚劳诸疾。
银鱼干适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适宜体质虚弱,营养不足,消化不良者食用;适宜高脂血症、脾胃虚弱、肺虚咳嗽、虚劳等症。
银鱼干食疗作用:银鱼味甘、性平,归脾、胃经;有润肺止咳、善补脾胃、宣肺、利水的作用;可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虚劳诸疾。
银鱼干做法指导:银鱼可制软炸等菜肴,还可制汤。
卤鱼干多以青、草、鲢、鳜、鲤、鲫等淡水鱼为原料,盐腌后晒成咸淡适中的水产品。 制作方法:
1、剖割:按照鱼类大小分别采用背剖、腹剖和腹边剖三种形式。背剖,一般用于鱼大肉厚的。剖割时从鱼背鳍下第二鳞片进刀,刀至鱼头骨时,微斜在头骨正中切开。除去内脏及牙墩,把脊骨的血污及腹内黑衣粘膜,用刀片轻轻刮去。若鱼身较大,应在脊背骨下及另一边的肉厚处,分别开吞刀、夹刀及片刀,使盐水易于渗透。鱼小肉薄的,可采用腹剖。即在鱼腹正中进刀,两片对称剖开。腹边剖割的,可在鱼身中线下边切入,上至鱼眼外围,下到尾部肛门上为止。剖割后,去掉内脏。2、洗涤:剖割后在血液凝固前,用刷子逐条地在清水中洗刷去血污、粘液,放进筐内,滴干水分,即可进行腌制。也可以将洗涤后的鱼体投入事先备好的卤液中,浸洗3~5小时,取出滴干卤水,再行腌制。
3、盐腌:根据鱼体大小确定用盐数量,一般每100千克鱼用盐18~24千克。冬、春季偏少,夏、秋季节偏多。腌制时,将盐均匀地擦敷在鱼体、鱼鳃、吞刀、眼球及钓孔内。然后置于腌池内,肉面向上,鱼鳞向下,鱼头稍放低,鱼尾斜向上,层层排叠。叠至池口时,可继续排叠,直至超出池口10~15厘米。经4~5小时后,鱼体收缩至与池口平齐时,再加撒一层封口盐,并用竹片盖面,石头加压。使鱼体浸入卤水,充分吸收盐分,脱出水分。夏天还可以避免苍蝇在鱼体上生蛆。
4、晒干:鱼出卤时,利用卤水将鱼体洗刷一次,除去沾染的污物,滴干卤水后,排放于晒鱼帘上。鱼鳞向上,晒1~2小时后翻成肉面向上,晒至中午时,将鱼收进室内或将竹帘两头掀起盖上鱼体,让其凉至下午3~4时,利用弱阳光再晒。经过2~3天晒至鱼肚鱼鳃挤不出水分时,就干燥了。
Ⅲ 干鱼筋如何加工
1、剖割
按照鱼类大小分别采用背剖、腹剖和腹边剖三种形式。背剖,一般用于鱼大肉厚的。剖割时从鱼背鳍下第二鳞片进刀,刀至鱼头骨时,微斜在头骨正中切开。除去内脏及牙墩,把脊骨的血污及腹内黑衣粘膜,用刀片轻轻刮去。若鱼身较大,应在脊背骨下及另一边的肉厚处,分别开吞刀、夹刀及片刀,使盐水易于渗透。鱼小肉薄的,可采用腹剖。即在鱼腹正中进刀,两片对称剖开。腹边剖割的,可在鱼身中线下边切入,上至鱼眼外围,下到尾部肛门上为止。剖割后,去掉内脏。
2、洗涤
剖割后在血液凝固前,用刷子逐条地在清水中洗刷去血污、粘液,放进筐内,滴干水分,即可进行腌制。也可以将洗涤后的鱼体投入事先备好的卤液中,浸洗3~5小时,取出滴干卤水,再行腌制。
3、盐腌
根据鱼体大小确定用盐数量,一般每100千克鱼用盐18~24千克。冬、春季偏少,夏、秋季节偏多。腌制时,将盐均匀地擦敷在鱼体、鱼鳃、吞刀、眼球及钓孔内。然后置于腌池内,肉面向上,鱼鳞向下,鱼头稍放低,鱼尾斜向上,层层排叠。叠至池口时,可继续排叠,直至超出池口10~15厘米。经4~5小时后,鱼体收缩至与池口平齐时,再加撒一层封口盐,并用竹片盖面,石头加压。使鱼体浸入卤水,充分吸收盐分,脱出水分。夏天还可以避免苍蝇在鱼体上生蛆。
4、晒干鱼出卤时,利用卤水将鱼体洗刷一次,除去沾染的污物,滴干卤水后,排放于晒鱼帘上。鱼鳞向上,晒1~2小时后翻成肉面向上,晒至中午时,将鱼收进室内或将竹帘两头掀起盖上鱼体,让其凉至下午3~4时,利用弱阳光再晒。经过2~3天晒至鱼肚鱼鳃挤不出水分时,就干燥了。
Ⅳ 鱼干制作方法
剖好的新鲜复海鲜鱼可以放入一制个塑料盆中或者塑料桶中,能盛水的容器即可。图为晒鱼干的大姐将剖好的鱼放入盆中。
放入盆中的海鲜鱼剖面向上,摆满一层后,撒上粗粒的食盐,用来暂时腌制海鲜鱼,这是为了给鱼肉杀板,用盐量大约是海鲜鱼分量的四分之一。剖好一层撒一次盐,让所有的海鲜鱼剖面都能撒到。
所有的海鲜鱼都剖好撒盐后,就可以加入海水,记住是海水而不是淡水,腌渍大约一个小时就可以了,时间长了,盐分进入鱼体多了,鱼干在吃的时候就咸了。
腌制和晾晒鱼干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看,但观看的过程还主要是看制作的过程。
腌渍一个小时左右后,鱼干就可以捞出来用淡水冲洗干净,去掉多余的盐和海水,这样晒出来的鱼干就是甜晒鱼干。咸晒的鱼干一般是海鲜鱼不新鲜或者是天气不好时才不得已而为之的,甜晒鱼干的价格也比咸晒的要贵很多。图为正在晾晒的鲅鱼干。
为什么要在秋冬季才晾晒鱼干呢?很简单,春夏季温度高,海鲜容易变质,再就是苍蝇比较多,被苍蝇叮过后会生蛆的。秋冬季空气干燥、没有苍蝇叮了,像图中这样大、厚实的海鲜鱼一天就能晒到3成干,2天多就可以晒出成品鱼干来。
Ⅳ 鱿鱼干的加工方法
1.选择晒鱼场。选择靠近海边,交通便利,提水方便,平坦开阔的空地作 为晒鱼场。要保持场地卫生整洁,无污物。如有条件可用水泥地作晒鱼场。
2.设置支架。晒制工具有两种:一种为固定支架,利用水泥柱或木桩,每两根相互搭成三角形的支架,两个支架的间距4-5米,中间拉7-8道铁丝,并在铁丝上各挂若干只可移动小铁钩,每两条铁丝间隔20-30厘米,立桩高3米。另一种方式是活动网架,用细竹竿扎成3米×1.5米的框架,中间挂尼龙网片。这种网架运用灵活,不受场地限制。
3.建浸鱼池
选择停车卸货方便的地方,建造几个浸鱼用的水泥池,池子规格为2米×2米x 1.5米,底部设有排水口,以便排水。 1.选料。因鱿鱼体表容易发红,为保证成品质量,原料必须及时处理,按鱼体大小、鲜度分别挑选分类,并用海水洗净体表污物。
2.浸泡。如用冰冻鱿鱼,须投入浸鱼池申,用新鲜海水将鱿鱼投入浸泡8小时或半天。解冻必须适度,只要结冻的鱼体能分离,单体稍微发软,解冻就应结束,以免鱼体发红,影响商品质量。若晒场离海边较远,提取海水不便而改用F{来水时,必须加盐。加盐量按客户的要求来定,浸泡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水温保持在I0-200C之问,不要忽高忽低。浸泡直到鱼体变硬、鱼腹变软后,捞出:沥干水分,即可进行加工。
3.剖割,根据捕捞方法和鱼体鲜度差异,采用挑割法和剖腹法两种。
①挑割法:左手紧握鱼背,鱼头向人体方向,鱼腹朝七使腹腔突起,右手持刀(刀口朝上).刀口尖部自突起的鱼腹腔内伸人至鱼尾末端1-2厘米处,将刀尖锋口向上顶挑l刀,这时刀口顺鱼腹腔内正中心割开,使两边肉片对称呈蝴蝶状。挑割时刀尾尖部应紧贴鱼腹腔内肉面,严防刀尾撞破墨囊,影响制品外观。
②剖腹法:将鱿鱼头部向外,腹部朝上置下木垫或鱼台上,左手手心向上,食、巾指伸人鱼腹腔内将腹面托起弹开,右手持刀,刀口向下朝鱼腹腔中心向鱼尾方向把肉片剖开。鱼腹腔剖开后,随手摘除鱼墨囊,然后将刀口对准鱼颈端从鱼水管中心向头和肉腕中央剖切,顺手向左右两眼边分别各斜切l刀,割破眼球,排除眼液,以利干燥。
4.除内脏:将削割好的鱿鱼放在木板上,由另一个人扒开鱼腹腔两边肉片,用右手的拇、食、中指沿鱼腹尾末端向头部方向挖出全部鱼内脏,同时防止抓掉海螵蛸(俗称墨鱼骨)和嘴。
5.冼涤,将除去内脏的鱼体置于海水(或J- 2%- 3%的食盐水)中洗涤,除去污物、黏液,用淡水洗去盐水液,然后把两条鱿鱼肉摊开对合叠起,置于清洁的容器巾沥干水分待晒。要防止乱叠而引起肉面变红。
6.干燥,晒制鱿鱼干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进行,因此时晴天少雨,气候干燥,鱼体易干燥。鱿鱼晒制一般需6-10天。干燥可采用吊晒法和网晒法。
吊晒法:操作时把鱿鱼摆放在铁丝网片上,用竹签撑开胴体,用小铁钩住鱿鱼尾部挂在固定的支架上,使鱼头朝下,以便渗出体内水分。晒至四至五成于时整形,主要检查小竹签是否起到定型作用。如果发现外形不够美观,可用竹签重新穿刺撑开定型。
网晒法:把鱿鱼平铺在网帘上,先晒鱼背,以利于沥水,后翻晒腹肉,晒至四至五成干时整形,用手指拉伸肉面及肉腕,使之平展对称。l天之内翻动4-5次(雌鱼有卵黄的挑出另行干燥)。
7.腌蒸。鱿鱼晒至八成千时,若成品需要上霜粉,就要将鱿鱼干放人筐内,四周用稻草或麻袋密封,放置7-10天后进行腌蒸。腌蒸的作用是使鱼体部分水分向外扩散,并从肌肉中析出甜菜碱等氮化物。干燥后体表会附着1层白色晶体状物体,好像霜花一样,商业上称为“血鲞”。这种物质带有甜味,可增添滋味。将腌蒸盾的鱼干搬到晒场上,晒至充分干燥,然后包装入库。
8.分级,根据国标标准,背长25厘米以上为特级品,20-25厘米为l级品,14-20厘米为2级品,8-14厘米为3级品,水分均应小于20%。
9.包装。包装丁序应在卫生条件好的室内进行。晒制好的鱿鱼干体色微红,肉质白嫩,质量上乘。经过人工整理,把细长的鱼触腕理直、平顺,胴体放平,每10条鱿鱼背腹相叠捆扎一起,整齐装入衬有塑料袋的鱿鱼专用纸箱(每15千克为一标准箱),注明产地、等级、净重,装满后用胶带封口,投放市场销售或储藏于通风干燥的仓库,底层垫上货架,可储藏1年以上。
Ⅵ 鱼干制品主要有哪些加工方法
水产干制品的种类很来多,根据源鱼的种类和产品的要求,大致可分为生干品、煮干品、盐干品和调味干制品四大类。①生干品:原料不经盐渍、调味或煮熟处理而直接干燥的制品。生干品的主要优点是,原料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较少,复水性好,水溶性营养物质流失少,基本上保持原有品种的良好风味,并有较好的色泽。②煮干品:以新鲜原料经煮熟后进行干燥的制品,在南方干制加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制品具有较好的味道和色泽,食用方便,能较长时间地贮藏。③盐干品:经过盐渍后干燥的制品。一般都用于不宜进行生干和煮干的大、中型鱼类的加工和来不及进行煮干的小杂鱼加工。优点是加工操作比较简便,适合于高温和阴雨季节的加工,制品的保藏期限较长。盐干品有两种制品,一种是腌渍后直接进行晒干的鱼制品,一种是腌渍后经漂淡再行干燥的制品。④调味干制品:原料经调味料拌或浸渍后干燥的制品,也可以是先将原料干燥至半干后浸调味料再干燥。调味干制品有一定的保藏性能,产品大部分可直接使用,携带方便,是一种价廉物美、营养丰富的产品。
Ⅶ 鱼片干是怎么制作的
随着淡水渔业的迅速发展和养鱼技术的不断进步,鱼产量大幅度提高,如何使鱼产品均衡上市,解决鱼货淡旺季供应不均的矛盾和增加鱼产品的附加值,使养鱼户既增产又增收,是人们特别关心的问题,因此,淡水鱼的保鲜与加工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调味鱼干片是用生鲜淡水鱼为原料,经处理、调味、烘烤、碾压拉松而制成的淡水鱼的加工产品。它具有制造工艺简单、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携带和食用方便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现将其加工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一、加工的工艺流程
原料鱼→三去(去鳞、去内脏、去头)→开片→检片→漂洗→沥水→调味渗透→摊片→烘干→揭片(生干片)→烘烤→滚压拉松→检验→称量→包装(成品)。
二、操作要点
1.原料的选用:用来加工淡水鱼调味鱼干片的原料鱼,一般有鲢鱼、鳙鱼、草鱼、鲤鱼等,调味鱼干片的质量一般受原料鱼新鲜度的直接影响,即原料鱼新鲜,可制得味美质优的鱼干片,因此,应选用捕获鲜的或冷冻淡水鱼为原料。要求鱼体完整,气味、色泽正常,肉质紧有弹性,原料鱼的大小一般选用0.5千克以上的鱼。
2.原料处理:先将鱼去鳞片,然后用刀切去鱼体上的鳍,沿胸鳍根部切去头部。自胸部切口拉出雌鱼的内脏,用于摘除卵巢,以备加工成鱼子。接着用鱼体处理机将雌、雄鱼一起去鳃、开腹、去内脏、去肾和腹内膜,然后用毛刷洗刷腹腔,去除血污和黑膜。
3.开片:开片刀用扁薄狭长的尖刀,刀口锋利,一般由头肩部下刀连皮开下薄片,沿着脊排骨刺上层层开片(腹部肉不开)(肉片厚2毫米),留下大骨刺,供作他用。
4、检片:将开片时带有的大骨刺、红肉、黑膜、杂质等检出,保持鱼片洁净。
5.漂洗:淡水鱼片含血液多,必需漂洗,漂洗是提高鱼片质量的关键。常用的漂洗法是将鱼片装入篾箩内,再把箩浸入擦洗槽内,用循环水反复漂洗干净。有条件的加工厂可将漂洗槽灌满自来水,倒入鱼片,用空气压缩机通气使其激烈翻滚,洗净血污,漂洗的鱼片洁白有光,肉质较好。然后捞出沥水。
6、调味:调味液的配方为,水100份、白糖70-80份、精盐20-25份、料酒20-25份、味精15-20份。配置好调味液后,将漂洗沥水后的鱼片放入调味液中腌渍。以鱼片100千克,加入调味液15升为宜。加入调味液腌渍渗透时间为30-60分钟,并常翻拌,调味温度为15℃左右,不高于20℃。要使调味液充分均匀渗透。
7.摊片:将调味腌渍后的鱼片,摊在烘帘或尼龙网上,摆放时,片与片之间距要紧密,片张要整齐抹平,再把鱼片(大小片及碎片配合)摆放,如鱼片3-4片相接,鱼肉纤维纹要基本相似,使鱼片成型平整美观。
8、烘干:采用烘道热风干燥,烘干时鱼片温度以不高于35℃为宜,烘至半干时将其移至烘道外,停放2小时左右,使鱼片内部水分自然向外扩散后再移入烘道中干燥达规定要求。
9、揭片:将烘干的鱼片从网片上揭下,即得生鱼片。
10、烘烤:将生鱼片的鱼皮部朝下摊放在烘烤机传送带上,经1-2分钟烘烤,温度180℃为宜,注意烘烤前将生片喷洒适量的水,以防鱼片烤焦。
11.碾压拉松:烘烤后的鱼片经碾片机碾压拉松即得熟鱼片,碾压时要在鱼肉纤维的垂直方向(即横向碾压才可拉松,一般需经二次拉松,使鱼片肌肉纤维组织疏松均匀,面积延伸增大。
Ⅷ 鱼产品加工怎么做
想做鱼产品加工需要很多的条件
首先鱼的来源是否充足、供应是否及时
哪种内鱼多、
其中最重要容的一点就是鱼的种类
比如花鲢的加工主要是鱼头,现在做的比较好的就是杭州的千岛湖有机鱼了
斑点叉尾洄(沟念)加工主要是鱼肉制品,因为货源广,价格便宜,出肉多(增肉率高)
鲟鱼加工投资比较大,可以说鲟鱼全身都是宝,鲟鱼鱼子酱被称为黑珍珠、鱼皮可以做小饰品或皮具
鱼头可以单加工(因为鲟鱼的鱼头都是软骨,人们都非常的爱吃)至于器官可以拿去做鱼粉
小野杂鱼拿去做鱼干等
你要考虑的是你所在的地方什么鱼产量大
在考虑做什么样的加工、投资等
一个项目的产生并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
希望能帮到你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
留言给我
Ⅸ 怎么制作鱼干 家常的那种
卤鱼干的制作方法
卤鱼干多以青、草、鲢、鳜、鲤、鲫等淡水鱼为原料,盐腌后晒成咸淡适中的水产品。
制作方法
1.剖割:按照鱼类大小分别采用背剖、腹剖和腹边剖三种形式。背剖,一般用于鱼大肉厚的。剖割时从鱼背鳍下第二鳞片进刀,刀至鱼头骨时,微斜在头骨正中切开。除去内脏及牙墩,把脊骨的血污及腹内黑衣粘膜,用刀片轻轻刮去。若鱼身较大,应在脊背骨下及另一边的肉厚处,分别开吞刀、夹刀及片刀,使盐水易于渗透。鱼小肉薄的,可采用腹剖。即在鱼腹正中进刀,两片对称剖开。腹边剖割的,可在鱼身中线下边切入,上至鱼眼外围,下到尾部肛门上为止。剖割后,去掉内脏。
2.洗涤:剖割后在血液凝固前,用刷子逐条地在清水中洗刷去血污、粘液,放进筐内,滴干水分,即可进行腌制。也可以将洗涤后的鱼体投入事先备好的卤液中,浸洗3~5小时,取出滴干卤水,再行腌制。
3.盐腌:根据鱼体大小确定用盐数量,一般每100千克鱼用盐18~24千克。冬、春季偏少,夏、秋季节偏多。腌制时,将盐均匀地擦敷在鱼体、鱼鳃、吞刀、眼球及钓孔内。然后置于腌池内,肉面向上,鱼鳞向下,鱼头稍放低,鱼尾斜向上,层层排叠。叠至池口时,可继续排叠,直至超出池口10~15厘米。经4~5小时后,鱼体收缩至与池口平齐时,再加撒一层封口盐,并用竹片盖面,石头加压。使鱼体浸入卤水,充分吸收盐分,脱出水分。夏天还可以避免苍蝇在鱼体上生蛆。
4.晒干:鱼出卤时,利用卤水将鱼体洗刷一次,除去沾染的污物,滴干卤水后,排放于晒鱼帘上。鱼鳞向上,晒1~2小时后翻成肉面向上,晒至中午时,将鱼收进室内或将竹帘两头掀起盖上鱼体,让其凉至下午3~4时,利用弱阳光再晒。经过2~3天晒至鱼肚鱼鳃挤不出水分时,就干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