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字加工字是什么字
A. 早加工是什么字
冮 姓氏,音gāng,主抄要居住在东北三省地区,目前全国各省市包括国外均有分布。
有两种说法:一种为满族改汉姓,另一种为自“江”姓新造字而来,但均无历史文献记载。不过,无论根据哪种说法,“冮”姓的出现时间均推测为明末清初时间,而居住地则集中聚居于东北三省地区。
满族改汉姓说法如下:属于满洲镶红旗,但并没有随满清王朝入关,可能是由于早期满清建立时,加入的其它小的部落,或是汉族人。一直居住在满族的发源地东北三省地区。南方的应该是近代少量迁居过去的。
自“江”姓新造字而来说法如下:祖上为明代大臣,明末时,将“江山”的“江”去一点作为家族姓氏,取“江山不在”之意。
B. 早字加工字是什么字啊。(早+工)
早字加工字组不成字。
一、早字能加的偏旁:
1、加“艹”——草
2、加“立”——章
3、加“卜”——卓
4、加“西”——覃
5、加“口”——唕
二、早字能加的偏旁字解释:
1、草:cǎo
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割~。
2)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绳。~鞋。
3)旧指山野、民间:~贼。~野。
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
5)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
6)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a)汉字形体的一种:~书。~写。真~隶篆。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大~。小~。
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案。~稿。
8)起草:~拟。
2、章:zhāng
1)诗、文、歌曲的段落:第一~。乐~。
2)章程;条目:党~。招生简~。
3)条理:杂乱无~。
4)图章:印~。盖~。
5)佩戴在身上的标志:徽~。领~。
6)古又同“嫜(zhāng)”。
3、卓:zhuó
1)高而直:~立。
2)高明;不平凡:~见。~越。
3)古又同“桌(zhuō)”。
4、覃:qíntán
1)[ qín ]
姓。
2)[ tán ]
延及。
深:~思。
5、唕:zào
同“唣”。
(2)早字加工字是什么字扩展阅读
一、早字能加的偏旁字组词:
1、唕:啰唕
2、覃:参覃覃被广覃
3、卓:卓著卓然超卓
4、章:章程宪章文章
5、草:花草草原草书
二、词语解释:
1、花草[ huā cǎo ]
指供观赏的花和草。
2、草原[ cǎo yuán ]
生长着旱生或半旱生草本植物的大片土地。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叫温带草原,间或杂有耐旱的灌木;分布在热带地区的叫热带草原,常见稀疏的树木。
3、草书[ cǎo shū ]
汉字字体之一。字形比隶、楷简化,笔画牵连曲折,便于迅速书写。从汉代以来,体势屡有变迁,有章草、今草、狂草、行草等。
4、章程[ zhāng chéng ][ zhāng cheng ]
1)[ zhāng chéng ]
书面写定的组织规程或办事条例。
2)[ zhāng cheng ]
指办法:心里还没个准~。
5、宪章[ xiàn zhāng ]
1)效法。
2)典章制度。
3)某个国家的具有宪法作用的文件;规定国际机构的宗旨、原则、组织的文件。
C. “早”字加上什么偏旁可以变成另外一个字
拼音:zǎo
部首:日
部外笔画:2
总笔画:6
基本释义:
1.太阳出来的时候:~晨。~晚。
2.时间靠内前,有一定的时间以前容:~退。~恋。~慧(幼时聪明)。~衰。~逝(早死)。
3.时间在先的,从前:~期。~春。~已。
变形:
1.早加“艹”:草;小草。
2.早加“立”:章;文章。
3.早加“卜”:卓;卓越。
4.早加“西”:覃;覃思。
D. 早字加一笔是什么字
是: 皁【zào】
一、皁的释义:
1、黑色。
2、旧时衙门差役。
3、肥皂。
二、皁的组词:版
吏皁、权服皁、閤皁、夫皁
肥皁、门皁、阁皁、黔皁
(4)早字加工字是什么字扩展阅读
一、字形对比:
三、相关组词:
1、吏皁[lì zào]
胥吏和差役。
2、服皁[fú zào]
亦喻受人恩养。
3、閤皁[gé zào]
山名。
4、夫皁[fū zào]
差役。
5、门皁[mén zào]
亦作“门皂”。看门的差役。
E. “早”字加偏旁能组成哪些字
草、章、卓、覃、唕
F. 早字加一横是什么字
[hàn]
旱
(形声。字从日,抄从干,干亦声。“干”指“盾”。“日”与“干”联合起来表示“日光强烈到必须用盾牌来阻挡”、“用盾牌来保护庄稼,使其免受阳光过度照射”。本义:日光强烈到庄稼的水分蒸发殆尽的程度。转义:久不下雨)
【释义】 ①长时间没有降水或降水太少:旱灾|干旱|旱涝保收。②跟水无关的;陆地上的:旱烟|旱冰|旱田|旱路|旱鸭子。
【旱季】 hàn jì 不下雨或雨水很少的季节。
〖例句〗每逢旱季,就得到水库里去引水,以确保农作物的生长。
【旱灾】 hàn zāi 由于长期干旱缺水造成作物枯死或大量减产的灾害。
〖例句〗为了确保产量,减少旱灾带来的损失,政府动员各村各户到河里去抽水灌苗。
G. “早”字偏旁的字有哪些
草、章、卓、覃、旱
一、草拼音:cǎo
释义:
1、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
2、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草料。柴草。稻草。
3、粗糙,不细致:草率(shuài )。草鄙(粗野朴陋)。草具(粗劣的食物)。
4、汉字的一种书体:草书。草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草。
5、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草拟。草诏(为皇帝草拟诏书)。
6、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草野。草莽。草寇。草贼。
7、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草鸡。
二、章拼音:zhāng
释义:
1、歌曲诗文的段落:章节。章句。乐章。章回体。顺理成章。断章取义。
2、条目,规程:章程。章法。简章。党章。约法三章。
3、修理:杂乱无章。
4、花纹,文采:黑质而白章。
5、戳记:图章。盖章。
6、佩带的身上的标志:袖章。领章。徽章。像章。
7、奏本:奏章。本章。
8、古同“彰”,彰明。
9、姓。
三、卓拼音:zhuó
释义:
1、超高,超,不平凡:卓见。卓然。卓越。卓著。卓绝。卓异。
2、姓。
四、覃拼音:tán、 qín
释义:
1、深广:覃思。
2、延长,延及:覃恩。
3、姓。
覃qín
姓。
五、旱拼音:hàn
释义:
1、长时间不下雨,缺雨,缺水,与“涝”相对:旱季。旱灾。干旱。防旱。
2、非水田的、无水的、陆地上的,与水无关的:旱井。旱田。旱獭。
H. ”早”字是什么偏旁
早部首:
日
来自网络汉语|报错
早_网络汉语
[拼音]
[zǎo]
[释义]
1.太阳出来的时候:~晨。~晚。
2.时间靠前,有一定的时间以前:~退。~恋。~慧(幼时聪明)。~衰。~逝(早死
I. 早字加一笔是什么字
早字加一笔是旱。
基本字义:
1、长时间不下雨,缺雨,缺水,与“涝”相对:~季。~灾。干~。防~。
2、非水田的、无水的、陆地上的,与水无关的:~井。~田。~獭。
组词如下:
旱灾、旱烟、旱冰、旱獭、旱稻、旱地、旱船、抗旱、亢旱、旱路、旱情、旱桥、旱田、旱井、旱道、旱伞、旱象、起旱、赤旱、遭旱、酷旱、凶旱、被旱、旱莲、伏旱、春旱、旱芹、久旱、旱雷、天旱、
(9)早字加工字是什么字扩展阅读
字形演变
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旱,不雨也。从日,干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旱,天气久晴不下雨。字形采用“日”作边旁,采用“干”作声旁。
组词解释:
1、旱灾:亦作“ 旱菑 ”。由于长期没有雨或少雨而又缺乏灌溉,影响作物正常生长或使作物枯死,造成大量减产的灾害。
田汉 《芦沟桥》第四幕:“这几年像 黄河 、 扬子江 的大水, 陕西 、 四川 的旱灾,一死就是好几万,甭说过去打内战了。”
2、旱烟:亦作“ 旱烟 ”。一种用旱烟袋抽吸的烟草制品。
杨朔 《征尘》:“车夫们围着一架卖甜酒的担子,蹲着,抽着旱烟。”
3、旱冰:穿着带轮子的鞋在坚实的地面上滑行,叫滑旱冰。
4、旱獭:哺乳动物。全身棕灰色或带黄黑色,前肢的爪发达,善于掘土,成群穴居,有冬眠的习性。肉可以吃,皮可制衣帽。旱獭是鼠疫杆菌的主要传播者。也叫土拨鼠。
碧野 《天山景物记》:“ 天山 上奇珍异品很多,我们知道水獭是生活在水滨和水里的,而 天山 上都生长着旱獭。”
5、旱稻:种在旱地里的稻。抗旱能力比水稻强,根系比较发达,叶片较宽,米质软,光泽少。也叫陆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