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的平均值怎么算
首先可以对关键或复杂零件要求对方提供初步的工艺安排,详细到每个工内序,每个工序的耗时。根据每个工序容需要的设备每小时费用可以算出加工成本。 具体设备成本你也可以问供应商要,比如说,普通立加每小时在¥60~80之间(含税) 铣床、普车等普通设备一般为¥30。
在按照比例加上包装运输、管理费用、工装刀具、利润就是价格了。当然,价格一定程度上会和该零件的年采购量和难易程度有很大关系。
(1)机械加工的平均值怎么算扩展阅读
粗略估算法:
1、对于大件,体积较大,重量较重。难度一般的:加工费用大概与整个零件原材料成本之比为1:1,这个比与采购量成反比;难度较大的:加工费用大概与整个零件原材料成本之比为1.2~1.5:1,这个比与采购量成反比;
2、对于中小件难度一般的: 加工费用大概与整个零件原材料成本之比为2~3:1,这个比与采购量成反比;
难度较大的:加工费用大概与整个零件原材料成本之比为5~10:1,这个比与采购量成反比;由于机械加工存在很大的工艺灵活性,也就是一个零件可以有很多种工艺安排,那么成本当然是不一样的。
Ⅱ 机械加工件可以测量多个值取平均值麽
要在公差允许范围之内才行。
Ⅲ 平均值是怎么算的
计算平均值,一般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简单平均法,一种是加权平均法。版
例如权,某企业生产a产品10台,单价100元;生产b产品5台,单价50元;生产c产品3台,单价30元,计算平均价格?
简单平均法:平均价格=∑各类产品单价
/
产品种类
平均价格=(100+50+30)/
3
=
60(元)
加权平均法:平均价格=∑(产品单价×产品数量)/
∑(产品数量)
平均价格=(100×10+50×5+30×3)/(10+5+3)=
74.44(元)
可以看出,简单平均与加权平均计算出来的平均值差距较大,而后者更贴近事实,属于精确计算。
Ⅳ 什么是机械加工余量,怎么计算的
机械加工过程中,将工件上待加工表面的多余金属通过机械加工的方法去除掉,获得设计要求的加工表面,零件表面预留的(需切除掉的)金属层的厚度称为加工余量。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从加工表面切除的金属层厚度称为加工余量。加工余量分为工序余量和加工总余量。
1、工序余量
工序余量是指某一表面在一道工序中被切除的金属层厚度,即相邻两工序的工序尺寸之差。
由于工序尺寸有公差,实际上同一批工件所切除的余量是变化的,因此余量有基本余量(或称公称余量、名义余量)、最大余量和最小余量之分。从加工表面是否具有对称性,工序余量还有单边余量和双边余量之分。工序尺寸及公差一般均按“入体原则”标注,对被包容尺寸(如轴径),其公称尺寸即为最大工序尺寸,上极限偏差为0;对包容尺寸(如孔径,槽宽),其公称尺寸则为最小工序尺寸,下极限偏差为0。对孔距类工序尺寸和毛坯尺寸,一般按对称偏差标注。
(1)工序余量的计算
工序余量有单边余量和双边余量之分。
(2)基本余量、最大余量、最小余量及余量公差
由于毛坯制造和零件加工时都有尺寸误差,因此加工余量也是个变动值。
当工序尺寸用基本尺寸计算时,所得的加工余量称为基本余量或公称余量。
最小余量是保证该工序加工表面的精度和质量所需切除的金属层最小厚度。最大余量是该工序余量的最大值。余量公差是加工余量的变动范围,等于最大余量与最小余量的差值,也等于前工序与本工序两工序尺寸公差之和。
工序尺寸公差带的布置一般都采用“单向、入体”原则,即对于被包容面(轴类),公差都标成下偏差,取上偏差为零,工序基本尺寸即为最大工序尺寸;对于包容面(孔类),公差都标成上偏差,取下偏差为零。但是,孔中心距尺寸和毛坯尺寸的公差带一般都取双向对称布置。
2、加工总余量
加工总余量是指由毛坯变为成品的过程中,在某加工表面上所切除的金属层总厚度,即毛坯尺寸与零件图设计尺寸之差2,也等于该表面各工序余量之和。
Ⅳ 机械加工工时如何计算
这个包括太多东东了。机器设备也有关。没有公式。要实践才懂啊。要和干活的人相处好。多给点香烟。时间短了人家会吵的,长了老板不高兴。要问下干活的人。和他们商量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