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刀加工工件为什么紧
A. 在数控车床上加工用复合拉刀拉出且大径定心的渐开线花键孔的零件,若用穿花键芯轴及内撑夹具定心来加工。
我也被这个问题困扰好久了。就和双顶针加工一样,如果顶针孔的深度不一致就无法确定基面。又不可能每一个工件都对一次刀,郁闷呀!!!
B. cnc加工中心加工工件时会产生拉刀线,是什么原因
拉刀线一般是由于刀具没装好松动了,或加工过程中切削量过大造成的工件回表面光洁度答不好。
需要在装夹工件的时候注意,并及时修磨刀具。
CNC加工中心参考资料:http://www.skjgzx.org/wenda
C. 切削加工中获得零件尺寸精度的方法有哪些
1)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
(1)试切法。试切法是指在零件加工过程中不断对已加工表面的尺寸进行测量,并相应调整相对工件加工表面的位置进行试切,直到达到尺寸精度要求的加工方法。该方法是获得零件尺寸精度最早采用的加工方法,同时也是目前常用的获得高精度尺寸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2)调整法。调整法是指按试切好的工件尺寸、标准件或对刀块等调整确定相对工件定位基准的准确位置,并在保持此准确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对一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多用于大批大量生产,在摇臂钻床上用钻床夹具加工孔系即为此法。
(3)定尺寸法。以保证被加工零件尺寸精度。该方法生产率高,但其制造复杂,成本高。用方形拉刀拉方孔,用键刀块加工内孔等即属此法。
(4)自动控制法。在加工过程中,通过由尺寸测量装置、动力进给装置和控制机构等组成的自动控制系统,使加工过程中的尺寸测量、月具的补偿调整和切削加工等一系列工作自动完成,从而自动获得所要求尺寸精度。数控机床上的大多数操作属于此法。
2)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
(1)成形运动法。零件的各种表面可以归纳为几种简单几何形面,比如平面、圆柱面等,这些几何形面均可通过工件之间作一定的运动加工出来。成形运动是保证得到工件要求的表面形状的运动,成形运动法就是利用工件之间的成形运动来加工表面的方法。
成形运动法根据具体所使用不同,又可分为轨迹法(利用刀尖运动轨迹形成工件表面形状)、成形法(由成形刀刃的形状形成工件表面形状)、展成法(由切削刃包络面形成工件表面形状)和相切法(利用盘状边旋转边作一定规律的轨迹运动获得工件表面形状)。
(2)非成形运动法。该类方法中,零件表面形状精度的获得不是靠相对工件的准确成形运动,而是靠在加工过程中对加工表两形状的不断检验和工人对其进行精细修整加工的方法。该类方法是获得零件表面形状尺.精度最原始的方法,但到目前为止,在一些复杂型面和形状精度要求很高的表面加工过程中仍然采用。
3)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
在机械加工中,位置精度主要由机床精度、夹具精度和工件的装夹精度来保证,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主要有下列两种。
(1)一次装夹获得法。该方法中,零件有关表面的位置精度是直接在工件的同一次装夹中,由各有关相对工件的成形运动之间的位置关系保证的。如轴类零件外圆与端面的垂直度,箱体孔系加工冲各扎之间的同轴度、平行度等,均可用此法获得。
(2)多次装夹获得法。该方法中,零件有关表面间的位置精度是由相对工件的成形运动与工件定位基准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保证的。如轴类零件上键槽对外圆表面的对称度、箱体平而与平面之间的平行度等,均可用此法获得。在多次装夹获得法中,又可根据工件的不同装夹方式划分为直接装夹法、找正装夹法和夹具装夹法。
D. 加工拉刀时,生产中是怎样解决工件刚性差这个问题的
一. 拉削表面缺陷及其消除:
拉削时, 表面产生鳞刺、纵向划痕、挤压亮点、环状波纹和“啃刀” 等, 是影响拉削表面质量的常见缺陷。产生鳞刺的主要原因是拉削过程中塑性变形较严重; 产生波纹的主要原因是拉削力变化较大, 切削过程不平稳; 局部划痕是因刃口粘屑、刀齿上有缺口、或容屑条件差, 切屑擦伤工件表面而造成的; “啃刀” 是因拉刀弯曲; 挤压亮点是由刀齿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之间产生较强烈的挤压摩擦, 或因工件材料硬度过高等。
消除拉削表面缺陷, 提高拉孔质量, 可采取以下措施:
(1) 提高刀齿刃磨质量, 保持刃口锋利和刀齿上的刃带宽度一致。
(2) 提高拉削平稳性, 增加同时参加工作齿数, 最好4 ~5 个, 如果太少, 可把几个工件叠在一起拉削;减小精切齿和校准齿的齿距或采用不等分齿距, 提高拉削系统刚性。
(3) 合理选用拉削速度, 使用较低切削速度( <2 m /m in) 或用硬质合金拉刀和T iN 涂层拉刀以较高速度拉削来抑制积屑瘤的产生, 提高拉削表面质量。
(4) 应用热处理方法控制工件材料硬度, 因为当工件硬度小于1 80 H B W 时最易产生鳞刺, 当硬度大于240H B W 时易产生挤压亮点与划伤。
(5) 合理选用与充分浇注切削液。拉削钢件时, 选用浓度为1 0% ~2 0 % 乳化液、极压乳化液或硫化油, 拉铸件时用煤油对提高拉削表面质量和拉刀使用寿命均有良好效果。切削液供应要充足, 在拉刀进入工件孔前和刚从工件孔中拉出时都应供给切削液, 供应量一般不应少于5 ~15L /m in.
二、防止拉刀断裂及刀齿损坏:
拉削时刀齿上受力过大, 拉刀强度不够, 是拉刀损坏的主要原因。造成刀齿受力过大的因素很多, 例如:拉刀容屑空间不足或容屑槽严重堵塞, 拉刀刀齿上的齿升量过大或不均匀, 拉刀弯曲, 切削刃上各点拉削余量不均匀, 刀齿径向圆跳动大,工件预制孔尺寸不合适或预制孔表面太粗糙, 工件材料内部有硬质点或材料硬度过高, 以及工件夹持偏斜等。
为使拉刀顺利拉削, 延长拉刀使用寿命, 可采取如下措施:
(1) 严格控制拉刀的制造精度与质量, 如刀具几何参数和齿升量大小等。若拉刀前角不合适, 后角太小或刃带过宽, 则切削条件差, 刀齿磨损快, 严重时会使拉刀卡住在工件孔中, 而使拉刀折断。拉刀前角通常可取5°~18°, 拉塑性材料时取大值, 拉脆性材料时取小值。拉刀后角, 切削齿上可取3°±3 0′, 校准齿上可取1°±30′。刃带宽度通常粗切齿和过渡齿上为≤0 .2 mm , 精切齿为0. 3mm , 校准齿为0. 5 ~0.6mm .
拉刀刀齿上的齿升量不宜过大, 否则, 会使切削力增大而使刀齿损坏或拉刀折断。为此, 须控制拉刀每个刀齿上的齿升量, 当个别刀齿上有损伤、缺口或崩刃时, 应将该刀齿磨去, 再把其齿升量均匀分摊到其他各个刀齿上。
(2) 使用外购拉刀拉削应先核算拉刀的容屑系数K .因拉刀属于封闭式切削的刀具, 如容屑空间不够, 切屑将堵塞在容屑槽内, 而使拉削力急增, 导致刀齿损坏或拉刀折断。如图1 所示,须使容屑槽的有效面积大于切削层截面积, 即K = (πh2/4) /(L0 h D) > 1式中 h---容屑槽的深度L 0 ---拉削长度h D ---切削层厚度, 同廓式切削拉刀h D = fZ , 组合式拉刀上hD = 2fZfZ ---齿升量K ---容屑系数, 它的大小与被加工材料和齿升量有关, 通常可取K = 2 ~3. 5, 加工铸件和齿升量大时K 取小值, 加工钢件和齿升量小时K 取大值此外, 被拉工件的拉削长度也不能超出拉刀设计时规定的长度, 以免同时参加工作齿数增多, 切削力过大而使刀齿损坏或拉刀折断。一般拉削长度都打印在拉刀的颈部上。
(3) 要求工件预制孔的精度达到IT 10 ~IT 8 , 表面粗糙度值R a ≤5μm ; 预制孔的基本尺寸应等于拉刀前导部直径尺寸, 预制孔与工件基准端面的垂直度不应超过0.0 5 m m , 定位基准端面不应有中凸。
(4) 对难加工材料, 可采取适当热处理改善材料的加工性; 或选用W 6 M o5 C r4 V 2 A l、W 2 M o9 C r4 V C o8( M 42) 等硬度和耐磨性能均较高的高性能拉刀和涂层拉刀; 也可在拉刀尾端装一可更换的硬质合金挤压环。
(5) 重磨拉刀必须精细操作, 防止拉刀刃磨退火和烧伤。
(6) 防止拉刀磨损过度, 以免切削力过大而使刀齿损坏,故须控制拉刀刀齿后刀面上的磨损量, 通常不应超过0.2 ~0.3mm , 生产中常以达到上述磨损量时所拉出的工件数来加以控制。
(7) 运输和保管拉刀时, 防止拉刀弯曲变形和碰坏刀齿。
(8) 选用合适的切削速度和切削液。粗拉切削速度一般为3 ~7m/min , 精拉切削速度一般为1 ~3 m/min ;工件材料强度、硬度较高时, 拉削速度应取小值。
三、防止拉后孔径扩大或缩小:
拉削时产生的积屑瘤, 是拉后孔径扩大的主要原因。而拉削薄壁件或韧性大的工件材料时, 由于拉后工件产生弹性回复则会使孔径缩小。
E. 用拉削加工花键时,是拉刀转还是工件转
一般拉削花键主要用于内花键的加工,方法是工件固定不动,花键拉刀作直线运动。从而拉出所需的花键孔。外花键一般用花键铣床铣制。供参考。
F. 拉刀是为什么弯的而不是直的
拉刀是由许多尺寸逐渐增大的刀齿所组成的一种切削刀具。当它在拉力或推力作用下沿其轴线做直线运动时,其刀齿便一个接一个地在被加工工件上切下一层薄薄的金属,从而使工件获得一定形状、尺寸、精度和光洁度的内孔或外表面。拉削的加工过程与其它刀具不同,它没有进给运动,其切削过程的连续进行,是利用拉刀后一刀齿比前一刀齿增加一定的齿宽或齿高(即齿升量)来实现的。拉刀的这种特殊加工方式,使之具有如下的突出优点:
(1) 生产效率高 拉刀在切削时,同时工作齿数一般有3~8齿,所以拉刀同时参加切削的切削刃长度比其他任何刀具都长;拉刀还能在一次拉削中完成粗、精加工工序。对于用其他方法难以加工的特型孔、花键孔及其他特殊截形工件来说,生产率的提高则更为显著。
(2) 能稳定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拉削时,加工精度及光洁度主要由拉刀的尺寸及几何形状来保证。而拉刀尺寸和几何形状的稳定性很高。
(3) 两次重磨间的耐用度及总的使用寿命高 一把质量良好的拉刀,在两次重磨间可以拉削千余件工件。而一把拉刀可以重磨数次。因而一把拉刀在报废前,可以加工数万件工件。
由于拉刀具有上述优点,尽管它的制造工艺复杂,价格较贵,但在大量生产中分摊到每一工件上的加工费用确实很低的,因此,在大量生产中,拉刀是一种很经济的刀具,得到了广泛应用。
拉刀是一种较昂贵的刀具。在使用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拉刀的耐用度和加工质量,为了充分发挥拉刀的效能和使之获得高的使用寿命,在使用中应注意遵守正确的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方法,并在拉削中密切注视和及时发现磨钝或其他不良现象。
1、拉刀正确的操作规程
(1)拉削前,应逐齿仔细检查刀齿是否锋利,有无碰伤、崩刃等损伤。不允许使用有损伤或以磨钝的拉刀进行加工。
(2)装卡拉刀的位置必须正确,夹持必须牢固。
(3)为了保证拉削中工件的正确定位,每次拉完以后,应使用切削液将拉床上固定工件的法兰盘支撑面冲洗干净,以免在其上附着铁屑碎末和污物,影响下一工件的定位。
(4)在每一工件拉完后,应彻底清除容屑槽内的切屑。可用铜刷沿刀齿方向顺向刷去。如果拉刀未经清除切屑就进行下一次拉削,残存的切屑会严重妨碍新切屑的形成,且有可能因容屑槽内切屑过多而发生堵塞,招致刀齿损坏,甚至引起拉刀断裂。
(5)在拉削若干工件后,拉刀刀齿的切削刃上会产生一些微小的积屑瘤,而在刀齿后刀面的刃带上也会出现粘附着细小金属颗粒的积屑层,是拉削表面上产生纵向划痕和沟纹,引起表面光洁度的降低。这种积屑瘤一般不能用铜刷清除,视力也往往难以看出。但用手摸可以感觉到,这时应用细油石沿刀齿后刀面顺向将它轻轻抹去,但须注意不能损伤切削刃,否则会降低拉刀切削性能和恶化拉削表面光洁度。
(6)拉削时,切削液浇注位置要正确,切削液的供应要充足。
(7)拉削中,由于机床功率不足,以及刀齿磨钝或工件歪斜等原因,可能引起拉床溜板停止而使拉刀卡在工件中不能进退的情况,如果是确认由于拉床拉力不足所致,则可设法增大拉力后使拉刀从工件中拉出。如果不是上述原因,则应将拉刀和工件保持原样的从拉床上小心取下,可以沿工件对称侧边轻轻敲击工件,使其松动而从拉刀前端退出。如果轻轻敲击后仍不能使工件退出,则不允许用重的敲击和大的压力将拉刀从工件中强行脱出。因为此时工件已将拉刀楔紧,强行敲打则会造成刀齿崩刃。发生此种情况时,应将工件锯开分块儿取下,以尽量保存拉刀。
2、拉刀的维护保养
拉刀是一种细长的刀具,其上刀齿密布,很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和遭到意外损伤。因此,使用和保管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 严禁把拉刀放在拉床床面或其它硬物上,并应避免和任何硬物相碰撞,以免碰伤刀齿。
(2) 拉刀使用完毕,应清洗干净后垂直吊挂在架子上,以免拉刀因自重而弯曲变形。架上各把拉刀之间,应用木板隔开或保持足够的距离,以防止两把拉刀相互碰撞而损坏刀齿。
(3) 运送拉刀时,更应注意拉刀刀齿的保护。拉刀应在专用木盒内放置稳固,防止在运送途中发生滚动而碰伤。运送的拉刀如果有两把以上,则它们应用木板隔开或分盒放置,以免相互碰撞。
(4) 较长时间不用的拉刀,应在清洗和涂防锈油包扎后,垂直吊挂存放。
3、对拉削过程的监视及重磨规范
拉削过程中,操作者应随时注意观察拉刀的切削状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或拉刀变钝的现象,应及时排除故障或将拉刀送交重磨,以防损坏拉刀和保证拉削过程的正常进行。拉削中标志拉刀磨钝的征象有以下几方面:
(1) 随着拉刀的变钝,拉削表面光洁度会逐渐变坏。
(2) 拉削中,拉床压力表所示压力的持续增高,则是拉刀变钝和磨钝程度增加的明显标志。
(3) 使用锋利的拉刀拉削时,切屑的厚度均匀,边缘平整,切屑卷曲良好。当拉削中产生的是断裂和破碎的切屑,其边缘又很不平整时,则表示拉刀以磨钝。
(4) 拉刀刀齿上出现一些明显的缺陷,如前刀面上粘附了较大的积屑瘤,切削刃上出现刻痕、烧伤以及较宽的磨损带等,都意味着拉刀需要进行重磨。
对拉削过程进行监视,虽然可以使拉刀的磨损在变得严重之前被及时发现。但是,这种方法在大量生产中不完全适用,因为它不仅需要每个操作者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技术水平,而且还会占用不少观察、分析的辅助时间。所以,操作者一定要遵守拉刀的重磨规范,它使操作者只需正确的操作,而无须以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监视拉刀的工作状况,这样可以把生产尽可能多的工件与拉刀具有最高的使用寿命二者统一起来,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G. 拉刀拉孔 工件在机床上装夹以什么定位
定位以工件的形状来定,和刀具有关但没有工件的外形无法定制夹具。
H. cnc加工加工工件时会拉刀是怎么回事
cnc加工中心加工工件产生拉刀线的原因是刀具没装好松动了,或加工过程中切削量过大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