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成型加工工艺是什么
⑴ 成型工艺是什么意思
成型工艺就复是指将一制种东西制作为成品的工艺,主要包括注塑成型,压铸成型等
塑件的注塑成型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合模-——填充——保压——冷却——脱模等5个阶段。
压力铸造简称压铸,是一种将熔融合金液倒入压室内,以高速充填钢制 模具的型腔,并使合金液在压力下凝固而形成铸件的铸造方法
⑵ 家具木材加工的方法是怎样的
一、实木家俱加工的方法—备料
1.板材枯燥:将木材的含水率操控在8%—10%,枯燥往后的木材简略呈现开裂变形的景象
2.平衡:把枯燥往后的木材放置一段时刻,使木材康复平衡
3.选料配料:木成品用料可分为外表用料和内部用料以及暗用料三种。外表用料露在外面,内部用料是指用在商品内部,如内档、底板等。暗用料则是指在正常运用状况下看不到的零部件,如抽屉导轨、包镶板等。
4. 粗刨:给毛料板材定厚。
5. 风剪:为毛料板材修整长度。下料按所需长度加长20mm。
6. 修边:截去毛料板材上不能用的毛边。
7. 配板:木材配板选材分直纹、山纹,色彩分配请求共同,配板宽度按所需宽度合理放余量。选料时要把内裂、端裂、节疤、朽木一些取下。
8. 布胶:在木材之间均匀布胶,胶的配比:固化剂(10—15克)、拼板胶(100克),每次调胶500克左右。
9. 拼板:运用拼板机对木材进行拼装,拼板时要留意凹凸差、长短差、色差、节疤。
10. 陈化:布胶后的木材放置2小时左右,让胶水凝结。
11. 砂刨:刨去木材之间剩余的胶水,使木材板面无剩余胶水。
12. 锯切定宽:用单片锯给木材定宽。
13. 四面刨成型:依据需求的形状刨出木材。
14. 摄生:将木材天然放置24小时左右。
二、实木家俱加工的方法—涂装
26.擦色:需先试擦,承认擦色剂是不是合适。擦色前需将擦色剂拌和均匀,直到没有沉淀物停止,运用的毛刷有必要先清洗洁净,擦洗的布条有必要为不掉色的布条。
27. 着底色:依据色板的请求选用底色,将资料间的色差经过底色进行调整。
28. 头度底漆:喷涂前需先将尘土吹拭洁净,查看擦色效果是不是杰出。头度底漆浓度为16秒,喷涂厚度为一个十字。
29. 枯燥:喷涂完后待干6—8小时。
30. 清砂:先添补一切碰刮伤,再用320#砂纸轻轻砂一遍,首要是将喷漆后商品上所发作的毛刺砂掉。
31. 二度底漆:喷涂前先将尘土吹拭洁净,底漆浓度为18秒,厚度为一个十字。
32. 枯燥:喷涂完后待干6—8小时。
33. 清砂:先将有缺陷的本地添补到位,再用320#砂纸将油漆面打磨润滑、平坦,漆面不能有较大的亮点。
34. 三度底漆:喷涂前先将尘土吹拭洁净,底漆浓度为16秒,厚度为一个十字。
35. 枯燥:喷涂完后待干6—8小时。
36. 清砂:用400#砂纸将漆面打磨润滑、平坦,漆面不允许有亮点存在。
37. 修色:修色前有必要先查看商品是不是是良品,商品上的尘土和污染物需整理洁净。由技术人员分配好色彩,再比照色板先修一个产前样,由现场主管断定色彩后方可作业。
38. 油砂:修色后的商品须待干4—6小时,再以800#砂纸将商品外表打磨润滑。打磨进程中要留意,避免打漏、色漆打花等景象。
39. 面漆:需先查看商品是不是归于良品,商品外表是不是润滑,外表尘土和附着物须整理洁净。面漆浓渡为11—12秒,厚度为一个十字。
40. 枯燥:待干4小时。
⑶ 原木加工!木材加工工艺 就是刚砍下的树木,怎么处理变成木材!
原木经过运输,到达林业局的储木厂----卖给木材加工厂----经过带锯或者圆锯加工成板材或者方材-----干燥-----等待销售
⑷ 原木加工!木材加工工艺
原木经过运输,到达林业局的储木厂----卖给木材加工厂----经过带锯或者圆锯加工成板材或者方材-----干燥-----等待销售
⑸ 什么叫木材深加工
把木材做成.家具.工艺品.等等就是深加工。
⑹ 关于木材的加工工艺,请问做这样的椅子要用到什么样的加工工艺
制作曲木,方法有直接刨切打磨和化学药剂处理(氨水)或蒸汽等方面,连接看内你是榫卯还是连接件连接,都打容孔,看是否开榫!
直接刨切,可能木材的纹理比较乱;用氨水、蒸汽处理弯曲,其木材纹理通加工之前的纹理几无差别!
⑺ 木制家具制造工艺有哪些步骤揭秘木制家具制造工艺流程
木制家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木制家具给人自然清新的感觉,但是木制家具并非天然而成,它要经过反复的雕刻、制造,木制家具制造工艺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技术,不仅讲究美学,还要有极强的耐心,一步步进行,一点点琢磨,那么大家是否了解木制家具制造工艺呢?接下来,小编就要给大家科普科普木制家具制造工艺,一起来看看木制家具制造工艺有哪些流程步骤吧。
一:备料
1.板材干燥,将木材的含水率控制在8%~10%,没有干燥过的木材一般含水率在50%以上,干燥过后的木材不容易出现爆裂变形等现象。
2.平衡,把干燥过的木头自然放置几天,让木材恢复平衡。
3.选料配料,木制品按其部位可分为外表用料、内部用料以及暗用料三种。外表用料露在外面,如写字台的面、橱柜的可视部分等;内部用料指用在制品内部,如内档、底版等;暗用料指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看不到的零部件,如抽屉导轨、包镶板、内衬条等。选材时注意节疤、内裂、蓝变、朽木、端裂。
4.粗刨,给毛料板材定厚。
5.风剪,毛料板材修整长度。下料按所需长度加长20mm。
6.修边,截去毛料板材上不能用的毛边。
7.配板,木料配板选材分直纹、山纹,颜色搭配一致,配板宽度按所需宽度合理放余量。选料时要把内裂、端裂、节疤、蓝变、朽木部分取下。
8.布胶,在木材之间均匀布胶,胶的配比:固化剂(10—15克)、拼板胶(100克)的比,每次调胶500克左右。
9.拼板,使用拼板机将木材进行拼装,拼板注意高低差、长短差、色差、节疤。
10.陈化,布胶完成的木材放置2小时左右,让胶水凝固。
11.砂刨,刨去木材之间多余的胶水,使木材板面无多余胶水。
12.锯切定宽,用单片锯给木材定宽。
13.四面刨成型,根据需要的形状刨出木材。
14.养生,将木材自然放置24小时左右。
二:木工
1.宽砂定厚,按要求砂止符合加工要求的尺寸,机加完成后进行抛光砂,,粗砂一次砂0.2mm,抛光砂一次砂0.1mm。
2.精切,给毛料定长,加工过程中做到无崩茬、发黑,长与宽加工误差不超过0.2mm,1米以下对角线≤0.5mm,1米以上板片对角线应≤1mm。
3.成型,根据图纸将木材加工成型。加工时不允许有崩茬、毛刺、跳刀和发黑现象,加工的部件表面应光滑、平整、线型流畅一致,加工前检查设备部件螺丝有无松动,模板是否安装规范,刀具是否装紧,加工过程中禁止顺刀进料,部件尺寸误差不超过0.2mm。
4.钻孔,按图纸的工艺要求钻孔,加工过程中做到无崩口、无刺现象,孔位加工误差不得超过0.2mm,产品要做到配套钻孔,常试装、勤检查,确保产品的品质。
5.配件栓砂,砂光配件,砂光好的成品应平整、无砂痕、边角一致。检砂前应先了解部件的使用位置,先补土后砂光。
6.小组立,组立不用在拆开的部件,组立前应先备料,把所有要组装部件按图纸加工的要求检查无误,部件无崩口、毛刺、发黑现象,首件装好后复尺与图纸工艺没有误差的情况下开始量装。组立过程中胶水布涂均匀,组立好的半成品,应无冒钉、漏钉现象,结合严密,胶水擦拭要干净。
7.大组立,试装部件检查与图纸是否误差。与小组立区别在于大组立完成后的是成品。
8.成品检砂,将成品进行砂光,要做到平整、无砂痕、边角一致。
9.平衡,将部件自然放置一段时间。
10.涂装上线检砂,将工件的表面重新打磨一遍,特别是木材表面的毛细纤维。同时检查白身的缺陷是否已经处理好,如:修补不良、砂光不良、开裂、变形等。
11.吹尘,将工件表面的灰尘吹干净。
三:涂装
1.擦色,擦色剂由专业技术员调配后,需先试擦,确认擦色剂是否正确适度(以色板为准,适当调节)。擦色前需先将擦色剂搅拌均匀,直到没有沉淀物为止,使用的毛刷必须先清洗干净,擦拭的布条必须为不掉色的布条。用毛刷均匀刷遍产品,不能有漏白的现象,再用布条快速的将擦色剂擦拭干净。检查产品是否有残留的擦色剂没擦干净,是否有流挂、着色不均匀等现象。
2.底着色,根据色板的要求选用底色,将素材间的色差通过底色进行调整。
3.头度底漆,喷涂前需先将灰尘吹拭干净,检查擦色效果是否良好。头度底漆浓度为16秒,喷涂厚度为一个十字。
4.干燥,喷涂完后待干6—8小时。
5.清砂,先填补所有碰刮伤,再用320#砂纸轻轻砂一遍,主要是将喷漆后产品上所产生的毛刺砂掉。
6.二度底漆,喷涂前先将灰尘吹拭干净,底漆浓度为18秒,厚度为一个十字。
7.干燥,喷涂完后待干6—8小时。
8.清砂,先将有缺陷的地方填补到位,再用320#砂纸将油漆面打磨光滑、平整,漆面不能有较大的亮点。
9.三度底漆,喷涂前先将灰尘吹拭干净,底漆浓度为16秒,厚度为一个十字。
10.干燥,喷涂完后待干6—8小时。
11.清砂,用400#砂纸将漆面打磨光滑、平整,漆面不允许有亮点存在。
12.修色,修色前必须先检查产品是否是良品,产品上的灰尘和污染物需清理干净。由技术人员调配好颜色,再比照色板先修一个产前样,由现场主管确定颜色后方可作业。
13.油砂,修色后的产品须待干4—6小时,再以800#砂纸将产品表面打磨光滑。打磨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打漏,色漆打花等现象。
14.面漆,面漆前需先检查产品是否属于良品,产品表面是否光滑,表面灰尘和附着物须清理干净。面漆浓渡为11—12秒,厚度为一个十字。
15.干燥,待干4小时。
四:包装
1.检验,目视:检查产品整体颜色搭配是否一致,不能有深浅不一的现象。在自然光下观看产品油漆面是否平整,是否有流挂,喷涂不匀,产生桔皮以及漏喷、雾白等现象。手摸:用手抚摸油漆面,检查表面是否光滑,是否有颗粒存在。用手感觉油漆的质感、手感是否良好
2.点色,对工件表面的瑕疵进行修补。
3.吹尘,将工件表面的灰尘吹干净。
4.包装,包装产品。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木制家具制造工艺的相关知识啦,不知道大家在看完之后是不是都对木制家具制造工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了呢?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木制家具随处可见,大家往往忽视了如此简单的事物其实也需要背后极大的付出,繁琐的流程造就了美观的工艺,小编认为,大家可以多了解我们生活中的事物,不仅可以涨知识,同时,也能体会到美好事物的来之不易,从而更懂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事物。
⑻ 木材工艺性质是怎样的
木材在进行各种加工和处理中表现出的特性。木材的加工和处理方法多种多样,相应的内木材工艺性质的内容容和指标也是不同的。木材工艺性质按工艺领域划分,主要包括:①木材切削性质。通常以切削阻力、已加工表面质量主要是表面粗糙度,以及刀具磨损状况衡量。②木材胶合性质。通常以胶合强度衡量。③木材水热处理性质。通常以干燥的难易程度和液体渗透性衡量。④木材涂饰性质。通常以涂漆难易程度及漆膜在术材表面的固着状况衡量。
木材工艺性质具有变异性。不同树种间,同种异株之间,以至同株不同部位之间,木材工艺性质都可能有相当大的差异。此种差异受木材构造、物理、力学和化学性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例如:切削密度较大的木材时,切削阻力较大,刀具磨损也较快;组织纹理不正常的木材不易进行切削加工,干燥时也易出现缺陷;阔叶树材一般比针叶树材难于胶合;木材的pH值在使用不同胶粘剂时对胶合强度有不同的影响;含树脂多的木材不易涂饰。
木材工艺性质将木材的基本性质与生产工艺相联系,是运用木材科学指导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工艺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木材性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⑼ 加工木材如何制作
木头加工工艺品前要进行浸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木头饱含水分便于加工,加工出来的形象细腻光滑。二是浸泡后木头树脂和胶质都被分解了,工艺品以后不容易开裂。在清水中把木头浸泡以后,水渗进去树脂就吐出来,吐出来以后水就发黄,黄的就是树脂。下面说两个例子给你欣赏。 1. 旋匠建国前,从春末到冬初这个季节里,山村经常出现挑担子的小手工业者,沿街吆喝“旋棒棰咧,旋棒棰”。群众称他为旋匠师傅。旋棒棰做什么?因为从前妇女洗衣服时,都用棒棰去敲打衣服让它掉灰。洗衣服用的棒棰比较简单,锯根本棒就能用。可是洗过的衣服,布疋,被褥等,晒干后都有皱纹,要想去掉它,就得用熨斗去熨。可是从前有熨斗的人家真是太少了,多少个村子也找不到一家,所以大部分妇女洗衣服都用棒棰敲,敲干衣服不同于敲湿衣服,棒棰的表面必须光滑,才能不损坏衣服。这样的棒棰必须得有手艺人才能做出来。因此农村里就出现了旋匠。旋棒棰要用硬质木材,如梨木、枣木等。用硬木旋出来的棒棰,不单表面光滑,拿在手里还有个沉重,非常好使,表面光滑还美观。不管软硬木料,要旋家具时,事先都要得放在水坑里去浸泡,让它吃饱水才好旋。新采伐的木头,不浸泡也可以旋东西,但是旋出来的东西容易干裂。所以都用干木头浸泡后再旋。旋匠工作程序是这样的,先把木料放在木架上,两头顶在木架的钉子上,让它好转动。然后拿来一个竹弓,用弓弦把木头缠几道圈,左手拉弓带动木头旋转,右手拿刀刻削木头。旋大件时,将刀固定,脚踩手拉弓弦让木头旋转,进行切削,它与工厂用车床车部件的道理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一个是手工生产,一个是机械生产。旋匠旋东西没有图纸,全凭他的脑力,顾主要求什么样,他就能旋出什么样,保证美观适用,所以受到群众的欢迎。那时群众旋的都是些小家具,如棒棰、面擀、菜刀把、线板子、供器、炕桌腿等。旋匠返行,到了1930年前后,在农村里就绝迹了,再没有听到他们的吆喝声。 2. 木鞋木鞋过去是手工制作的,现在不少工序已经用机器生产了。我们参观时,一名师傅正表演如何用车刀把木料车削成型,用钻头掏空。使人惊讶的是,经过浸泡的木头做的鞋胚本来是很重的,但因浸泡后木头树脂和胶质都被分解了,水可以很容易被排除出来。大家看到那师傅用嘴对着鞋口,使劲一吹,那水分噼里啪啦地从鞋尖流出来时,大家都鼓掌欢呼起来。他把鞋子递给周围的人,一掂量,果然变得轻飘飘了。
⑽ 木材工业是什么技术
以木材和木质材料为原材料,经机械或(和)化学方法加工后,其产品仍保留木材基本特性的产业部门。在森林工业系统中,木材工业和林产化学工业同为采伐运输(见森林采运)工业的后续工业。木材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弹性好,色调丰富、纹理美观、加工容易等优点,迄今世界各国都将木材作为重要工业原材料。木材工业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有再生性,其产品对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按其产品性质可大致分为锯材、人造板、木制品等3个工业门类。前两类属材料性生产,为其他工业部门提供原材料,后一类工业的产品则直接进入使用领域。
木材工业的发展,是以社会需求为动力,以木材资源的消涨变化为基础,以各种新工具、新设备、新技术和木材学不断进步,所有这些共同作用,促进了木材工业的发展。
中国木材工业
分简史、现状、生产技术和展望4部分记述。
简史
远在石器时代,中国出现了石斧,已经“以石为刃,刳木为舟”;青铜器时代出现了铜锯的雏形,开始有了沿长度方向截割木材的工具;春秋时期墨斗、角尺的发明,使木材加工技术进入了营造工程时期;后历秦、汉,降至唐、宋,木工工具日见完备,在木结构建筑中,已能应用锯剖、气干、拼接、包封等较为复杂的技术制造木柱,并开始对木材进行蒸煮、干燥等处理,以提高木结构稳定性;明代家具制造,更以其结构精巧、造型简朴典雅达到很高水平,至今仍驰誉海内外。这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从发生、发展到成熟所经历的时代,是中国木材加工的手工业阶段。现存的许多木结构建筑及木制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历代所留下的著述如《鲁班经》、《营造法式》(北宋李诫著)等,都已成为中国木材加工技术史上的重要文献。
19世纪末,中国上海、青岛、福州、哈尔滨等城市设立专业制材厂,20世纪初出现胶合板厂,中国木材工业开始进入机械化时代。50年代后,木材工业走上有计划的发展道路。5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生产合成树脂胶粘剂,为木材工业产品的提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从此纤维板、刨花板、层积材、改良木以及表面装饰材料先后出现,标志了以木材综合利用为中心的中国木材工业开始进入现代化时期。
现状
中国木材工业从1949年后本着依靠自己资源为主,建立木材生产基地与木材工业体系的原则,逐步改造旧企业和建立新企业,主要产品有较大增长(以下数字不包括台湾省),从1950年到1988年,锯材从年产344万立方米增加到2621万立方米;胶合板从年产1.69万立方米增加到82.7万立方米;刨花板、纤维板从5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随后建厂生产,1988年产量已分别达到48.3立方米和148.4万立方米。三聚氰胺装饰等贴面板从50年代末开始至1988年产量已达3000万平方米。由于纤维板、刨花板及装饰板等产品于50年代末相继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中国木材工业就初步形成了独立和完整的体系。
现代木材工业加工技术的科学研究,在国际上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通过科学实验,在以木材学为基础,吸收了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热力学、机械工程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整理、分析了木材加工长期实践经验,加以发展和提高,逐步形成了一门高度综合的木材工艺学。随着木材工业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产品、新工艺,木材工艺学也按产品类别和工艺性质建立了相应的分支学科,如制材学、木制品生产工艺学、人造板制造学,以及木材切削学、木材干燥学、木材胶合工艺学等,已成为趋于完整的一个技术学科体系。1958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组建了木材工业研究所,其后地方性木材工业研究机构亦陆续在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成立。各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大部设有木材加工的科研部门(见中国森林工业科学研究机构)。全国林业高等院校和农业院校的林学系,大都有部分教师及科研人员从事木材材性与加工技术的研究工作。有些学校还设有林产工业或木材工业的研究机构。物资部门亦先后在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城市建立了以实用和经济为主的木工研究单位,与木材加工有密切关系的家具研究所,在轻工业系统中,遍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材工业部门则设有建材人造板研究所。木材工业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由林产工业设计院和各省林业勘察设计机构(见中国森林工业勘察设计机构)担任。中国林业机械公司所属林机厂和为数众多的木工机械厂具有制造木材工业成套生产设备能力。林业部在北京设有林业机械研究所,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在福州设有木工机械研究所。1980年,中国林学会在福州成立了中国木材工业学会(见中国森林工业学术团体),为开展群众性的学术交流建立了组织。
木材工业生产技术
木材是一种非均质的各向异性的材料,在树木生长过程中又往往发生许多天然缺陷如节子、裂纹等以及遭受生物侵害所造成的缺陷如虫眼、腐朽等(见木材生物危害缺陷)。木材就带着这些缺陷进入生产过程,造成加工上许多复杂问题。制材属于初级加工,不提供直接使用的成品,所以缺陷对生产所产生的影响并不显著。胶合板工业由于木材的天然缺陷,使提高制造过程连续化自动化程度的难度加大。木制品由实体木材为主要单元材料所组成,结构比较复杂的木制品如家具等,其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就更为困难。纤维板、刨花板系先将木材制成纤维或刨花,材质不均及各种缺陷虽已基本排除,但木材丰富的色调和美观的花纹也随之消失,以致产品表面不得不进行加工处理,这是木材工业的一个特殊性。木材工业产品除锯材外,极少是由单一技术加工,大都需用综合性技术,其中木材切削、木材干燥和木材胶合为基本加工技术。
木材切削
木材机械加工主要是改变木材规格、形状的过程,完成这一加工过程主要是经过木材切削。木材切削包括:锯、刨、铣、旋(车削)、钻、砂磨等多种方式。制材工业主要用锯切;绝大部分单板用旋切方法制造;木制品生产则几种切削方式全都使用。砂磨似不属于切削加工方式,但如将砂磨工具上的砂粒看作刀刃,则实质上是一种密集型的多刃切削法。木材切削加工又可分为有屑切削与无屑切削两种类型,大部分切削加工均属有屑切削,单板旋切、刨切、剪切则为无屑切削。由于木材的组成、纹理、年轮等影响,使铣削加工有顺铣、逆铣之分。由于锯切进料时纹理对刀刃切削方向不同而有纵剖、横截之别。木材含水率对切削加工也产生影响,大部分加工件需干材切削,而单板制造、工艺木片生产则需湿材切削,这是木材切削与其他材料切削的不同之处。
木材干燥
木材在树木生长期间就饱含水分,但为改善其使用性能,又必须通过干燥将一部分或大部分水分从木材中排除。因此,木材干燥是木材加工工艺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木材工业中一项重要生产技术,这是与金属等无机材料加工完全不同的一个方面。通常所说木材干燥,系指成材干燥,其他如单板、刨花、木纤维等材料的干燥,分别为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制造工艺的组成部分。
木材干燥过程的起始状态与终了状态与蒸发水分所耗热量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为干燥静力学的内容;讨论木材含水率梯度与干燥过程中所形成的温度梯度对干燥速度的关系及干燥势对干燥过程的作用等方面的问题构成干燥动力学;研究干燥过程中传热、传质、干燥阻力及干燥介质状态参数与干燥速度之关系等内容为干燥热物理学。以上述内容为基础,结合空气动力学的应用,以达到加快干燥速度和提高干燥质量的目的为干燥技术。对不同树种、规格、最终用途的被干燥木材,根据干燥技术所制订的操作条件和程序为干燥基准。由此可见,木材干燥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木材胶合
任何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凡是以零、部件组成的成品,都有一个接合问题。木材工业产品的接合,从利用摩擦力、机械力的榫接、钉接、螺栓接合、铰链接合发展到胶接,使接合形式由点的接合发展为线及面的接合,使制品的力学强度和刚度显著提高。合成树脂胶粘剂的出现,促使胶合技术进步和胶合质量提高,终于导致人造板工业体系的形成。所以木材胶合是对木材工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一项基本加工技术。现正开展的无胶胶合技术的研究,实质上是利用木质纤维素材料自身所含有的物质,经过一定条件的处理使之活化而产生胶粘作用的“自身胶合”,并非真正无胶胶合。
木材切削、木材干燥和木材胶合是木材加工的三项基本技术,木材工业的绝大部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用到这三项技术。木材对于切削、干燥和胶合等加工操作的抵抗能力和适应程度,统称为木材的工艺性质。
展望
中国木材工业所需原料供应结构,随着客观资源情况的变化,将从传统的以天然林木材转变为以人工林、速生林木材为主;从传统的大径材转变为中、小径材及间伐材为主;从传统的少数常用树种转变为速生树种、多树种和多种植物资源为主;从传统的实体木材转变为人造板等复合材料为主。同时,随着产品消费结构的改变,以及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巨大影响,木材工业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产品结构的改变
①胶合板工业中的单板将成为一种商品,并以单板的再加工形成一个新的工业门类。它将包括装饰用单板如刨切单板、组合薄木、层积薄木以及属于卷材形成的微薄木、增强性成卷薄木,也包括单板再加工所得产品如单板层积材等。②胶合木的生产,今后主要以小料纵接、横拼、层积胶合而成。将成为和人造板材并列的人造成材,从而使人造木材产品系列趋于完整。③为了使劣质材优化利用和充分利用,木材改性材料的数量、品种都将进一步增加。④非木材人造板将有较大发展。
生产工艺的变革
①工艺技术的改革。制材工业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仍将以提高出材率为主要任务,继续进行减少切屑消耗的努力,向少切屑、无切屑锯切技术发展。木制品工业如家具工业为适应市场的变化,生产方式将逐渐演变为以小批量、多品种为主,现有生产线也将为柔性制造系统所取代,从而引起家具生产工艺的全面变革。人造板工业在大幅度增加品种的过程中,现有生产工艺也将因此发生变化。以无卡轴为特征的新一代单板旋切机已在中国制成,向往已久的无木心旋切技术已有可能性。“无胶”胶合技术在80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国进行研究并已取得初步成就。这些技术的变革对木材工业将产生重大影响。刨花定向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将达到纤维在板坯表面按照天然木材的纹理或根据设计的图案花纹排列的水平,使人造板表面获得更高的装饰效果。②高技术的应用。计算机作为工业控制用于制材工业已有一定基础,今后进一步发展并与其他高技术如激光锯切等相配合,有可能在精密锯切或无屑锯切方面取得突破。人造板工业中的计算机应用亦已起步,并已在部分工厂用于控制热压机操作。迄今为止,以单板剪切工序的应用所取得的效益最为显著。计算机今后的进一步推广,必须首先研究传感技术和研制相应的仪器设备,更要提高执行元件的制造水平。③生物技术应用于木材工业已有较长的历史。过去主要是研究生物对木材及木制品的破坏性及其防治方法,是从消极方面去考察其破坏作用。现正转向积极方面的研究,如木质素的生物降解、纤维的生物分离。试验证明用生物分离纤维可提高纤维得率和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可以预料,生物技术在木材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一门新的加工技术行将形成。
产品设计技术的强化
这是商品经济中产品竞争能力的源泉。木材工业中许多部门都必须发展这项技术,它的内容包括产品功能设计、外形艺术设计、产品结构设计、生产过程的工艺设计、设备设计、生产线设计等。木制品工业生产方式向多品种小批量、短周期转变后,客观上就不能不加强产品设计工作。人造板工业通过原材料的不同,颗粒形状的变化,规格差异以及改性措施的相互结合,复合材料产品品种将成千上万地涌现,更需要借助产品设计来完成。因此,展望未来,产品设计技术必将得到强化和发展。
见世界森林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