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柑橘深加工率
Ⅰ 提高柑橘树坐果率的措施有哪些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在加强周年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夏、秋季肥水管理.重施采果肥.提高树体贮藏营养。采果后叶面喷施15一20ppm的2.4—D加0.5%尿素.防止提早落叶.提高花芽质量。生长势偏弱的植株增施春季催梢肥和稳果肥。偏旺的树适当控肥.以免春、夏梢大量发生.导致落花落果。
2、喷用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用于柑橘保果的生长调节剂种类很多.其中以“九二O”& #40;G A3& #41;效果较稳定.一般在花谢2/3时和第二次生理落果前各一次50ppm的“九二O”溶液.座果率可提高40%以上.注意集中喷在幼果上。花少的旺树不宜喷.也可从花蕾膨大开始.每隔10~15天连续喷0.3%一0.5%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等.补充开花坐果对养分的消耗.
3、预防异常落果 异常落果往往为自然灾害所致。开花坐果期如遇30 ℃以上高温连续3-4天.并伴有干热风时.应采取保果措施.如园内喷水增湿降温、减少新叶量、喷保果药剂和喷叶面肥等。开花期遇连续低温阴雨.宜摇落花瓣.喷保果药剂保果。
4、疏果 疏果是控制大、小年.增大果实.提高果品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疏果一般在生理落果结束后进行.越早越好。疏果要以叶果比为指标.如早熟温州蜜柑要求叶果比为30:1~ 35:1.最少2个果要保证25片叶.中熟品种叶果比为25:1 ~30:1.最少1个果要保证18片叶。疏去病、虫果、机械损伤果、畸形果和小果及树冠上部的粗皮果。
5、果实套袋果实套袋有预防病虫、清洁果面、使果面变光滑的作用。晚熟品种套袋有防霜冻的作用。采用果袋厂生产的专用纸袋.果实近成熟取袋.促进果皮着色.效益良好。
6、抑花:冬季修剪以短截、回缩为主;进行花前夏剪,强枝适当多留花,弱枝少留或不留,有叶单花多留,无叶花少留或不留;抹除畸形花、病虫花等 促花:可在秋季采用环割、断根、拉枝或施用促花剂等措施促进幼、旺树花芽分化:环割时间在10月底或采果后。
7、保花保果:适当抹除春梢营养枝,盛花期、谢花期和幼果期喷施细胞分裂素& #40;BA& #41;、赤霉素& #40;GA& #41;等保花保果剂。
8、人工疏果:第一次疏果在第一次生理落果后,疏除小果、病虫果、畸形果和密弱果;第二次疏果在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后,根据叶果比进行疏果。适宜叶果比为& #40;40~50& #41;:1。
仅供参考,欢迎关注好评,谢谢
Ⅱ 急!怎样种植柑橘苗可以提高存活率
起苗时,用红泥浆加生根剂混合以后蘸根,保湿运输,栽种后浇透定根水。
Ⅲ 柑橘怎样提高坐果率
柑橘是一种落花落果非常严重的果树,往往开花很多,最后全盆一个果都不挂,盆栽观赏柑橘,问题更加突出,因此,控制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是盆栽柑橘必须解决的问题。其主要措施是:1.提高树体的贮藏营养水平是提高坐果率的关键,花芽的质量是影响坐果的基础,而花芽质量主要由贮藏营养水平所左右,培养健壮的树势,采前采后补肥,保护好后期的叶片,特别是冬叶,提高叶片质量和光合效能,保护好根系,及时疏花疏果,维持合理的负载量及叶面喷布磷钾肥等,都可以提高贮藏营养水平,保证花芽的质量。2.摘除过旺的夏梢,浙江黄岩果农有摘“六月脑”的习惯,即将生长过旺的夏梢及时摘去,这在氮肥过量,小年树及小老树更为突出。为了解决新梢生长与果实争夺养分而引起幼果大量脱落,亦可在花后萌发新梢在3~5厘米时及时摘除。
按照柑橘正常的叶果比要求,进行去弱留强,均匀分布,进行疏花疏果。叶果比温州蜜柑25~30∶1,甜橙42~48∶1,疏花疏果一般分3次,第一次疏去过多过密的花蕾,减少养分消耗;第二次在幼果发育到1~2厘米左右时进行,留果数为预定果数的一倍左右;第三次定果,在生理落果停止(7月中下旬)后进行。亦可以盛花后40~50天喷100毫克/升的吲唑酯,既可疏果,又可增糖1%,且可提早1周采收。
采果后每隔1周喷0.5%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2~3次或兼喷30~50毫克/升的2,4-D,可以减少冬季不正常落叶。花芽分化开始期喷布100~200毫克/升的赤霉素1~3次,可减少翌年的花量,增加新叶面积。在浙江、福建产区,喷布时间可在11~12月,半月一次,广东产区应稍迟,浓度降为50~100毫克/升。在柑橘谢花后喷5~7毫克/升的2,4-D或10毫克/升的防落素,每隔2周后喷第二、三次,浓度提高到10、15毫克/升,每次加入0.5%尿素,可提高坐果率和起壮果的作用,但有时效果不显著,还会降低含糖量,使果皮粗糙,因此,小年和结果偏少的幼树不宜使用。脐橙在谢花后25~30天,第一次生理落果高峰前用250毫克/升赤霉素涂果,隔15~20天再涂一次,可提高坐果率,对无核的温州蜜柑亦有同样的效果,对有核品种效果不明显。如用400毫克/升的细胞激动素(6-BA)与50毫克/升的赤霉素混合液涂果,效果更显著。对于采前落果比较重的伏令夏橙,从开始褪绿(11月初)起每隔1月喷布30~60毫克/升2,4-D一次,可降低冬季落果,在南亚热带地区可将浓度降至10~20毫克/升。花期喷0.2%硼砂加0.5%尿素,可提高坐果率。人工授粉、环割,对自花授粉结实率较低的品种,在盛花期可进行人工授粉。对旺树旺枝,在落花后至小果脱落时,对干或枝进行环割,可提高坐果率。
Ⅳ 怎么提高柑橘的上色度及甜度
柑橘之所以受大家的欢迎,是因为它酸甜的口感,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对于它的这种味道,都是非常喜爱的。但是偏酸的柑橘,很多人并不喜欢吃,而且在买柑橘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一些颜色比较好看的感,因为会觉得已经完全成熟了,能够保证口感。所以柑橘在种植的时候,保证柑橘的甜度以及色度,就很重要了。特别是在临近上市前,如何给柑橘增甜增色,就成了很多农户都非常注重的地方。
其实柑橘在最后的增甜增色期,农户所要做的还是比较多的。但只要把这些关键点做到位的话,想必到了采摘的时候,都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品质,而且口感也会完爆市场上的许多柑橘,会获得一个很好的收益。
Ⅳ 写关于泸溪柑橘产业发展状况对策的毕业论文
对泸溪县椪柑产业发展的思考
椪柑产业是泸溪农业的主导产业,是全县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泸溪椪柑产业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存在不少问题。为促进椪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县上下积极探索,攻坚克难,全力推进泸溪椪柑提质升级。
一、基本情况
泸溪椪柑历史悠久,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上世纪80年代步入发展快车道,自主研究“8304”、“8306”两个优良椪柑品种并进行推广,使泸溪椪柑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进入20世纪初,全县椪柑产业从2006年的23万亩发展到2010年的30万亩,椪柑种植面积取得新突破。
近年来,我县椪柑年产量达18万吨以上,年产值突破2亿元大关;椪柑收入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0%,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6.5万余农民通过椪柑种植实现脱贫致富。产业发展呈现五个方面特点:一是产业建设投入大。每年捆绑涉农资金1000多万元,大力推进椪柑产业建设。二是产业基地规模化发展。全县椪柑开发已建成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万亩、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10万亩、出口基地2万亩。三是果园建设标准化推进。截至2014年,全县7个主产乡镇建设椪柑标准果园3万亩、品改0.6万亩。武溪上堡椪柑现代农业产业园已成为全县椪柑产业建设标杆;目前,潭溪万亩椪柑科技生态示范园建设力图打造成全州示范样板。四是产业加工集群化发展。目前,我县有鲜果销售和深加工的公司17家,扶持白沙、浦市等8个乡镇新建4.5万吨椪柑粒粒橙加工项目,椪柑深加工集群效益凸显。五是市场营销品牌化引导。立足“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打入大中城市超市”战略,充分利用“泸溪椪柑”一系列“国字号”品牌标识,促进了泸溪椪柑品牌化销售。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布局不合理。全县15个乡镇95%以上种植椪柑,品种单一,缺乏早、中、晚熟品种搭配,无法形成错峰销售。区域布局欠科学,石榴坪、合水、兴隆场、永兴场等乡镇椪柑,在品质、果实的水分含量上,都不及峒河沿岸一带的椪柑。
二是基础设施不完善。水利灌溉条件设施不足,影响柑橘林果的长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县椪柑基地,几乎没有公路,导致产品采运成本高和影响果品质量。仓贮设备简陋,严重缺乏大中型仓贮中转站,椪柑分级包装、贮藏保鲜受到极大影响。
三是生产技术欠保障。首先,全县柑橘科研技术人员力量不足,科研经费投入有限,柑橘研发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学习培训机会较少,对柑橘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了解少,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落实困难。其次,标准园建设投入大,生产要求高,而果农呈散户经营,收益低,加之果农素质总体偏低,致使标准化生产难以落实到位。
四是经营水平不高。全县柑橘生产专业化组织程度低,虽然有柑橘专业合作社44家,但仍然以散户种植为主,难以形成规模经营。据调查,全县抛荒、撂荒的橘园90%都是20亩以下橘园,20到50亩的橘园处于半撂荒状态,50亩以上橘园70%还在进行管理。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部分果农进行了土地流转,但手续不完善,存在矛盾纠纷隐患。
五是营销网络不健全。目前,该县椪柑销售仍然以马路市场为主,销售椪柑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代理商、营销大户等尚未形成完整的市场销售链条,缺乏现代网络营销手段,难以把握、运作大市场。
三、发展的对策
1、合理布局,推进产业区域化生产。按照《泸溪县2012-2020椪柑标准园建设规划》和《泸溪县柑橘2013-2020品种改良规划》实施计划,优化布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促进柑橘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向重点乡镇集中,向配套设施和基础条件好的地方集中,以白沙、武溪、洗溪、潭溪、白羊溪、良家潭、浦市7个主产乡镇为主,形成峒河沿线优质椪柑产业长廊,打造椪柑生产基地;以浦市、达岚、合水、石榴坪等乡镇为中心,打造泸溪橙类生产基地,全力推进柑橘产业区域化生产。
2、调整结构,提升产业整体效益。我县椪柑一家独大的产业现状难以适应柑橘市场多元化发展,积极引进新品种,如引入香蜜一号、大分一号、小青柑、葡萄柚、脐橙等一批新品种,选育出适应本地种植的柑橘优新品种,大力实行品改低改,扩大高接换种面积,建立示范基地,实现柑橘品种多元化,切实优化泸溪柑橘品种栽培结构,提升产业整体效益。
3、配套建设,夯实产业设施基础。首先,科学规划。全力抓好果园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使进园公路、园区工作道、集水池、储藏库、气调库等设施布局科学合理,夯实产业发展基石。其次,加大扶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集中力量、集中资金,确保入园公路、工作道等配套设施建设深入有序推进。
4、加强科研,提升产业科技含量。一是抓科研。加大对柑橘科研和推广经费投入,鼓励自主研究创新,积极开展柑橘科研,抓好新品种引进、新技术示范及推广工作。二是抓品改低改。着力推进果园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高改矮、密改稀、劣改优,促进园区改造全面完成。三是抓技术培训。按照果园标准化生产要求,突出抓好果农培训,提升果农科技素质,实行技术人员联点包户,为抓好柑橘培管、采摘、贮藏保鲜和分级包装提供技术保障。四是抓精深加工。引导和组建企业推进柑橘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
5、创新模式,加深产业组织化程度。一是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二是加快土地流转。健全完善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加快土地流转步伐,促进柑橘产业规模化、产业化经发展。三是创新经营模式。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和果农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客商来泸经营发展柑橘产业,引导果农以土地转包、入股等形式参与,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促进全县柑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6、开拓市场,促进产业品牌营销。一是完善椪柑营销体系。着力扶持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营销大户、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抓实抓好产业营销网络建设。二是强化营销窗口建设。强化政策扶持,突出抓好市场窗口建设,抓信息、跑市场、联客商,为果农提供销售市场服务。三是着力打造品牌形象。抓好“泸溪椪柑”质量加工体系建设,实行“统一技术、统一检测、统一规范制度、统一注册商标”,建立健全柑橘标准化生产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建立生产档案,实现柑橘产品从田间生产到消费食用的全程监控。同时对柑橘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环节进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标明柑橘产品产地、质量、等级的标识,做到“以质量立牌、以品牌创优、以品牌占领市场”,并加大“泸溪椪柑”宣传力度,切实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Ⅵ 现在柑橘该上膨果上色了,怎么做能让柑橘上色好提高柑橘的品质!
果实上色增甜与硼、钙、磷、钾都有关系,还与我们的肥水及管理有关系,因此我们在叶面专补充这四属种元素的时候,一定注意果树的控旺管理,不能让柑橘太旺。
一般建议叶面喷施有机酸硼钙叶面肥加磷酸二氢钾,或者单独喷施硼钙叶面肥与高磷钾液肥交替使用,这样磷钾与硼钙相互补充,各种的效果会更好。
当然地下施肥肯定得跟得上,很多果农都是用复合肥后期用点硫酸钾,虽然很多果农说肥料都是用的好的,但是对于果实膨果、上色、增甜期,建议养一下根系。
我们怎么养护根系呢?建议冲施或滴灌1-2次含有机质的自带营养微生物菌剂肥,可以给根系补充营养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活力,如果配合含有机质的液体大量元素水溶肥一起使用会更好一点。这样果实膨果期之后需要的营养可以快速补充到果实里面,解决果实上色增甜不好的问题。
Ⅶ 种植柑橘,肥料怎么用才能提高产量
少量多次,关键时期关键施肥如:春梢萌芽、花期(保花保果)、坐果(稳果、壮果),秋梢版(促梢)权、采果后施肥、冬季保树施肥等。
期间可以增施有机肥连续多次,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改良根系生长环境,有利于树体生长和产量品质的提高
Ⅷ 怎样利用生长剂防止柑橘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
柑橘盛花期后或来果实趋于成熟自将变色时,用24毫克/升2,4-D钠盐溶液喷洒柑橘果实,可减少落果50%~60%,并增加果实数量,且对果皮及果实品质没有不良影响。
用15~30毫克/升6-BA溶液喷洒柑橘盛花期后的幼果2次,可提高坐果率。如用赤霉素或2,4-D混合使用,效果更明显。
柑橘落果前6~14天,用5毫克/升萘乙酸溶液喷树冠,可有效防止采前落果,改善果实色泽。
盛花期用10~15毫克/升溶液喷施,有利坐果,使果实增大。
柑橘夏梢发生时,用500~750毫克/升调节磷溶液叶面喷洒,可抑制夏梢生长,促进坐果,减少幼果脱落。
柑橘开花前、结果后,用1.8%复硝酚钠1500~2000倍溶液全株喷洒,可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果实增大。
柠檬用500~2000毫克/升矮壮素溶液土壤浇灌,可使植株矮化,增加开花和坐果。
Ⅸ 为什么近年来我国总会出现柑橘销售难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柑橘销售总会遇到滞销的问题,很多柑橘不能及时销售出去,给橘农带来不专小的损失属。柑橘销售难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一是我国柑橘种植品种还不是很合理,目前我国柑橘主要的品种还是宽皮柑橘,如蜜橘等为主。这些品种只能用于鲜食和加工罐头,而罐头市场已经饱和,很难再扩大产量,所以大量宽皮橘都被推到鲜食市场上进行销售,销售压力较大。二是我国柑橘成熟期以中晚期为主,柑橘上市都集中在9~12月份,销售期非常集中,在短期内形成柑橘供给的恶性竞争。三是我国橙汁加工能力还不足,不能及时完成鲜果的加工。
解决柑橘销售难的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调整柑橘品种的种植结构,使加工用品种和鲜食用的品种比例得到调整,使早、中、晚熟期的搭配得到合理优化,同时增加甜橙的加工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柑橘的销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