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丸子放什么调料
Ⅰ 有谁知道自制丸子的配料和做法
丸子(元子)的做法秘籍大全:
一、选料
为了保证丸子菜肴的质量,选料是很重要的。鱼要选择新鲜、出肉率高、吸水性较强的品种,如乌鱼、巴鱼、牙片鱼、岩鲤等;虾要选择洁白的虾仁,或是新鲜的对虾肉;畜类瘦肉要选无筋膜的精肉,肥肉要选厚实无血污的肥膘肉;鸡蛋、蔬菜等一些原料则必须新鲜。
二、初加工
1、鱼肉的初加工:是将鱼治净后,由鱼脊背处进刀,从头至尾取下两片完整的净鱼肉,然后带皮平放在菜墩上,先用刀背在鱼肉上排斩,再用刀尖顺着鱼肉的纹路轻轻刮下鱼肉。注意:刮到显血筋时为止,然后再仔细斩剁。斩剁时下刀要轻,且剁得越细越好,剁至鱼肉转白起粘性时为止。
2、净瘦猪肉、净鸡脯肉、净虾仁及羊肉的初加工:在加工这些肉类时,要采取粗切细斩的方法。当这类肉的肌肉纤维被破坏以后,所含蛋白质就会释出,从而形成一种粘性较强的溶胶,这种溶胶最易吸收水分。但有些丸子菜肴的初加工就不需要太细腻,如制作炸丸子、四喜丸子、扬州狮子头等,过细反而口感欠佳。
3、对一些肌肉纤维较粗且肉质较老的原料,如牛肉,通过仔细斩剁后制成丸子菜肴,不但入口细嫩,而且由于在制作时斩剁断了肌肉纤维,扩大了受热面,还会缩短烹调时间。
4、青菜及素菜丸子的斩剁,就不需那么复杂,只需根据菜肴的成菜特点,将其斩剁均匀就可以了。
5、还有一些制作丸子菜肴的原料,却不需要进行斩剁,如山药、土豆、豆腐等,只需先制熟再用刀压成泥即可。
三、丸子的半成品——泥子
泥子:即茸泥,是制作丸子菜肴的半成品。它可分为软泥子、硬泥子和粗泥子三种。下面分别谈谈三种泥子的调制技术。
1、软泥子的调制
软泥子的上浆技术要求较高。浆前与浆后的泥子是截然不同的。上浆后的泥子呈乳白色,粘稠性强且质地细腻,而且上过浆的泥子比未上浆的泥子膨胀许多。如200克鱼泥,就可挤出比乒乓球小一点的丸子40多个。这里的奥妙就在搅拌上浆之中。在搅拌上浆时,应使泥子顺一个方向进行机械运动,这是强迫泥子吃水。由于水分子的排列是有方向的,故搅拌时也要朝一个方向,切不可来回搅拌或搅搅停停,一定要一气呵成。
科学地加水、盐、油和鸡蛋清,是保证软泥子质量的关键。你必须根据泥子的质量和菜肴的标准来决定用水量的多少。以500克鱼泥子为例,一般吃水在400克左右。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还要视鱼的品种和气温及鱼肉斩剁的情况而定。而盐的加入需要与水配合。我的经验是,水盐混合上浆是比较科学的搅拌上浆法。盐与水混合上浆,能由表及里地循序渐进,并伴随泥子的吃水量定浆成形。一般每500克泥子的用盐量可在3~4克之间。当泥子充分搅打上劲后,再放入打好的蛋泡糊和白油搅匀即可。
加入蛋泡糊主要是利用蛋清受热即变性成固体的性质,去有意识地增加泥子的粘度,并使泥子变得洁白、松软。此外,最后加入白油能使丸子入口软嫩,并且具有增香的作用。
2、硬泥子的调制
硬泥子,即通常用来煎、炸、烧、烩的丸子菜肴的初加工原料,它的初加工方法不同于软泥子。因为硬泥子制作出的丸子菜肴具有干香酥脆、外焦里嫩等特点,所以在调制硬泥子时,不要调入过多的水。如果调水过多,炸制时就会膨松胀大,但离油晾凉后又会收缩回软。硬泥子中肥瘦肉的比例要适度,切不可不放肥肉。因为肥肉在炸制过程中可以使丸子松软并有着增香的作用。
以上方法同样适用于牛肉、鸡肉等硬泥子制作,但对以鱼虾为原料的硬泥子,其制作方法则略有区别。
首先,为了避免丸子吃口发死,鱼虾硬泥子中可加入适量的鸡蛋清和面包渣,因这样能对丸子起到膨化定形的作用。其次,由于鱼虾硬泥子不需要过多地吃水,因此淀粉的用量一定要掌握准确。因淀粉的吸水力较强,如淀粉加入过多,丸子在加热后外部会形成坚硬的壳,而内部则会变得粘糊糊的,这样会影响到丸子的口感。当然淀粉加少了也不行,那样会使丸子松散走形,失去应有的风味。
3、粗泥子的调制
粗泥子在丸子菜肴中用得较为普遍,也是比较好调制的一种。粗泥子一般是由时令青菜斩剁成馅,再加入面粉、豆腐、粉条以及调味品调制而成的。用粗泥子炸制的丸子既可单独成菜,又可搭配成菜,如:炸白菜丸子、萝卜丸子、粉条豆腐丸子等。它们均可与其它原料搭配成菜,或烩、或烧、或炸,适用面很广。这里要强调的是,粗泥子斩剁时不必斩得太细,用水也不能太多。
四、丸子的成形
制丸子无论是采用那种烹调方法,都应该先用手去成形。有的人不会用手挤丸子,而采用汤勺舀,或是用手揪,这样制作出来的丸子大小不一、形状不美观不说,而且表面也不光滑。其实,用手制作丸子也没有什么太难的。简单的方法是:用左手抓一把搅好的泥子,将泥子从食指与拇指之间挤出来。挤时手劲不要用死,要既有虚劲又有实劲。而且食指弯曲,拇指前后滑动,以使丸子光滑,当然另外三个手指也要配合,以让泥子挤出,并趁势用手勺将挤出的泥子舀入微沸水锅或油锅内。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丸子都是用手挤出来的,如扬州狮子头,便是用团的手法制成。也就是用左右手将泥子团来团去,使其变圆变光滑而成形。此外,丸子还可以挤成椭圆形、桔瓣形、玉坠形等。
五、烹制丸子的火候及色泽把握
烹制丸子时,采用的加热方法很多,但经常采用的只是汆和炸两种。应当知道,任何一种烹调方法都有最佳火候,当然这也要随着原料的变化而变化。以汆制鱼丸为例,我觉得用响边水来汆鱼丸为最佳火候。如果用冷水锅汆制鱼丸,丸子入锅后内部与外部的温度平衡,加热后,鱼丸内部的水分及营养成分会向外运动,由于水是逐渐加热,外部受热的压力会将鱼丸内部的鲜味换出并溶于水中使鱼丸失去鲜味。但用沸水锅下入鱼丸也不行,由于鱼丸细嫩,经不起沸水的冲击,会影响鱼丸的成形。从营养的角度看,加热的目的是使鱼丸成熟,营养变性分解,而有利于人体的吸收。而鱼丸下锅时遇热会立即收缩,内部的营养成分就不易流失到汤汁中。汆制鱼丸时,汤锅如有沸腾现象,应及时加入一点冷水,使水不能沸腾,待鱼丸全部下完后且浮出水面,再将其捞出放入冷水中,即可用于烹制成菜。汆制其它原料所制的丸子,也可用以上的方法。
炸制丸子主要是掌握好油锅的温度,另外还须注意炸制用油的色泽和丸子本身的色泽。丸子菜肴的火候和色泽需要厨师有意识地控制。如巴鱼加工成丸子后,成菜的色泽可通过改变烹调方法而使其发生变化。
丸子菜虽然变化很大,不过一旦掌握了其制作奥妙,就可以举一反三,创制出更多更好的丸子菜肴来。
Ⅱ 制作肉丸子的配料有哪些
肉丸子来是用肉沫加配料做源成的丸子
加工肉丸子需要哪些配料:
1.生姜、葱、切碎备用。
2.将买的肉末加入生姜、葱碎中。
3.再用刀继续剁成泥。
5.加盐、味精、料酒、生粉、鸡蛋(可选)。
7.搅拌均匀。
8.用圆勺子一抹就成一个小肉丸了。
Ⅲ 做肉丸里面放些什么调料 放什么粉 放多少
调料:盐
味精
葱姜花椒水
鸡蛋2个
放淀粉
调料与肉一起搅拌让肉充分吸收水份,最后放淀粉
开了以后下肉丸的时候把火关小点,保持不开锅
Ⅳ 做肉丸需要哪些配料
肉丸是老百姓众所周知的一道美食,吃起来的口感无比滑嫩,而且还富有弹性。它不仅可以延伸到红烧,还可以制作成清蒸,肉丸的做法多种多样,但制作起来还是需要一些小知识的,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款经典的肉丸做法吧。
制作肉丸的配料不多,但是也要因人而异,如果喜欢吃一些蔬菜,在肉馅里也可以加入一些蔬菜,例如红萝卜碎、韭菜碎、粉丝碎等等,这样做可以抵消一些肉丸的腻感。再说配料,首先准备肉馅500克、鸡蛋一个、葱段若干、生姜一块、大蒜若干、淀粉30克、白胡椒粉3克、料酒5克、鸡精1克、食用盐3勺、蚝油3勺、生抽和老抽各2勺,如果家里有柠檬可以用柠檬代替料酒,个人感觉柠檬的汁水去腥要比料酒好用的多。炸的差不多成了金黄色以后捞出控干油后进行第二次的复炸(2分钟即可),这样的肉丸子外表才会更脆,里面的肉才会更嫩。出锅后即可食用,也可以做红烧清蒸等等菜系。以上就是关于肉丸做法的全部内容了,如果你对烹饪肉丸方面有其它的小技巧,欢迎在下方评论里留言,和大家一起参考与分享。
Ⅳ 制作肉丸要什么配料
肉丸的做法:
表皮用料:芋头、淀粉(地瓜粉)、虾油(可选)/食盐(均为微量)
馅料用料(准确地说馅料并没有严格地限定,但可以根据各自喜好自行调整):
鲜猪肉、葱、酱油、盐、虾仁干、香菇干、生姜、食用油
工具:擀面棍、蒸笼
制作过程:
1、馅料的制作:
精选上乘鲜猪肉(蕉城街头的小店多以五花肉为主),洗净后剁碎置于碗中。调制酱油使肉色成暗红色即可(主要为调色调味),根据酱油的浓度和用量,辅助以食盐使馅料口感适合您自己的口味。
虾仁干和香菇干浸泡至柔软后,切丁。
生姜,根据正宗肉丸的做法,生姜是肉丸中的调味极品不可或缺,其用量要适当地超标一点点,这样可以让姜味的口感比较浓重,肉丸体现出鲜香的特色。生姜洗净去皮后,切丁(颗粒大小以能咬到但又不碍视线为准,通常大小可以维持在0.3mm×0.3mm~0.5mm×0.5mm之间为宜)。
葱,将葱切成0.5mm左右的小段,其数量大概为鲜猪肉的四分之一为宜。
取葱花中的三分之一,与猪肉拌在一起,其余单独放置。将所有辅料均调制起来,煨着就可以开始制作皮料了。(仅有葱还剩下三分之二左右)。
食用油,这里讲一下食用油的作用,如果您采用的是瘦肉,可以适当加入食用油调节一下,使陷料不至于过于干涩,如果您使用的是五花肉则可以省去这一部分。
2、表皮的制作:
宁德蕉城的肉丸特色就在于表皮的制作,各地的肉丸都一定会有肉,但是表皮通常都是以小麦粉、面粉等制成,缺乏特殊的香味。宁德蕉城的肉丸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它的表皮不是由这些常见材料制成。
地瓜粉,又称淀粉,购买来时为白色小碎块状(主要以地瓜为原料制成,因此又称作地瓜粉)。用擀面棍将地瓜粉研磨成细粉。(精致的地瓜粉可能在买来的时候已经是细粉状则没有必要研磨了。)
选购新鲜小芋头(是品种是那种一拳头大的,并不是要取其“幼崽”)、将芋头洗净表皮泥土后,将其放置在高压锅中(旧时通常只用锅大火煮熟,使用高压锅并不会影响成效),将其煮熟。将煮熟的芋头捞出后,趁热(注意烫手)去除表皮,将芋头内部堆放在一个大盆中。用擀面棍将其捣碎,成糊状,称芋泥,这个过程需要格外用心,否则会出现结块。
将淀粉不断调制入芋泥中,不断搅拌。直到芋泥不再粘手为止即可。
调完的芋泥类似揉完的面团,有粘性但又不粘手。如果芋泥放置时间过长可能渗出水来,可以用淀粉将其调匀。
3、包制:
将部分芋泥搓成条状,用手将其捏成圆形,厚度在0.5cm左右均可,直径通常7cm左右(食指长)或者根据您自己的喜好进行大小定制。将备用的葱花垫底,取适量馅料放置其中,将其封口后搓成圆团即可。
4、蒸煮:
在锅中放入清水,将蒸笼铺上纱布,然后将肉丸铺放在其上面,盖盖子蒸熟即可。
5、出锅:
肉丸的表皮采用芋头制成,因此在蒸煮过后,表皮会呈现粘度较高。在出锅的时候为了避免破坏肉丸形状,可以用光滑的筷子,蘸水后再将其夹入盘中。辅以美丽花雕甚至可以登上高雅之堂。
6、注意事项:
带肥肉的猪肉在高温的蒸煮下会变成猪油并包含在肉丸内部,因为芋头的滑滑的特性,内部油水不会渗漏出来,在内部通过高温使陷料充满了鲜香的特点。因此根本不会感觉到油腻。但因为五花肉不一定都能化为肥油,因此采用瘦肉加食用油的方案替代肥肉可以避免挑食者对肥肉的厌恶之情。
包完的肉丸不宜堆放,会造成表皮的粘连,可以用淀粉隔离。但更好的办法则是将其放入冰箱的冷冻室(结冰层)。
牛肉圆的做法:用料:鲜牛肉(500克)、精盐(40克)、味粉(4克)、清水(100克)、菱粉(30克)制法:一、将鲜牛肉切薄片,用圆形小铁槌捶烂,用清水、精盐、菱粉拌匀,打成牛肉胶。二、用手将牛肉胶搓成丸形,放进锅中,加清水,用文火浸熟(水清,丸浮水面为准)取起,焖、炒等咸宜。附注:一、牛肉必须新鲜,否则没有胶质,捶不烂也易出水,制成的牛肉丸便不爽滑。二、牛肉丸要用文火浸熟,如用武火不断沸滚,会使牛肉丸变韧。
Ⅵ 做丸子用什么调料
做猪肉丸子汤放什么调料
1、选一块猪肉,要肥瘦都有的。
2、把猪肉,葱,姜,一起剁碎,剁时加点油,盐,酱油好入味。
3、把剁好的肉搓成丸子放到锅中。
4、煮好后放点青菜。
5、出锅后装在碗里就好了。
猪肉丸子汤的常见做法
猪肉丸子汤做法一
1、香菇洗净切成末。
2、猪肉洗净切成肉末,然后放入姜末继续切肉泥。
3、切好的肉放入碗内。
4、放入葱末。
5、放入十三香。
6、放入盐。
7、放入酱油。
8、放入鸡精,少量。
9、在放入香菇和半个鸡蛋清。
10、用手搅拌均匀后,朝一个方向搅上劲。
11、烧一锅开水。
12、用虎口挤成小丸子。
13、用小勺放入开水内。
14、丸子煮熟后,放入青菜煮熟。
15、加入适量的盐和鸡精香油调调味即可。
猪肉丸子汤做法二
1、五花肉的皮用刀片掉,然后把五花肉剁成肉末。声明下,千万不要偷懒去菜市场买那种压榨机炸出来的肉,那样的肉口感就不好了,肉末几乎没了口感。而自己剁的肉末尽量小,看着像炸肉机炸出来的就很好了。
2、拿好一个碗,把鸡蛋打开,分离蛋黄和蛋清。(这个时候可以开始烧水了)。
3、把肉末拿好容器装好,倒入蛋清和生粉,开始搅拌,直到搅拌到肉、蛋清、生粉完全融合为止。
4、把肉末捏在手中大拇指跟食指把肉末挤出来,然后勺子一勺过去,就变成肉丸子啦。注意一定要把肉末放在掌心 手包住用手的劲道挤压从食指和大拇指中间的缝隙挤压出来。
5、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看下水烧开了没有,烧开了就把火调小火,然后轻轻的把丸子用勺子一个个的送进锅里,然后不要晃动。
6、丸子烧开了,放一点紫菜和小葱花,这样会更鲜美,还有就是按照自己的胃口放一些平常做菜都放的调味,然后就会做好了一道又香又营养的丸子猪肉汤了。
Ⅶ 做肉丸要放什么配料才更能吃出肉味
生汆丸子
主料猪里脊肉300克 水适量
调料食盐1茶匙 鸡精1/2茶匙 葱1根 姜3块 糖1茶匙 白胡回椒1/2茶匙 鸡蛋答清1个
生汆丸子的做法
1.肉剁碎,用肉锤敲打
2.葱切丝提前泡水备用
3.剁好的肉蓉加入盐、鸡精、糖、白胡椒搅拌均匀
4.先加入1只蛋清,搅拌至完全吸收,再把姜丝沥出只用姜水,分次加入肉蓉中,每次都顺着一个方向搅拌,直至完全吸收,加到不能再加为止
5.水煮至微沸,关小火,一颗颗挤或用小勺捣腾出大小均匀的丸子下锅
6.全部丸子做好后,开大火把水煮沸,煮至丸子成熟后,捞出沥水
烹饪技巧1、 肉要选用纯瘦肉,不能有肥肉或筋膜,会影响口感,选用猪后腿肉或里脊肉、鸡胸肉都可以;
2、肉馅里打水很重要,一定要搅拌尽可能多的水份进去并充分搅拌上劲,丸子才会劲道好吃,这是个体力活;
3、煮好的丸子可以冷藏或冷冻保存,食用前取出回温,用高汤煮沸加热就可以了,也可以用清水,加盐、鸡精、少许香油和大量的白胡椒提味,取其最清淡的口感。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