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加工中心 » 山荼怎么加工

山荼怎么加工

发布时间: 2021-02-04 05:20:28

A. 茶叶是怎样加工

市场上销售的茶叶产品种类繁多,按商品茶的分类和加工,我国市场上销售的茶叶有七类:红茶、绿茶、花茶、乌龙茶、紧压茶、普洱茶和黄茶。所有这些茶叶都是用茶树的鲜叶、嫩芽和嫩枝加工而成,加工方法不同,加工出的茶叶类别也就不同。
1、绿茶加工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
绿茶的特性,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最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绿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
2、红茶加工
红茶有两种:一种是条型茶又叫工夫红茶,包括政和工夫和坦洋工夫;一种是红碎茶。分为4个工序: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红茶属全发酵茶,揉捻后发酵使叶子变红是工艺关键。中国红茶分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类。
3、乌龙茶加工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它主要产于福建省的武夷山地区,其次是福建的闽南,再就是广东省的潮汕地区。乌龙茶的采制方法与红茶、绿茶大不相同,有以下几方面要求:
(1)茶叶不能采摘过早过嫩;
(2)乌龙茶必须在阳光下进行晒青;
(3)采取“摇青”与“凉青”相结合的“做青”技术,使茶叶达到半发酵的程度;
(4)乌龙茶的烘焙技术特别讲究。乌龙茶是介于绿茶(不发酵茶)和红茶( 全发酵茶 )之间的一类半发酵茶。乌龙茶有条形茶与半球形茶两类,半球形茶需经包揉。
4、白茶加工
基本工艺流程: 萎凋→烘干
5、黄茶加工
黄茶加工分为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四道工序,闷黄工序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工序,如果没有闷黄这道工序,就称不上黄茶。黄茶是杀青后包闷和烘炒后再包闷,使芽叶变黄而形成的,因此焖黄是工艺关键。
以蒙顶黄芽为例。基本工艺流程:杀青→初包→复炒→复包→三炒→堆积摊放
6、黑茶加工
黑茶的鲜叶原料多数比较粗老,揉捻后经过渥堆发酵,或制成绿茶后再经后发酵而使叶色变黑,汤色深浓。普洱茶是已经经过初步加工的绿茶,主要产于云南省,普洱散茶的加工关键是发酵。普洱茶加工完成后,味道不苦不涩,咖啡碱可以由4%升高到5.5%左右。
7、紧压茶加工
紧压茶是以绿茶或红茶或黑茶作原料,经过蒸软压模制成不同形状的茶叶,有砖形、饼形、碗形、柱形、方块形等。中国生产的紧压茶主要有沱茶、普洱方茶、竹筒茶、米砖茶、湘尖、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青砖茶、康砖茶、金尖茶、方包茶、六堡茶、紧茶、圆茶、饼茶、固形茶等。
8、花茶加工
花茶,又称香花茶、熏花茶、香片等。它以精制加工而成的茶叶(又称茶坯),配以香花窨制而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茶叶品类。

B. 武夷山茶叶的制作程序!~

鲜叶----晒青----做青(摇青和静置)----杀青----揉捻----干燥----捡杂----烘焙-----包装----成品

鲜叶采摘的标准:1、半开面——第一叶反卷未展开的新梢。2、小开面——第一叶伸展平坦叶的面积小于第二叶的新梢。2、大开面——第一叶面积与第二叶面积相近的新梢。一般掌握小开面时采摘为好,产量与质量均有保证。

晒青:1、蒸发一部分水分;2、散失青草气;3、促进酶的活化和叶内成分的化学,为做青制造良好条件。标准以叶色失去光泽、叶质较柔软,叶缘稍卷缩,叶子呈萎凋状态,青气减退,清香呈,手持新梢基部,顶部第二叶下垂,而梗中水分尚充足,减重率在10—15%之间为适度。

做青:摇青和静置相互交替。做青适度的叶子,叶脉透明,叶面黄亮,叶缘朱砂红显现,带有三红七绿的特色。叶缘向背卷,呈现龟背形。兰花香显,叶质柔软(指较嫩的原料)或手握茶叶发出沙沙响时即为适度。做青结束后进行适当堆闷,以利发酵。

杀青:机械杀青,适于大批量的生产,只需一次炒、揉。锅温300—350℃。掌握多闷少扬,高温,快速短时,小锅的原则,炒2—3分钟,至适度起锅揉捻。

揉捻:进一步破坏叶细胞,挤出茶汁,以形成岩茶的壮结外形和增进岩茶的滋味。

干燥:岩茶的传统干燥法分为毛火(初焙)、足火(复焙)、吃火。目前,茶场机械化生产,只进行毛火、足火。吃火放到精制进行。

拣杂:拣去梗、黄片及其它夹杂物。

烘焙:就是精制里的吃火。

包装:对精制后的茶进行称总包装。

成品:符合预包装食品要求,可以直接出售的产品。

C. 茶的制作方法有哪些

一,茶叶的分类

我国现代茶叶大致可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种,基本茶类是指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和黑茶六大类,这六大茶类是以鲜叶在加工过程中是否经过酶促氧化及氧化程度结合干茶茶色的不同而进行分类的。

其中绿茶的茶多酚氧化最轻,而红茶的茶多酚氧化最重。而再加工茶是指在基本茶类的基础上,再采用一定的工艺进行再次加工的茶类,这类茶的品质会稍微有所变异,但基本未超越原茶类的系统性,仍然应该归属于原来的茶类,茉莉花茶是此类茶的代表。

现代茶叶还有很多不同的标准及分类,有的以季节为划分标准,有的以生长环境为划分标准,有的以产地为划分标准,还有的以干茶外形划分标准。

按照季节的不同可将茶叶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四类。春茶是 指当年立春后一直到5月中旬之前所采制的茶叶。

这时所采制的茶芽头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而且富含氨基酸和维生素,所以春茶滋味是最为鲜爽的。

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所采制的茶叶,这个阶段所采制的茶叶,无论香气,滋味都不如春茶浓烈,而且这个阶段的茶中花青素,咖啡因和茶多酚的含量都相对较多,所以口感也相对苦涩。

秋茶是指8月中旬至10月霜降前采制的茶叶,这期间所产的茶叶叶片大小不一,叶色发黄,香气和滋味比较平和,叶底发脆,但是有些树种制作的秋茶不输于春茶,如铁观音等。

冬茶是指在10月霜降以后所采制的茶叶,这个时候天气已经开始逐渐转冷。冬季一般都不时行采摘,但是这个时候新梢芽生长较为缓慢,茶叶中所含的一些物质增加,所以制作而成的茶香气浓烈而且滋味醇厚,有些茶就很适合做冬茶,比如台湾的乌龙茶,其冬茶中的上品称为冬片,品质优秀。

按生长环境的不同可将茶叶分为平地茶和高山茶,平地茶一般芽叶比较小,叶色黄绿,光润欠佳,香气淡,滋味也淡,叶底坚薄。而高山茶则芽肥叶硕,叶色翠绿且茸毛多,香气浓郁且耐冲泡,所以素有“高山出好茶”的说法。

按产地的不同可将茶叶分为浙茶,川茶,闽茶,滇茶,台湾茶等。

按干茶外形的不同可将茶叶分为扁平状,片状,针状,球状,雀舌状,条状,卷曲状,末状等。

二,茶叶的制作工艺

现代制茶工艺大体上可分为鲜叶加工,杀青,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六个基本工序。

1. 鲜叶加工

也叫茶叶初制,就是将新采摘来的茶叶制作成毛茶的过程。

2. 杀青

杀青是通过高温来抑制发酵及茶叶中茶多酚等物质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中的水分,使茶叶保持固有的绿色,同时减少叶片中的水分,使叶片变软的过程,这个程序可以散发茶叶的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便于下一步的加工。

3. 萎凋

将采摘来的鲜叶摊在一定的环境下,使叶片中的水分蒸发,体积缩小,叶质变软,酶活性增强,大致可分为日光萎凋,室内萎凋和人工控制萎凋三大类。

4. 揉捻

在人力或者机械力的作用下,使叶子卷成条并破坏其组织的工序,也是各种茶类成形的重要工序之一。揉捻有助于茶叶的初步定型,也可以使揉出的茶汁附着于叶片表面。一般分为手工揉捻和机械揉捻两种,大宗的茶基本都是用机械揉捻,而一些名优茶类则多是采用手工揉捻或者小型机械揉捻。

5. 发酵

茶叶进行酶氧化,形成有色物质的过程,是黄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初制时的主要工序,温度,湿度,时间,叶片的含水量等都是影响发酵的重要因素。

6. 干燥

茶叶初制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让多余的水分汽化,破坏酶活性,终止酶促氧化,促使茶叶内含物发生热化学反应,提高茶叶的香气和滋味。

温度,投叶量,时间和操作方法等都是干燥的重要因素,干燥的方法也分很多种,有炒干,烘干,自然干燥等。

D. 山荼花上可怎样加工施肥

对山茶花施肥,要注意适度,不可施得过多,更不能施浓肥。否则,不但不能使花长好,反而会损伤花的根系。那么,山茶花应该施什么肥?怎样施法好呢?先说说基肥:山茶花尽管是不喜欢大肥的花,但少量的基肥还是必要的。山茶花的基肥最好是用有机肥,如经过发酵的鸡鸭粪和动物脏器以及豆饼、鱼骨粉等。这些有机肥中氮、磷、钾等成分俱备,比较全面,而且肥效很长。施用时,可以将其晒干,碾碎成粉末,先和5—6倍的干土混合起来,然后在翻盆装盆土时撤在离植株根部2—3厘米处。
山茶花喜凉性肥而忌热肥,所以在开春以后迫肥时,须浇施矾肥水(矾肥水可以保持盆土的酸性)。矾肥水的制作是在10公斤清水中加入100克绿矾(即硫酸亚铁),再加入200克豆饼粉、1000克干禽粪泡沤。天热时泡1个月,天凉时泡3—4个月即可腐熟。浇用时视其浓度酌加lO一20倍清水后即可使用。平时迫肥一般每隔10—15天1次,也可将矾肥水与腐熟液体肥(即用豆饼、禽粪等泡沤腐熟后的液体)问隔轮流浇施,这样既可满足茶花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又可使土壤经常保持酸性。3—5月开花后可用0.2%磷酸二氢钾和0.2%的尿素,进行几次根外施肥,每周1次,连喷3次,可使春梢粗壮;6月份芽分花时停止施肥,8月份以后再施一次磷钾肥;立秋以后,浇水和施肥都应逐渐减少,只需每隔10天左右浇一次o.2%硫酸亚铁;每隔5—6天用与室温相近的微温清水喷洗叶面一次。1月初,将花盆移入室内后,再施一次矾肥水及一次0.2%磷酸二氢钾液,以后不再施肥。

E. 山茶油的生产工艺流程

茶油加工是在油坊内完成的,其工艺流程繁杂,纯手工压榨。把油茶籽压榨成茶油大约可以分为五个步骤:

首先要把采摘下来的油茶籽晒干,等壳和果肉分离后再放到蒸床上把油茶籽中残余的水分烘干。经过烘干完全没有水分,就是100%干度才可榨出油来,湿度大些的要烤十多个小时,如果湿度在二十以下的油茶籽烘四五个小时就可以榨出油了。

第二步就要把烘干的茶油籽放在碾盘上碾磨加工。碾盘是整个油坊中最有特色的,与碾盘相连的是一个很大的转轮,运用水流的冲击力使转轮转动后来带动碾盘的运行,碾盘也是传统的石磨形,师傅将油茶籽倒入槽中,在碾盘上放置一定重量的石块,在石块的压力下,来回滚动的轮子把槽中的油茶籽碾成粉末。

接着,油茶籽碾成粉末后,再把它倒进蒸笼上蒸。制油师傅们说油茶籽一定要蒸熟了才可榨出油来,同时这个过程也起到一个加热的作用,加热后的油茶粉会特别松软,便于榨出油来。

第四步,山茶籽约蒸一个小时,待蒸熟后用稻草垫底将它填入圆形的竹篾做成的油圈之中,做成茶油饼。师傅告诉我们别小看了这个程序,在整个榨油的工艺流程中算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每一块茶油饼的厚薄必须相当,否则就会因为挤压不充分,榨油就不完全。有经验的制油师傅可以凭感觉用铁勺舀起适量的茶油粉进行装包。

最后一步,榨油师傅把做好的茶油饼装入由一根整木凿成的油床里。这根超过百年树龄的樟木,它是整个榨油坊的“主机”,在树中心凿出一个长2米、宽0.4米的“油床”。茶油饼填装在“油床”里,装好茶油饼后就可以进行压榨。压榨是整个制油工序中最耗体力,因此,这也是对制油师傅们体能的一个考验。压榨也是采用最传统的挤压方式,师傅们用长短、厚薄不均的木桩打入油床缝里进行挤压,不一会儿,一缕缕细细的山茶油从油床里慢慢地滴落下来,作坊里也到处弥漫着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

整个山茶油加工工艺流程完全采取人力,不借助任何机械力量来完成,虽很辛苦,但具备有环保、天然的榨油优势。

F. 茶叶的制作过程

不同的茶叶制作抄工序也不袭同,以绿茶为例——绿茶制作工序如下:

1、杀青——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

(6)山荼怎么加工扩展阅读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

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

G. 茶油是怎么提炼出来的,越详细越好

茶油的加工的方法复是低制温冷榨,冷榨一般在60度环境下进行加工营养成分比较好,冷榨的茶油的提炼工序为:

1.油茶籽收储:油茶籽主要来自农户自采的和从油茶树基地采购的,油茶籽需要经过验收、计量、干燥及冷却后储存,储存一般在0℃~30℃的温度环境中,利用植物种子后熟作用的生化原理,促进油茶籽后熟。拟定油茶籽烘干规模为600t/d。

2.预处理:经烘干入库贮存的油茶籽经选籽、清理分级、剥壳分离进行去石,磁选脱铁。预处理后的油茶籽进行剥壳,剥壳产生固体废物主要为油茶壳。脱壳后进行仁壳分离。

3.冷榨:采用专用冷榨机,入榨温度在70℃~80℃左右,避免高温引起的茶籽油颜色变深,有效成分损失等,现在市面上的大多数茶油如金浩、岁岁康等都是采用的这个方式。

4.油渣分离:毛油中一般含渣8%~10%,在进入精炼车间前应迅速进行油渣分离,油渣分离的及时与否将直接影响毛油的酸值和色泽,保留时间越长则酸值越高,颜色越深。

H. 怎样把新鲜茶叶加工成可以喝的茶叶

“做茶”或“茶叶加工”是指把鲜叶干燥的全过程,就是从鲜叶到成品茶的全过专程。具体步骤如下:

1、萎凋属:鲜叶在通常气候条件下,薄摊散发水分,使叶质逐渐萎软,叶片面积萎缩,叶色由鲜绿转变为暗绿,青草气逐渐散发,透出清香。

I. 茶叶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茶是采摘茶树的嫩芽或新叶当原料,经过一连串的制作过程而制成的。
制茶过程为:采青→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初制茶) →精制 → 加工→包装→(成品)这些过程对茶起哪些作用:
采青:茶只能采摘嫩叶,老叶无法用,这些细嫩的部分,采下来后称为茶青。(如果多采一片叶为一芯一叶;多采两片叶为一芯两叶。) 茶:芽茶类:以嫩芽做原料 茶性比较细致 叶茶类:以叶做原料 茶性比较粗犷
萎凋:茶青采下来后,首先要放在空气中,让它消失一部分的水份,这个过程称为萎凋。 萎凋分:在室外进行的为室外萎凋;在室内进行的为室内萎凋。 萎凋的过程:水份的消失必须透过叶脉有秩序的从叶子边缘或气孔蒸发出来。每部分的细胞都必须消失一部分的水份,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发酵作用。 失 水:叶子晒干晒死 造成味薄 积 水:没有搅拌 造成苦涩 萎凋就是静置与浪青交替进行。
静 置:就是放置不动,让水份补给到边缘的地方,当然也让已经可以发酵的部分慢慢发 酵。
浪 青:就是搅拌,先是促使水份平均消失,然后借叶子的互相摩摩擦,促进氧化。
发酵:指茶叶的面份与空气起氧化作用,这个过程称发酵。 发酵使茶发生变化:
香变:不怎么发酵的,喝起来是股菜香;让它轻轻发酵就会转化成花香; 发酵变重后会转化成果香;如果让它尽情的发酵就会变成糖香; 香气是发芽、开花、结果的变化。
色变:香气的变化与颜色的转变是同步进行的。 菜香的阶段是绿色;花香的阶段是金黄色; 果香的阶段是桔黄色;糖香的阶段是朱红色。 味变:发酵越小,越接近植物本身的味道。 发酵越多,离自然越远,加工的味道越重。
杀青:是用高温杀死叶细胞,停止发酵,这个过程叫杀青。
炒青:就是下锅炒,也可是滚筒式,炒的茶比较香。市场上的大部分茶都是炒出的。 蒸青:用蒸气把茶青蒸熟,蒸的颜色比较翠绿,而且容易保留植物原来的细胞纤维。
揉捻:杀青过后,要将茶叶像揉面一样的揉捻。 揉捻的功用:
第一、 揉破叶细胞,以利于冲泡。 第二、 成形。
第三、 塑造不同的特性。
1.揉捻包括:手揉捻、机揉捻、布揉捻 揉捻的次数越多,茶性就会变的越低沉。 揉捻分:轻揉捻,轻揉捻制成的茶成条形状;
2.中揉捻,中揉捻制成的茶成半球状; 重揉捻,重揉捻制成的茶成全球状。
干燥:揉捻完茶就算初步完成,这时要把水份蒸发掉,这个过程称为干燥。 干燥分:火炉上烘干、手摇式干燥机、自走式干燥机。
初制茶:干燥过的茶就可以拿来冲泡饮用,可是这种茶外型不好看,品质也还不稳定,一般称为初制茶。
销售之前,最好再经过一番精制,它包括:
A、筛分:将茶筛分成粗细不同等位。
B、剪切:需要较细的条形时,可用切碎机将它切碎。
C、拔梗:将部分散离的茶质分离出来。
D、覆火:干燥不够时,再干燥一次,也称补火。
E、风选:将精制过的茶用风来吹,碎末和细片就会分离出来。 经过这些程序完成的茶,就是可以上市的精制茶。
为了使茶更加多样化,可以拿它补试各种加工,加工包括:
A、薰花:把新鲜的花和茶拌在一起,经过八小时左右后,茶吸收了花的香,成了花茶,用什么花薰什么茶并没有什么规定,只是要考虑它俩是否合的来,如茉莉茶花与桂花,一个年轻一个成熟。所以茉莉常用在轻揉捻的茶上;桂花常用在中、重揉捻的茶上,如冻顶或铁观音上。
B、焙火:就是把制成的茶用火来烘焙。 焙火分:炭焙、电焙
焙火越重就成越熟,颜色也越深;否则就成越生。 制茶三把火有 焙火:目的在改变成茶的风味。 干燥:将水份蒸发。 杀青:则是停止发醇。
虽然都是同样的三把火,但使用的时间、目的不同,效果也完全不同。
C、掺和:把花和茶掺在一起,也就是所谓的调味茶,如洛神红茶是把洛神和红茶掺在一起。 要分辨调味茶的好坏,就要看它掺和的东西。
10、哪些过程造成了那么些茶,也就是造成不同茶类的主因:
A、发醇:是最重要的一个过程,发酵程度不一样,制成的茶就南辕北辙。
B、揉捻:是第二个重要的过程,揉捻的轻重是塑造茶叶不同的特性。
C、焙火:是另一个重要的过程,焙火的高低,是改变成茶的风味。
D、采摘时茶青的采摘的部位成熟度,是造成茶叶不同风格的第四个原因。

J. 制茶的过程、和工艺(详细的 谢谢)

不同的茶叶制作工序也不同,以绿茶为例制作工艺如下:

1、采摘

采摘是用食内指与姆指挟住叶容间幼梗的中部,藉两指的弹力将茶叶摘断,采摘时间以中午十二时至下午三时前较佳,不同的茶采摘部位也不同,则另有单人式、双人式采茶机,可利用机械采茶,既省力且快速。

热点内容
线切割怎么导图 发布:2021-03-15 14:26:06 浏览:709
1台皮秒机器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5:49 浏览:623
焊接法兰如何根据口径配螺栓 发布:2021-03-15 14:24:39 浏览:883
印章雕刻机小型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3 浏览:395
切割机三五零木工貝片多少钱 发布:2021-03-15 14:22:30 浏览:432
加工盗砖片什么榉好 发布:2021-03-15 14:16:57 浏览:320
北洋机器局制造的银元什么样 发布:2021-03-15 14:16:52 浏览:662
未来小七机器人怎么更新 发布:2021-03-15 14:16:33 浏览:622
rexroth加工中心乱刀怎么自动调整 发布:2021-03-15 14:15:05 浏览:450
机械键盘的键帽怎么选 发布:2021-03-15 14:15:02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