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淬硬表面加工的主要方法
❶ 常用的表面热处理方法有
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它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热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过程,有时只有加热和冷却两个过程。这些过程互相衔接,不可间断。金属热处理工艺大体可分为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局部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等。
整体热处理
整体热处理是对工件整体加热,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以改变其整体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钢铁整体热处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种基本工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体热处理中的“四把火”,其中的淬火与回火关系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
退火
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根据材料和工件尺寸采用不同的保温时间,然后进行缓慢冷却,目的是使金属内部组织达到或接近平衡状态,获得良好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为进一步淬火作组织准备。
正火
将工件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后在空气中冷却,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的组织更细,常用于改善低碳材料的切削性能,也有时用于对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为最终热处理。
淬火
将工件加热保温后,在水、油或其它无机盐、有机水溶液等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淬火后钢件变硬,但同时变脆。
回火
为了降低钢件的脆性,将淬火后的钢件在高于室温而低于650℃的某一适当温度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再进行冷却。
“四把火”随着加热温度和冷却方式的不同,又演变出不同的热处理工艺 。为了获得一定的强度和韧性,把淬火和高温回火结合起来的工艺,称为调质。某些合金淬火形成过饱和固溶体后,将其置于室温或稍高的适当温度下保持较长时间,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强度或电性磁性等。这样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时效处理。
把压力加工形变与热处理有效而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使工件获得很好的强度、韧性配合的方法称为形变热处理;在负压气氛或真空中进行的热处理称为真空热处理,它不仅能使工件不氧化,不脱碳,保持处理后工件表面光洁,提高工件的性能,还可以通入渗剂进行化学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
只加热工件表层,以改变其表层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为了只加热工件表层而不使过多的热量传入工件内部,使用的热源须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即在单位面积的工件上给予较大的热能,使工件表层或局部能短时或瞬时达到高温。表面热处理的主要方法有火焰淬火和感应加热热处理,常用的热源有氧乙炔或氧丙烷等火焰、感应电流、激光和电子束等。
化学热处理
通过改变工件表层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化学热处理与表面热处理不同之处是后者改变了工件表层的化学成分。化学热处理是将工件放在含碳、氮或其它合金元素的介质(气体、液体、固体)中加热,保温较长时间,从而使工件表层渗入碳、氮、硼和铬等元素。渗入元素后,有时还要进行其它热处理工艺如淬火及回火。化学热处理的主要方法有渗碳、渗氮、渗金属。
热处理是机械零件和工模具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它可以控制工件的各种性能 ,如耐磨、耐腐蚀、磁性能等。还可以改善毛坯的组织和应力状态,以利于进行各种冷、热加工。例如白口铸铁经过长时间退火处理可以获得可锻铸铁,提高塑性;齿轮采用正确的热处理工艺,使用寿命可以比不经热处理的齿轮成倍或几十倍地提高;另外,价廉的碳钢通过渗入某些合金元素就具有某些价昂的合金钢性能,可以代替某些耐热钢、不锈钢;工模具则几乎全部需要经过热处理方可使用。
❷ 淬火有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1、硬度高、强度高,几乎没有塑性:这是淬火钢的主要切削特点。版当淬火钢的硬度达到权HRC50~60时,其强度可达σb=2100~2600MPa,按照被加工材料加工性分级规定,淬火钢的硬度和强度均为9a级,属于最难切削的材料。
2、切削力大、切削温度高:要从高硬度和高强度的工件上切下切屑,其单位切削力可达4500MPa。为了改善切削条件,增大散热面积,刀具选择较小的主偏角和副偏角。这时会引起振动,要求要有较好的工艺系统刚性。
3、不易产生积屑瘤:淬火钢的硬度高、脆性大,切削时不易产生积屑瘤,被加工表面可以获得较低的表面粗糙度。
4、刀刃易崩碎、磨损:由于淬火钢的脆性大,切削时切屑与刀刃接触短,切削力和切削热集中在刀具刃口附近,易使刀刃崩碎和磨损。
5、导热系数低:一般淬火钢的导热系数为7.12W/(m?K),约为45号钢的1/7。材料的切削加工性等级是9a级,属于很难切削的材料。由于淬火钢的导热系数低,切削热很难通过切屑带走,切削温度很高,加快了刀具磨损。
❸ 什么是表面淬火为何能淬硬表面层,而心部性能不变
表面淬火只对表面进行加热,奥氏体化后,快速冷却,得到马氏体组织,而心部并不加热,所以自然只能淬硬表面喽。
❹ 加工淬硬钢时,常采用的铣削方式是什么
用硬质合金刀,小切削用量,快走刀
❺ 在淬火钢,硬质合金表面,可用哪些方法加工孔可用哪些方法加工螺纹孔
通孔的话可以用线切割,半孔可以用电火花
❻ 齿面淬硬后的精加工方法有
每个厂家的制作方法是不一样的呀,一般来说铁的话,融化以后再组成,然后要放在冷水里面给他经加工一下就可以了吧,我实在无能为力了,只知道这么多
❼ 什么是表面淬火为何能淬硬表面层,而心部不变它和淬火时没有淬透有何不同
表面淬火是利用电流的“肌肤效应”来快速的加热金属表面达成淬火温度,而心部温度变化小,不能被淬火,表面淬火深度可控。
淬火淬不透指的是没有完成淬火的目标,材料表面硬度不均或内外硬度不均。
❽ 什么叫表面淬火表面淬火最适合于哪些材料在表面淬火前需要进行什么热处理
表面淬火就是来在采用淬火源工艺使材料表面(毫米级)形成马氏体,以达到提高材料表面硬度以及耐磨性。一般铁碳合金都可以进行此热处理工艺。淬火工艺应安排在一般的机械加工之后,因为淬火后硬度高一般刀具无法切削,在机械加工之前,可以安排退火和正火工艺等。
❾ 数控车床加工件的淬火方法主要有哪些
如今的数控车床加工生产企业,最常采用的数控车床加工件钢淬火的方法主要分为:
(一)分级淬火
分级淬火是将钢件奥氏体化,随之浸入温度稍高或稍低于Ms的盐浴或喊浴中,保持适当时间,待钢件内外层温度都达到介质温度后取出空冷,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淬火工艺。分级淬火操作比双液淬火易于控制,能减少热应力和变形,防止开裂。分级淬火主要用于形状复杂,尺寸要求精确的大小型非合金钢件和合金钢工模具。
(二)单介质淬火
单介质淬火是将加热好的工作直接放入一种淬火介质中冷却。单介质淬火操作简单,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但水淬容易产生变与开裂,油淬容易产生硬度不足或硬度不均匀现象,主要适用于载面尺寸无突变,形状简单的工件。一般非合金钢采用水作淬火介质,合金钢采用油作淬火介质。
(三)双介质淬火(双液淬火)
双介质淬火是将钢奥氏体化后,先浸入一种冷却能力强的介质中冷却,在钢还未达到该淬火介质温度之前即取出,立即转入另一种冷却能力较弱的介质中冷却的方法。常用的有先水后油、先油后空气等,生产中常称为水淬油冷、油淬空冷。双介质淬火利用了两种介质的优点,既能保证钢件淬硬得到高硬度,又能减小变形和开裂倾向。但钢件在第一种介质中的停留时间很难正确掌握,要求较高的操作技术。双介质淬火主要用于形状不太复杂的高碳钢和较大尺寸的合金钢工件。
(四)冷处理
数控车床加工件的冷处理是将工件淬火冷却到温室后,继续在0℃以下(一般为-70--80℃)的介质(如干冰-酒精)中冷却,使室温下尚未转变的残余奥氏体继续转变为马氏体的热处理工艺。冷处理常用于某些精密零件及特殊性能的高合金钢。
(五)等温淬火
等温淬火是将工件奥氏体化后,放入温度稍高于Ms的盐浴或碱浴中,保温足够长的时间使其完成贝氏体转变,获得系啊贝氏体组织,然后再取出空冷的淬火工艺。等温淬火处理的工件强度高、韧性和塑性好,应力和变形很小,能防止开裂,但生产周期长,生产率较低。等温淬火主要用于形状复杂,且硬度与韧性都要求较高的小型工件,如各种模具、成形刃具等的淬火。
❿ 表面淬火是一种么样的热处理方法有哪两种加工种类它们的优缺点如何
表面淬火是将工件的表面层淬透到一定的深度,而心部分仍保持未淬火状态,从而版获得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权性的表面,而心部仍然保持原有的良好韧性的工件的一种局部淬火的方法。
表面淬火有透入式加热和和传导式加热两种加工种类,透入式加热与传导式加热相比较有如下特点:
透入式加热随着表面温度升高,表层加热速度开始变慢,不易过热;而传导式加热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表面继续加热容易过热。
透入式加热比传导式加热加热速度快,热损失小,热效率高;
透入式加热与传导式加热相比,淬火后的过渡层更窄,表面压应力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