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轴加工时定位基准是什么
A. 齿轮轴加工定位基准的选择需要注意什么
齿轮轴主要表面的加工顺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定位基准的选择。轴类零件本身的结构特征和主轴各主要表面的位置精度要求都决定了以轴线为定位基准是最理想的。这样既保证基准统一,又使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一般多以外圆为粗基准,以轴两端的项尖孔为精基准。具体选择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当各加工表面间相互位置精度要求较高时,最好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各表面的加工。
(2)粗加工或不能用两端顶尖孔(如加工主轴锥孔)定位时,为提高工件加工时工艺系统的刚度,可只用外圆表面定位或用外圆表面和一端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在加工过程中,应交替使用轴的外圆和一端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以满足相互位置精度要求。
(3)如果轴是带通孔的零件,通孔钻出后将使原来的顶尖孔消失。为了仍能用顶尖孔定位,一般均采用带有顶尖孔的锥堵或锥套心轴。当轴孔的锥度较大(如铣床主轴)时,可用锥套心轴;当主轴锥孔的锥度较小(如CA6140型机床主轴)时,可采用锥堵。
必须注意,使用的锥套心轴和锥堵应具备较高的精度并尽量减少其安装次数。锥堵和锥套心轴上的中心孔既是其本身制造的定位基准,又是主轴外圆的精加工基准,因此必须保证锥堵或锥套心轴上的锥面与中心孔有较高的同轴度。若为中小批生产,工件在锥堵上安装后一般中途不更换。若外圆和锥孔需反复多次互为基准进行加工,则在重装锥堵或轴套心轴时必须按外圆找正或重新修磨中心孔。
从以上分析来看,齿轮轴加工工艺过程中选择定位基准应考虑这样安排工艺过程:一开始就以外圆作为粗基准钻端面中心孔,为粗车准备定位基准;而粗车外圆则为后续加工准备定位基准:此后,为了给半精加工、精加工外圆准备定位基准,又先加工好前、后顶尖孔作定位基准;齿轮齿形加工也采用顶尖孔作为定位基准,这非常好地体现了基准统一原则,也充分体现了基准重合原则。
B. 磨削曲轴主轴轴颈时,可用三爪卡盘夹持,用什么做定位基准啊
当然是以主轴第一道颈和最后道颈的中心做基准了
C. 工件采用心轴定位时,定位基准面是什么
工件的定位基准是他自身的某个孔或者面,不可能在别的零件上,心轴是工件的一个夹具,因此a和c是不对的,心轴是给内孔定位,所以d也不对,正确答案是b,你说的那个误差是就是产品的定位误差。
D. 曲轴的机械加工工序在安排上符合什么原则,指出曲轴加工的主要表面及其定位基准.
奶罐啊!!!
E. 加工导柱时常以什么作定位基准为什么
径向:顶尖孔(或外圆),基准重合(自为基准)。
F. 机械制造基础 定位基准指的的事什么一种工艺基准
1.在加工时,用以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源或夹具中正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2.基准,是机械制造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个概念。
1)机械产品从设计时零件尺寸的标注,制造时工件的定位,校验时尺寸的测量,一直到装配时零部件的的装配位置确定等,都要用到基准的概念。基准就是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关系所依据的点,线或面。
2)根据基准的作用不同,将基准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2.设计基准:
在设计过程中,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作用,为了保证其使用性能而确定的基准。在零件图上用以确定其它点、线、面位置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
3.工艺基准:根据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为方便装卡定位和测量而确定的基准。
1)按重要性可分为:主要基准和辅助基准。
2)主要基准:决定零件主要尺寸的基准。
3)辅助基准:为了便于加工和测量而附加的基准。
4)按几何形式可分为:面基准、线基准、点基准。
5)工艺基准又可进一步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4.基准重合原则,即工序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
实践中,应尽可能选用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误差。
G. 轴类零件的定位基准是什么
中心线
H. 主轴加工定位基准怎么选择
轴类零件一般能以本身中心孔作为统一基准,但带中心通孔的主轴则不能做到这一点,因而必须交替使用中心孔和外圆表面作为定位基准。例如外圆粗加工时可以中心孔为定位基准,但中心孔随着深孔加工而消失,因此必须重新建立外圆加工的基面。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
(1) 当中心通孔直径较小时,可直接在孔口倒出宽度不大于2mm的60度锥面来代替中心孔。若中心通孔直径较大,则可视具体情况采用其他方法。C6140型机床主轴属于一般要求的主轴,为了简化工艺装备,半精加工外圆和车螺纹工序就可采用小端孔口锥面和大端外圆作为定位基准,同事采取一定的工序措施来保证定位精度。例如热处理后的工序 半精车小端面、内孔及倒角,就是为了纠正主轴调质后发生的变形,使工序的小端孔口锥面与尾座顶尖接触良好。又如热处理后的工序精车小端莫氏锥孔、端面及倒角,是为了保证工序车螺纹时的定位精度。同时,工艺上还规定工件装夹后应找正100mm、80mm外圆的径向圆跳动小于0.03mm,如果超差,则需重新修整小端孔口锥面。
(2) 采用锥形堵塞或锥套心轴。是一种锥堵的形式,其锥度与工件端部定位孔的锥度相同。当工件孔为圆柱通孔时,锥堵锥度为1:500。当工件孔的锥度较大时,可采用锥套心轴。
使用锥堵火锥套心轴时,在加工中途一般不能更换或拆卸,要到精磨完各档外圆,不需使用中心孔时才能拆卸,否则,会造成工件各加工表面对锥堵中心孔的同轴度误差而影响各工序已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采用锥堵或锥套心轴可使主轴各外圆和轴肩的加工具有统一基准,减少了定位误差。但它的缺点是要配备许多锥堵或锥套心轴,而且会引起主轴变形。
(3) 精加工主轴外圆时也可用外圆本身来定位,即装夹工件时以支承轴颈表面本身找正。
此时可采用可拆卸式锥套心轴,心轴与工件锥孔间有很小的间隙,用螺母和垫圈将心轴压紧在主轴两端面上以后,将心轴连同主轴一起装夹到机床前后顶尖上,然后找正工件支承轴颈以实现外圆本身定位。此时只需备几套心轴,从而简化了工艺装备及其管理工作。
主轴大端锥孔精磨时也可以主轴颈外圆为定位基准。主轴颈是主轴的装配基准,也是测量基准,这样,三种基准重和,就不会产生基准不符误差,从而可靠地保证了大端锥孔相对主轴颈的同轴度要求。
I. 曲轴和活塞加工时的精基准是哪些表面
曲轴和活塞杆链接的位置
J. 轴类零件常用的定位基准是什么
是标定零件设计图上的某些面、线或点的位置时所依据的面、线或点。零件图上标出的尺 寸称为设计尺寸。设计人员从零件在产品中的工作性能出发,在零件图上用一定的尺寸或相 互位置关系要求,来确定各表面的相对位置。
零件的各种不同的形状,是由许多表面以各种不同的组合形式构成的,各表面之间有一定 的尺寸和相互位置要求。基准是确定零件(或部件)上某些点、线、面的位置时所依据的点、线、 面,即基准是零件本身上的或者是与零件有关的面、线或点;
根据这些面、线或点来确定零件上 的另一些面、线或点的位置。按其作用的不同,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工艺基准又可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 准和装配基准,定位基准又可分为粗基准和精基准。
(10)曲轴加工时定位基准是什么扩展阅读
(1)定位基准
是指在加工时,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定 位用的基准。例如,轴类零件常用顶尖孔作为车磨工序的定 位基准。若作为定位基准的表面是加工过的面,则称为精基准;若是未加工过的面,则称为粗基准。
当工件上没有合适的表面作为工艺基准时,为满足工艺需要有时在工件上专门做出定位 基准面,这种定位基准称为辅助基准。例如,轴类零件的中心孔。
(2)测量基准
是指零件检验时,用于测量被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的基准。如图1-6-2所示,轴套内孔D是检验表面B端面跳动和φ40h7外圆径向跳动的测量基准,表面A是检验长度尺寸l和L的测量基准。
(3)装配基准
是指装配时用于确定零件在部件或产品中位置的基准。如上述轴套用内 孔作为装配基准。
工艺人员在工艺规程中的每个工序图中标定被加工表面位置时所依据的面、线或点称为 原始基准。原始基准是该工序中零件的定位基准或测量基准,而标定被加工表面位置的尺寸 称为原始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