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热加工后性能如何变化
1. 3. 钢筋有哪些形式钢筋冷加工的方法有哪几种冷拉和冷拔后钢筋的力学性能有何变
(一)按轧制外形分
(1)光面钢筋:I级钢筋(Q235钢钢筋)均轧制为光面圆形截面,供应形式有盘圆,直径不大于10mm,长度为6m~12m。
(2)带肋钢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种,一般Ⅱ、Ⅲ级钢筋轧制成人字形,Ⅳ级钢筋轧制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3)钢线(分低碳钢丝和碳素钢丝两种)及钢绞线。
(4)冷轧扭钢筋:经冷轧并冷扭成型。
(二)按直径大小分
钢丝(直径3~5mm)、细钢筋(直径6~10mm)、粗钢筋(直径大于22mm)。
(三)按力学性能分
Ⅰ级钢筋(235/370级);Ⅱ级钢筋(335/510级);Ⅲ级钢筋(370/570)和Ⅳ级钢筋(540/835)
(四) 按生产工艺分
热轧、冷轧、冷拉的钢筋,还有以Ⅳ级钢筋经热处理而成的热处理钢筋,强度比前者更高。
(五)按在结构中的作用分:受压钢筋、受拉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箍筋等
2. 钢材经冷加工时效处理后,性能有何种变化
在常温下,对钢材进行冷拉、冷拔或冷轧等机械加工,使之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内强度明显提高,容塑性和韧性有所降低,这个过程称为钢材的冷加工强化。
冷加工强化的目的:是提高钢材的强度和节约钢材。
钢筋冷拉:是指常温下将钢筋张拉至应力超过屈服应力、但远小于抗拉强度时再卸荷的加工方法。
冷拔:是将φ6~φ8mm的光圆钢筋进行强力拉拔,使其通过截面小于钢筋截面积的拔丝模孔,径向挤压缩小而纵向伸长。
冷轧:是将圆钢在轧钢机上轧成断面按一定规律变化的钢筋,可提高其强度以及与混凝土间的握裹力。
钢材经冷加工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钢筋强度进一步提高,这个过程称为时效处理。
时效处理包括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
3. 何谓钢筋的冷加工和时效处理,钢筋经冷拉后,其力学性质有何变化
钢筋的冷加工指的是:在常温下对钢筋进行加工,使得钢筋产生塑性的变形,提高钢筋的屈服强度。
钢筋的时效处理指的是:在常温下,把钢筋放置15到20天,或者将钢筋加热到100到200摄氏度两小时左右,前者是自然时效,后者是人工时效。这样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硬度都会提高,但是,塑性和韧性将会降低。
钢筋经冷拉后,其力学性质的变化:经过冷加工后,钢筋的屈服强度提高。
(3)钢筋热加工后性能如何变化扩展阅读:
钢筋加工要求:
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砼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甲方、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
(1)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
(2)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3)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4)钢筋弯钩或弯曲。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钢筋4. 钢筋经冷拉时效处理后性能有何变化
冷加工是指钢材在常温下进行的加工。钢材经冷加工产生塑性变形,从专而提高其屈服强属度,这一过程称为冷加工强化处理。将经过冷拉的钢筋于常温下存放15~20d,或加热到100~200℃并保持2h左右,这个过程称为时效处理。前者称为自然时效,后者称为人工时效。
钢筋冷拉以后再经过时效处理,其屈服点、抗拉强度及硬度进一步提高,塑性及韧性继续降低。
5. 什么是钢材冷加工和时效冷加工和时效对钢材性能有何影响
冷加工是相对于热加工,热加工是通过加热原料,来进行冲压折弯等系列加工,相对而言,冷加工就是不对原料进行温度变化。
1、钢材时效定义:在塑性变形时或变形后,固溶状态的间隙溶质(C、N)与位错交互作用,钉扎位错阻止变形,导致强度提高,韧性下降的力学冶金现象。
例如:将冷加工处理后的钢筋,在常温下存放15-20d,或加热至100-200摄氏度后保持一定时间,其屈服强度进一步提高且抗拉强度也提高,同时塑性和韧性进一步降低,弹性模量则基本恢复。这个过程称为时效处理。
2、性能的影响是,在冷加工之后,通过时效作用,会改变钢材的性能(服强度进一步提高且抗拉强度也提高,同时塑性和韧性进一步降低,弹性模量则基本恢复)
(5)钢筋热加工后性能如何变化扩展阅读:
钢材冷加工原理:
1、钢筋经冷拉,强度提高,塑性降低的现象,称为变形硬化。这是由于钢筋应力超过屈服点以后,钢筋内部晶格沿结晶面滑移,晶格扭曲变形,使钢筋内部组织发生变化。由于这种塑性变形使钢筋的机械性能改变,强度提高,塑性降低,钢筋的弹性模量也降低。
2、刚刚冷拉后的钢筋,由于内部晶格扭曲变形,有内应力存在,促使钢筋内部晶体组织自行调正,经过调整,钢筋获得一个稳定的屈服点,强度进一步提高,塑性再次降低。钢筋晶体组织调整过程称为“时效”。
冷拉时效后,钢筋内应力消除,钢筋获得新 的稳定的屈服点,强度进一步提高,塑性再次降低。冷拉时效后,钢筋应力应变曲线变为 O1GHKM。H为时效后的屈服点,比G点又提高了。
6. 热轧钢筋与冷加工钢筋有些什么特性及区别
热轧是钢筋的改善力学性能的一个措施,能使晶粒变细,也能使气泡裂纹等焊合,因而热轧钢筋具有较高的强度,冷拉钢筋是将热轧钢筋经过冷加工,提高钢筋的屈服点强度,以节约钢材。
7. 热处理后的钢材后经火烧后力学性能有何变化
大部分钢在烧红(温度约在700-800℃以上)时,硬度会降低,塑性会增加,但也有些热轧低碳钢,如钢筋等,烧红后力学性能变化不大。
8. 钢材经冷加工和时效处理后性能如何变化
在常温下,对钢材进行冷拉、冷拔或冷轧等机械加工,使之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强度明显内提高容,塑性和韧性有所降低,这个过程称为钢材的冷加工强化。
冷加工强化的目的:是提高钢材的强度和节约钢材。
钢筋冷拉:是指常温下将钢筋张拉至应力超过屈服应力、但远小于抗拉强度时再卸荷的加工方法。
冷拔:是将φ6~φ8mm的光圆钢筋进行强力拉拔,使其通过截面小于钢筋截面积的拔丝模孔,径向挤压缩小而纵向伸长。
冷轧:是将圆钢在轧钢机上轧成断面按一定规律变化的钢筋,可提高其强度以及与混凝土间的握裹力。
钢材经冷加工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钢筋强度进一步提高,这个过程称为时效处理。
时效处理包括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
9. 解释钢筋的冷拉,冷拔,冷拉时效钢筋经过冷加工后其力学性能会发生什么变化
冷加工是指钢材在常温下进行的加工。钢材经冷加工产生塑性变形,从而提高其屈服强度,回这一过程称为冷加答工强化处理。将经过冷拉的钢筋于常温下存放15~20d,或加热到100~200℃并保持2h左右,这个过程称为时效处理。前者称为自然时效,后者称为人工时效。
钢筋冷拉以后再经过时效处理,其屈服点、抗拉强度及硬度进一步提高,塑性及韧性继续降低。
10. 热扎钢筋随着级别的提高,钢筋的性能有何变化
热扎钢筋,随着等级的提高,其屈服点(强度)、抗拉强度也相应提高,但是其断后伸长率却反而略微降低。
这里可以从热扎钢筋钢筋国家标准的技术指标要求得到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