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股蓝收割后如何加工
1. 绞股蓝怎样加工
8月份的绞股蓝最佳,皂苷含量最高,采叶做到大小均匀,形状齐整,老嫩一致,注意保鲜保质,随采随加工。绞股蓝茶制作需杀青,揉捻,烘焙,毛茶处理,包装等工序。
2. 绞股蓝怎样炮制
绞股抄蓝为多年生宿根植物,可连续收获几年。在温暖的南方一般每年可收割2次。第1次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绞股蓝第2次在11月下旬。在北方冷冻地区,每年只收获1次,于10月份收获。第1次收获,用锋利的镰刀在离地面10 cm处割取藤蔓;第2次收获可齐地面割取藤蔓。爬在攀援物上的茎叶可直接拉下。收割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割后去掉杂质及时阴干,防止霉烂,然后扎成捆或装入麻袋,放通风干燥处贮存。此外,也可将鲜茎切成2~3 cm的小段放竹席上摊开阴干,阴干后装入纸盒或干净塑料食品袋内备用。一般产干货2 250~4 500 kg/ha,高产者可达7 500 kg/ha。收获2次的,在第1次收获后立即中耕除草,施足肥料,以促进老藤蔓快速抽梢生长,提高产量。
3. 绞股蓝怎么加工
采回的来绞股蓝茎叶,去自掉杂物,用清水快速冲洗净(浸泡会使易溶性皂甙损失过多),然后扎成小捆,悬于屋檐下晾晒。待充分干燥后,切成2~3厘米长的小段,再摊晾一次,除去烂叶和杂质。也可晾至八成干时,理顺,再晒干或晾干,或直接粉碎打成粉,装入袋中。每667米可产鲜茎叶600~800千克,高产可达1000千克以上。也可制成茶饮,也可作保健食品和保健饮料等。
4. 绞股蓝怎么炮制
绞股蓝为多年生宿根植物,可连续收获几年。在温暖的南方一般每年可收割2次。内第1次在容6月下旬至7月上旬;绞股蓝第2次在11月下旬。在北方冷冻地区,每年只收获1次,于10月份收获。第1次收获,用锋利的镰刀在离地面10 cm处割取藤蔓;第2次收获可齐地面割取藤蔓。爬在攀援物上的茎叶可直接拉下。收割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割后去掉杂质及时阴干,防止霉烂,然后扎成捆或装入麻袋,放通风干燥处贮存。此外,也可将鲜茎切成2~3 cm的小段放竹席上摊开阴干,阴干后装入纸盒或干净塑料食品袋内备用。一般产干货2 250~4 500 kg/ha,高产者可达7 500 kg/ha。收获2次的,在第1次收获后立即中耕除草,施足肥料,以促进老藤蔓快速抽梢生长,提高产量。
5. 绞股蓝茶叶的加工流程,详细,求解答
这些都是各家的秘密,不会完全公开的。大致第一步是先清洁,然后杀回青。杀青非常重要,答比如有的茶采用蒸汽杀青的话,要加压,比如加4个大气压,整个过程很短,可能不到一分钟,过犹不及,最后是干燥。有的还有旋转揉捻的技术。
6. 怎样采收绞股蓝
绞股蓝种抄植后,可连袭续采收数年,当茎蔓生长到1.2米左右时,便可采收。一般每年北方可收割1~2次,南方较热地区可收3~4次。其收割方法是离地面4~5节(约15~20厘米),用刀将整套割下即可。通常667米产鲜品500~800千克,最后一次可齐地面收割。第二年春地下根状茎可继续萌发生长,北方因冬季寒冷,根状茎不能在田间自然越冬。
7. 我想种植绞股蓝,可我对它一点都不了解,比如它几月播种,该如何种植,虫害的防治,成品加工,销往何处
地理分布绞股蓝系葫芦科草质藤本植物,多分布于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我国绞股蓝资源极为丰富,主要分布在江以南各省山区海拨300-3200米的山谷密林、丘陵、山坡和石山地区的阴湿地带,如湖北神农架山区带,湖南湘西南山区带,广西大瑶山,现陕西、湖北、浙江、江苏、山东等省有栽培。据普查考证,陕西平利因其独特的气候和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宜绞股蓝的生长,全世界有13个种系,我国有11个种系,平利有7个种系:(短柄绞股蓝、长柄绞股蓝、心籽绞股蓝、甜味绞股蓝、光叶绞股蓝、毛叶绞股蓝、喙果绞股蓝)。平利县已被列入中国唯一绞股蓝原产保护地和第一个有机绞股蓝基地(无化肥、农药污染)。 绞股蓝有五叶、七叶、九叶以及苦味和甘味两种,其中九叶甘味绞股蓝皂甙含量最高,但我国镜内非常少见,其次是七叶甘味绞股蓝,近来来,在湖南省西南山区地带发现了大面积的野生七叶绞股蓝,皂甙含量很高,湖南绥宁药用植物研究所以及清华大学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进行检测发现,皂甙含量高达8%~12%以上,药用及保健价值非常高。 [编辑本段]药用价值 功效成份 绞股蓝主要有效成份是绞股蓝皂甙、绞股蓝糖甙(多糖)、水溶性氨基酸、黄酮类、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等。 药用部位:全草都可入药,嫩叶的功效成份含量比根、茎高的多,药用价值最高。 性味与归经:①寒;苦;归肺、脾、肾经。②苦、微甘,凉。归肺、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虚,清热,解毒。用于体虚乏力,虚劳失精,白细胞减少症,高脂血症,病毒性肝炎,慢性胃肠炎,慢性气管炎。 功效与作用: (1)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 (2)抗动脉硬化、抑制血栓形成,治疗心血管疾病。 (3)安神养性,延缓衰老,改善脑力活动,提高大脑机能。 (4)活化人体正常细胞,抑制肥胖、健脾胃、解疲劳,有镇静,催眠、抗紧张作用,治疗偏头疼。 (5)抗癌防癌,抑制杀灭癌细胞。增强人体血液中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6)消除激素类药物的毒副作用。 (7)消炎.抗肠、胃溃疡和肿疡。 (8)对便秘效果尤为显著,同时有一定的乌发及美容作用。 不同种类的绞股蓝所含功效成份不同,其功效作用也有区别,味苦的,性寒,清热解毒功效更强,对病毒性肝炎,慢性胃肠炎,慢性气管,慢性支气管炎等效果更好;因太苦很难直接入口,一般用作绞股蓝皂甙的提取;味甘的,养心护肝,益气和血更甚,对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失眠头痛等效果好一些,日本产的都为甘味,故名为甘茶蔓,甘味的药用价值很高,近代日本学者研究发现绞股蓝含有与人参皂甙化学结构相同的皂甙,并分离出80多种皂甙类化学物质,引起各国重视。 1986年,国家科委在“星火计划”中,把绞股蓝列为待开发的“名贵中药材”之首位。 2002年3月5日国家卫生部将其列入保健品名单。 [编辑本段]栽培技术选地 绞股蓝喜阴湿、疏松肥沃的土壤。种地以日照少的疏林、山谷、田坎、水坑边、房屋前后坎、山坡路旁、岩脚根等均可。日晒多的山地或大田种植时,中间要套种能起挡阳作用的植物,可进行粮药、果药、林药间套种,以达到药粮林三丰收。 种子繁殖 9月和10月采集成熟果实,干后去果皮,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保存。次年3月底到4月初播种,播种前将种子浸泡8小时左右,使其吸足水分,促进发芽。浸泡后的种子用草木灰适量拌匀,采用条播方式,密度一般控制在每平方米300粒左右,然后覆盖1cm厚,再盖一层草,保持土壤湿润,苗长出后揭去盖草,拨除杂草,并搭架遮阴50%左右。幼苗长出了3~5片真叶,苗高5~10cm时,便可进行移栽。 枝条繁殖 绞股蓝亦可采用枝条扦插或根状茎繁殖。扦插时除去病蔓,选择健壮的枝蔓,剪截有3节的插穗,上节留叶,中下节插入土中,45天后即可移栽。根状茎繁殖是将根状截成3~5cm长段,插入土中盖土压实。其它要求与扦插繁殖相同。 栽培管理 平坦的山地或旱田宜作瓦背形的平畦,宽1.3cm,长度不限;坡地深翻,不需作畦。但二者均要开通排水沟和留行人道,以便管理。山地与旱田的行距均为0.6m,株距0.3m,每亩密度为3000株左右,亩施入1000~2000kg有机肥和20kg过磷酸钙作底肥。下栽时间一般为4~9月底,盛夏需遮荫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每穴可栽1~3株,栽法呈三角形,株与株之间相距10cm。中耕和除草结合进行,栽下2个月内将杂草铲除后抖净泥块仍放药根土表周围。 病害防治 绞股蓝抗病性较强,但雨期易发生猝倒病。防治方法:一是用百菌清100倍液或波尔多液200倍浇灌病区;在播种或扦插前用1kg敌克松或用2~3%硫酸亚铁,每亩50~70kg,进行土壤消毒。二是拨掉病株,然后在其周围撒上石灰粉。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一般不得使用农药。 收获加工 一般1年收2次,第1次在5月中旬到7月上旬,温暖的南方一般每年可收割2次。第1次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2次在11月下旬。在北方冷冻地区,每年只收获1次,于10月份收获。 加工可借鉴国外的做法是:采绞股蓝新鲜的全草,洗净、搅拌、压榨、分离、过滤,再将不含叶绿素的淡色清液,用冷冻干燥法或瞬间干燥法得到绞股蓝原汁干粉,这种干粉各种成分损失较少,有益健康,且转运方便。
8. 绞股蓝如何炮制
绞股蓝茶原料都来自原产地平利农兴四方,由当地茶农手工甄选,皆为野生七叶绞股蓝初回春嫩叶,采用现代中答药加工工艺与古法炒茶工艺相结合炮制而成,具有“形、色、香、道”的特点,内含丰富的有效成分,具有很好的药用和保
9. 我发现了一些野生绞股蓝,求专业绞股蓝茶叶的加工流程,加工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详细,求解答望
看来你是要自己动手了,我给你查一些吧.
还真的有不少这方面的资料,要的话私下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