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需要净选加工
㈠ 有没有中医方面的试题
我给你一套吧 可能有的上面有答案,那是我做的不一定对
一、选择题
1.阿胶来源于
A猪皮熬制而成的胶块 B马皮去毛熬制而成的胶块 C驴皮去毛熬而成的胶块 D牛皮去毛熬制而成的胶块
2.东北三宝是指
A人参,鹿茸,五倍子 B人参,关木通,麝香 C人参,麝香,鹿茸 D.人参,鹿茸,五味子
3.附子来源于
A毛莨科乌头块茎 B唇形科乌头子根 C毛莨科乌头子根 D唇形科乌头块茎
4.蟾蜍皮用的是
A病理产物 B干燥全体 C去内脏全体 D.分泌物
5.党参外形上有明显特征是
A过桥 B帚把头 C.针眼 D.狮子盘头
6.菊花心是_____的断面特征
A关木通 B何首乌 C甘草 D大黄
7._-不具有晶纤维
A甘草 B黄柏 C麦冬 D番泻叶
8.芫花不宜与_______同用
A甘草 B大戟 C大黄 D郁金
9.关黄柏来源于
A芸香科黄皮树的干燥树皮 B芸香科黄檗的干燥树皮 C小檗科山黄柏的干皮 D.小檗科枘柏的干皮
10.以下不属于番泻叶粉末特征的是
A多为平轴式气孔 B较多非腺毛 C晶纤维常见 D石细胞常见
11.鉴定党参的皂甙成分可用
A层析法 B泡沫反应 C微量升华 D荧光分析
12.在广西作为半夏商品的主要是
A掌叶半夏 B水半夏 C土半夏 D山半夏
13.贝母的药用部位是
A鳞茎 B块茎 C根状茎 D种子
14.___不具有异型维管束
A黄芪 B牛膝 C何首乌 D黄连
15.区别麦冬和土麦冬可根据
A断面是否具细柱 B质地是否柔软 C外形上是否呈纺缍形 D表面特征是否具纵皱纹
16.中药炮制中加入辅料醋的作用是b
A发散 B入肝止痛 C提升 D入肾软坚
17.折断有细密银色胶丝状为__c__特征之一
A肉桂 B厚朴 C杜仲 D黄柏
18.____不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作用
A淫羊藿 B钩藤 C杜仲 D狗脊
19.秦皮来源于
A木犀科 B五加科 C芸香科 D胡桃科
20.一般生药干燥后含水分约为b
A8-12% B15-20% C30-40% D20-25%
21.天麻不具有的性状特征是
A珍珠点 B起镜面 C肚脐眼 D起霜
22.厚朴来源于
A木兰科 B樟科 C毛艮科 D芸香科
23.胖大海的药用部位是
A果实 B茎 C叶 D种子
24.番泻叶粉末加1%氢氧化钠溶液显
A红色 B绿色 C黄色 D鳞茎
25.山药主产于
A山东 B河南 C山西 D四川
26.红花的功效是
A清肝明目 B温补肾虚 C活血化瘀 D发散风热
27.不作为天花粉入药的是
A栝楼 B双边栝楼 C湖北栝楼 D日本栝楼
28.天麻的理化鉴别所用的试剂为
A三氯化锑试剂 B米隆试剂 C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剂 D醋酐—浓H2SO4试剂
29.黄连主要有效成分是含有
A麻黄素 B皂 C甾体皂甙 D小檗碱
30.下列______可作三七用
A菊三七 B土三七 C景天三七 D春七
31.党参来源于
A唇形科 B玄参科 C桔梗科 D五加科
32.北沙参的功效重在
A养阴润肺 B养阴生津 C清肺祛痰 D润肺止咳
33.鉴别甘草中甘草甜素的试剂是
A浓HCL B浓HNO3 C浓H2SO4 D Na OH
34.关木通具有_______的切面特征
A异型维管束 B菊花纹 C中央呈环状 D蜘蛛网状
35.商品川贝主要来源于
A暗紫贝母和卷叶贝母 B暗紫贝母和甘肃贝母 C甘肃贝母和卷叶贝母 D梭砂贝母和甘肃贝母
36.具有”针眼”结构的生药是
A半夏 B天麻 C防风 D苍术
37.作为广西金银花商品主流的是
A红腺忍冬 B山银花 C净花红腺忍冬 D密银花
38._______的横切面具有”筋脉点”
A石斛 B通草 C丹参 D石菖蒲
39.夜交藤是______的干燥茎
A钩藤 B何首乌 C苏木 D通草
40.党参外形上有一明显特征是
A过桥 B狮子盘头 C帚把头 D针眼
41.熟地黄主要功用是
A补肝肾,补血 B凉血生津 C消肿定痛 D泻火解毒
42.朱砂点指的是_____横切面特征
A甘草 B木通 C何首乌 D茅苍术
43.____不属于甘草粉末显微特征
A晶纤维多 B主为具缘纹孔导管 C较多石细胞 D木栓细胞常见
44.桔梗的加工炮制常用
A姜汁 B明矾水制 C黑豆汁 D盐制
45.中药炮制加入酒的作用是
A发散 B入肝止痛 C利中焦 D提升作用
46.肉桂的主要产地是
A广西 B四川 C河南 D云南
47.___不具有异型维管束
A大黄 B牛膝 C何首乌 D黄连
48.快速区别秦皮与其伪品核桃揪可用
A荧光分析 B泡沫反应 C微量升华 D水试法(热水浸)
49.观察生药中的淀粉粒,可用
A蒸馏水装片 B水合氯醛加热透化 C甘油装片 D乙醇加热透化
50.何首乌断面具有
A云锦样花纹 B菊花纹 C星点 D朱砂点
51.天麻来源于_____科天麻的块茎
A天南星科 B兰科 C菊科 D茄科
5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牛黄功效比人工牛黄强 B水牛角不能代替羚羊角入药 C天麻伪品较多,如紫茉莉,野豇豆等
D海带可作为中药昆布入药
53.北五加皮的来源是
A刺五加 B细柱五加 C杠柳 D白蜡树
54.在广西常作为半夏入药的是
A掌叶半夏 B,水半夏 C土半夏 D山半夏
55.大黄生药新鲜断面或粉末,或稀乙醇浸液点于滤纸上,在紫外灯光下应显
A浓棕色荧光 B蓝紫色荧光 C黄白色荧光 D黄绿色荧光 E无荧光
56.广木香主产于
A广东 B广西 C云南 D湖北 E四川
57.人参根头上的”芦碗”为
A茎痕 B根痕 C节痕 D皮孔 E芽痕
58.”云锦纹”其描述何种生药的断面特征
A牛膝 B商陆 C何首乌 D人参 E天麻
59.下列何种生药粉末显微不含草酸钙针晶
A麦冬 B天花粉 C山药 D苍术 D天麻
60.下列何种生药断面无棕色油点
A当归 B独活 C防风 D川芎 E北沙参
61.类白色粉末,味辛辣麻舌刺喉,显微镜下观察有淀粉粒、草酸钙针晶、螺纹及环纹导管、应为下列何种生药的粉末
A半夏 B川贝母 C山药 D天麻 E天花粉
62.党参来源于何科植物
A豆科 B罂粟科 C十字花科 D桔梗科 E 百合科
63 下列何种生物断面无裂隙现
A黄芪 B牛膝 C生晒参 D防风 E甘草
64.生药为不结节状拳形团块,表面黄褐色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质地坚实,不易折,断面黄白或灰黄,有棕色油点,具多角形环纹,有特殊香气,应为下列何种生物
A川芎 B白芷 C当归 D苍术 D附子
二、判断题
1.枯芩和条芩主要区别点是枯芩中央呈空洞或枯朽状.
2.透化镜检时宜将水合氯醛蒸干,然后加水合氯醛装片.
3.中药炮制用姜制具有发散作用.
4.肉桂的主要加工品有桂通,企边桂,板桂,桂碎四种.
5.大腹皮指的是槟榔的果皮(去掉种子).
6.半夏常见加工品有生半夏,清半夏,法半夏,漂半夏,姜半夏等,以法半夏毒性最小。
7.自然铜的主要成分是:FeS2.
8.进口牛黄质量较国产牛黄好.
9.生晒参外观上具有”芦头”,”芦碗”,支根上”珍珠点”多为其主要鉴别特征.
10.鳖甲煎煮时宜先煎.
11.鳖甲煎药时宜后下.
12.透化的目的是为了使淀粉,色素溶解,使其他组织的细胞清晰透明,便于镜检.
13.带钩茎枝,不带钩茎枝均可作为钩藤的用药部分.
14.厚朴商品主要有筒朴,靴朴,鸡肠朴,枝朴等.
15.性状上区别春麻和冬麻,主要是前者具鹦哥嘴,后者不具有.
16.金银花采制宜在6—7月开花时,晴天时采摘.
17.进口沉香和国产沉香可用水试法区别,前者可沉入水中或悬浮水中,后者是不沉入水中.
18.五倍子来源盐肤木上的种子.
19.挂甲是指牛黄的粉末水调液能使指甲染黄经久不褪.
20.洋金花来源于茄科植物毛曼陀罗的干燥花.
21.青蒿抗疟成分主要是青蒿素.
22.何首乌断面具有朱砂点.
23.蚯蚓头是防已的形态特征.
24.观察淀粉粒用甘油装
25.茅苍术折断面露置稍久会”起霜”.
26.槐花来源于芸香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
27.穿心莲含穿心莲内酯,具有抗菌消炎等作用.
28.木香,白木香均来源于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
29.熟地的功效是凉血,生津.
30.雅连与味连区别为髓部无石细胞.
31.甘草甜素主要是甘草酸的钾、钙盐,为甘草的甜味成分。
32.五倍子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收敛止血的功效.
33.没药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的树干皮.
34.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35.大黄粉末用水合氯醛装片,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草酸钙簇晶,淀粉粒,导管.
36.半夏的表面性状特征:其上端多圆平,中央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点状根痕.t
37.地黄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根.
38.当归来源于唇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
39.生药苍术来源于菊科植物茅术,北苍术,关苍术的干燥根茎,其折断面露置稍久均可析出白霉样针晶,“起霜”。
40.生药桔梗粉末显微,可以观察到菊糖,导管,木壁细胞,树脂道.
41.生药盐附子断面灰褐色,可见充满盐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的形成层环纹,内侧筋脉点(维管束)排列不整齐.
42.生药黄连可分为“味连”、“雅连”、“云连”,可依据其“过桥”及其形状区分三种黄连,“味连”多簇状分枝,弯曲互抱,根茎中段有细瘦的节间,而“雅连”多为单枝或一分枝,微弯曲呈蚕状,具较长的“过桥”,“云连”多为单会,细瘦弯曲挛,状如蝎尾,无”过桥”.T
43.生物鉴定取样时,如发现包件不完整,有水迹,霉变或其它物质污染,应详细记录,单独检验.
44.药材晒干或烘干后要趁热尽快包装,以保证药材的干燥质量.
三、填空题(20)
1.大黄来源于______科植物______,_______或______的干燥根及根茎.
2.我国最早的本草著作为__神农本草经_________.
3.商品党参有多种:________主产四川,甘肃,陕西;__路党________主产山西;__________主产东北;_________为栽培 品,主产山西的小潞安,长治等地.
4.关木通来源于________科植物________;川木通为_________科植物_________或__________;木通为_______科植物________的干燥藤茎.
5.中药的五味指中药有___辛____,____甘____,_____酸____,_____咸____,_____苦_____五种药味.
6.中药炮制中常用的酒为__黄酒_____和__白酒_____两大类;常用的醋是___米醋________.
7.板蓝根为________科植物__菘兰___的干燥根,_____科植物_____的根和根茎亦有作板蓝根入药,其功效为_____.
8.沉香为_______科植物______及______含________的木材,前者习称_________,后者习称___________.
9.中药炮制用姜制具有________作用,用酒制具有_______作用,用醋制有___________.
10.四大怀药指的是__怀牛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党参外形上有一个明显特征是__________.
12.南沙参为________科植 物______或_______的根;北沙参为________科植物________的干燥根.
13.生地黄的功效为_______,_______;熟地黄的功效为________,_________>
14.根在形成次生构造时,形成层向外分生_____,向内分生_______,从而形成____型维管束.
15.金银花为______科植物______的干燥花蕾,以_________产者为最桂,商品特称_________.
16.五倍子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效.
17.常用的冰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18.马钱子中,主要含有_______和________二种主要成分,前者加硫矾酸,显_________,后者加浓硝酸,显_____.
19.昆布具有____________的功效.
20.中药药性四气指的是__升____,__降____,___浮____,___沉_____.
21.合理采收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黄连产销以四川东部,湖北西部为主,商品称_______或_______,产于四川洪雅,雅安的商品称______,云南西北商品称________.
23.马钱子中,主要含有________和_______二种主要成分,前者加硫矾酸,显______,后者加浓硝酸,显_______.
24.番泻叶用量1.5-3g,为_______药,主要用于______,用5-10g则为______药,主要用于_______作为清洁肠道用.
25.东北三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枳壳和枳实都来源于______科酸橙,前者是干燥________,后者是干燥_______,均具有_______作用.
27.青蒿抗疟成分主要是_______.
28.南洋金花指的是茄科植物________的干燥花,其提取物作为麻醉药的成分主要是________.
29.中药炮制常用的水制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北沙参来源于________科植物_________的根,南沙参来源于_______科植物______,_______的根.
31.甘草粉末加80%梳酸液数滴,显_____色,而后显______色,为鉴定_______的反应.
32.天麻在冬至稍后采收,称_________,立春至夏至前采收,称________,两者质量较好的为________.
33.人参来源于__五加______科人参的干燥根,主要的加工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34.苦杏仁有毒和有效成分均为______及其水解产物_________.
35.麻黄用于发汗解表宜________,用于平喘宜_______用,麻黄根具有_______功效.
36.牛黄为牛干燥的___胆汁________.
37.生药在贮藏保管常见的变质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中药炮制净选加工的去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饮生切制前水处理的常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0.饮片常用的干燥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清炒按炮制的程度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大黄的”星点”位于_髓部__________.
43.丹参来源于_________科植物丹参的干燥___________.
44.”怀中抱月”及”观音座莲”是描述生药___半夏_______的经验鉴别术语.
45.生药大黄因含有________类成分,因而可用微量升华方法作为鉴别.
四、名词解释
1、走油 2、酒灸 3、煅法 4、朱砂点 5、生药 6、性状鉴定 7、周皮 8、水飞法 9、晶纤维
10、饮片 11、显微鉴定 12、中药炮制 13、制霜
五、问答题
1.简述生药鉴定的目的和内容。
2.从来源,显微特征(横切面和粉末)上进行关黄柏和川黄柏的比较.。
3.如何从性状和组织横切面上鉴别“味连”、“雅连”.”和“云连”。
4.简述半夏的常见加工炮制方法.并比较其毒性大小(生,漂,清,法,姜)。
5.简述生晒参的性状特征。
6.举例说明中药炮制有何目的。
7.如何从性状及粉末显微上鉴别区分桔梗及生晒参。
8.如何从性状鉴别上鉴别天麻。
㈡ 中国药典,炙黄芪怎样制作,【制法】取黄芪片,照蜜炙法(附录Ⅱ D)炒至不粘手
药材炮制通--《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则附录Ⅱ D
药材炮制系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或炮炙操作,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
炮制药材的用水,应为饮用水。炮制药材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列有关要求。
一、净制 即净选加工。经净制后的药材称为“净药材”。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时,均应使用净药材。
净制药材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选用挑选、风选、水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擦、碾串及泡洗等方法达到质量标准。
二、切制 药材切制时,除鲜切、干切外,须经浸润使其柔软者,应少泡多润,防止有效成分流失。并应按药材的大小、粗细、软硬程度等分别处理。注意掌握气温、水量、时间等条件。切后应及时干燥,保证质量。
切制品有片、段、块、丝等。其厚薄大小通常为:
片 极薄片0.5mm以下,薄片1~2mm,厚片2~4mm;
段 长10~15mm;
块 8~12mm的方块;
丝 皮类药材丝宽2~3mm,叶类药材丝宽5~10mm。
其他不宜切制的药材,一般应捣碎用。
三、炮炙 除另有规定外,常用的炮炙方法和要求如下。
1.炒 炒制分清炒和加辅料炒。炒时应火力均匀,不断翻动。掌握加热温度、炒制时间及程度要求。
清炒 取净药材置热锅中,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需炒焦者,一般用中火炒至表面焦黄色,断面色加深为度,取出,放晾。炒焦后易燃药材,可喷淋清水少许,再炒干或晒干。
麸炒 取麸皮,撒在热锅中,加热至冒烟时,放入净药材,迅速翻动,炒至药材表面呈黄色或色变深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用麸皮10kg。
2.烫 烫法常用的辅料为洁净的沙子、蛤粉或滑石粉。取沙子(蛤粉、滑石粉)置锅内,一般用武火炒热后,加入净药材,不断翻动,烫至泡酥或规定的程度时,取出,筛去沙子(蛤粉、滑石粉),放凉。
如需醋淬时,应趁热投入醋中淬酥。
3.煅 煅制时应注意煅透,使酥脆易碎。
明煅 取净药材,砸成小块,置无烟的炉火上或置适宜的容器内,煅至酥脆或红透时,取出,放凉,碾碎。
含有结晶水的盐类药物,不要求煅红,但须使结晶水蒸发尽,或全部形成蜂窝状的块状固体。
煅淬 将净药材煅至红透时,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淬酥(如不酥,可反复煅淬至酥),取出,干燥,打碎或研粉。
4.制炭 制炭时应“存性”,并防止灰化。
炒炭 取净药材,置热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或至规定程度时,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煅炭 取净药材,置煅锅内,密封,焖煅至透,放凉,取出。
5.蒸 取净药材,照各该品种炮制项下的规定,加入液体辅料拌匀(清蒸除外),置适宜的容器内,加热蒸透或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干燥。
6.煮 取净药材加水或液体辅料共煮,辅料用量照各该品炮制项下的规定,煮至液体完全被吸尽,或切开内无白心时,取出,干燥。
有毒药材煮制后的剩余汁液,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应弃去。
7.炖 取净药材照各该品种项下的规定,加入液体辅料,置适宜的容器内,密闭,隔水加热,或用蒸汽加热炖透,或炖至辅料完全被吸尽时,放凉,取出,干燥。
8.{单} 取净药材投入沸水中,翻动片刻,捞出。有的种子类药材,{单}至种皮由皱缩至舒展、能搓去时,捞出,放冷水浸泡,除去种皮,晒干。
9.酒制 包括酒炙、酒炖、酒蒸等。酒制时,除另有规定外,一般用黄酒。
酒炙 取净药材,加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放凉。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用黄酒10kg。
酒炖 取净药材,加酒拌匀,照上述炖法制备。
酒蒸 取净药材,加酒拌匀,照上述蒸法制备。
酒炖或酒蒸,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种子类用黄酒20kg,根及根茎类用黄酒30kg。
10.醋制 包括醋炙 、醋煮 、醋蒸等。醋制时,应用米醋或其他发酵醋。
醋炙 取净药材,加醋拌匀,闷透,置锅内,炒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放凉。
醋煮 取净药材,加醋,照上述煮法制备。
醋蒸 取净药材,加醋拌匀,照上述蒸法制备。
醋炙、醋煮或醋蒸,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用醋20kg, 必要时可加适量水稀释。
11.盐制 包括盐炙、盐蒸等。盐制时,应先将食盐加适量水溶解后,滤过,备用。
盐炙 取净药材,加盐水拌匀,闷透,置锅内(个别药物则先将净药材放锅内,边拌炒边加盐水),以文火加热,炒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放凉。
盐蒸 取净药材,加盐水拌匀,照上述蒸法制备。
盐炙或盐蒸,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用食盐2kg。
12.姜汁炙 姜汁炙时,应先将生姜洗净,捣烂,加水适量,压榨取汁,姜渣再加水适量重复压榨一次,合并汁液,即为“姜汁”。如用干姜,捣碎后加水煎煮二次,合并,取汁。
取净药材,加姜汁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姜汁被吸尽,或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晾干。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用生姜10kg或干姜3kg。
13.蜜炙 蜜炙时,应先将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净药材中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用炼蜜25kg。
14.制霜(去油成霜) 除另有规定外,取净药材碾碎如泥状,经微热后,压去部分油脂,制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松散粉末。
15.水飞 取按规定处理后的药材,加水适量共研细,再加多量的水,搅拌,倾出混悬液,下沉部分再按上法反复操作数次,除去杂质,合并混悬液,静置后,分取沉淀,干燥,研散。
以上是全部附录Ⅱ D你好像就找蜜灸的方法
㈢ 什么是中药炮制
药材炮制系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炮炙处理,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
炮制药材的用水,应为饮用水。炮制药材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列有关要求。
一、净制 即净选加工。经净制后的药材称为“净药材”。凡供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的,均应使用净药材。
净制药材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选用挑选、风选、水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擦、碾串火燎及泡洗等方法达到质量标准。
二、切制 药材切制时,除鲜切、干切外,须经浸润使其柔软者,应少泡多润,防止有效成分流失。软化处理方法有:喷淋、抢水洗、浸泡、润、漂、蒸。并应按药材的大小、粗细、质地等分别处理。注意掌握气温、水量、时间等条件。切后应及时干燥,保证质量。
切制品有片、段、块、丝等。其厚薄、长短、大小、宽窄通常为:
片 极薄片0.5mm以下,薄片1~2mm,厚片2~4mm;
段 短段5~10mm,长段10~15mm ;
块 8~12mm的方块;
丝 细丝2~3mm,粗丝5~10mm。
其他不宜切制的药材,一般应捣碎用。
三、炮炙 除另有规定外,常用的炮炙方法和要求如下。
1.炒 炒制分清炒和加辅料炒。炒时应火力均匀,不断翻动。掌握加热温度、炒制时间及程度要求。
清炒 取净药材置热锅中,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需炒焦者,一般用中火炒至表面焦黄色,断面色加深为度,取出,放晾。炒焦后易燃药材,可喷淋清水少许,再炒干或晒干。
麸炒 取麸皮,撒在热锅中,加热至冒烟时,加入净药材,迅速翻动,炒至药材表面呈黄色或色变深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用麸皮10kg。
2.烫 烫法常用的辅料为洁净河沙、蛤粉或滑石粉。取河沙(蛤粉、滑石粉)置锅内,一般用武火炒热后,加入净药材,不断翻动,烫至表面鼓起、酥脆或规定的程度时,取出,筛去辅料,放凉。
如需醋淬时,筛去辅料后,趁热投入醋中淬酥。
3.煅 煅制时应注意煅透,使酥脆易碎。
明煅 取净药材,砸成小块,置无烟的炉火上或置适宜的容器内,煅至酥脆或红透时,取出,放凉,碾碎。
含有结晶水的盐类药物,不要求煅红,但需使结晶水蒸发尽,或全部形成蜂窝状的块状固体。
煅淬 将净药材煅至红透时,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淬酥(如不酥,可反复煅淬至酥),取出,干燥,打碎或研粉。
4.制炭 制炭时应“存性”,并防止灰化。
炒炭 取净药材,置热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或至规定程度时,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煅炭 取净药材,置煅锅内,密封,焖煅至透,放凉,取出。
5.蒸 取净药材,照各品种炮制项下的规定,加入液体辅料拌匀(清蒸除外),置适宜的容器内,加热蒸透或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干燥。
6.煮 取净药材加水或液体辅料共煮,辅料用量照各品炮制项下的规定,煮至液体完全被吸尽,或切开内无白心时,取出,干燥。
有毒药材煮制后剩余汁液,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应弃去。
7.炖 取净药材照各品种炮制项下的规定,加入液体辅料,置适宜的容器内,密闭,隔水加热,或用蒸汽加热炖透,或炖至辅料完全被吸尽时,放凉,取出,干燥。
8.燀 取净药材投入沸水中,翻动片刻,捞出。有的种子类药材,燀至种皮由皱缩至舒展、能搓去时,捞出,放冷水中,除去种皮,晒干。
9.酒制 包括酒炙、酒炖、酒蒸等。酒制时,除另有规定外,一般用黄酒。
酒炙 取净药材,加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用黄酒10kg。
酒炖 取净药材,加酒拌匀,照上述炖法制备。
酒蒸 取净药材,加酒拌匀,照上述蒸法制备。
酒炖或酒蒸,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种子类用黄酒20kg,根及根茎类用黄酒30kg。
10.醋制 包括醋炙 、醋煮 、醋蒸等。醋制时,应用米醋或其他发酵醋。
醋炙 取净药材,加醋拌匀,闷透,置锅内,炒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放凉。
醋煮 取净药材,加醋,照上述煮法制备。
醋蒸 取净药材,加醋拌匀,照上述蒸法制备。
醋炙、醋煮或醋蒸,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用醋20kg, 必要时可加适量水稀释。
11.盐制 包括盐炙、盐蒸等。盐制时,应先将食盐加适量水溶解后,滤过,备用。
盐炙 取净药材,加盐水拌匀,闷透,置锅内(个别药物则先将净药材放锅内,边炒边加盐水),以文火加热,炒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放凉。
盐蒸 取净药材,加盐水拌匀,照上述蒸法制备。
盐炙或盐蒸,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用食盐2kg。
12.姜汁炙 姜汁炙时,应先将生姜洗净,捣烂,加水适量,压榨取汁,姜渣再加
水适量重复压榨一次,合并汁液,即为“姜汁”。如用干姜,捣碎后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取滤液。
取净药材,加姜汁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姜汁被吸尽,或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晾干。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用生姜10kg或干姜3kg。
13.蜜炙 蜜炙时,应先将炼蜜加适量沸水稀释后,加入净药材中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用炼蜜25kg。
14.油炙 羊脂油炙时,先将羊脂油置锅内加热溶化后去渣,加入净药材拌匀,用文火炒至油被吸尽,药材表面呈油亮时,摊开,放凉。
15.制霜(去油成霜) 除另有规定外,取净药材碾碎如泥状,经微热后,压榨除去大部分油脂后,取残渣研制成符合规定要求的松散粉末。
16.水飞 取净药材,置容器内,加适量水共研细,再加多量的水,搅拌,倾出混悬液,残渣再按上法反复操作数次,合并混悬液,静置,分取沉淀,干燥,研散。
17.煨 取净药材用湿面或湿纸包裹,或用吸油纸均匀地隔层分放,进行加热处理,或将药材埋入麸皮中,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用麸皮50kg。
㈣ 问一个关于中国药典凡例的问题
药材炮制系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或炮炙操作,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
炮制药材的用水,应为可供饮用的净水。炮制药材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列有关要求。
一、净制
即净选加工。经净制后的药材称为“净药材”。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时,均应使用净药材。
净制药材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选用挑选、风选、水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擦、碾串及泡洗等方法达到质量标准。
二、切制
药材切制时,除鲜切、干切外,须经浸润使其柔软者,应少泡多润,防止有效成分流失。并应按药材的大小、粗细、软硬程度等分别处理。注意掌握气温、水量、时间等条件。切后应及时干燥,保证质量。
切制品有片、段、块、丝等。其厚薄大小通常为:
片
极薄片0.5mm以下、薄片1~2mm、厚片2~4mm;
段
长10~15mm;
块
8~12mm的方块;
丝
皮类药材丝宽2~3mm,叶类药材丝宽5~10mm。
其他不宜切制的药材,一般应捣碎用。
三、炮炙 除另有规定外,常用的炮炙方法和要求如下:
1.炒
炒制分清炒和加辅料炒。炒时应火力均匀,不断翻动。掌握加热温度,炒制时间及程度要求。
清炒
取净药材置热锅中,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需炒焦者,一般用中火炒至表面焦黄色,断面色加深为度,取出,放晾。炒焦后易燃药材,可喷淋清水少许,再炒干或晒干。
麸炒
取麸皮,撒在热锅中,加热至冒烟时,放入净药材,迅速翻动,炒至药材表面呈黄色或色变深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净药材100kg,用麸皮10kg。
2.烫
烫法常用的辅料为洁净的沙子,蛤粉或滑石粉。取沙子(蛤粉、滑石粉)置锅内,一般用武火炒热后,加入净药材,不断翻动,烫至泡酥或规定的程度时,取出,筛去沙子(蛤粉、滑石粉),放凉。
如需醋淬时,应趁热投入醋中淬酥。
3.煅
煅制时应注意煅透,使酥脆易碎。
明煅
取净药材,砸成小块,置无烟的炉火上或置适宜的容器内,煅至酥脆或红透时,取出,放凉,碾碎。
含有结晶水的盐类药物,不要求煅红,但须使结晶水蒸发尽,或全部形成蜂窝状的块状固体。
煅淬
将净药材煅至红透时,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淬酥(如不酥,可反复煅淬至酥),取出,干燥,打碎或研粉。
4.制炭
制炭时应“存性”,并防止灰化。
炒炭
取净药材,置热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或至规定程度时,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煅炭取净药材,置煅锅内,密封,焖煅至透,放凉,取出。
5.蒸
取净药材,照各该品炮制项下的规定,加入液体辅料拌匀(清蒸除外),置适宜的容器内,加热蒸透或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干燥。
6.煮
取净药材加水或液体辅料共煮,辅料用量照各该品炮制项下的规定,煮至液体完全被吸尽,或切开内无白心时,取出,干燥。
有毒药材煮制后的剩余汁液,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应弃去。
7.炖
取净药材照各该品项下的规定,加入液体辅料,置适宜的容器内,密闭,隔水加热,或用蒸气加热炖透,或炖至辅料完全被吸尽时,放凉,取出,干燥。
8.{单}取净药材投入沸水中,翻动片刻,捞出。有的种子类药材,{单}至种皮由皱缩至舒展,能搓去时,捞出,放冷水浸泡,除去种皮,晒干。
9.酒制
包括酒炙、酒炖、酒蒸等。酒制时,除另有规定外,一般用黄酒。
酒炙 取净药材,加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净药材100Kg,用黄酒10kg。
酒炖
取净药材,加酒拌匀,照上述炖法制备。
酒蒸
取净药材,加酒拌匀,照上述蒸法制备。
酒炖或酒蒸,除另有规定外,每净药材100kg ,种子类用黄酒20kg,根及根茎类用黄酒30kg。
10.醋制
包括醋炙 、醋煮 、醋蒸等。醋制时,应用米醋或其他发酵醋。
醋炙
取净药材,加醋拌匀,闷透,置锅内,炒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放凉。
醋煮
取净药材,加醋,照上述煮法制备。
醋蒸取净药材,加醋拌匀,照上述蒸法制备。
醋炙、醋煮或醋蒸,除另有规定外,每净药材100kg ,用醋20kg, 必要时可加适量水稀释。
11.盐制
包括盐炙、盐蒸等。盐制时,应先将食盐加适量水溶解后,滤过,备用。
盐炙
取净药材,加盐水拌匀,闷透,置锅内(个别药物则先将净药材放锅内,边拌炒边加盐水),以文火加热,炒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放凉。
盐蒸
取净药材,加盐水拌匀,照上述蒸法制备。
盐炙或盐蒸,除另有规定外,每净药材100kg,用食盐2kg。
12.姜汁炙
姜汁炙时,应先将生姜洗净,捣烂,加水适量,压榨取汁,姜渣再加水适量重复压榨一次,合并汁液,即为“姜汁”。如用干姜,捣碎后加水煎煮二次,合并,取汁。
取净药材,加姜汁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姜汁被吸尽,或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晾干。
除另有规定外,每净药材100kg,用生姜10kg或干姜3kg。
13.蜜炙
蜜炙时,应先将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净药材中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净药材100kg,用炼蜜25kg。
14.制霜(去油成霜)
除另有规定外,取净药材碾碎如泥状,经微热后,压去部分油脂,制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松散粉末。
15.水飞
取按规定处理后的药材,加水适量共研细,再加多量的水,搅拌,倾出混悬液,下沉部分再按上法反复操作数次,除去杂质,合并混悬液,静置后,分取沉淀,干燥,研散。
㈤ 中药炮制里的“修制”常用于炮制什么药材,如何炮制
修治 1.纯净处理 采用挑、拣、簸、筛、刮、刷等方法,去掉灰屑、杂 质及非药用部分版,使药物清洁纯净。如捡权去合欢花中的枝、叶,刷除枇杷 叶、石韦叶背面的绒毛,刮去厚朴、肉桂的粗皮等。 2.粉碎处理 采用捣、碾、镑、挫等方法,使药物粉碎,以符合制 剂和其他炮制法的要求,如牡蛎,龙骨捣碎便于煎煮;川贝母捣粉便于吞 服;水中角、羚羊角镑成薄片,或挫成粉末等。 3.切制处理 采用切、铡的方法,把药物切制成一定的规格,便于 进行其它炮制,也利于干燥、贮藏和调剂时称量。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医疗 需要,切片有很多规格。如天麻、摈榔宜切薄片,泽泻、白术宜切厚片, 黄芪、鸡血藤宜切斜片,桑白皮、枇杷叶宜切丝,白茅根、麻黄宜铡成段, 茯苓、葛根宜切成块等。
㈥ 怎样合理的选择不同的净选加工方法
①分开不同的药用部位:如麻黄、莲子(心)等。②进行大小分档,使其大小均匀,便于进一步加工炮制。③除去非药用部位。④除去泥...
㈦ 中药炮制技术的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中药炮制的研究
第三节 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
第四节 中药炮制的安全知识
第二章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
第二节 中药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第三节 中药炮制对理化性质的影响
第三章 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
第一节 中药炮制方法的分类
第二节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
第四章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和贮藏保管
第一节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第二节 炮制品的贮藏保管
第二篇 各论
第五章 净选加工
第一节 清除杂质
第二节 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
第三节 其他加工
第六章 饮片切制
第一节 切制前的水处理
第二节 饮片类型及切制方法
第三节 饮片的干燥
第四节 饮片的包装
第五节 影响饮片质量的因素
第七章 炒法
第一节 清炒法
第二节 固体辅料炒法
第三节 烫法
第八章 炙法
第一节 酒炙法
第二节 醋炙法
第三节 盐炙法
第四节 姜炙法
第五节 密炙法
第六节 油炙法
第九章 煅法
第一节 明煅法
第二节 煅淬法
第三节 扣锅煅法
第十章 蒸煮燀法
第一节 蒸法
第二节 煮法
第三节 燀法
第十一章 复制法
第十二章 发酵、发芽法
第一节 发酵法
第二节 发芽法
第十三章 制霜法
第一节 去油制霜法
第二节 渗析制霜法
第三节 升华制霜法
第四节 煎煮制霜法
第十四章 其他制法
第一节 烘焙法
第二节 煨法
第三节 提净法
第四节 水飞法
第五节 干馏法
参考文献
药名索引
㈧ 浸泡是中药饮片炮制方法吗
中药炮制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临床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以内及调剂、制剂的容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包括净选加工,饮片切制等一系列工序.....
浸泡是药材软化方法中常水软化法的一种,属于饮片切制中药材切制前的软化处理部分。